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国动画片花木兰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06

看了美国动画片《花木兰》,联想起看过的大陆同名电影,觉得还是看美国动画片更有体会。很奇怪,美国人似乎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演绎了这个中国传统故事,但确实更打动人心。

花木兰的故事源于北朝乐府《木兰辞》,其中透露的细节有:1、木兰有姐姐,有弟弟,只是没有哥哥,是家中兄弟姐妹的普通一员。2、花木兰代父出征是大张旗鼓的,绝不是偷偷摸摸的。 、木兰是否女扮男装从军不知道,知道的是,从军的时候,她的战友都不知道她是女的。4、花木兰从军十二年,回来受赏,辞官回家。

故事是个喜剧,但我总怀疑故事的真实性。最值得怀疑的是,同行十二年的战友,居然不知道花木兰的性别,这个保密工作是如何做的?青春期的女性,该有的生理反应,是如何瞒过同吃同睡的战友的?我在想,故事肯定进行了艺术加工。北朝多有游牧民族的特征,女儿征战是有可能的,所以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就是;木兰平时可能就和普通女孩不一样,属于女汉子型的可以,时局危险,每家每户都得服兵役,花木兰家本该是老爸去的,这个女汉子挺身而出,代父从军。这是公开的,估计长官应该是知道的,应该不存在女扮男装冒充的问题。那时没有专门的女营,男女混编,同样的兵服一穿,普通人分不出男女。至于同伴居然十二年都不知道男女,而可能就是领导对木兰的照顾,还有同伴比较憨,碰一起去了。木兰有没有大功不知道,反正从军十二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回来受赏是肯定的,但她辞官回家了。当然,辞掉的是“尚书郎”可能未必,文中只是借代。

看到了美国的动画片,突然觉到了震颤:木兰代父从军是壮举,不错,但是,如果没有机缘凑巧,没有从军的需要,花木兰会是什么样的人?女汉子在中国古代是不受欢迎的,纵然北朝对女性的压抑不像后来的理教时期,女汉子的型的花木兰在生活中肯定也不会像其他女人那样容易收获幸福。其实,即使当今社会,女强人是否幸福也是一个争议话题。反正可以想见的是,花木兰在平时生活中就是个喜欢舞枪弄棒的女中豪杰,她豪爽大方,但同样没有女人味,所以婚姻生活不如意是正常的。幸运的是,时局有变,木兰有了用武之地,她在军营中如鱼得水,获得了成功。

社会学中讲,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在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作为一个古代社会的女子,社会角色要求她温柔、听话、不张扬,甚至无才便是德。所以,花木兰是不符合她的社会角色定位的。如果她不改,不去主动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她的人生必然是悲剧。可是,动荡的时局让她走了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她的张扬勇武适应了军人的社会角色,所以她取得了成功。我们在感佩她的同时,应该反思:是不是应该以一个不正常的人生特例作为我们正常人的人生指引?

电影都丰富了花木兰的形象,让她在军人的生活中收获了爱情。当然,一个优秀的军人,是有资格收获爱情的,我也同样祝福这位女英雄。

共 11 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花木兰”的故事家喻户晓,她的故事也形成了各种文学体裁形式,而“花木兰”能够成为美国的动画电影,足见其文学价值性,本篇作者通过对美国动画《花木兰》的观看,而运用对比的方法展开了对“花木兰”的社会价值性的探讨,进而给人们提出了一种新“人生价值观”的思考。文字精练,情节递进,重点突出,给人以启迪,值得品味。推荐读者欣赏品鉴。【:桐疏枝寒】

1楼文友: 19:21:15 欣赏富有启迪意义的赏析佳作。顺祝愉快。多谢支持江山作品赏析栏目。

深静脉血栓用药
长春华山医院白秀兰
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