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于泽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2-02-07
《工人》,于泽俊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梁晓声
我一向觉得对于文学,情怀是有特殊分量的。好的文学作品,几乎无一例外地流淌着真挚的情怀,如血液流淌在人的身体里。一首诗、一篇散文是这样,一部小说也是这样。
今年春节期间,我在外地,随身带了泽俊先生的书稿《工人》。我清楚地记得,读罢《工人》是初三,上午10点左右。至今,读罢一部好作品仍会使我激动不已。当时的我便是那样。身边也没有一个可以交流感想的人,忍了几忍没忍住,于是拨通了泽俊的,告诉他我已经读罢了《工人》。千里之外的他期待地问:“达到小说的及格水平了吗?”泽俊一向是谦虚的。我说:“好。很好。非常好。”除了那短短的几句话,我竟不知再从何说起。好的小说往往会使刚读过它的人失语,能具体地说出好来是失语过后的事。泽俊又问:“怎样进一步修改?”我说:“作品当然是越改越好,不过,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不论出版还是发表,应都不成问题,而且必定会引起关注……”除了笼统之印象,还是谈不出具体感受那真是一言难尽的。泽俊是盲文出版社的副总编。他负责出版过我的两部集子,由此我们认识了,遂成朋友。他厚道,为人诚恳。并且,对世事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写作是他最主要的业余爱好。很可能,还是唯一的。
他多次对我说,打算写一部工人题材的长篇小说说到“工人”两个字,他总是流露出极深厚的感情。工人阶级对中国的伟大贡献令他肃然起敬;他们“下岗”时期的种种困厄处境令他感同身受;他们至今分享改革成果之少每使他焦虑万分。
而我,也是的。我和他一样是工人的儿子。我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当年几乎同时下岗。“工人”二字对于泽俊犹如上帝,乃是他的情怀脐带。谈到最后他又总是会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为中国工人立传。”我当然鼓励他。但老实说,对于他究竟能写出一部怎样的工人题材的小说,心中是不免存疑的,拭目以待而已。盖因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到90年代,差不多可以说成是一部中国农村小说史。90年代后,小说在题材方面骤然丰富,如礼花绽放。工人题材的小说,却仍少之又少。优秀的更少。中国之大多数作家,长短都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纵使完全没有,海量的农村题材的文学作品,加上电影电视剧,也会使作家们易于间接地吸收了解。
农村于是成为中国文学的家园和苗圃。中国当代作家普遍缺乏对工人群体,尤其是从前年代的工人群体的认知,直接的和间接的认知都缺乏,连我这个工人的儿子也是。蒋子龙是极少了解工人的作家。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作家中的宝。现在,终于又出现了一位于泽俊。
泽俊笔下的三线工人群体,与子龙所了解的工人迥然不同。子龙笔下的工人是生活在城市里,工作在车间里的;泽俊笔下的工人,却是经历了背井离乡的,携家带口落户于广阔的风沙漫漫的西北天地间的,如同庞大的负有神圣之迁徙使命的特殊部族,如同转战一方的千军万马的大兵团……
我认为,于泽俊成功地完成了他的夙愿。我认为,他写出了一部工人题材的《白鹿原》。对于《工人》这样一部小说,我可评论的方面很多。但我决定不必都写入序言中。我真诚地向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家们推荐《工人》。我一点儿也不怀疑广大读者必会像我一样喜欢这部小说,为作者流淌在字里行间的真挚情怀所感动。我深信《工人》必受评论家们的好评。我甚至认为,下一届茅盾文学奖评选时,《工人》必具有不容忽视的角逐力。终于出现了这么一部工人题材的好小说,如果我是评委,将毫不犹豫地投它一票!
最后我只评价一句《工人》具有史诗性;我因它哭过了……
用户只要摇一摇 (:刘彬)
辽源哪家白癜风好西安不孕不育医院排名
南通好妇科医院
上一篇:巢守帖呈边长
- [心情日记]卧室不安装双人床,而是直接在地面三脚"它",省空间显宽敞
- [心情日记]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 [心情日记]存储巨头们,拼成什么?
- [心情日记]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 [心情日记]汪汪狗狗去郊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玩沙子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还有 工程车
- [心情日记]英国央行助理经济学家:货币政策紧缩还没到头
- [心情日记]️来自霍格沃茨的趣味魔法编程让应用程序耕于心田,令魔法绽于指尖。影子老师全新力作,众人翘首以待,下周
- [心情日记]魅族19疑似曝光,魅友:不在辉煌时驻足,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