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让天变蓝修国标之后还要严执法生存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5-07

观点中国:让天变蓝,修国标之后还要严执法

环保部副部长周建近日表示,环保部将对大气、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和修订,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研究所所长孟凡说,出现环保监测结果和群众直观感受不一致的现象,与中国相关的标准有关。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天空却已经由蓝色变成灰色。蓝天不蓝,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我们习惯性地听天气预报主播们用空气质量为良来打发我们对于空气质量的质疑,相关部门也习惯于用此方法来平息我们的质疑。糟糕的是,我们信了,因为人有点阿Q精神,远远比对着阴蒙蒙的天空生闷气好得多。人,不能跟天生气。气坏了身体,老天爷不会下来安慰。我们还要吃饭、上班、还房贷  皇帝的新衣一旦穿上街,总能遇到那位爱说真话的小男孩。总有一些天真不会被为难。对光着屁股裸奔的丑陋,也总会有人看不下去。去年6月份,北京有位叫做卢为薇的女白领,历时一年拍摄《北京蓝天视觉日记》,得出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0日之间北京的蓝天数字是180天,而此前北京官方公布的数字是285天,两者之间相差105天。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多人又重新肯定了自己的视力,而怀疑起了天气预报与官方公布的数据。  数据是最有力的武器。2010年9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地图上最为触目惊心的红色即PM2.5地PM2.5(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和中国。我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人家说我们污染严重,我们说自己空气合格,差距何在?答案是,PM2.5在我国还未被列入检测范畴。早在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出台了最新版的《空气质量准则》,其中对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限值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据了解,我国执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却是在2000年颁布实施的。  标准的落后,是真正的落后。国际通用的空气质量国标,都实现现代化了,我们却还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如此下去,我国现行的蓝天国标,也将要把我们对于蓝色的理解彻底颠覆。环保部改进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要。否则,蓝色的概念就会变成现在所指的灰色。至于那个属于天空、属于大海、属于梦想的颜色,恐怕只能在爱说假话的小学作文和官方统计中寻找了。  然而,国标实现接轨未必就能纾解我国空气质量不达标的现实问题。眼下的情况是,我们天天生活在灰蒙蒙的天空下,一些浓烟滚滚的大烟囱天天在那里负重工作,我们的环保部门就是视而不见。就是按落后的PM10内容来检测,一些城市的空气污染也已经十分严重。而当地环保部门仍然十分淡定。足以见得,除了空气质疑国标要及时跟进,还要着力于如何让环保部门努力工作、认真工作。  GDP与污染之间的关系,不会在环保部改进了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之后,马上能够得到理清。缺国标,更缺态度。要知道,在唯GDP至上、唯政绩至上的语境下,在权力喜欢寻租、商人喜欢搭讪的环境下,让环保部门努力并认真地工作并非易事。

衢州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药物
岳阳治疗白癫风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