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浅浅流年忆春风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03

都说阳春三月,有明媚的阳光、风轻云淡、花红柳绿、繁花似锦的美景,可以借着春天的时光,精心的播下希望,期盼着秋天丰硕的收获。可是,对于蒙古国广袤的蒙古高原来说,别说看到繁花似锦的美景,就连吹来的春风,也带着刺骨的寒,几乎感觉不到一点春天的味道。春天的蒙古国高原,除了荒凉,就是“沙尘暴”天气。再加上自己是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艰辛拼搏的游子,当看到眼前路过的、见过的、遇见的一个个似笑非笑的面孔,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反感情绪,不由我的再次想起了大西北黄土地我的家乡,儿时快乐的时光!

我的家乡位于大西北甘肃省的中部,春天相对来说,比南方来得晚一点,但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曾获得“塞上江南”美誉我的家乡来说,只要过了农历二月二,明媚的春光,会送来春天和煦的阳光,大地解冻,万物复苏,田野里春耕的脚步,已经拉开了春天的序幕,农民们开始在黄土地上,精心的播种,洒下汗水,期待着秋天有个好收成。

对于一群少年不知愁、天真无知的少年来说,春天可以脱掉厚厚的棉装,光着脚丫子,踩着松软的黄土,约上村里的同龄小伙伴,挎着小竹篮、带上小铁铲,到田野里挖野菜。你追我赶,咯咯咯的笑声,打破了黄土地昔日冬天的寂静,陶醉在儿童时代无,忧无虑美好的的春光里!

辣辣菜辣味寓意长

我的家乡小村庄的后面,有一座宏伟的黄土大山,当地人方言叫这座山为“阳山梁”,原来是陡峭的山峦,后来被人们逐年修建成一条条一尺多宽的反坡梯田,上面中满了杏树、桃树、柳树、白杨树等、各种树木。在我有记忆里开始,黄土大山的树下面,就是我们村里一群孩子的乐园。

阳春三月,不但在树下面不但可以挖到各种野菜,而且还可以从树上折下一根嫩嫩的枝条,用力慢慢地柔软树皮,取出嫩绿枝条里面的木质,可以把树皮做成各种笛子和哨子,大家用自己做的笛子,在空旷的山野里演奏出各种声音,尤其用树皮做成的哨子,可以模仿各种小鸟的叫声,模仿的惟妙惟肖,有时候会引来一群小鸟在头顶盘旋,天真无知欢快的笑声,划破了黄土地大山深处的寂静……

记忆犹新的还是那些树下面的一种名叫“辣辣根”的野菜,会引起无限的回味。当地人把挖辣辣菜,简称“挖辣辣”,(辣辣菜,医学名叫葶苈子,全草都可以入药,有利尿、通淋、止咳、化痰的特殊功效。食用一般用刚发也未出土的辣辣根)。把挖取的辣辣菜,用清水洗去上面粘的泥土,在开水里沸过后,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混合些猪肉,夹在馍馍中间吃。辣辣菜幽香、微辣的味道,令人回味悠长。

挖辣辣菜也是一个仔细、有耐心的细活,如果不仔细找,刚发芽的辣辣菜只露出很小很小的嫩芽,粗心人是找不到的,出土的芽儿大了,地下面的根已经不好了,营养成分都长在叶子上。当地人看到那些不踏实的孩子和人,就这样说:“看你一辈子也挖不了根壮辣辣。”就是教育孩子,通过挖辣辣菜,让孩子从小要养成一种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的一种好习惯,将来才会有出息,才会出人头地,寓意深长。

苦曲菜味苦情绵长

苦曲菜是大西北甘肃省陇原我的家乡黄土地上,依靠自然生长,在田间地头、荒山苦岭到处可见的一种野生菜,也是大自然无私的馈赠给黄土地上心地善良的人们,一种美味的菜谱佳肴,也是农家餐桌上常见的一种农家菜。

苦曲菜露出地面的时间比辣辣菜稍微晚一点,当春小麦刚刚发芽露出地面的时候,苦曲菜也慢慢地也露出了地面,嫩绿的芽儿和发白的根儿,都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不论大人、小孩,一旦有空余时间,都会去田间地头、荒山苦岭去挖苦曲菜。在大西北甘肃陇原黄土地上,田野里空闲的地方,几乎都长满了苦曲菜。对大西北甘肃陇原的每个农户家庭来说,苦曲菜成了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餐桌的一道菜谱。苦曲菜在开水里沸过后,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做成馅儿包包子和做水饺吃,也可以做成一道美食“酸菜浆水”,混合在面条里吃。(酸菜浆水,是大西北甘肃的一道美食,由各种蔬菜发酵而成,尤其是用苦曲菜做成的酸菜,不仅色泽靓丽,而且味道酸爽可口,有清热泻火、开胃、解毒的特殊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注明为地浆水。)

在大西北甘肃陇原大地,关于苦曲菜的来历,民间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相传在唐代李世民期间,英勇善战的征东大将薛平贵的妻子王宝钏就是甘肃岷县人。是当地赫赫有名、家产万贯、良田千顷的王员外的女儿,王员外不但家产富有,而且精通诗文,在他的带领和熏陶下,女儿王宝钏,也知书达理、出口成章,诗词歌赋、书琴绘画,样样精通。可惜王员外膝下无子,视女儿而为掌上明珠,想招女婿入赘,可那些风流倜傥,挥金如土富人家的傻公子,没有一个让女儿相中的。

实际上宝钏心中自有一套择夫标准,她一不慕权贵,二不贪虚名,一心只求嫁个有才有德的如意郎。无奈那些豪门之后,不是 ,就是酒囊饭袋,一个个整天游手好闲,狗仗人世、欺压平民百姓,吃喝嫖赌每样占全,怎么能让她看上眼呢?

她却暗地里喜欢上了自家的一个放马的长工薛平贵,不但此人长得目清眉秀、气宇昂轩、身材魁梧、武艺高强,而且心地善良,平日里路见不平,专惩治那些无恶不作的 ,无辜欺压平民百姓。可惜他的父母双亡,成为孤儿,依靠给他父亲放马,来维持生计,他为人善良、勤恳老实的一举一动,让王宝钏情窦欲开。

老父又催促三女儿赶快订下婚事,以免成了老姑娘。王宝钏灵机一动,提出了以抛掷绣球来决定终身大事的办法。宝钏想,自己抛球征婚的消息一传出,有情郎薛平贵一定会赶来参加,到时绣球落哪方就全凭自己决定了。而王父眼看着执拗任性的三女儿年龄渐大,婚事却总是订不下来,心中甚为着急,既然她自己提出抛绣球的,此法古已有例,再说公子王孙争相簇拥在自家门前也是件风光的事,于是就应允了。只是暗中决定,到那天院门要把紧,只放些有身份的公子进来,这抛球的规矩可是“中鸡嫁鸡,中狗嫁狗”的,可不能让那些贫贱小子捡了便宜。

于是,王家院里搭起了高高的彩楼,订了个黄道吉日由三 抛掷绣球择婿。王员外遍邀了京城的贵胄子弟前来参加。消息传出后,远远近近有身份的名家公子都争相赶到王家,因为大家早就风闻了王家 的才貌,绣球若能有幸打中自己的头,那岂不是喜从天降?所以谁都想来碰碰运气。

王家的院门果然把持甚严,不是有头有脸的人决不许进。那么无钱无位的薛平贵岂不是进不来了?不用着急,聪明的宝钏早有安排,她早已让贴身丫鬟,找过过薛薛平贵,让她带薛平贵从侧门进院。

吉时已到,一阵锣鼓炮仗响过之后,彩楼上的垂帘轻轻撩起,一群待女簇拥着一个如花似玉、衣着艳丽的 露出面来, 手上托着一个五彩绣球。楼下院中披红戴紫的公子哥儿们轰动起来,都伸长了脖子,期待着天赐良缘降落到自己头上。上面王宝钏粉面含笑,似乎胸有成竹,玉腕翻处,绣球已翩翩落下,不偏不倚,正打在院中一角的布衣薛平贵头上,正如后来戏曲里所唱的“王孙公子千千万,彩球单打薛平郎。”

王员外仔细一看,绣球抛中的女婿竟是一个衣着寒酸、穷困、落魄的少年,当即心中生怒,立下了悔婚的决心。回到屋里后,王允对刚下彩楼的宝钏坚决地说:“为父不同意这桩婚事!!此事择日再议。”原本心中喜滋滋的宝钏,一听父亲的话,猛地吃了一惊,很快她就明白了父亲一定是见了薛平贵的贫贱,而不惜违约悔婚的。此时宝钏心中主意已定,她决意不再凭父亲任意摆弄自己的终身大事,就接口据理力争道:“既是抛球定婚事,那便中‘鸡嫁鸡,中狗嫁狗’父亲怎能置信义而不顾,出尔反尔呢?”

父女俩一番唇枪舌剑,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王宝钏执意嫁给了心上人薛平贵,王员外一怒之下,与女儿断绝了父女关系。

“前门赶出薛平贵,后门赶出王宝钏”。既然成了薛平贵的妻子,就要跟着薛平贵走,这时薛平贵了无栖身之所,平时就在亲戚、朋友家,东一日,西一宿地借住,如今添了妻子,总得有个自己的窝,于是两人搬进了甘肃岷县的五曲坡上的一处旧窑洞。在寒窑中,夫妻俩男樵女织,过着清苦的日子,幸而夫妻间互敬互爱,相依为命,苦日子也过得颇有滋味。虽然王宝钏的父亲与她断绝了关系,而相距不远的老母却无法割舍这个惹人怜爱的小女儿,不时派人来探望他们,送些钱物,使他们的生活得以维持下来。

时来运转,恰逢唐朝征东招兵买马的机遇,薛平贵为了生计,也参加唐王朝的军队,凭着一身武功,在军队中英勇善战,在征东的叛乱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成为当朝驸马。

可是王宝钏,一直住在岷县五曲坡的寒窑洞,度日如年,艰难的生存。有一天,路过此地,天宫里的月值功曹和百花仙子俩位神仙,看到王宝钏落难到如此地步,顿时心生怜悯,百花仙子点草为菜,成为今天野生的苦曲菜,来帮助王宝钏维持生活,并说苦曲菜,味苦、营养价值高,让王宝钏挖菜食用,食用后,不但百病不生,而且百毒可解;月值功曹化作一只鸿雁,千里传血书,告诉了当朝驸马爷薛平贵。薛平贵收到王宝钏写的血书,骑着红鬃野马,昼夜兼程,把王宝钏接到薛平贵附上,安详的度过了后半生。

薛平贵征东十八年,王宝钏在寒窑洞,以野菜为食材,饥寒交迫度过了十八年。唐王李世民听了王宝钏的事迹和经历后,敕封为上上大夫人,和薛平贵可以平起平坐,享受到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至今,甘肃岷县五曲坡王宝钏住过的寒窑洞,还留有遗址。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心地善良、不忘初心贞洁的女子,把王宝钏曾今住过的寒窑洞,已经修成王宝钏庙,常年游客不断,香火旺盛。并且一曲《五曲坡拾野菜》的秦腔,已经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过去百花仙子点草为菜,用以维持王宝钏生存的苦曲菜,已经长遍了大西北黄土地上的每个角落,今天已经成为当地农家人,一年四季不离餐桌的菜谱;苦曲菜,也是大自然无私的赋予给大西北黄土地上心地善良的人们一种野生、绿色、天然、无公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和财富。

苜蓿地里话和谐

紫花苜蓿,是大西北甘肃省黄土地上我的家乡,为牛、羊、马、驴等牲畜种植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牧草之王”之说。一年内可以收割三茬,再加上紫花苜蓿,不择黄土地的贫瘠,在干山苦岭、荒山野地都可以种植,有很顽强的生命力,只要种一次,就在厚厚的黄土上,就扎下了根,不需要追肥、浇水,多年都可以收割;还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流失、绿化荒山;尤其是饲养牲畜的上等饲料,每家农户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只要冬去春来,休眠了一冬的苜蓿,刚露出地面鹅黄般的能芽儿,可以食用,营养价值高,也是农户家庭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当地人把挖苜蓿菜,也叫“掐苜蓿”,因为只掐取嫩嫩的黄芽儿。当春天来临,向阳地里的苜蓿地里的紫花苜蓿,先露出牙儿来,不论是东面人家的苜蓿地,还是西面家的苜蓿地,只要在向阳的地方,苜蓿露出嫩芽,村里的人都会抽时间去那块地里掐苜蓿,也不分谁家的苜蓿地,可以随便掐。

平常的日子里,大家都在自家的地忙碌,只有掐苜蓿的时间,大家才有机会见个面,唠唠嗑、拉拉家常。通过掐苜蓿,不但促进了乡里相邻的感情和交流,而且沐浴到了春天明媚的阳光,也为自家的餐桌上,增加了一道绿色菜谱。

把掐来的苜蓿菜,除去泥土,在开水中稍微煮一下,捞出来控干水分,混合上猪肉臊子,(猪肉臊子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是把猪肉切成小颗粒,加盐炒熟,腌制而成。)做成馅儿,包成水饺。那种苜蓿菜绵长、醇香味,令人回味无穷,深深包含着乡里相邻、左邻右舍和谐共处,团结友爱、经久的弥香!

眸然回首,事去境迁。今天站在异国他乡这片永远不属于自己的土地里艰辛拼搏的时候,已经被岁月的车轮,把自己的思绪,碾的遍体鳞伤!再次回忆起童年时代,那段人一生中无忧无虑、浅浅的岁月,祖国大西北甘肃陇原黄土地上故乡的春天,依旧是那么温暖、温馨!

2017年 月8日落笔于蒙古国。

共 461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春风,在所有人的心目中都是姹紫嫣红,芬芳四溢,而对于远方的游子,他乡艰苦的环境,拼搏的不易,已让这春天成为了记忆。作者以柔美的《浅浅流年忆春风》以自己所处的环境起笔,鲜明的对比,更勾出作者内心深处,对那美好家乡记忆的思念。不管是辣味寓意长的辣辣菜,还是虽苦情绵长,但营养价值很高,韵着一段爱情故事的却苦曲菜味,再或是象征这欢乐开心的紫花苜蓿。或酸或甜或苦或辣都描出了那个年纪,而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拼凑成作者对故乡深情厚谊的点点滴滴。那一抹抹童年的记忆每一个细节无不是现在对故土的眷恋,“那么温暖,那么温馨”这记忆与作者又何止是那刻苦铭心的念想。通篇文字感人真挚,简简单单却凝着真情,不由让读者为之一颤,好文荐赏。【:兮晴若】

1楼文友: -11 12:19: 9 欢迎作者赐玉星月。

2楼文友: -11 12:20:2 远方、故乡。这四个字对于游子来说有太多太多的慨叹,简单的真情更易动人,欣赏学习,祝福作者。

楼文友: -11 12:20: 4 还盼常来赐玉。

4楼文友: -11 20:25: 7 漂泊的游子思念家乡的一草一木,不管走多远,家乡始终在心里! 清影凝霜,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温婉女子,有如水般的情怀,如月般的诗魂,在一年前偶然与文字结缘,就无可救药的做了文字的俘虏,怀着江南的梦,拨着锦瑟的弦,写着古韵的凄,于暗夜里静静挥洒着笔尖游走,你若懂得,

发烧膝关节疼

风湿性关节炎怕什么

类风湿的症状有哪些

老人心肌缺血怎么办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发展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