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先说个声明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9-13
甲:先说个声明。
乙:声明?
甲:底下的话语,要是有和朋友们相冲的,不要见怪!
乙:这位八字硬,犯冲!都不要见怪!作我看,啊,别和他一般见识!
甲:你八字才硬哩!
乙:你不八字硬,那你一上来作什么声明呢?
甲:我是说怕我的话语说的太直接,冲撞了大家,才要作个声明。
乙:哦,是这么回事。不早说。
甲:你问了我吗?问了我吗?
乙:我?
甲:说个我隔壁的事情。
乙:别听他的,明明是自家的事情,却说成是别人家的,什么人啦,这是?
甲:隔壁家的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头两个儿子长得英俊潇洒,挺拔司称,长得都人模狗样的。那女儿也长得体态婀娜,人见犹惜。唯独那幺儿子……
乙:北方人管幺儿子叫老小,只有我们江汉平原一带的人,管最后一个儿子叫幺儿子。黄陂、红安一带又叫细儿子。您们都听清楚了,是细儿子,不是继儿子。这继……
甲:你谁呀?谁呀?
乙:我?
甲:对,说的就是你!怎么我说一句,你也说一句?还没完没了了?
乙:我?跟你作伴啦,怕你一人太孤单了。用相声里的行话叫“捧哏”!这一说一和才热闹啊。
甲:哦,明白了,你就是那来换气的!
乙:怎么说话的,这是?你感冒了?鼻塞了?要在你的喉咙缺赛时间没有确定。目前弗莱正在医院接受治疗口装根管子换气?
甲:你全家才鼻塞了!你说这老祖宗们也真是,叫什么捧哏?干脆叫换气的多好!
乙:嗯?
甲:你看啦,你这一说,我这不就换了口气?
乙:嗐,就你有理!
甲:本来嘛。我们现在来作个练习。换气的。
乙(四处观看,不作回答。)
甲(一推身边的乙):叫你啦。
乙:我?
甲:新名称,是有些不适应,再来一遍。换气的。
乙:哎一一
甲:换气的。
乙:哎一一
甲:换气的,换气的……
乙:哎……你抽疯啦?
甲:看来,要想各行各业都与时俱进,还任重道远啦!
乙:嗐,这都哪跟哪呀?
甲:言归正传。这幺儿子长的可是个异相啊!
乙:怎么个异相?
甲:小头小脸小眼小鼻小嘴小胳膊小腿,还加小手小脚小身材。
乙:有多小?
甲:一米四身长。
乙:啊,侏儒啊!?
甲:朋友们,这是他说的呀,我可没说。要怪,怪他!
乙:啊?
甲:你以为我那声明是白作的?
乙:开始就跟我挖凼子啊。
甲:别看他长得这么小巧玲珑,他家的父母可宝贝的不行。
乙:这话也对,儿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哪个不心疼?
甲:有趣的是,他家父母又给他取了个妙名。
乙:叫什么?
甲:妙法。
乙:尼姑?
甲:不,人家是正宗的男人!虽然小巧一点,男人该有的部件,人家一样都不缺少。
乙:和尚?
甲:不,人家在家里正宝贝着哩。再说,我们那儿也没得这个乡风,兴把儿女送出去出家的。
乙:那怎么叫个法名呢?莫非他父母,是吃斋念佛的?
甲:这我就不知道了。哎,你闲的蛋疼,你去问吧。
乙:我?撑的我?
甲:还是啊。为什么说叫妙法呢?那妙法长到七八岁,塆子里的小孩,都不敢和他玩。
乙:为什么?
甲:你看啦,七八岁才那么一点高,像个瓷娃娃,哪个敢?这要一不小心,万一碰碎了,那祸事也临头了。
乙:对,对对对,对,有道理。
甲:人家妙法却不孤单,总有人家去的地方。
乙:哪里?
甲:私塾啊。你晓得,离他家不远,就是一间私塾,先生就是他家堂哥。堂哥见他来了,也热情,端张桌子,拿条板凳,叫他坐下了。
乙:等等,等等。
甲:又怎么啦?
乙:那板凳……?
甲:哦,我把这茬给忘了。堂哥寻来这么厚,这么宽的一块砖头,又在上面铺了块布。
乙:呃,这人家妙法同志才够得着桌面。你呀,真不会替人操心!
甲:这又怨我什么事啦?那妙法从此以后,每……
乙:等等,等等。
甲:你有完没完啦?
乙:那妙法报名了吗?
甲:一个字。
乙:哪一个字?
甲:蹭!
乙:啊?这学也还有蹭的呀?
甲:当然有啦。不光有蹭学的,还有蹭说的哩。
乙:谁?
甲:你!
乙:我?
甲:对,就比如刚才,你还蹲在茅厕里,我打你面前经过,你大声叫唤,做什么去的?我说我说相声去的,你说我也去,你提起裤子就跑来了。你揩屁股没有?不要污染了环境!
乙:嗐!
甲:时间一长,妙法的肚子里也还装了些之乎者也,狗屁焉哉……
乙:等等,等等。
甲:唉,你还真是个换气的!说,又有什么屁放?
乙:你,你刚才说妙法怎么啦?
甲:我说“妙法的肚子里也还装了些之乎者也。”
乙:继续说,继续说,后面,后面。
甲:我说“狗屁焉哉”呀?怎么啦?
乙:那叫“狗屁焉哉”?
甲:啊?那你说叫什么?
乙:那叫“矣焉哉”!那是别个过去的语尾词,跟现代的“呢,吗,啊”的意思差不多,哪来的“狗屁”二字?你你你你这叫误人子弟,你这叫以劣充优,你这叫,这叫狗屁不通,你这叫,这叫……
甲:啧啧啧,你们都来看看,看看这副牙口,几大的学问啰。那我问你。
乙:你问。
甲:对于我们这些脑瓜聪明的,叫“矣焉哉”,对于你们这些脑瓜笨的叫什么?
乙:“狗屁焉哉”。
甲:承认了吧?
乙:你?那,那妙法是聪明,还是愚笨呢?
甲:唉,我刚才不是已说了吗?看来,你比妙法还笨啦!唉一一
乙:你?得,又钻了一回笼子。
甲:那妙法长到一十八岁……
乙:多少?
甲:一十八岁呀?
乙:十年啦?那妙法就是块石头,也钻出个海窝来了,那举人老爷,进士相公,总也要搞一个到手里呀?
甲:你以为是捉鱼?手到擒来?可惜人家举人进士都回家睡觉去了。
乙:可惜,可惜了!
甲:但人家妙法从来不在人前显露。不像某些人,肚里一点墨水都没有,却还要装出一副大学问家的样子来。解某也出现在民警面前:“车是我们公司的
乙:这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甲:妙法觉得自己都这大了,再不能这么混了,妙法跑去找队长,说我也要参加队上劳动,挣工分养活自己。队长无奈,只得叫他去放鸭子了。
乙:能行吗?那长的杆子,拿得动?
甲:笨,人家不能搞短些?细些?
乙:也是啊。
甲:后来有一天,妙法碰到个白胡子老头……
乙:头戴拖尾巴帽,赶着个狗爬犁……
甲:赶狗爬犁干什么呀?
乙:圣诞老人啦。四处跟小孩们分发圣诞礼物呀。
甲:这里不关圣诞老人什么事,还是洗洗回家睡去吧!
乙:你这不是迷信吗?现在是传播正能量的时候。
甲:谁说我宣扬迷信啦?
乙:那你这白胡子老头又是哪来的?
甲:管得着吗?我隔壁的邻居,不行吗?
乙:行行行,只要不是你家的谁谁谁,什么都行。
甲:那老头传他一妙法,叫增高法……
乙:哦,我明白了,就象那穿上一双鞋子,能增高一个样。
甲:又叫采阴补阳法。
乙:嗯?怎么弄?
甲:老头说了,不能说,说出来就不灵验了。
乙:大凡江湖骗子都这样,信不得,信不得。哎,告诉我一个人,总行了吧?
甲:附耳过来。
乙:缺德!
甲:后来,那家小女孩总说小便疼,母亲问她,她说是妙法。母亲不信,却也没声张,却也不敢大意。
乙:留了个心眼。
甲:后来,母亲逮住了妙法,又从小女孩的尿道处抠出一粒黄豆。母亲气极,打了妙法几耳光,这一下,惊动了满塆子里的人,都跑来问情由。母亲一五一十说出了原委,塆子里人都骂他猪狗不如!
乙:该!人渣!
甲:后来,惊动了工作组的人,队员们把他弄去了队部,又要他写出经过。
乙:写了吗?哦,十年长学的举人老爷,岂有写不出?
甲:工作组长一看,乐了,又叫人叫来妙法的父母,把他领走了。还嘱咐他父母,严加看管。他父母千恩万谢,回家了,当天就把他送去学了皮匠手艺。
乙:我看看,看这一手露的。嗯,我仍……
甲:哧,看你这白字大王,听好了。我乃宋氏之后,双慈诞下兄姊,精血已亏,诞下我时,适逢饥馑,导致我身不高五尺。后得一高人传一妙法,曰将一粒黄豆置于阴童下体处,日啖一粒,连续百日,吾当能成一魁梧大汉。如此妙法,吾又焉能不试?现遭不幸,均被发觉,此妙法已破,小子此生与魁梧无缘矣!
乙:什么狗屁妙法?!
共 29 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如此妙法真是可怖,着实害人不浅。但是社会上现实中有时就会存在这样的阴阳怪论,用迷信的方法讨来的东西,将其尊崇为至宝,甚至膜拜并笃信不已。愚昧的抬头,是科学发展进步的阻力。相声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刻鞭策,入木三分,旗帜鲜明,主题突出,为之称道,好文,热情推荐赏阅!【:箫音依依】
1楼文友: 00:00:09 如此妙法,确实可怖。迷信的抬头,成为科学进步的阻力。问好老师,拜读佳作!
2楼文友: 18:17: 7 献分推送江山首页文游上榜!祝福老游湖老师身康笔健。 指下生花,心上无痕!
回复2楼文友: 18:55:08 谢谢,问好!
南充儿童牛皮癣医院
先声药业研发
鼠年宝宝起名
上一篇:自强A股回调是为了更好地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