流年鬼湖上的神岛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30

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主人公也在几年前去世了,但这则故事仍在普兰广泛流传。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白姆,女,普兰镇仁贡村人。一年春季的一天,她来到鬼湖(拉昴措)边的草地上放牛。这天的天气真好,蓝天上白云悠闲,湖面上冰层晶莹,阳坡上的青草正在回阳,遥看浅绿,近观却无。背洼上的积雪将要消融,表面酥软,里边却还坚硬。牦牛们撒着欢儿,东一口西一口地撵吃那点草芽。白姆则喘着粗气,前一扑后一扑地想把它们聚拢在一块。她只有两条腿,牛却有一大群,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加上身上衣服又厚,干爽时觉不着有多少分量,汗水一浸,顿时感觉既笨又重,像背着一架山似的。实在支持不住了,才捡了个向阳地方想小憩一会儿。也许是太累了,也许是还有别的更神秘的原因,刚坐下不一会儿就睡着了,且一睡着就进了梦乡。

那梦她记得很清楚。她梦见来了一群神仙,把自己的牦牛当作坐骑,一人骑了一头走了。她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就是追不上。追着追着,神仙和牦牛都不见了,只见四面都是洪水,立愣愣地围了过来,吓得她一把抓住身边一棵老树,两只脚使劲地向树桩上蹬。一阵剧烈的疼痛把她惊醒了,才发现自己的两脚蹬在了一块鹅卵石上,手里还紧紧抓着一根拦牛的鞭子。

正当她庆幸这是梦不是事实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几十头牦牛真的都不见了。开先她以为它们到旁边的山坳里吃草去了,可她跑过去一看,没有。这时她突然想起,刚才追了一路压根就没有看到过一个牦牛蹄印,一堆新鲜牦牛粪,很显然它们没有朝这里走,可它哪里去呢?会不会山背后过去呢?想到这里,她连忙朝山梁上跑,想站在高处望一望。就在这时,她无意间朝湖里望了一眼,发现湖心岛上撒着一些小黑点,好像还在慢慢地蠕动,她连忙朝那里跑去。

这个岛位于鬼湖的中心,冬季湖面结冰,人能过去,天气一暧,冰面消融,就成了孤岛。这是个神秘的地方,人们都说这里有鬼,所以很少有人上去。现在湖面封着,冰面光滑如镜,白姆踩着冰面向着小岛走去。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那里的一切就越来越能看清楚了:一点也不错,那就是自己的牦牛,一头不少全在那里悠闲地吃草。她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脚步也迈得大了,想马上过去把牦牛赶回来。由于走得太快,失去了平衡,一下子滑倒,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冰面上,手里的放牛鞭摔出好远,打着旋儿在冰滩上飞转。这时候她突然愣了,一连串疑问直向她逼来:我是个两条腿的人,拄着放牛鞭还滑倒了,那些四条腿的牦牛是怎么过去的?就说它们能适应这个环境,四五十头牦牛经过这里怎么连个痕迹也没有呢?

这时她突然想起刚才的梦,心里不由一紧,于是便加快了步伐,想去看个究竟。

来到岛上,看到的一切却让她傻了眼。她万万没想到这个远处看很不起眼的小岛,竟然这么大,这么漂亮。小岛的面积约七八平方千米,地势比较平缓,在四周的大山映衬下,这里更像个小盆地。也许就是因为这个,这里的温度要比周围暖和许多,地上的青草已经绿茵茵的了。那些牦牛正在专心吃草,一个个虽吃得肚子鼓圆,但仍旧头也不抬地吃。

看着这一切,白姆一下放松了,心想:既然来了,就让牛多吃一会儿,不要辜负了这些好草,自己也休息一会儿。

正想着这些,忽然听见“扑棱棱”一阵响,抬头一看,原来是一群鸟儿在不远处飞了起来,很显然是被她惊起的。她刚想细看那是些什么鸟,身后又“扑塌塌”一阵响,还没等他转过身,身前身后一齐响了起来,周围有无数只鸟儿一起往起飞,声音像爆豆子一般,扬起的土尘给她落了一身一脸。她正惊奇得不知所措,面前突然“嘎”的响了一声,一只大鸟从她的脚下腾起,飞了一人多高后又落在地上,回头朝她望了一眼后,又扑闪着翅膀拖着屁股,连飞带爬大叫着逃向远处,吓得她一个屁股蹲儿坐在了地上。

这时候她才发现身边有一个鸟窝,窝里有七八个鸟蛋。那鸟蛋比成年男子的拳头还大,形体椭圆,颜色肉红,似乎还有一点透明。显然是刚才那只大鸟的窝,这些正是它孵着的蛋。

看着这几个蛋,白姆又一次轻松了,心想:真正是时来运到,走路拾得个元宝,原来有这么好的东西在等我啊!现在好了,我把这几个大蛋捡了回去,用清油一炒,就着糌粑美美地吃上一顿,也不枉我辛苦半日,出来一回。说罢就揭起衣襟,准备俯下身子捡拾。就在这时,她吃惊地发现那鸟窝不是一个两个,而是遍地都是;那鸟蛋也不是一处两处,每一窝里都有。更离奇的是,这些鸟窝不像别的地方那样在柴草林里隐着,而是大大方方的明摆着;那蛋的颜色更是丰富得奇怪,肉红之外,还有浅蓝的、月白的、豆青的、橘黄的、淡绿的,什么样的都有。

这时候的白姆高兴糊涂了,她的眼中已经没有了牛,只有这些鸟蛋;脑子里顾不了想别的了,只忙着想怎么把这些蛋一颗不留地带走。她先是忙着往一块捡,后来又绞尽脑汁想办法装,再后来又考虑怎么拿,一环套一环,环环紧相接,直折腾得她头如斗大,眼冒金星,口里又苦又干。就在她脱下贴身的衬衣,扎了口子,将那些鸟蛋装好,准备赶上牦牛回家时,才发现那些牦牛赶不动了,一个个撅着屁股、瞪大眼睛、埋着头,只管把那青草往嘴里搂。一喝它们不理,二吆它们不动,白姆忍不住了骂了一声,领头的那头公牛竟转过头来,鼻子口里三股气,用眼睛瞪她,一股子不服气的样子。

白姆这一气可就非同小可,挥了鞭子朝那牛抽去,想杀一杀它的戾气,让它做个听话的榜样。谁知那牛不但不听招呼,反而L着角朝她冲了过来。她一闪身子让过,然后抡起鞭子准备狠抽它一鞭,谁知那牛转圈儿奔起来,整个牛群也跟着奔了起来,像逗她玩似的。

就在白姆和牛群这么一前一后追逐的时候,空中突然传来一种奇怪的声音,活像一个大到不可想象的人对着地面“噗噗”地吹气一般。随着这声音的到来,岛面先是微微一震,紧接着就起了一股怪风。那风不是像平时一样或南北或东西往一个方向刮,也不像旋风一样转着圈儿螺旋式地刮,而是从四下里朝中心处刮,把地下的东西先朝岛心方向刮上去,又像浪头一样折回来,朝相反方向抛。风的劲头很大,不要说东西了,连人都快要被抛起来了。白姆死死抠住两个田鼠洞,才没被刮走。风还没停,响声就起来了。不是风的响声,也不是风刮倒什么发出的响声,而是一种撞击声、断裂声、挤压声、突起声。响声处只见黄豆大的冰碴子铺天盖地地往下落,像下冰雹一样。打得白姆双手抱头,倒插在地上,动也不敢动。直到响声停了,冰雹住了,才战战兢兢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看差点把白姆给吓死,她看不到湖面了,能看到的只有冰碴子墙,足有两三米高。冰墙把整个小岛围了一圈,没留下一点缝隙,之外就是蓝汪汪的湖水。她的鞭子和捡来的鸟蛋连同那内衣早不知哪里去了,好在牦牛还在,一头不少地匍匐在她的周围,跪了前腿,瞪了大眼看着她不住的哀号。

面对这一情景,白姆的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想:这下完了,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回不去了,没有干粮,没有衣服,没有备日常的用品,还不给这孤岛困死呀。想到这里,不由得悲从心中来,失声痛哭起来,一边哭一边细数自己一生的凄惶。

说起来,白姆的命也够苦了,一生也够凄惶了。她三岁时丧父,七岁时失母,上没叔伯姑姨,下无兄弟姐妹,连近一点的亲戚也没有一个。真正是“天上下雨地上滑,个人跌倒自己爬”。好在周围邻居对她好,给她吃,给她喝,教她做饭,长大成人后,又给她找了个对象,立了个家。可惜的是她自己不争气,结婚多年就是怀不上个孩子,急得两口子今天许口愿,明天拜神灵,把能想到的法子全想了,会耍的“般数”直耍尽,结果什么事也没有顶。不顶事那就拉倒算了,全当响应“计划生育”号召了,可就这老天还不依不饶,硬把她相依为命的丈夫也夺走了。

想起处世,她哭得更伤心了,直哭得坐在那里睡着了。正睡着时,忽然觉得四周一片温热,手上有软软的东西在一下一下轻轻地刷,还有一种像拉风箱似的声音在有节奏地响。这一切构成一种十分奇特的氛围,令她明明知道自己醒着,明明知道自己的处境,但就是个醒不来。抬胳膊,胳膊沉;抬腿,腿重,像睡魇了一样。正在这时,突然听见“哞”的一声,是牦牛的叫声,她一下子醒了过来,睁眼一看,只见四下里都是她的牦牛,有站的、有跪的,还有用舌头给她舔手的,那暖洋洋的感觉就来自它们的呼吸。

看着它们那期待的眼睛,白姆一下子振作起来了,觉得自己不能消沉了,应该挺起身子克服困难。就是不为自己着急,也应该为这些可爱牦牛着想,无论如何也不能辜负了这些期待的目光。

主意一定,精神大增,白姆立刻变得斗志昂扬起来了。她细细理了一下困难的种类多少和克服的难度,心里一下子有底了。

吃的问题还不是最难办的,岛上有青草,牦牛管够吃;岛上有鸟蛋,自己能将就着吃,关键是吃水困难。鬼湖是咸水湖,这水既不能食又不能用,只能用雨水或雪水。雨水和雪水倒不是没有,而是很难保存。其次是没有火,不但得吃生蛋、喝生水,取暖更是大问题,这里昼夜温差大,晚上温度在零摄氏度左右,冻坏一个人是很容易的事。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只能想办法克服。

谁知取暖的问题解决得最轻松,一点也没费力——一到晚上牦牛感觉到害怕,都往她身边聚,她的身前身后都是牦牛,身对身、肉贴肉,真正是相互体贴,抱团取暖,不仅不觉得冷,还觉得很温馨。大问题最终还是出在吃鸟蛋上了,当那些大鸟发现她专门吃蛋时,就成群结队朝她示威,先是一群一伙地朝她号叫,后是一拨一拨地向她进攻。有一次她刚抓起一颗鸟蛋,正准备往嘴里送,半空扑下来一只大鸟,一嘴头啄在她的手腕上,当下鲜血直流,从此以后她再也没敢吃蛋。幸运的是,她在这次受挫中学会了吃鱼――那大鸟嘴里噙着一条鱼,而这种鱼湖里有的是,生鱼比生蛋还好吃。

困难不是解决一个少一个,而是越解决越多。这个问题刚解决,那个问题又来了。物质的问题解决了,精神的问题又来了。没有人说话、没有人陪伴。有好几天时间,她都在深深期待着,不期待别的,只希望有人能把她骂上一顿,最好是无缘无故地骂上一顿,让她体会一下受委屈的滋味。这时她突然明白了一大道理:人的追求没有止境,人的欲望无法满足;人的幸福不是物质的丰富,而是精神的放松;不能靠外边赐予,而要靠个人来调整;不能和过得好的比,而是要和过得比自己差的比。和前者比只能收获自卑,增加烦恼,和后者比且凭空得到自信,增加快乐。这么一想,心态立刻放松了,心情马上变好了,不但不寂寞了,反而开始享受这种宁静和自由了。

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后,人就坦然多了,她白天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看雄鹰在蓝天上翱翔,听鸟儿在蒿枝上欢歌、虫儿在草丛间低吟,晚上要么和那些牦牛对话,和它们一起仰望星空,要么就放开嗓门在岛边高歌,把汹涌的波涛当作天然的和声。只是,每当雨后初晴,空气透明的时候,她会扬着衣服朝着村里呼喊,将能知道的每个村人的名字,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和自己关系好的不好的都要喊一遍。她知道自己的声音太微弱了,那边根本没可能听见,但她还是满怀热望,期望得到神灵的帮助,希望奇迹的出现。

令她意外的是那奇迹还真出现了,出现在一个雨后的黄昏。当时她正在水边坐着,忽然发现湖面上漂着一个圆圆的东西,一会儿清楚,一会儿模糊;一会儿过来了,一会儿又过去了;开初像头牛,后来像个人,最后看倒像件衣裳。那东西在前面漂,白姆在后边追,一直追出好远,才在一个回水湾湾里将它截住。这时她才发现那既不是牛也不是人,原来是一个大笸箩,里面放着个大塑料袋子,袋子里装着吃的、穿的、用的,很显然这是村里人特意给她的。看到这些东西,白姆一下子忍不住了,一头扑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直哭得天旋地转,嗓子发干,浑身软得像一片面一般。她对村庄那边,从心底里一字一顿地喊:“可爱的乡亲,可爱的邻居,可爱的叔叔婶婶兄弟姐妹们,我以为你们把我忘记了,原来你们还没忘记我啊!”

乡亲们怎么会忘记她呢?打从她上岛那天开始,乡亲们的心就在空里悬着,开先以为她先一个人转了牧场,就到那边去打问。一问,没有。连忙分头四下里寻找,一直寻好长时间,把旮旯儿拐角都寻个遍,连个影子也没见。这时大家开始胡盘算了,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头都想她还在不在人世了。就在这时,一个小孩在放羊时,发现鸟岛上好像有些牦牛,就把这事说给了大人们。人们这才注意到这里,一次次朝这里望,可就是看不清楚。最后,有人从边防部队借了一架望远镜,才发现白姆和她的牦牛。看到是看到了,但怎么过去又成了问题,这里一没有船,二没有人会游泳,在这样一个高海拔的湖泊中,怎么能把白姆和她的牦牛解救出来?为此,村里派人买了个羊皮筏子,组织几个年轻胆大的小伙子往过划,没想到刚划了一两千米就被风给刮了回来,岛没上成还差点还闹出人命。

打这以后,人们再也不敢这样做了,他们以为白姆可能是触犯了神灵,受到了湖神的惩罚,靠人力无法解救。于是,就在湖边烧了香,磕了头,然后弄了一笸箩东西给岛上漂去。心想:如果能收到,就是湖神宽恕了白姆;如果收不到,那就是神的旨意,就没有办法了。放漂之后,一边请了喇嘛在湖边念经,为白姆祈祷,一边派人在山头上用望远镜朝岛上看,看收到了没有。当他们看见白姆收到这东西后,悬着的心就落了下来,于是就选天气晴朗、风顺风利时定期给她漂一些东西过去。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白姆都能收到,有时候风向一变就被刮到其他地方,或风力一大又翻在湖里了。不过,总是收到的多,丢掉的少,够她吃用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联系,白姆的自信心增强了,心里有了盼头了,那日子也就过得快多了。

说话间大半年过去了,等到十一月大雪封了山,湖面冰层上能托得住牛,白姆才和牦牛们回到了村里。

这就是白姆被困鬼湖鸟岛的故事,打这以后,再没有人去过鸟岛,那里就成了鸟的天堂,人们称它为鬼湖上的神岛。

共 540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故事,写了牧牛女白姆被困在一个称之为鬼湖的湖中小岛上的经过。这个小岛是她在寻找自己的牦牛的时候无意中进入了。这里气候温和,绿草如茵,在许多不知名的鸟儿,还有遍地的鸟蛋。但这并不是人间仙境,在一阵怪风之后,湖四周被冰围住,从此,她被困在了岛上,开始了自谋生路的过程。后来在村人的帮助下获救。文章语言简洁优美,条理清晰,字里行间传达了一种坚强不屈、乐观向上的信念。在白姆这个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鲁滨孙的影子。这是一篇教育人们直面挫折的佳作,读之给人以启发和力量。欣赏荐阅。【:素心如玉】

1楼文友: 14:51:04 感谢赐稿流年。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

儿童感冒头疼流鼻涕吃什么

小孩子流鼻涕怎么办

宝宝鼻塞流鼻涕打喷嚏

生物谷灯盏花特点
小儿肠痉挛腹痛难治吗
白带多了该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