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散文在现代的文字里复兴传统的美浅析r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03

【梧桐散文】在现代的文字里复兴传统的美 ——浅析ran.t小说中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

作者: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8082发表时间:2010-10-29 09:44:41
摘要:我总觉得为文之人难免有其固有的写作风格,而且总会与个人的阅读习惯相关。ran.t的阅读视野由传统到现代,由东方到西方,由通俗到高雅几乎无所不容,并一贯的秉诚“不问雅俗,只论优劣”的阅读和创作方向,因而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日痕月影》式的英雄侠义,复有《艳尸》式的艳异凌厉,更有《寄生者》式的关乎人性的深刻剖析 我总觉得为文之人难免有其固有的写作风格,而且总会与个人的阅读习惯相关。ran.t的阅读视野由传统到现代,由东方到西方,由通俗到高雅几乎无所不容,并一贯的秉诚“不问雅俗,只论优劣”的阅读和创作方向,因而他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日痕月影》式的英雄侠义,复有《艳尸》式的艳异凌厉,更有《寄生者》式的关乎人性的深刻剖析……
但无论哪一种文风,无论哪一种文体,作者无一例外的运用其细腻的文笔,和让人几乎觉察不到情节在流动的自然无痕的行文技巧,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阅读美感。作者的创作方式已然注定了他无论进行哪一类型的创作,都会揉合从架构到语言,从情节到内涵的全方位的绵密深厚的模式。
在作者的武侠作品里我们看到的除却侠义还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妙的架构技巧。在作者的民国传奇中我们在欣赏到曲折紧张、峰回路转的故事的同时,仍不难窥见作者对人性深刻的剖析。作者笔下,雅俗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或者正是他所追求的状态,在雅俗之间寻到一条共通的路,改变“下里巴人众人合,阳春白雪曲和者寡”的阅读现状,让通俗里有艺术的高雅,让高雅中渗透进鲜活的可读性。
作者的作品,除却融合了雅俗之外,还试图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之间取得更大规模的融合,并一直在做着这样的尝试。在这些风格多样的作品里,有一个主题一直是相当突出的,似乎作者特别偏爱,不惜用许多完全不同的情节来一次次强化、深化这意涵。这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化之间的关系探讨。我们可以从作者不同时期的小说里,清晰的看到作者探寻两者关系的痕迹。
这篇小文,借着作者的几篇小说,试图在字里行间探寻其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找契合点的轨迹:

一、对传统文化没落,步向衰亡的忧虑
《演戏》是作者的一个小短篇,看似是用极其含蓄隽永的笔法,讲述一个简单到几乎来不及展开情节的未遂的、可能的爱情故事,可作者真正的用意全不在此。情之为物于作者而言,不过是一种载体,甚至调剂。
以唐冲为代表的青年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漠视,以及当下的商业流行文化的咄咄逼人的态势,才是作者念兹在兹,想要表达的重点。而以大学老师邱燕清为代表的这个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守护,日渐弱化,力不足心。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忧虑,才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小说借教授古典戏曲和中国文学的女讲师邱燕清,排演教学缩水版的《牡丹亭》事由,详细的展现昆曲之美,引出男主角唐冲(学生)和他的同学们,以及这群年青人对传统文化的漠然之态(背后隐含的是比漠然更严重的弃绝)。如斯美好精致的古典艺术,却生生的被冷落和嘲弄。
在邱燕清眼里,唐冲是难得的适合《牡丹亭》的年青人,扮相与天赋俱佳。可这样一个“好苗子”最后也不免让她失望,《牡丹亭》终是被卡拉OK打败;尤其是先前排演《牡丹亭》的女主角,一边去唱《波斯猫》,一边在这边敷衍着唱着《牡丹亭》的段落,这描述将优雅与浮华放在擂台上直接对擂,优雅、缓慢的昆曲不可避免的败给轻快浮躁的流行曲。
唐冲唱K哑了嗓子,演出《牡丹亭》以惨败告终。唐冲原本在那一帮听《波斯猫》、唱《我的地盘》的个性青年中是显得很有个性的,也一度是邱燕清眼中最接近古典的传承人选,可是,他终究没有逃开被商业大潮同化的命运。
文尾,邱燕清觉察到寂寂的寒意,那是对传统文化复兴无望的寒,而读者恰恰如董老师一般,看见邱燕清“优雅而失落,看着她深深寂寞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这时的她已然化身为那寂寂然老去的传统文化,曾经辉煌灿烂,那般优雅美丽,可偌大的校园里(整个世界?)就只有一二“董老师”能发觉那种美。
(《演戏》链接:
转到页 【编者按】陶然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信已被众人所认知,然而象浅泠这般冷静透彻的分析文字编者还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说是对陶然诸多原作完美的剖析。从总体的概括到细入骨髓的对脉络的一一梳理,不仅让读者对原作有了更新更高妙的认识,还让读者感到了分析文字艺术上的美感。分析文字很难达到艺术与理性的融合,但浅泠做到了,并且做的扎实而稳健,相信,她已对陶的文学作品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这是最重要的。欣赏并推荐。【编辑:味道】【江山编辑部 精品推荐01010291 】
1 楼 文友: 2010-10-29 09:45:06 陶然作品所达到的高度相信已被众人所认知,然而象浅泠这般冷静透彻的分析文字编者还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说是对陶然诸多原作完美的剖析。从总体的概括到细入骨髓的对脉络的一一梳理,不仅让读者对原作有了更新更高妙的认识,还让读者感到了分析文字艺术上的美感。分析文字很难达到艺术与理性的融合,但浅泠做到了,并且做的扎实而稳健,相信,她已对陶的文学作品有了刻骨铭心的感悟。这是最重要的。欣赏并推荐。【编辑:味道】 小说作者,笔名味道,味道文章,味道啊味道,alun12 21
回复1 楼 文友: 2010-10-29 09:57:24 谢谢味道,辛苦了
2 楼 文友: 2010-10-29 09:45:26 问好浅泠,太震撼了 小说作者,笔名味道,味道文章,味道啊味道,alun12 21
 楼 文友: 2010-10-29 18:55:11 解析的真好~~问好~ 卖文字的人
回复  楼 文友: 2010-10-29 19:40:15 感谢,问好轩程朋友
4 楼 文友: 2010-10-29 21:57:41 让人叹为观止的评论。太专业了!漂亮! 灵魂独舞社长id
5 楼 文友: 2010-10-29 22:0 : 2 感谢编辑一直以来对我的文章的辛苦编辑和指点,拜读大作,异常惊艳。梧桐社团果然藏龙卧虎。
6 楼 文友: 2010-10-29 22:2 :20 不论雅俗,只问优劣。
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化之间关系的思考与探讨。
这两点,是始终潜行于ran.t作品或明或暗的主线路。
ran.t作品对于心存的忧虑,并非做单纯的愤青状,而是以既是旁观者又是当事者的角度,又诊脉又开方,尽可能地用常态的方式予以展示,让人容易受感而深思,顿悟。药极愿意应和泠之倡议:希望更多热爱文字的朋友,能更深切地体会传统文化的美,并更多地予以继承和弘扬。
泠随同ran.t所做的文字,已远远超出以事论事的文本意义。药钦佩学习仰视。 细节细微处,自成词话。
7 楼 文友: 2010-10- 0 16:54:46 严谨而精准的剖析,不仅让读者领略了陶然的高屋建瓴,而且展示了作者拥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欣赏。
8 楼 文友: 2010-11-10 11:15:58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9 楼 文友: 2010-11-10 22:07: 2 别开生面的分析,不是挚爱文字的人不可能做得到;拜读本文,对陶然的作品和浅泠的思辩功夫,都油然而平添一种敬意——让人不能不刮目相看。堪称一绝。
回复9 楼 文友: 2010-11-11 14:14: 8 问好老师
10 楼 文友: 2010-11-10 22:20:14 陶然的小说,浅泠的评文,相得益彰,皆令人叹服!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10 楼 文友: 2010-11-11 14:14:47 感谢夏编小儿咳嗽久有痰咳不出怎么治
珠海男科医院哪家好
引起类风湿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