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先争优显身手增比进位亮成绩铜仁市深入开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8-09
创先争优显身手 增比进位亮成绩——铜仁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综述
铜仁市创先争优工作,按照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 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成效明显。
突出 一个主题 ,实现增比进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铜仁市突出 科学发展 这个主题,坚定 工业强省、城镇带动 发展战略和 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主基调,提出了 构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 发展战略,发扬 苦干实干、开放创新 铜仁时代精神,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国发2号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等文件,积极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62亿元,增长17%;一、二、三产分别增长1%、28.5%、22%,产业结构调整为27.9:29.0:43.1,二产比重首超一产。完成财政总收入51亿元,增长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50元,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4076元,增长26.5%,增幅列全省第一。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46亿元、304亿元,分别增长18.91%、25.56%,创历史最好水平。铜大、杭瑞、思剑等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加快,水利、电力、通讯、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牧畜业、文化旅游、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金融保险、邮政通讯、房地产等加快发展。社会保障、卫生医疗、劳动就业、危房改造、教育站点等得以进一步改善。2012年各项经济指标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增比进位。
围绕 二项重点 ,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围绕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始终坚持把产业项目入园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产作为项目引进和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以来,全市组织相关专家和业务骨干80余人次,围绕对接央企招商引资编制项目134个,总投资1946.1亿元;围绕赴港招商引资编制项目123个,总投资1750.8亿元;围绕汞、锰、钒、硅等资源产业延伸及农产品加工编制项目56个,总投资307.33亿元;围绕2011年中国贵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编制项目638个,总投资4093亿元;围绕赴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编制项目88个,总投资822.07亿元;围绕全国民企助推贵州发展大会编制项目172个,总投资877.13亿元。二是抓住 农村产业党建 工作重点。市委出台了《关于全面实施产业党建的实施意见》,以 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和 农民增收致富工程 为抓手,坚持把党组织设在产业链上,努力打造 产业党建 品牌,引导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全市共有产业型党支部205个、党小组1400个、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型党组织2011个、党员达20000多名。新华社内参曾对此作了专题报道。
开展 三项活动 ,切实转变作风。一是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评议活动。采取单位互评、委托基层单位测评和重点领域函评等方式,定期和不定期对市直单位和县(区)作风建设工作开展评议。通过开展活动,查找作风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2546个,收到作风建设投诉举报626件,解决突出问题2289个,追究18人。狠抓工作制落实,兑现公开承诺。33个市直重点窗口部门在铜仁电视台进行了公开承诺; 10县(区)、118个市直单位均建立了公开办事制度,明确办事内容、办理和办结时限。二是狠抓 两个窗口 建设活动。督促 首问 和 服务接待 窗口的建立和运行。全市设 首问 窗口1094个、 服务接待 窗口1320个,运行率达100%。在70多个市直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开展了 三亮三比三评 活动,把 两个窗口 建设成了优化发展环境和服务群众的示范窗口、便民窗口。玉屏县通过络舆论方式,提升干部工作效率和服务意识。石阡县建立约谈机制,对工作不力党组织实行 书记约谈制 ,解党员发展工作难题;开设 流动党校 把 党校课堂 向自然村、农家小院、产业基地延伸,深入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助推农民增收致富。印江县开展 效能告诫 和 飓风行动 ,对全县干部作风进行随机抽查,42个单位被责令整改,18人被通报批评,17人被谈话告诫。通过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水平。三是深化干部下基层活动。以 四帮四促 、 城乡支部联建 活动为载体,全市共有7438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开展 帮县、联乡、驻村 工作,涵盖了169个乡镇2699个村、175个社区、300多家企业,实现了全覆盖。推行 周公开、月小结、季督查、年考核 制度,促进干部 一竿子插到乡村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德江县党员干部大力推广 雷锋包 做法。 雷锋包 上印着雷锋头像和红色醒目的 为人民服务 ,包里配有手电筒、民情日记、村民名册、工作手册等。挂帮干部背上 雷锋包 ,深入基层查找问题,绘制民情联络图,化解基层民众矛盾,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生产民生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社会环境和谐稳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石阡县开办 歇岗学习 班,对驻村不到位、到位不深入的干部进行为期三天封闭式 歇岗学习 ,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全市共建立 四帮四促 联系点 2855个,省直部门召开挂帮联席会议55次,帮助制定发展规划229个,提供项目支持320个,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26847件,争取协调到项目8979个,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11315个,化解矛盾纠纷 25481 件,调处信访积案 4811 起。
建立 四项制度 ,优化投资环境。一是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系列制度,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机关作风行为规范 四要十不准 规定的通知》,《作风效能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问责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推进工作提速增效的意见》等制度。对45个具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市直部门、70个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性收费部门进行了清理整顿。二是采取 四访四查 制度,优化环境建设。即一访基层群众,查与民争利、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二访厂矿企业,查吃拿卡要、违法违纪等问题;三访干部作风,查庸懒散乱、失职渎职等问题;四访工程项目,查强征强占、粗暴拆迁等问题。全市共受理和立案查处各类损害投资环境的案件25件,调查处理群体性阻工事件26起,调解处理影响企业周边治安环境问题30件,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三是实施 三抓三强化 措施,推进项目建设。重点围绕抓招商引资,强化全员出动找商机;抓项目落地,强化投资总量增长;抓项目管理,强化提速增效。出台了《铜仁市领导干部招商引资考核及奖惩暂行办法》,把招商引资任务分解到市县两级四大班子和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头上,实行人人承担,压力层层传递,任务逐级完成。四是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了《铜仁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等办法和措施,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思南县66个县直部门在《思南报》开辟《我的工作请你监督》专栏进行公开承诺,加强络舆论监督,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印江县推行 六个一 接待礼仪即: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张椅子、一个答复、一声再见,形成人人参与创先争优、个个推动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自2010年4月我市启动了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全市共有6837个基层党组织和12万余名共产党员参与活动,36068名党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达58191人次;收集整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3290个、解决3202个;培育表彰姚少军等创先争优先进典型2194人、先进集体1931个。
佛山有没有医院治疗白癜风月经不调是什么原因瘦身丰胸上一篇:最常见的6个错误吃姜法最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