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起楷圣文撼书堂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8-20

文人雅集,吾笔书吾文。

这是当代文人一次历史性的聚会,5月8日,在书堂山,他们用自己手中的毛笔书写下他们在书堂山的思绪。

纵观中国历史中书法的生成及发展,有一条明确的主线,这就是它生长于传统文人群体之中,依靠传统学问来滋养。中国传统文人独特的精神气象及人格魅力,才滋长出书法里那份隽永蕴藉的内涵。

文人书法,这也是一次对于中国书法艺术本源的回归。

这里成为书者的精神家园

长沙城往北二十公里,一片峰峦陡峭的群山 书堂山。被后世誉为 一代楷圣 的欧阳询,出生于此,亦安息于此。

大半生颠沛流离,经历了隋末唐初的战争与政争,于生命的最后年月,行迈靡靡的他,从千里之外的长安辗转回故乡。

回到这片最温暖的土地,此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登山、读书、书写

这山或许冥冥之中给他的 楷书 注入了某种神奇的力量。

欧阳询被誉为 楷圣 ,书法界二十四字评语曰: 结字工整,布白匀称,中宫紧密,主笔伸长,笔画穿插,安排妥当。

他在《传授诀》中说: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 这何尝不是一种正气严肃的人生态度。

书法,在这里凝结了书者的精神世界。

书法成为中华文化的独特符号

中华文化璀璨五千年,文字是传承的根本。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甲骨文发展至今,历经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演变,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 书法。

书法,融入了书写者的观念、思维、精神,以其造型、节奏和韵致让欣赏者能从中得到独特的审美体验。它作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诞生于汉代,兴起于魏晋,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时代后,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符号。

魏晋至隋唐,书法由篆隶趋从于简易的草行和真书,王羲之的出现使书法艺术大放异彩,其艺术成就传至唐朝倍受推崇。此后,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批唐代书法家蜂拥而起。五代、宋、辽、金、元的书法是对晋、唐时期书法的追述与继承,出现了北宋的 宋四家 ,元代的赵孟頫等名家。明代书法艺术基本上是继宋、元帖学书法而后加以发展。而清代书法,则以 帖学 、 碑学 划分为前后两期,在书法理论上尤有成就,《书筏》、《艺舟双楫》、《书概》、《广艺舟双楫》等理论著作相继产生。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更传导着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

笔墨韵味增添人生意趣

也应看到危机:今天或许已经到了一个不必再书写的时代。

毛笔被硬笔取代,硬笔又被键盘所取代。移动互联的普及,使得今天的信件、公文、写作、论文都由电脑甚至取代。

回溯古代,人们既用一支毛笔著书立说、奏折言事、考取科举、鸿雁传书、言语传情 那时,书法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字被称为人的 第二面孔 ,一手好字,如同一张高颜值的脸,既能让别人赏心悦目,也能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关注。

如今,笔墨韵味在指尖时代逐渐消失,书法何去何从?

面对滚滚向前的时代车轮,我们当然无法抗拒,但冷静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

书法艺术品在收藏领域越来越火爆,各类书法展览与比赛数不胜数,各种层级的书法团体越来越多。

可以说,当书写的实用属性被彻底剥离后,书法也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形式得到了爱好者的主动追求。

书法的动静、快慢、方圆、轻重都包藏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学习书法,并不是要求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书法大家,而是提升文化素养,丰富人生内涵,传承历史文化。

将 楷圣 的故乡与历史连接

书堂山,形似笔架,古称笔架山。仅此地貌,便与文人的书写结缘。

欧阳询在此生活了十二年,他对书法的领悟,对诗文的修炼,与书堂山密切相关。

作为书堂山重要的历史依托和重要的文化品牌,欧阳询的历史形象和文化影响,凝聚了书堂山与文学、书法的生命关系,对于挖掘书堂山的历史、文化内涵尤为重要。

近年建设的欧阳询书堂山文化园,为凸显书堂山的文化意义,邀请了部分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挥毫吟诵,并且,把他们的墨迹刻石制匾,成为书堂山意味深挚的风景。

如果说书堂山是大自然的遗存,欧阳询是历史文化的表达,书堂山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命运的关联。

郁达夫的一首诗说得好:楼外楼头雨似酥,淡妆西子笔西湖。江山也要文人捧,堤柳而今尚姓苏。

此次,当代文人书法周在这里举行,集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书法家来到这里,泼墨挥毫、激扬文字,也将把 楷圣 的故乡与历史连接,成为书法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文墨兼优写意书堂山之美

好字是文人写的。 这在中国书法史上不断被证明。

历史上《兰亭序》被称为中华第一帖,首先就是因《兰亭序》本身,即是高格卓绝、品貌旖旎的美妙文章。人们在不断诵读时,发觉其字照样也是高格卓绝、品貌旖旎。

古往今来,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徐渭、翁同龢,以及陈独秀、章士钊、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傅雷、贺敬之、马识途、贾平凹等,以他们精致的笔墨,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忧患,对自然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文人书家,或具有文人情怀的政治、学术精英,其共同处便是文墨兼优,他们深邃的文辞与技巧纯熟的毛笔书写,建筑了符合中国审美心理的艺术之塔。

如果说,作为书堂山的文化标志,欧阳询已经凝聚成历史,他的书法、诗文,还有他的事功、思想,在时间的流逝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那么,当代文人走进书堂山,以他们的诗文、书法描写今天的书堂山,再叠加他们的身影、脚印,他们的一支笔会写下自己此行的感受,另一支笔则写成具有视觉观赏价值的书法,出自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汇聚书堂山,以他们的笔墨情怀与书堂山的历史文化相连,无疑将会把书堂山的历史文化气息进一步扩大,对欧阳询的文化资源进一步彰显。

在艺术节多种多样的今天,这样的 文人书法节 堪称首例,今天的书堂山盛会也将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里程碑事件。

今天,历史离我们很近,因为只要我们举起毛笔,这样一支竹枝与兽毛的合成之笔,它与一千多年以前欧阳询手中那只并无质的不同,文化的传统依然回溯笔尖。

今天,在书堂山,让我们以书法之名,相聚。

夜尿增多的危害

尿不尽治疗方法

夜尿增多的治疗

维生素D滴剂孕妇可以吃吗
小便刺痛不治疗方法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