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话说宇宙混沌之时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05
话说宇宙混沌之时,有一个先天混元神灵,在混沌中漂浮了不知多少年月,无意中于西昆仑得到宇宙之初的造化神器。混元神灵灵窍初开,渐具神智,经过那不知几年几世的修行,元灵功德圆满,道法得成。漫长难耐的混沌宇宙中,创始元灵成为宇宙间唯一的一个“清醒者”,忍受着难以想象的孤独寂寞。仿佛,为了完成某种神秘的使命,创始元灵利用造化神器的无上灵力,竟又不知从哪里找来四个形象各异、灵窍初开的生灵。创始元灵分别传授给四个小生灵一门修行的法门,带着大家日复一日的做那混沌苦修。道法学成后,四位中,前三位都声名显赫,分别是女娲、鸿钧祖师、混鲲祖师。这三位法力高强,后来均开宗立派,功德开天辟地。偏偏是最后一位小师弟陆压,生性散漫、胡闹打混,不见他在何处继续修炼,也不见他收授门徒。陆压此圣从无一正经,却也带了几分矜持和孤傲。小说《封神演义》里有几回提到陆压,均称“自自在在散圣仙”。这“散”、“圣”、“仙”三字活脱脱的道出了术士这类人的一些特点,所以,陆压道君该是术士行当的鼻祖。
陆压之后,这世上出了无数的术士奇人,也被好事的人传说了许多的奇事。在这些浩瀚的奇事之中,发生在同官术士陆清文身上的不过是过眼云烟般的一出秦腔折子戏,恰恰因为是折子戏,也便多了些许意味深长。
陆清文原是同官县里的一个骡马牛贩子,原名也不叫陆清文,唤作路木犊。渭北乡里,叫木犊的人不是长的像猴就是个哑巴,不是哑巴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浑身上下总有点什么缺陷。路木犊也有缺陷,右眼仁中的白瞳仁天生是青的。有一天,木犊贩牛归来,在军台岭上遇见一个从西藏来的喇嘛。喇嘛立在路侧答话问:敢问小兄弟,这附近可有一条河名叫白石河?木犊边走边说:有哩!你问的咋哩?喇嘛追问:有就好,这白石河中可有个积水潭名叫“香潭”?木犊答话:咋没有?那潭里还有怪物哩!喇嘛扯住木犊,说:啥怪物?木犊掀开喇嘛道:乡里人把那叫水牛,只说是夏天要打雷下雨的时候,“香潭”的水里就有牛叫,方大圆村中的人都可以听到。在香潭边上,人都不敢种庄稼,只要是种了,那牛晚上从水里上来吃哩!木犊话说完,正要赶路,却想不对,回身问喇嘛:你问的这咋哩?喇嘛不答话,从随身带的裹兜里掏出一把银元塞向木犊怀中。
木犊一惊,忙说:给我钱咋哩?喇嘛不急不忙道,够你买一圈头牯不?木犊说,这是你的钱!不是我的!喇嘛指着木犊的青眼说,小兄弟你一脸异象,所以这钱该是你的。二话不说塞在木犊怀中布袋里。
喇嘛也向木犊提出了条件:本月十五日月圆之时,约木犊到白石河“香潭”边,帮自己一个小小的忙。不待木犊细问,喇嘛大步而去,如流星,似鬼魅。
木犊在外人前拿的稳,回到村中,却如往日一样,将牛马倒卖,四处闲逛。看见谁家蒸馍,他就钻到那人家的伙房,拿起一个热馍就吃,边吃还指着馍说:“一口一个卡杈,两口一个人马。”他整日里与那村中放牛放羊的孩童打的火热,吃过下午饭,他找一头肥壮的绵羊骑着,和孩童一起上山。在山上看见谁家的玉米长的好,就指挥他们拾柴的拾柴,点火的点火,将玉米连苞皮一起扔到火里烧,烧熟了捡烧的最好的拿起来吃。吃完玉米仰躺在酸枣树丛中的草地上,捉螳螂、捉蚂蚱,两手中各捏一只,让那小昆虫张嘴互相咬。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负定后,木犊与一帮小娃肆意设置规则接受奖与罚,或是蹲马步,或是脱衣衫。被糟蹋了玉米的人家不敢找他的麻烦,倘若真是找上门去,惹的木犊性起,能在傍晚时拿一把镰刀将那家玉米地的玉米全部砍完。木犊在乡间很有名气,无论走到哪个村里,人们都认识他。他到了一个村中,不去别的地方,只挑那阳光极好的南墙跟前,和一群老者坐在一起,袖了手,听那些老者们讲古道今。听到高兴处,就接了递过来的桐木烟袋,呼哧呼哧吞咽几口。有时,听一下午说道,他起身,屁股对着那老者拍身上的土,拍的尘烟四起,他鼻窟窿出气说:“老汉叔,老汉叔,捉住尾巴灌油;老汉舅,老汉舅,提住尾巴灌醋。”老者们对木犊不满,说:“小伙子说话咋是这?”木犊毫不理会,依旧袖了手,迈开八字走他的路,嘴边一笑,道:“说的就是这话,说了你还把我的X咬了?”众人也只能瞪眼笑笑说这是个瞎货。眼看快到十五日,木犊心里憋不住事。这日,在老者们面前将他在军台岭遇到的怪事说了一遍,不过却也隐瞒了银元的事。有那有见识的老者说:“喇嘛就是和尚,和尚就是信佛的,信佛的人有八戒,那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么?”下面就有人接话了:“要是能做到的话,我也当喇嘛去了。”这有见识的人继续说:“是啊,那都是高人。世上少有的,木犊你可要把喇嘛跟紧了,不一定喇嘛是要传给你啥法术哩!”木犊指着自己的青眼说:“那倒是的,那喇嘛说我一脸异象。”边说心里不觉松泛了下来。
当月十五日傍晚,木犊在涝池边饮牛。前日遇见的喇嘛腰里捆着草绳,手里拿着镰刀来了。打了个照面说:“施主把头牯放下,跟我去一回吧!”
两人步行了数十华里,到了白石河边。这白石河是从北边子午岭起的源,朝南奔流八十多华里,和另外一条河流汇合,过了渭南地界,汇入泾河。白石河平日水质清澈见底,河流性情温和。只逢夏天雨季洪水时,因水势凶猛,在那山体曲折之处冲击出了许多大潭。这些潭里多鳖,潭边的石缝里也多大蟒。“香潭”是白石河上最大的潭,潭上是石崖,自然形成一股瀑布奔马般倾泻下。经年累月的冲击,方大圆人传说香潭深的就没底,或许连着黄河,或许连着东海海眼。曾经有放羊娃在白石河滩放羊贪玩,快到傍晚时寻不见自家的羊,跑来跑去跑到了香潭边。自家的羊正站在石崖上吃酸枣叶儿,正要上前赶羊,只见香潭边的石缝中爬出一只如柏树皮般颜色的大蟒,一口将羊儿吞了下去。放羊娃吓的四肢软瘫,在河滩哆嗦了一夜,第二天恐怕回家无法给家中交代,冒死爬上石崖,在石头缝中寻见一张石头蹭破的蟒鳞。回到村中给村中人观看,天神呀,竟是茶缸子口一般大的鳞皮!后来过了三十余年,已经壮年的放羊娃率领一村人在离香潭三十里外的甘草塬修路,挖地时挖出来水桶粗的一个地洞,地洞中有数以千计的乌梢蛇,众人大喊要将蛇全部打死,只听得旁边山脊中的灌木林中,风声呼呼作响,一条大蟒从山脊上呼呼的乱窜而过,其颜色正如柏树皮一样。壮年忙叫村民将地洞掩盖。壮年说,三十年没见,没想到这东西还活着。后来再过了三十年,成了垂暮老者的放羊娃在太阳沟走亲戚,又见了一次这条大蟒。于是老者就对村里的人总结说,大的长虫是三十年一挪窝!村里的人就一直在等,看谁有机缘再见到这条大蟒,但是后来再也没有人见过。再说喇嘛与木犊走到香潭边。喇嘛拿出草绳与镰刀,递给木犊。喇嘛说:“我要到香潭中寻找一个有缘的玩物,待我下去之后,与此物是否有缘,你数一百声见分晓。当你数到一百声,你看到潭水变红那是有物在咬我,请把镰刀扔进潭中,我会杀了那物。若是数到一百声,潭水变绿那是我和这物有缘,请把草绳扔到潭中,我会用草绳拴了它,带到喀喇昆仑进行修炼。你看你能做到不能?”木犊点了点头。喇嘛张口默念了几句什么话,一纵身跳到了潭中。
木犊立在岸边,因没见过这架势,心中慌张,在岸边走来走去,一句一句默念开来。念到十声,只见香潭里翻起来了大浪。二十声,潭里波涛汹涌。五十声,一丈高的水墙不断的朝岸边涌。六十声,浪慢慢的小了下来。八十声,水慢慢慢慢的变绿了。刚到一百声,只见潭里探出了喇嘛的头,喇嘛说:“快,快把绳给我。”木犊使劲将草绳扔给喇嘛。又过了一会儿,喇嘛上岸了,手里牵着绳子,从香潭中拉上来一头牛。只见这牛健壮无比,全身金光闪闪,走一步一声大叫,牛声如闷雷般撼人心神。喇嘛示意木犊向前,木犊不敢。喇嘛指着牛问木犊:“你知道这是啥不?”木犊说:“我咋知道呢。”喇嘛说:“这是金牛!是天地间的精魂!”边说边朝木犊走,木犊节节后退。喇嘛便停住了脚说:“我自二十岁起四处寻访此物,经历四十余年,走遍了中原各地,眼看我精力不济了,没想到在这里得到了这宝物。”木犊问:“这东西能干啥?”喇嘛说:“天机不可泄露。施主,你我有缘分。我在你家的后屋给你埋了你够用的洋钱,你回去取了,好好过一世生活。给,我在别处偶然得天书一本,你拿回去好好看看,保管你此生受益。今日咱俩经历的事,你万万不可妄言,否则或有其它种种变化。”木犊上前接了书,一听有银钱,亦大喜。喇嘛再说:“那我走了,有缘分的话,我们还会再见!”木犊目送喇嘛,只见那金牛摇头摆尾,二眼雾朦朦,水涟涟。
喇嘛牵金牛走后,白石河流域经年大旱,河里旱的险些见底。木犊一家,先是殁了双亲,后来是家里畜生禽类全部死光。一日,终南山一个道人造访木犊,一开头就唱了一句揭语:“千年土精化金牛,土生金来金生水。水牛水牛那里去,土里寻牛牛不回。”木犊正在火炉边喝茶,闻听此言手中茶缸子把持不稳,水泼了一炉子,屋子里冒的全是白烟。木犊慌忙问:“你都知道啥?”道人说:“我啥都知道!”木犊忙说:“你出去不要给人乱说。”道人仰天叹了一口:“你知道那金牛是啥不?”木犊照实说:“实在不知道。”道人跺脚道:“那金牛是千年的金子精,是白石河里千年成形的精魂。它灵性十足,承担这大圆的一方金脉、水脉哩。你看着吧,白石河即要断流,你们这地方要遭年荒了。”木犊大慌,连说我造孽哩。并问道人如何将金牛寻回。道人摇头,对木犊说:“你个人造下孽,你个人得想办法补。”
路木犊自此开始识字,读破了喇嘛交给他的天书。又读破了乡里乡绅处的线装古典读本。当看了神怪小说封神演义后,路木犊认定自己乃散圣仙陆压之后,遂改了姓,改官名叫做陆清文。名字的改换让他从一个乡里闲汉变成了清净散人。出口不再是咬X不咬X,而是惭愧惭愧,不敢当不敢当,不再穿夹袄夹裤,改成了布衣长衫,脸上的青眼慢慢有了灵气,看得见阳世的人,也看得见阴世的鬼。有两少年晚间在学堂院落里舞拳法,忽然看见院墙外起了一轮火球,霍霍闪闪围绕院墙如布鸽般跳,只说是鬼火,但鬼火理应是蓝色的。第二日两少年去问陆清文,陆清文翻开天书一看,说这是土灯。少年问,啥是土灯?陆清文说,土灯就是地下有金银财宝或上古奇珍,在地下时间长了,其灵气偶尔到地面活动,如同火球一般。俩少年听闻后,即去院墙下取土挖宝,挖了三丈深,挖出一副上古青铜铠甲。俩人将铠甲放在麻袋中,上面覆盖好麦秸杆,行走数月到广州,将此稀罕物送给政治要员,要员大喜,认为此是上天吉兆。少年二人藉此成革命红人,回乡探望,送大员亲书“奇人名士”四字给陆清文,同时送陆清文一枚海外玛瑙烟嘴。自此名声远传方大圆,名气远扬百里。
话说两头,传说唐朝某个时期,在陆清文舅家的村庄曾经是一座寺庙,叫做太虎寺。香火极盛的时候,寺庙里和尚杂役等有五百多口,每日从关中腹地、渭北以及陕北各处来的香客络绎不绝。寺里里的主持是精通佛法的大德。大德慈悲为怀,有布施天下之心。民间有向佛之心的财东们时常受到大德的感化,为了报答大德的谆谆教导,他们筹集金件,铸了一口大金钟,挂在太虎寺太虎殿的殿门前。同时,也找来良匠,在金钟边上刻了八个大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每当民间疾患或苦难之时,主持便敲金钟念佛,恳请上苍指路!世事时好时坏,有时候好好的,因人因事或因天气,往往就遭了灾难。有时候灾难如火,烧的四野不见生机,但总是野火烧不尽,慢慢的又开始趋于平稳,显现出好的年景来。虽说世上的事是一个好与坏之间周而复始的循环,但终因大德的诵念,岁月的时光赋予了金钟莫大的、从善的、召唤美好的、在子民心中的灵力。
过了不知多少年,大德圆寂,葬在太虎寺对面一山中,山叫南岭洼。他的弟子接管了太虎寺。不料这弟子是个尘缘未了之人,无法了断男女私情。来香客上香的时候,见到一些单身的女子或者夫人,他就将这些人诱骗到寺下的密室,干些苟且之事。主持如此,寺里的沙弥见了也照样学样,有时与妇女苟且,有时师兄弟们也是自己人伙同自己人,弄些所谓“天机自动”之事。时间不长,佛门不像佛门,和尚不像和尚了。再来上香的人不经意间听到寺庙下有妇女啼哭,立马回去报到官府。官老爷一听,这还得了,亲自带了人到太虎寺,揭开地下密室,发现女子二三十人。官老爷大怒,说:“你们还是和尚?简直就是一帮狗贼嘛!”在太虎殿,老爷亲自动手,把主持砍了头。余下的和尚,同流合污的严办,不知情的和那些受害女子给予遣散。一把火烧了太虎寺。小杂役们问老爷,门前的金钟怎么处置。官老爷说:“钟是乡人送给大德的!”于是,那一帮杂役将金钟抬到太虎殿殿门前与南岭洼之间的一片泥沼中,将钟内装满料僵石,缓缓放到泥沼中,沉了底。自此后,千百年来,大德的骨殖与金钟遥遥相望,相互陪伴。几年以后,许多外乡人迁徙来此,在太虎寺的原址上繁衍起来一个平常的渭北丘陵地区村落,乡民们以和为贵,改了太虎寺中间的虎字,此村名叫太和寺。太和寺村前的一片泥沼慢慢干涸,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这块土地还是叫做“殿门前”。
共 9517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传奇小说讲述一个名叫木犊(后更名为陆清文)的术士成长以及经历、作为,涉及佛、道两教,关乎天文地理和自然生态,颇具神话色彩,其中一些情节虽带有鬼怪意味,但十分引人入胜,且具正气与正义,尤其是喇嘛从香潭牵走金牛给地方带来灾荒铸成大错,又得知是送给了英国人,他不辞千辛万苦去追回上交国库的情节,表现了他的正直与爱国情怀。作品许多地方看似闲笔,但集中在塑造陆清文这个人物,且这人物塑造得相当成功,外貌和性格鲜明独特。作者学识广博,所以旁征博引大都有据可考,行文老练,娓娓道来,语言清新淡雅,情节和段落过渡转换自然合理,人文色彩十分浓厚。倾情推荐共赏。【:石霞山人】【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22827】
1楼文友:201 - 02:4 :01 大作颇为精彩,十分欣赏。问好作者,谢谢赐稿。点评如有不当,请多包涵,并欢迎批评交流。盼更多佳作,祝写作愉快,远握!
2楼文友:201 - 08: 4: 1 说的太好了,惭愧。
楼文友:201 - 22:10:27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阳光照耀麦田 上苍在天俯瞰
二岁半宝宝不爱吃饭怎么办湖北治疗癫痫病方法
静脉曲张可以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