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作家和一名编辑的预谋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0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张辛欣最新的作品《拍花子和俏女孩》,被称为 第一本中文数码多媒体绘本书 ,目前这本书的电子版已经在美国和中国的电子阅读平台上进行销售。

(以下简称记):这本唤醒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青春记忆的绘本小说,拉开全景式的老北京风物长卷。为什么会想到创作这样的一本书?

张辛欣(以下简称张):这些年,我在学画。我心想,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当画家的,我非此料,但画本书试试如何?这一画,画了三年,画了一千页的《拍花子和俏女孩》。21世纪是视觉时代,绘本表达更直接,想象力能得到更夸张的释放,我想和观、读、听者分享一个东方大都市孩子的成长故事。

记:从《拍花子和俏女孩》转入童书领域,而且是第一本中文数码多媒体绘本书,是什么缘由,让你对给孩子们写书产生兴趣?

张:据说中国定义的 童书 阅读对象是18岁以下,而漫画在美国、法国、日本,是从小孩到成年人(20多岁的)都看的。我想象中,我画的这本书是给8岁以上到成年的人看的,爸爸妈妈可以跟孩子一起读。因为我画的是我小时候的景物、细节、传说、神话,这些如今全都消失了,而和孩子一起读的父母,可以说出更多小时候的细节,这种体验更鲜活。

记:写、画、广播,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你个人而言,分别有怎样的魅力?

张:在我看来,写,是用字勾勒想象的物体和心思;画,是用不同材质的颜色,用块面,用线条勾勒;广播,是凭声音勾画世界。三种手段都需要观者、听众想象力的参与。但是,画最直观。

记:怎么会想到DIY多媒体这种方式?又为什么制作了纸质版?

张:DIY是被逼出来。当时美国漫画书大热,连小说、政治书代理人也来凑热闹。热度过去了,代理人都躲起来了,我就只能在iPad和kindle上做数码版。我用的儿童廉价软件,才4.99美元,我自己给每一页都加了音频,做成了!

为了找到安静的录制环境,我蹲在美国家里的地下室的厕所里完成录音。每次录完,我就将音频发给远在南京电台工作的一名友,由他剪辑制作。我们甚至模仿着完成了老北京一条街的叫卖声。

在那么长的 流浪 过程中,我学到一件事:体贴每个行业的不容易,先做好自己的事。所以我从画画到印刷,从零开始学,细细研究每个细节。因为体贴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努力鼓捣出数码版,又因为想体贴我的、我的策划人、在我做书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最终决定做纸质版。做成了,我为自己的想象力和实行力自豪。天下这么多大音乐家,有谁隔着海洋和天空,合唱出一条小街的叫卖声?(本报首席 王湛 实习生 乔迁)

金牌袁敏再现出版圈 我在寻找潜质新人和创新作家

本报讯 昨天,久未露面的女作家张辛欣,在《江南》杂志社主编袁敏的陪伴下,在浙江传媒学院,为自己的新书《拍花子与俏女孩》进行了杭州首发,并与大学生进行了一场对话。

这场对话的主题,是 从《拍花子与俏女孩》说开去,谈 传统出版如何应对新媒体挑战 。

提起张辛欣,很多 50后 、 60后 ,以及一部分 70后 ,对她的名字应该非常熟悉。这是一位在1980年代特立独行的女作家。

她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导演先锋话剧、写小说、主持电视节目、做广播,凡是搞创作的领域几乎都折腾过。小说《同一地平线上》、《 北京人 一百个中国人的自述》都是她的作品,当年,这些都是引起大关注的图书。

已经做杂志七年的袁敏,为什么出现在了张辛欣的新书发布会上?

原来,当年的金牌出版人,面对当下文化产业瞬息万变的态势,尤其是面对新媒体等崭新的传播、阅读形态,与众多同行一样感到了与时俱进的迫切,于是试水新课题,以探索打通传统与新潮的共融之道。

2005年秋,袁敏正式出任《江南》主编。在这之前,她是出版过韩寒、海岩、曹文轩等众多畅销书,以及策划过 新概念作文 系列图书等的京城著名出版人。在成功运作大量畅销图书之后,袁敏应邀回归浙江,探步文学期刊的发展空间。在袁敏领军操盘《江南》的这些年里,图书出版业正在进行一场令业界备感艰难的变局,新媒体阅读迅猛地冲击传统纸质出版, 图书业往哪里去 成为焦灼的提问。

袁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意欲以自己对出版的深度理解和经验,沉入新的文化业语境,收集当下的生存空间,找寻传统出版与新阅读方式的融合之路,这不仅是她的职业兴趣,更是这一代文化人面对的共同命题。

由此,张辛欣的《拍花子与俏女孩》进入袁敏的视野。这本书以其可视性,清新感和文化味,而具有了适合新媒体与传统纸质图书共通的特质。袁敏的实验准备由它开始。

出版界没有韩寒久矣。当年,我推出了韩寒,出版了《三重门》,但一个韩寒够吗? 袁敏说,她对出版一直热爱,在今天她的思路已不仅仅是推明星式的新作者,而更想的是推一种新的阅读形态和阅读产品。

张辛欣的《拍花子与俏女孩》,是用绘本这样一种适合多媒体屏幕展现的形式来承载一个充满悬疑、探究、追寻但又渗透着温情的故事。袁敏认为极其有创新。 那些故事,可以让五六十岁的人怀旧,也可以让现在的孩子读到爷爷奶奶辈的故事,更适合爸爸妈妈陪着孩子一起看一起理解。同时,共和国的重大历史都融合在里面。

在纸质出版日益式微的时候,袁敏却认为这或许恰恰是个机会。 我做的书,一定是要有品质的书,有品质有创新,才能能赢得读者。 有位作家说过:有的书一年可销 00万,有的书 00万年每年销1万本,这是不一样的。 我现在更想做的不是畅销书,而是有品质,能流传,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

就像做《拍花子与俏女孩》,袁敏全部用了 艺术纸 。袁敏的判断是, 艺术纸 可以双面彩印不透色,也不像铜版纸那样色泽过于鲜亮。

这几年做杂志的经历,也使得我有很多机会可以发现文学新人。 自称有 出版情结 的袁敏说, 看到好的选题,看到有才华的新人,我都有种要扑上去的冲动和欲望。 (本报首席 王湛 实习生 唐姝粟)

产妇剖宫产术后便秘腹痛

剖宫产术后上腹胀嗳气

汉森四磨汤口服液是中药吗

月经推迟经量少原因
宝宝缺钙怎么办
哪些情况会使经期延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