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的马拉松1本新书诞生记拳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5-04

《法律人的马拉松》这本近三十万字、三百多页的新书,以个人感悟的情势,记录了每个法律人跑马拉松的心路历程。

其中,有新鲜、有刺激、有感动、有伤心、有痛苦、有喜悦 可谓五味杂陈,唯一不变的是对马拉松的痴迷与热爱。

其实,这本新书的出炉不能不提两个人和一个群。

两个人和一个群 这两个人就是刘桂明总和赵志刚主任,在圈内属于 振臂一呼,响应者众 式的人物。赵志刚曾经体重200多斤,靠毅力减掉70多斤,瘦成 二八少年 ,成为减肥者的励志样本。虽然体型巨大,依然是马拉松的热爱者,正是二人的亲力亲为,才带动了很多法律人参与进来,也才有了这本书的出炉。

不能不提的是一场比赛催生了一个社群。

2014年10月19日,一年一度的北京马拉松比赛如期举行。开始于1981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到2014年已是第 4届了。据媒体报道,历经 4年的发展变化,北马已逐步成为国内关注指数最高、参赛范围最大、全民健身代表性最强的单项赛事,还是国内众多马拉松赛中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A级金标赛事。

2014年的北马照旧如此,因而再度吸引了中外 万名专业选手和长跑爱好者参赛。但是,在此次赛前各位参赛选手中的共同话题却不是赛事,而是雾霾天气。很多跑友建议推迟比赛。但是,由于 万名参赛者中大约有一半的选手来自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组织管理工作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有鉴于此,无奈,只好如期比赛。

在这些建言者中,同样有很多参赛的执业律师。刘桂明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自然无法舍弃这个好不容易托人争取到的机会。尽管是半程马拉松,他也是倍加珍惜,不想也不愿由于雾霾天气而影响他的第一次马拉松之旅。但是,好几位律师却对此忧心忡忡。因而,律师跑友们就开始在微博上耽忧加期望,期望又建言。一来二去,相互就知道了哪些律师即将参赛、哪几位律师可能退赛。

刘桂明也行将参加北马,因而立行将他邀请加入 北马律师群 。入群后,刘桂明看到律师跑友们一边介绍自己开始参加马拉松的经历,一边关注官方不时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及其是否参赛的选择提示。他则表示,哪怕上刀山下火海,我也要努力完成比赛。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此次北京马拉松因为被称为 霾拉松 而被写入了历史。对刘桂明来讲,也算是在自己的马拉松历史中写上了第一笔处女跑记录。最后,他的成绩与冠军的时间一样 2小时10分。只不过人家是全程冠军,他则是半程成绩。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兴奋,因为第一次有了官方的马拉松成绩单了。因而,立即在群里发照片,在朋友圈晒成绩。固然,其他朋友也是如此。但是,退赛的跑友却很愁闷。

为了将这类交换与分享长期化、常态化,王素军建议关闭 北马律师群 ,整体并入另一个群 律师奔跑吧 。刘桂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应王素军之邀,他们一起加入了 律师奔跑吧 。后来,考虑到还有一些法官检察官朋友也在挑战马拉松,刘桂明就倚老卖老,直接将群名改成 法律人奔跑吧 。从建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良好欲望动身,大家也立即呼应。

于是,一个致力于协调与组织法律人中的长跑爱好者坚持跑步、参加比赛、交流经验、分享信息的社群 法律人奔跑吧 ,在北京马拉松以后正式宣布亮相了。

边跑边流泪 赵志刚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每天有两个小时是 雷打不动 的:一小时用来运营公号,一小时用来跑步。

自此,他开始渐渐恢复少年时就曾很喜欢的跑步运动。 几近每天都会晨练,8到10公里不等,那时的初心,是为捍卫来之不易的减肥成果。

201 年初夏,在几位同学的鼓动下,赵志刚参加了兰州的国际马拉松比赛。兰州海拔1500多米,是国内海拔最高的马拉松比赛,也因此被认证为金标赛事。

此前没有任何长距离跑步经验的赵志刚,为了稳妥起见,只报了半程马拉松。

在赵志刚的记忆里,那天,兰州的天气极佳,刚刚下了雨,有些阴天,空气清凉,合适比赛。 我大概用了两个小时完赛,这个成绩让我的同学们有些意外,最意外的还是我自己。

跑者的世界有个传言,如果你跑过兰州,其他任何马拉松则不足为惧。

兰州的马拉松比赛,是赵志刚参加的海拔最高的赛事。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原上,赵志刚一边哭一边跑完最后5公里。 并不是出于伤心,就是不自觉地流泪了,停不下来。

兰州的马拉松经历给了赵志刚巨大的勇气,尔后,他开始涉足全程马拉松赛。

于我而言,马拉松有一个令人神往的缘由,就是它的神秘。 赵志刚说,虽然已跑了屡次全程马拉松,甚至同一个城市的赛事也参加了几次,但他永远不敢说可以驾驭这一旅程。 等待在你前面的,是永久的未知:赛道的情况、天气状况、身体状态、配速管理,所有这些都是你无法完全掌控的。

2014年,赵志刚参加了6次全程马拉松比赛,全年的跑步里程加起来一共 200千米,几乎相当于从中国陆地版图的最北端跑到了最南端。

享受,一定要在承受以后 邓亚岚是一位美女律师,她的北京马拉松比赛进程让她切实体会了何谓 风雨以后才能见彩虹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享受,一定要在承受以后。

数小时连续奔跑后的突然停顿,刹那间让我变得不适应起来 双腿恍如已经不是自己的了。蹒跚着,蹒跚着 我索性躺倒在地,美美地享用了渴望已久的食品 是的,是食物,不是美食,不是我这个资深吃货心中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比如火锅日料椒麻鸡,就是简单的水和面包,要搁平时,是断然不会入我法眼的玩艺儿。我仰躺着,看着阴郁得快要滴水的天空,我吃得很香很美很投入,享受的进程,一如我刚刚享受的那一场全程马拉松 比赛结束后,邓亚岚如是说。

最后7千米,她几乎是在坚定的希望和酸痛的失望这两种截然敌对的情绪交织和纠缠中跑过的。心理上非常强悍甚至有些雀跃,由于目标就在眼前!而肉体上却非常羸弱,全身上下,无一处不酸不痛不麻。跑过40千米后开始加速,那短短的两千米却是如此漫无边际,那传说中的终点是如此遥不可及!

在漫漫的马拉松赛道上,既有跑进 小时的大神,也有冲进4小时的高手,还有跨进5小时的普通选手,更有在6小时内欣慰完赛的大众选手。可以说,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风采。所以,在邓亚岚的文字描述中,我们看到,在北京马拉松比赛中,其实没有大咖与菜鸟之分。只要愉快完赛,只要轻松比赛,每一位参赛者都是胜利者,每一位跑到终点的选手都是幸福者。

也许,这就是跑步的初心,这就是马拉松的主旨,这就是北京马拉松比赛的理念。

由于马拉松比赛的过程就是一种坚持不懈的承受,结果就是一种美好非常的享受。

2016年 月20日,王素军将这一天称为 法律人奔跑吧 最为辉煌的一天。由于这一天,无锡、重庆、清远3地马拉松同时开跑, 法律人奔跑吧 的许多人参加了三地的马拉松。当天 打卡 的人数达到史无前例的49人。大家在 法律人奔跑吧 分享着比赛中的酸甜苦辣,有人说,完成了自己的首次马拉松,开心、激动。有人说,完赛冲刺后,不可思议地流下了眼泪。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山南海北,好似一场法律人的盛会。

于是,跑者的心理感悟和那两个人和一个群的努力终究成绩了这1本书《法律人的马拉松》。

安徽诊治白斑病医院
男性晚上夜尿多怎么治
西安治疗癫痫病医院如何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