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酸甜苦辣话写稿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0-1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还觉着恰在少年,转眼间我已是四十有七的人了,眼看离天命之年不远,数年来专注写作却一事无成,所幸儿子刘洋考入大同大学尚未毕业,女儿刘琼在省城太原就读于山西司法学校研读法律,一双儿女不负所望,只待学业有成回报社会,我也颇感欣慰。
回顾多年来自己走过的写作路,可以说酸甜苦辣四味俱全,个中甘苦只有自已知道,别人是不能了解,也无法了解的。
我自幼酷爱写作,初中时期即祟拜山西山药蛋派作家西李马胡孙(著名作家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和北京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等,常常研读他们的文章,并在经济条件拮据的情况下,挤出钱来购买了许多关于小说散文写作方面的书籍加以学习,同时博览群书,古今中外小说见之则爱,·尤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名著和《三侠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常在课堂上因痴迷小说被老师责罚,但我却屡禁不止,1987年自己参加全国首屇中小学希望杯日记大奖赛,我写的日记荣获优秀创作奖(此事被临汾报道),从此我致力于写作,每遇新鲜事便写成文字投寄报社,1988年,我写的《小孩落井后》被《临汾》头版刊登,当时轰动一时,那时我尚在初中读书,后来连续在临汾刊登报道双昌乡的稿件数篇,很得当时双昌乡党委张登荣书记赏识,高中未上就被招至乡政府任专职通讯报道员。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家娃,没有任何关系就被招至乡政府,在当时是个不小的轰动,当时我也没考虑要上高中考大学之类的,能进入多少人都望尘莫及的乡政府工作,那时是多么的荣幸和自豪,我的主要工作是搜集全乡的好人好事,乡政府的工作动态,及时向县广播电台投稿,另外还兼分送《临汾》(当时该报自办发行),这给予我极好的学习机会,我处心积虑夜以继日搜集全乡的生产生活情況,好人好事,奇闻怪事,向洪洞人民广播电台,洪洞电视台(口播稿)《临汾》临汾《科技与信息报》投稿,那时真是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上有名,连续两年我被临汾《科技与信息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两年被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评为通讯员标兵,连续两年被共青团洪洞县委评为优秀团员。1990年12月,我还为双昌乡政府争得了全县通讯报道先进集体的荣誉。
我的执着和突岀的表现成绩受到了县广播电视局领导的好评,1991年元月,我被县广播电视局聘为广播电台,,那时,许多人还不知道我是个农家娃,地道的普通农民的孩子,当时月工资为80元。
在洪洞人民广播电台,我同早已仰慕已久的电台一走起办公,学习,采访,写稿一干就是10多年,小时候安心写小说的愿望一直未曾实现,那时候广播电台做为县委县政府的喉舌,是全县最主要的宣传阵地,承担着县上四大班子领导重要活动的报道任务和各部委局,各企业和25个乡镇的宣传报道工作任务,还有录音工作,为了搞好工作,我一方面虚心向老学习,一方面刻苦钻研写作业务知识,常常写作到深夜,那时候我们既是,要深入厂矿企业,农村学校采访,又是,除完成自己的采访写作任务外,还要编发每天的广播稿,专题报道稿,领导讲话录音整理等,我除写了大量的稿件外,还主动向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山西》《临汾》《洪洞报》等省地县单位投稿,虽然采访写作十分辛苦,但自己的文章被上级单位采用,或变成铅字印在报纸上,心情是格外愉快的,尽管在经济上几乎没有任何回报,但从心底里感到满足和自豪,那时候我还积极主动地向县委办《洪洞快报》政府办《政务信息》等简报提供稿件,被评为模范信息员,为《洪洞教育报》撰写稿件,均受到好评,被评为模范通迅员。
十多年辛勤奔波,十多年奋笔疾书,多少个夜晚灯下苦熬,多少次深入山庄窝铺田间地头,深入煤矿企业车间,深入教育教学一线采访,交通工具由自行车到摩托车,远的坐班车,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采写的稿件除在电台·\电视台播出外,还被《山西》《山西农民报》《山西经济》《山西工人报》《山西煤炭报》《山西人口报》《山西教育》杂志》《山西政协报》《山西卫生报》等省内各大报刊采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临汾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出。曾创《临汾》《临汾\农村版》月上稿十多篇的纪录,《临汾.农村版》个人上稿类一路上升。在以上报刊发稿数百篇,十多万字,我采写的人物通讯等稿件被收入《成功之路》《中国乡镇企业大全》《槐乡风采》《燃烧的青春》《精钢不作钩》等书中,先后被《共和国功勋》丛书编委会,《中国乡镇企业大全》编委会,《山西特区报》等1O多家报刊杂志社聘为特约,编委,特邀通讯员。向临汾地区广播电视局选送的专题稿件多次获奖。·
2000年前后,在时任县文
联主席靳定国先生的努力下,文联出版《大槐树》报,后又出刊《大槐树》杂志,我兼为大槐树报
执行主编,杂志·。在我们的辛劳工作下出版了数十期该报和杂志,很受县上主管领导的称赞和广大读者的好评。
十多年的拼搏努力,每当拿到透着油墨味的变成铅字的印有我名字的报纸,我总有抑制不住的喜悦,但我这样一名农民聘用工的囊中实感
羞涩,数年来月工资从80元到2 0多元,微簿的工资实在难以支撑已有一双儿女的家庭支出,倘不是爱人几十年辛勤劳累教书育人挣钱供家用,我的家庭经济早就危机重重了,为了挚爱的工作,我继续支撑着。
2002年7月,我所敬佩的良师益友董君爱民先生就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洪洞报社社长后,我受邀离开了工作十二年之久的广播电台,就职于洪洞报社,工资由在广播局的每月2 5元增至 00元,另还有稿费若干,起先任部,后受命创办《洪洞.农村周刊》,任农村部主任,我带领一班人跑遍全县16个乡镇和46 个行政村的大部分村庄,搜集采写了大量的稿件和人物通讯,为全县的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村改革发展起到了摇旗吶喊作用,我们的农村版也办得图文并茂贴近三农,文章通俗易懂贴近农民生活,
深得槐乡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一度受到县上主管领导的称赞,我采写的消息《透明度贴在墙上 公平秤装在心里》和人物通讯《洒下一路枣树情》荣获中国县市报协会好标题奖和好通讯二等奖,数篇人物通讯被《山西》《临汾农村周刊》刊登,并收入《热土晨歌》《燃烧的青春》等书中。
在报社的几年里,她使我受益很大,感触也很深,既锤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又使我取得了写作上的丰硕成果,发表的各类文章近10万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供养家庭父母妻儿越来越沉重的,我不得不选择到民营企业打工以赚取较高的薪酬,报社的生活是我感到充实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是我永远难以忘却和值得回忆的。
2006年随后的几年间,我先后在洪洞三兴煤化公司,金地饲料公司,山西鑫博锅炉公司等私营企业就任办公室主任,在山西陆合煤化集团公司负责综合办公室信息,文秘工作,始终没有丢弃写作,在民营企业繁忙的工作中一有闲暇便写点东西,在山西陆合集团公司综合办担任文秘主管的短短 个多月间,多篇文章见诸《陆合报》,其中报道上海集团公司总裁视察陆合工作的消息《槐乡春意浓 关怀暖人心》被刊为头版头条,并被上海云峰集团公司内部报纸采用。
往事如烟,岁月蹉跎,为了供养上大学的儿子和女儿完成学业,201 年年底,我和爱人(她也放弃20多年的教学工作)万里远涉,来到祖国的大西北打工,所幸气候生活工作诸多条件还算适应,待遇也较厚,屈指算来已近二年了,在新疆库车县北山矿区天缘煤焦化有限公司,虽系维吾尔少数民族散居之地,但幸有许多洪洞老乡同处,可以解思乡之愁,叙乡土情怀,每每遥望家乡忆起往事便无限感慨,于是情不自己写下了这段文字,权且作为对往事的回味吧。
共 08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用笔厚重,比较细致的记叙了自己文学之路上的酸甜苦辣,执着的一路走来,许多艰辛,许多付出,许多困惑,当然也有许多欣喜,许多成绩和许多可圈可点之处。也可以算是个人追求文学之梦的小传吧。欣赏,问好作者,遥祝笔丰秋祺!【丁香:聂白精】
1楼文友: 06:24:00 好充实又多彩的文学之路啊!让我动容!拜读学习了,问好作者! 文字,要先悦己才悦人!
2楼文友: 06:46: 0 作者的执着让人感动,几十年不改初心!问好,致敬,秋安! 做一个阳光的人,照亮自己的心,人生路上,坦然无惧!
楼文友: 10:11:16 因为喜爱,走上了这条充实,多彩的文学之路,你的执着,令我感动.在这里为遇到了山西老乡高兴!为你喝彩,向你致敬!刘奇康老师上午好!
4楼文友: 12:20: 0 从刘老师细腻的笔尖流露出对文学的热爱与一路走过的艰辛,有付出就有收获!愿您在文学殿堂上收益更多!欣赏学习,向刘老师问好!
免费微商城
开微店
代理微店
灯盏花产业发展前景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有什么作用
灯盏花产业怎么样
上一篇:文化类节目从清流到潮流
上一篇:江南散文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