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文董建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9

董建华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

我觉得写香港回归后的那段历史,董建华是一个跳不过去的人。

我曾计划采访 董先生,想听听他就任香港第一任行政长官以后,那段艰难时期的切身感受。

我曾寻找多方渠道,穷尽一切办法,试图敲开董先生的 门 ,很遗憾,最终还是没能采访到他。

可以理解,董先生的身份特殊,我只是一个普通作家。

但今天,我必须抛却采访未果而引起的内心不快,以一个作家应有的真诚与坦荡胸怀来书写他 香港特区第一任行政长官董建华。

不为别的,只为董先生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伟大情怀,以及从他父亲身上所继承来的使命感与担当精神

还好,我采访了律政司原司长梁爱诗女士,她是董建华就任特区行政长官提名任命的唯一一名并非从公务员架构过渡的政府官员,也是董建华在任期间一位得力干将。

梁爱诗与董建华共事多年,对董先生很了解,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

在姚黎李律师行会议室,我见到了梁爱诗女士。她是国际公证人、中国委托公证人,香港著名的业务律师。

她满头银发,一身白色碎花职业套裙,举止高雅,言谈谨慎。一看便知,这是一位沉稳而成熟的女性。

梁爱诗19 9年生于香港,1967年通过英国律师公会的专业考试,1968年初开始在香港从事律师工作。舅舅和哥哥都在内地工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她到内地观光访问,看到祖国的变化,很感动。她精通英语,懂中文,又熟悉香港法律,因此成了最早从事内地与香港贸易方面的律师之一,与内地司法部接触较多。1988年,她被推选为广东省人大代表,199 年又被推举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7年2月的一天,董建华亲自来拜访她,邀请她出任香港特区政府第一任律政司司长一职。因为原律政司司长是英国人,按照《基本法》规定,外国人是不能担任政府官员的。原有法官可以留任,当时香港一半以上的法官都是外国人,全部都留任了。这些外国法官并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大部分退休后即回国了。香港的法官经过试用期考核后,便是终身制,除非不能履行职责或犯严重错误,经审议后方可被辞退。

最初,梁爱诗婉拒了董建华的恳请。

她说她喜欢当律师,没有参政的志向。她被公认是一名出色的好律师。她觉得对政府律政司工作并不熟悉,要让几百万港民满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她不想接任律政司司长一职。

董建华一再劝她,说现在是香港最需要人才的时候,希望她能支持特区政府的工作,为香港做一些贡献。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也给她打来长途,希望她能为回归后的香港做出贡献,支持董建华的工作。

如此恳请,梁爱诗最后同意了。

于是,在香港回归之际,她接任了香港特区政府第一任律政司司长之职。

律政司是香港特区最大的法律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向特区提供法律服务。律政司下设刑事检控科、民事法律科、法律政策科、法律草拟科、国际法律科和政务及发展六个科室。律政司司长是特区政府的首席法律顾问,也是行政会议成员,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法律意见,负责草拟所有政府法例,在政府提出的诉讼和对政府提出的诉讼应诉中,律政司司长则是香港特区政府在法律程序中的代表,负责指导及监管香港的一切检控工作。律政司司长是名义上的香港大律师之首,也是法律改革委员会的主席。

香港回归后,律政司的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杂。

律政司所接触的全是法律事宜。比如回归前被检控的被告人要继续审理。但是,回归前审理案件所使用的是港英法律,回归后虽然继续使用,但需以《基本法》为依据,原有法律必须与《基本法》相适应。因此,法官和法律界必须尽快熟悉新实施的《基本法》。而且,律政司要负责草拟政府的法例,并对原有法例做出适应化的修订,以保障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行政特区的法律地位。

在她的带领下,律政司的同事们虽然工作很忙,很辛苦,却干得很出色,受到了特区政府及香港同胞的高度赞扬。2002年,梁爱诗荣获了香港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

谈到董建华,梁爱诗说董先生没有自己的班底,一个人来接管港英政府延续下来的三司十一局十八万名公务员,除了她这个律政司司长之外,其他成员全部由港英统治时期的原班人马组成,一个未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设有三司十一局(现改为十二局),三司包括政务司、财政司和律政司;十二局包括公务员事务局、政制及内地事务局、教育局、环境局、食物及卫生局、民政事务局、劳工及福利局、保安局、运输及房屋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又下设分局、处等六十几个分支机构。

梁爱诗女士说,在她任职期间,《基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香港要立法保障国家安全条例(草案)没有通过;国民教育没有以立法来实施。对此她感到很遗憾。

她说: 在香港回归之后执行《基本法》,具体实施 一国两制 的这段时间,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时光,我感到很荣幸。

谈到董建华,她说董先生是一位难得的领导,无怨、无悔、无私地为几百万港民工作,他所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虽然没有采访到董先生,但我对董先生早已做了功课。

董建华的父亲董浩云是 世界七大船王 之一,亿万富翁,是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

董浩云之所以给长子起名建华,是因为儿子生于19 7年的上海,当时正是外寇入侵、 国破家亡 之际,建华 即 建立中华 之意。父亲在董建华两岁时拍的一张照片上写下九个大字: 笑迎着大时代的来临。 可见父亲对儿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

董浩云对子女管教很严,尤其对长子管教更严,不许董建华上学乘私家车,要他跟其他孩子一样,去乘公交或地铁。董建华十几岁赴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远离了父亲,仍须严格遵循父亲的教诲,不许摆阔,生活要简朴。父亲每月汇钱。董建华宿舍费是三英镑十个先令一星期,晚餐半个英镑,骑自行车往返于住所与校园之间。暑假期间,他跟其他留学生一样,出去打工赚点额外收入。

1960年,董建华大学毕业,父亲让他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打工,而且要他到最基层去当一名普通职员。父亲对董建华说:

我并不怀疑你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但我担心你的刻苦精神不够。你不要想到自己有依靠,你必须自己主动去找苦吃,磨炼自己的意志,接受生活的挑战。所以你必须全面锻炼自己,从最底层做起。只有先当好一名普通的职员,今后你才可能明白应该怎样对待你下面的职员,才能充分考虑学习别人的经验,为将来开创新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玉不琢,不成器。这就是一位胸怀远大的父亲对儿子的叮嘱,为儿子所设计的人生道路。

董浩云与美国上层关系密切,美国前总统卡特、里根、尼克松、福特都是他的朋友,他们入主白宫后都宴请过他,还建议他加入美国籍。董浩云与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查尔斯王子的私交也不错。英国人也多次游说他加入英国籍,并许诺授予他爵位和太平绅士称号。但是,无论是美国总统的盛情,还是英国女王的邀请,都被船王一一谢绝了。

人活着要有意义!

要以做中国人为骄傲再创天地!

这就是董浩云对儿子的教诲,也是董浩云一生不变的情怀。

这种崇高的境界与情怀,为董建华打上了永远的 中国印 ,成为他的生命底色。无论他身在何处,无论他贫穷与富有,他都怀着一颗永远的中国心,来对待祖国,对待香港,对待民族!

当然,祖国也是董家的坚强后盾。20世纪80年代,董家企业遭遇经济危机,在董氏家族事业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银行向董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拯救了危难之中的董家。

婴儿感冒可以吃优卡丹吗

感冒吃优卡丹好吗

小儿优卡丹可以吃吗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
孩子流鼻涕怎么办
威门 热淋清颗粒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