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广东撞船事故5名死者身份确认仍有3人失踪kisi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7-22

广东撞船事故5名死者身份确认 仍有3人失踪

遇难者家属神情衰伤,不愿接受采访

昨日现场统计,上午11点20分到11点50分,短短半小时内,事发江段共有26艘各式货轮从这里通过,其中沙石船18艘、煤炭船5艘、集装箱货轮3艘,也就是说在该江段平均2分钟不到就有会一艘货轮通过

救生衣“高不可樊”,身材较小的乘客比较难拿到。而且在紧急情况下,夹板的插销“图中圆圈处”很容易夹伤手指

纺织码头到天字码头的渡轮船,救生衣放在2米多高的夹层暗格内,有多少人去留意到这个地方 巢晓 实习生 叶伟报 摄

运沙船撞沉渡轮专题 撰文时报张立璞段一鸣张玉琴杨小旻朱蕾实习生张昊白海江罗阳辉通讯员周方陈伟秋鞠杨穗交宣张健文

专题摄影时报巢晓实习生叶尾报

事故原因初判:两船疏忽瞭望酿意外沉船已打捞出水并拖离现场现场航道恢复通航将扩大水域搜寻3名失踪者

昨日下午,从市政府获悉,11月23日上午9时30分,渡轮“穗轮218”从白蚬壳码头开出,在开往白鹤洞码头途中(河道中间)与南海的运沙船“南岐机123”碰撞,渡轮沉没,船上34人全部落水。经过市政府组织各有关部门全力搜救和打捞,现场救援上岸26人,沉船于当晚12时打捞出水,沉船上发现5具尸体(3男2女),均已由家属认领,目前仍有3人失踪。

据了解,打捞上来的渡轮于24日清晨3时拖离现场,现场航道于清晨3时30分恢复通航。据初步调查,事故的原因是两船疏忽了望,未能对事故水域周围环境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危险局面作出正确判断,及早采取有效躲避措施避免碰撞事故产生,这起事故是一宗意外的重大水上交通事故。

张德江要求全力做好搜救工作接到事故情况报告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要求立即全力做好搜救工作,并指派省政府秘书长徐尚武到事故现场指点。交通部部长李盛霖也专门作出指示。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接报后立即作出指导,要求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立即赶赴现场,迅速组成应急处置指挥机构,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全力以赴抢救落水人员,切实做好事故处置工作。广州市市长张广宁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指挥搜救工作。张广宁市长指导:立即成立现场救援指挥部,组织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搜救落水人员,打捞沉船;妥善做好获救人员的安抚和身体检查工作,马上与失踪人员家属获得联系;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尽快查清事故原因,严肃追究单位和人的;对全市水上航线进行全面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举一反三,确保水上运输安全。

广州市副市长甘新、陈国到现场指挥协调救援工作。受张广宁市长委托,陈如桂秘书长和海珠区政府领导到医院看望慰问获救人员。甘新副市长在事故现场坐镇指挥失踪人员搜救和沉船打捞工作。

23日下午1时,在得悉此次沉船事故已救起26人、失踪8人后,朱小丹再次作出批示,要求继续采取一切可行措施,全线搜救落水人员;尽快核准失踪人员身份;妥善安排好失踪人员亲属接待工作,认真制定善后抚恤工作方案;尽快查清事故真相,据实依法进行查处。同时举一反三,深刻吸取教训,立即展开全市水上运输安全大检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监管,有力防范和控制安全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产生。张广宁市长于当晚7时40分,再次亲临现场进一步了解搜救工作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各有关单位启动预案出动救援根据省、市领导的指示,市政府在现场立即成立了救济指挥部,由甘新副市长任总指挥,市交委、广州海事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海珠区政府、荔湾区政府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据了解,各有关单位启动预案,紧急调动各方气力和资源,全力以赴搜救失踪人员,做好事故善后工作。海事部门派出55人、7艘海巡船、2艘快艇进行搜救,派出2艘清污船进行防污,组织广州打捞局“南天马”打捞船、3艘起重船、3艘辅助船进行沉船打捞,并对事故现场水域实施交通管制;广州水警部门派出70多名干警和14艘快艇、7艘巡查船到现场进行搜救;海珠区政府派出80多名警员和街道干部,做好获救人员的安置和身体检查工作,全部获救人员都已安置妥当;市交委和市客轮公司派出4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6个小组,一对一做好家属的抚慰和善后处理工作;医护人员24小时在现场待命,随时做好救护工作;为了防止事故船上的机油和柴油流入珠江水域造成污染,有关部门迅速采取了设置围油栏、吸油毡、消油剂等措施,没有对珠江水域的水质造成影响。有关部门依照事故处理的有关程序,第一时间将事故处理最新情况向媒体公布,提供事故情况查询,为查找失踪人员家属提供方便。

5名遇难者身份已得到确认目前,全部获救人员都已安置妥当,5位遇难乘客及船员的身份已确认,家属积极配合,情绪基本稳定,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有关的善后处理工作,海事、广州水警、水上环卫以及水域沿线各有关区县的公安部门仍在抓紧做好失踪人员的搜救工作。有关部门通过此事举一反三,立即部署全市开展水上交通运输安全大检查,确保水上交通运输安全。

广州海事局发布撞船事故情况通报运沙船未办手续空载出港

昨天下午,广州海事局就“南岐机123”与“穗轮218”碰撞事故的相干情况作了通报。据通报,两艘船舶的船舶证书有效,船舶适航,船员均持有合格、有效的船员适任证书、证件,符合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的要求。至昨日凌晨3时30分,事故航段交通管制消除,滞留在上下游的近80艘船舶在现场海事巡逻船的疏导下安全通过事故航段,珠江南河道水上交通秩序逐渐恢复正常。

据了解,事发当日,运沙船“南岐机123”于8时30分未办理出港手续由黄岐空载出港,拟驶往佛山三水。约9时许,当班大副操纵船舶,顺河道逆流向鹤洞大桥方向航行;而“穗轮218”轮渡则于9时30分从白蚬壳码头开往白鹤洞码头,约9时32分,两船产生碰撞。

广州海事局称,鉴于目前尚有3人失踪,将继续派出海事巡查船艇扩大水域进行搜寻,并提示珠江南河道沿线码头等单位发现情况立即上报。

白蚬壳码头渡轮停航遇难者家属江边拜祭昨日下午,来到白蚬壳码头时,该码头与对岸的白鹤洞码头都已停航,码头门口张贴着广州市渡轮分公司关于两码头停航的公告函,但上面并没有写上复航的日期。不时地有骑自行车或步行准备到渡口乘船市民看到告示后,失望地离开。

“我就在对面的一家工厂上班,如果坐渡轮的话,加上两边骑自行车的时间,最多也只要20多分钟左右,现在渡轮停行了,光鹤洞大桥,绕行上去差不多就要半个小时左右。”本准备到白蚬河码头乘船的黄先生告知,鹤洞大桥两边的渡轮平时非常繁忙,人多时几近10分钟就开通一趟渡轮,对附近一些步行或骑自行车的居民来讲非常方便。现在停航了,他们只能绕行鹤洞大桥,但却必须绕行昌岗路走与内环路相接的引桥才能上桥,比较危险。

家属领取遗物谢绝接受采访昨日下午1时许,再次来到位白蚬壳码头附近江边,五六名沉船遇难者家属到江边拜祭,现场气氛十分凝重。随后,当上前试图了解情况时,其中一名男子礼貌地谢绝了的采访要求,并否认自己是这次沉船事件的遇难者家属,然后乘车离开现场。

到下午2时许,又有一名女子在两名男子的陪伴下来到现场。女子双眼红肿、神情十分疲惫,在来到位于渡口之前所设立的家属接待处后,发现办公楼大门紧锁,之后其中1名男子打了后,三人立即乘车离开。据知情人称,这是其中一名遇难者的家属,由于之前接到通知下午可以过来领取遇难者的遗物,所以来到这里,但以后才知道地点应该是在广州水警分局,所以又马上赶了过去。

随后赶到位于南华西路的广州市公安局水警分局。此时刚好有4名男子搀扶着一名中年女子从滨江路旁的水警码头走过来,但当跟上前去时,所有人都不愿意透露任何情况。没过多久,之前在白蚬壳码头附近遇到的两男一女也来到水警分局内。到下午4时许,早上在江边拜祭的几名男女也陆续来到水警码头领取家人遗物。截至离开时,共有3名遇难者家属前来领取遗物。

遇难者档案沈志文,女,35岁,广州本地人,在芳村一家工厂担负会计司机到了码头,却没有接到她从其中一名遇难者的同事处了解到,在已发现的5名遇难者中,其中一名女死者名叫沈志文,今年35岁,广州本地人,在芳村一家工厂担负会计,而她的家就住在白蚬壳码头旁的光大花园。

据沈志文的同事邓先生介绍,由于沈志文就住在白蚬壳码头附近,所以她一般都乘渡轮过江到白鹤洞码头,然后再让工厂派车到码头接她。前天早上9时许,沈志文出门后给工厂打了,让司机开车去码头接她。到了早上9时40分左右,邓先生接到司机打来的,那头的司机忙乱地喊:“文姐坐的船被撞沉了,你快点过来啊!”听到这个消息后,邓先生立即坐车赶到白鹤洞码头,当时就看到江面上的渡轮已几乎全部沉没,附近的水面上有很多人在呼救。他仔细看了一下都没有看到沈志文的身影,直到所有人都被救上岸后,他们才肯定沈志文没有被救上岸。邓先生说,他们带着恐慌的心情期待奇迹的出现,一直到昨天清晨,他们接到相干部门的,称渡轮已经打捞出水,上面发现有遇难者遗体,需要家属前去辨认。经过辨认,他们在5名遇难者的遗体中找到了沈志文。

对沈志文的离去,邓先生说,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工厂都是一个比较大的打击。现在沈志文留下丈夫和一个刚读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家人都十分悲伤。另外,由于沈志文一直都主管财务方面的工作,所以对工厂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被撞渡轮并未受“重伤”仅右舷驾驶楼部位变形内部发现三男两女五具尸体

渡轮被打捞出水后,广州水警对船立即上船搜索,发现船上有三男两女五具尸体,分别在驾驶室、休息室、前客舱、尾客舱、机舱。其中在驾驶室中发现的尸体是渡轮驾驶员,被发现时双脚蹬直踩在门上,头部钻出驾驶室窗户。据打捞人员泄漏,如果不是由于身后的箱子突然倒塌压在驾驶员身上,他是有可能逃出驾驶室的。而在机舱中发现的女死者尸体,则因为船体扳正时手被挂在机器上,所以被发现时站立在舱中,肩膀上还挂着一个包。据分析,她可能是渡轮翻侧下沉时被吸到机舱中的。

据打捞人员介绍,渡轮“穗轮218”受损情况其实不严重,除右舷驾驶楼部位变形外,其它部位没有明显的受损痕迹。据此判断,该船应该是高位被撞。昨日凌晨3时,“穗轮218”被打捞船拖至沥窖客轮码头进行维修。

市民担心:“水上红绿灯”仅在船员心中足够吗?

鹤洞大桥所在的珠江水域可以说是广州乃至全国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仅昨日上午在鹤洞大桥边半小时的统计,就有26艘各式货轮从鹤洞大桥下经过。而由于种种原因,像鹤洞大桥下的码头又成为珠江两岸居民出行的必须,在如此繁忙的水域如何保障过往渡轮的安全,应当成为广州海事、航道部门当前考虑的大事。

失事江段半小时过26艘货轮

昨日上午,再次来到白鹤洞码头位置,此时产生事故的江面已经恢复了平静,主航道上各式船舶都已恢复了正常通行。留意细数了一下该江段所通过的船舶型号和数量,发现在从早上10点到中午12点的2个小时中,该江段所有通过的船舶都是大型的货轮,其中绝大多数为运载砂石、煤炭和矿石的散装货轮。

做了这样一个统计,上午11点20分到11点50分,短短半小时时间内,该江段共有26艘各式货轮从这里通过,其中沙石船18艘、煤炭船5艘、集装箱货轮3艘,也就是说在该江段平均2分钟不到就会有一艘货轮通过,很多时候会看到同一方向2艘船并排航行的情况,航道使用频率极高。

出事江段北往南多空船速度快

在这中间还发先了这样一个规律,由该江段从北往南方向航行的大都是一些空船,船身较高吃水很浅,一般速度较快。而反之从南向北航行的船舶大都是满载砂石等货物,整个船舷已被压的邻近水面吃水很深,这样航行的速度也会较慢。与道路交通相同的是,航道上航行的船舶也都是遵从靠右行驶的原则,因此可以看出,之前事故发生位置恰好位于航道的北往南方向的右侧,行驶货轮大都为空船,船速较快。

失事江段为广州砂石船必经之路

一位居住在白鹤洞码头附近快2十年的刘大爷告知,这个江段每天24小时都是这么繁忙的,而且通过江段的都是一些大型货轮,可以说这里就是进出广州乃至珠江上游的的毕经货运水道。之后了解到,目前从珠江口进出广州主要是两条水道,从长洲岛位置开始分道,一条是横穿广州市中心城区的水道,另一条就是沥滘水道转入的这条货运水道,由于中心城区水道上桥梁较多,且通航高度都不足以让大型货轮航行,所以这些进出的货轮都是走的后面的货运水道。

同时,一位在广州从事运沙业务的罗老板告知,目前广州市的大部分沙都是从西江上游广西等地或者是南沙附近开采,那末运沙船前往这两个地方运沙就都必须经过白鹤洞附近的珠江水道才能进入广州,所以这个发生事故的这个位置几乎是广州市砂石船的毕经之路,那么这段航道上有这么多的砂石船也就不足为怪了。

市民:安全仅靠舵手经验不够何险

在大型货运船只通航如此频繁的航道上,一艘渡轮要横穿这个航道到达对岸,这样的安全系数应当如何去保证成为市民们在这次撞船事故后提出的质疑。据了解,目前广州市珠江航道上运行的这些散装货运轮船轻则2、300吨,最重的可以到达3000吨,如此吨位的货轮一旦撞上这些小轮渡后果可想而之。

有市民提出在失事的江面上看到,航道上并没有向道路交通那样设置所谓红绿灯系统,那么轮渡如果需要横穿水道,只能完全凭仗轮渡舵手的经验和技术,在如此高频率航行的货轮中趁着空隙穿越过去,这势必把所有的乘客安全保证全寄托在了一个人的身上,这样谁能保证这名舵手时刻都保持着准确的判断和操作?同时就算轮渡的舵手能够保证自己不犯错,谁又能保证那么多穿行江面的货轮都能及时避过这十多分钟就要横穿一次水道的轮渡呢?

运沙船主:开船比开车更讲经验

运沙船猛于泥头车?由于前天上午一艘运沙船在珠江白鹤洞大桥附近水域撞沉一艘渡轮,酿成5死3失踪惨剧后,众多媒体纷纭开始回顾近年来运沙船肇事的纪录,并开始将运沙船与泥头车划上等号。

“运沙船的确与泥头车一样存在超载情况,但运沙船远没有泥头车那样危险。”潘先生是一个具有两艘运沙船的运疆场负责人,虽然他也安然地承认了运沙船的确存在超载情况,但他认为运沙船由于速度受限,且江面上行驶的船支与路面上的车流相比要少上许多,因此在江面上的危害并不如泥头车在公路上的危害那末大。

潘先生告知,因为相干部门有规定,一艘运沙船上包括船长一定要配备5名以上的船员,同时必须有3人具备驾船的资质,因此基本上不会存在船员因疲劳驾驶而致使事故的情况。潘先生认为,运沙船出事故虽于其超载有关,但超载并不是绝对性因素,更多的是与开船舵手的经验有关:“一个好的舵手必须要有丰富的行船经验,开船与开车不同,开车只需注意前方的车辆,而开船不但要把握住与船之间的距离,更需要能看准风向、看懂水的流速,并对行道的水文有充分的了解。昨天的事故更能说明问题,运沙船是空的,却还是酿成了事故。”

目前初步调查的事故原因是两船疏忽了望,未能对事故水域周围环境作出充分的估计和危险局面作出正确判断,尽早采取有效避让措施避免碰撞事故产生。目前船上工作人员中唯一幸存的轮机长目前身体状态还不错,正在轮番接受各个部门的问话和调查。

海事部门:“具体规则船上人都知道,因为这些都要考试的。”

运沙船和渡轮是在是在交汇中相撞的。水上交通和陆上交通不一样,既没有红绿灯,也没有斑马线,是否是由于信号的缺失也造成了悲剧的产生?对此,海事部门有关人员解释,虽然水面上行驶的船只“五花八门”,运输非常繁忙,但水上交通一样有一整套的交通规则,不管是货船、运沙船还是客渡船都要按一定的航道行驶,不同的船有不同的航道,相互之间要交汇,两船会有汽笛等信号进行交换等等,“具体规则船上人都知道,由于这些都要考试的。”

时报讯(张立璞实习生张昊)11月23日产生运沙船撞沉渡轮事件后,在现场整个救援进程中,落水者竟然没有1人从船上取得救生装备,是当时逃命心急来不及拿,还是不知道船上有救生装备?而试想一下,如果落水时他们都穿上了船上救生衣,生还的人数是不是会更多一些?昨日特地访问了广州的水或许是她得知了颖儿的存在上轮渡以及最新运行的水上巴士,发现船上救生衣,其实就在乘客们的坐位头顶或者脚下,从取出来到穿戴上绝对不超过2分钟,但船上相关负责人却表示遇到危急情况20分钟,也不能保证所有的乘客穿上救生衣。

船上救生衣够用穿戴只需1分钟昨日11点左右,首先来到海珠区滨江路的纺织码头的穗轮208号渡轮,该渡轮主要负责纺织码头至对岸天字码头,全部行程大概5分钟。该船负责人向介绍:穗轮208号可载230人,船上大概放置了130多件救生衣,由于平时坐船的人很少,最高峰一趟也不会超过60个人,因此救生衣绝对够用。至于救生衣的位置,都放在了乘客座位的头顶活动夹板上面,并且在夹板上都用红漆写上救生衣放置这几个鲜红大字,乘客们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船遇到危险情况乘客只需把夹板的拴推开即可。在工作人员指点下,特意掐秒表算了一下自己从推开夹板到穿戴好救生衣的整个过程,共花去了1分06秒。

随后又来到天字码头至芳村码头的翔鸿26号水上巴士上,该船可载63人,船上放置了65件救生衣,该船负责人对说:“为了保证每个人危急时都有救生衣,我们巴士严禁超载,因此不会出现救生衣不够用的情况。”该船救生衣都放置在每张座椅下面,乘客只需一拉就可以把救生衣取出来。现场再次掐表穿戴救生衣,时间更短,整个过程才去了1分04秒。救生衣既然够用,穿着又非常方便,一般都在1分钟至2分钟之间,那么为何在这次沉船事故中,现场落水的34个人为何没有一个从船上获取救生衣呢?

乘客调查:近4成人不知道船上救生衣位置?

在穗轮208号渡轮上,一共坐了30来个人,乘客们大多都知道昨天的轮渡被撞事件。随后采访了一些乘客,当如果碰到芳村沉船事故中的那种情况该怎么办时,会游泳的乘客大多表示先找出口跳下船再说,只有一些不会游泳的人材表示看看船上有没有救生衣。随后又在船上作了一个简单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25个人中,会游泳的大概占60%,完全不会游泳的占30%左右,而在这些完全不会游泳的8个人中,有4个人根本不清楚船上救生衣放在什么地方,3个人知道救生衣位置但没穿过,也其实不清楚该怎样穿救生衣。而在会游泳的人群中同样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不清楚船上救生衣的位置。而从上船直到全部航程结束,船上没有一位工作人员提示乘客救生衣的放置位置和如何穿着救生衣。很多乘客在问后找了很久也没发现救生衣的位置,在的提示下乘客们终究发现原来救生衣就在自己坐的头顶上。李女士感慨地告诉:“自己每天都坐这个渡轮买菜或上下班,船上的工作人员从来没有提到过救生衣这件事情,要是真的遇到危险情况,自己不会游泳就只有靠救生衣救命了,那时慌乱之中肯定更不知道救生衣在哪里了,那时简直不敢想象。”在该船,很多女士一样提到另外一个问题,该渡轮夹板位置较高,个头矮于1.6米的人很难够的到。对这些问题船上负责人表示由于之前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所以根本不会注意,而且由于航程非常短,每次提示过于麻烦。看到该船的救生衣由于很久没用,一直堆在夹板上,结果拿出来的时候非常脏,有些还出现轻微破损。

负责人:

20分钟不敢保证所有乘客都穿上救生衣?

芳村沉船事故造成的影响冲击最大的是渡轮和水上巴士的一些工作人员,在昨天的采访中,渡轮和水上巴士的工作人员大多都在谈论昨天的事情。在翔洪水上巴士上,针对救生衣问题采访了一下该船负责人。

:从撞船到沉船大概有3分来钟的时间,而平常从取救生衣到穿好1分来钟就够了,而为何昨天落水者没有一个人从船上获得救生衣?

负责人:3分钟的时间太短了,任何人在那种情况下都是反应不过来的。

:你这艘船可载63人,假定现在载了40个人,然后遇到危急情况,请问该如何处理?

负责人:当船遇到危险情况时,我们都受过相干训练,并有相干章程来处理。首先,我们要看船能不能保住,如果肯定不行的话,会马上告知现场乘客们安静下来,然后告知他们救生衣放置位置,并且教他们如何穿戴,然后按秩序弃船。

:那多长时间你可以让所有的乘客都穿上救生衣?

负责人:这很难说。

:10分钟能不能保证?

负责人:正常情况下肯定够,但你想象一下那时人肯定是慌乱的,所以10分钟肯定不够。

:20分钟呢?(该名负责人摇头不语)

:半个小时仍然不够吗?

负责人:其实这主要是乘客的问题,目前广州的渡轮或水上巴士,一般都是3个人标配:一个轮机手、一个舵手、一这些都不得而知。本星探也在调查后了解个水手。试想一下40名乘客忙乱起来,我们3个人,其中一个人还要继续驾驶,另外2个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的,而且这种情况下遇到一些心理素质差的人,给我们再多的时间也没用。

同时采访了一下其它船的相干负责人,得到的答复也大致如此,很多人向表示:在这次沉船事故之前,大家都没怎么在乎过这个问题,大家平常只是负责运营。一名工作人员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做了这么久从来没有出现过市区撞渡船这类事故,而且类似这类撞船危机处理我们训练也很少,平时弄的都是一些也仅仅理论上培训,很少真枪实弹演习过。任何一艘船碰到昨天那种情况,估计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时报巢晓实习生叶伟报摄 (本文来源:信息时报 作者:巢晓 张立璞 段一鸣 张玉琴 杨小旻 朱蕾 张昊 白海江)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商丘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上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上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商丘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上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上海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