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府遇贵人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08

看着《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我不禁想起在西蜀成都游览的“卑”喜情景。

数游成都,拜“武侯”,谒“杜甫”,览乐山寺大佛,登峨眉山金顶……均获得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记忆。然而,看到蜀都那么多名人名景,我这个黔人不禁生出些许自卑。常外出的贵州人都会觉得那“贵州省近蛮方”、“夜郎自大”、“黔驴技穷”之历史偏见流毒甚广而且深。而今竟还有人问贵州属于哪个省?谁不想本省有个名人名胜来高兴一下?然而,在观乐山大佛、拜武侯祠之时,我便经历了一个由自卑到骄傲的心理历程。

乐山遇海通

乐山大佛之巨,已公认为世界之最了!多少游人拜倒在它的脚下(照相),我亦如斯。且因我与乐山文管所之所长有过同窗之缘,夜宿该寺,得以细观慢赏,深入佛后洞穴之中,瞻仰化缘修造巨佛的海通和尚,始知这海通法师正是咱们贵州人哩!这不禁令我欣喜若狂,夜不能寐,便乘着朗朗月色,登上苏东坡观月亭,细询海通法师修造乐山大佛的史实。

有文字记载:当年海通从贵州云游到四川乐山,见山下三江汇合处水流急湍,暗漩四伏,常有船覆丧生,他便决心依山凿佛以镇水患。为此,他四方化缘,远达江淮。募足动工银两,亲自主持施工。谁料当地贪官乘机勒索,海通严词拒绝:“自目可剜,佛财休得!”遂当场剜下了自己的一颗眼珠,吓退贪官,得以造佛。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爱民反贪精神啊!难怪而今乐山寺里安排专人为其日夜点灯拜谒以为纪。

油不断,灯长明,正是反贪爱民的历史之光。海通法师在我脑海中的形象决不亚于他所造的那帧乐山巨佛!

武侯见天培

观乐山巨佛之心境,赏武侯祠时依然。诸葛亮殿前的那副长联也是咱们贵州人所撰的。联云:

“公本识字读书人,为感殊遇驱驰,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缅怀风义佛残碑。”

录下联语,伫立沉思:我虽不尽解其联意,但这副对联放到武侯祠之外的任何地方,读者都知道是缅怀诸葛亮的。且因该联为贵州王天培所作,吾亦不自卑矣!

王天培任过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率部参加北伐,乃北伐战争中之骁将;也是抗日战争中之英雄;曾为大方县乐公坻周雨生之墓题词。他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员儒将。

海通凿佛像,天培撰联语,早已成为历史了,不需再去仿效。可他们的史绩却又消除了我心中的自卑之感,随手写下:

“夜郎非自大,但也不自卑!”就将它作为此文的结束语吧!

(该篇获“真实贵州”文学奖三等奖)

共 10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本通过对观乐山大佛、拜武侯祠的记述,集中体现海通凿佛像、天培撰联语的历史史实,进而为此自豪不已。因为海通法师与王天培均为贵州人氏。他乡遇“贵”人,而且是名气大大的“贵”人,自豪便可理解了。作为“真实贵州”的表达,切题,真实,让人回味。【:夏冰】

1楼文友: -07 19:54:15 先祝贺高老师获奖。再实话实说。按说我不应该这么煞风景,不过我觉得为广大读者着想起见,还是如实道来比较好。一者,文章中不该出现不少病句,明显的是以下两例:

1.看着《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不禁使我想起在西蜀成都游览的“卑”喜情景。

看着《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我不禁想起在西蜀成都游览的“卑”喜情景。

2.然而,看到蜀都那么多名人名景,不禁使我这个黔人生出些许自卑。

然而,看到蜀都那么多名人名景,我这个黔人不禁生出些许自卑。

我不知道这样明显不通的句子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文章里,这两例属于同一个文题,都是句式运用不当。那个“使”字硬生生破坏了句子的表达。我以为,这种现象给这篇文章的获奖蒙上了阴影。

二者,江山散文栏目是发表原创作品的平台,不是给个人做广告的阵地。我已经就此事给你飞笺,文后跟帖,做了多次说明,无奈收效甚微。不知是我没有说清楚,还是有别的缘由,这篇文章就照样以“高致贤的《我在天府遇“贵”人》获“真实贵州”文学奖”为文题投稿,文首也直接以广告示人,接下来才是附加获奖文章。我不知道这么明显的广告是该退稿还是发表。想了又想,还是给你改好发表。并在文末对该作获奖做了说明。但是需要提醒一下,敬请注意,本栏目欢迎一切原创散文作品,谢绝做个人广告。

以下为删去的文首内容:

【真实的贵州】文学摄影活动大赛自举办以来,得到了版内外各位朋友的大力支持,活动收到版内外朋友的作品多篇,从不同角度昭示了贵州风景茂貌美、山川秀丽、人文纯朴等等方面。在此,贵州版感谢大家。

经研究决定,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结果,现在,将最终评选结果附上,欢迎大家指正批评。

一等奖:

作品二:苗寨西江牯藏节@西藏胶布

二等奖:

作品一:也曾到过贵州@陈淆东

作品三:贵州龙里摆绒瀑布及果里洞葬@BOVI2008

三等奖:

作品六:我在天府遇“贵”人@贵州老高

作品八:关于家乡千里之外的风景@公子骆

作品九:2011春节,贵州新农村@aqua_blue

附:我在天府遇“贵”人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1楼文友: -07 20:20:14 我不知道这样明显不通的句子为什么会频频出现在文章里,这两例属于同一个文题,都是句式运用不当。那个“使”字硬生生破坏了句子的表达。

————————————————————————

应该是同一个问题。

2楼文友: -07 20:19:25 1.看着《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不禁使我想起在西蜀成都游览的“卑”喜情景。

应为:看着《三国演义》的电视连续剧,我不禁想起在西蜀成都游览的“卑”喜情景。

2.然而,看到蜀都那么多名人名景,不禁使我这个黔人生出些许自卑。

应为:然而,看到蜀都那么多名人名景,我这个黔人不禁生出些许自卑。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小孩子咳嗽怎么办

孩子干咳怎么办最有效

孩子夜里咳嗽怎么办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哭闹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企业介绍
老年人腿抽筋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