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罗布格里耶说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08
阎连科(作家,1958年生):王朔当年的影响盖过今天中国的所有作家。王朔的出现,无论是对崇高的解构、对文学表现的幽默,还是人物的性质方面,他的成功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他突然地消失,我觉得非常值得讨论。这并不等于说他不写作他就消失。当时很多70年代的作家都在模仿王朔。今天其实对王朔的阅读不是因为他不写作就停下来,我不知道他的书卖得怎么样,但是我感觉可能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看得多一些,可能80、90后就少,对王朔阅读的停止我觉得是值得讨论的。 蒋方舟(作家,1989年生):我前段时间在看《我爱我家》,里面据说有很多人物设置是王朔的想法。我觉得里面的笑点还是在于对“文革”语言的拆解和重新利用。你就会觉得他在《私人订制》里再耍这一套就非常的过时,因为对于“文革”语言的记忆现在这些观众早就没了,那么他再用这些语言去玩什么东西大家也就不觉得怎么新鲜好笑了。另外电影里我最讨厌的一个情节就是:宋丹丹的梦想是当一个富人,一天结束以后,梦就结束了,然后葛优就跟她说,你看其实有钱人的日子也没什么好的,也是每天刀刃上面过日子。这是一个城市小白领对于一个钱包里只有六块钱的人说的话,所以王朔可能失去了一种姿态。当年他是那样一个、至少是假装一无所有的人,他有权利去消解一些崇高的、富贵的东西,现在他包括冯小刚已经非常尴尬,就是他们已经成为了有钱人。当年被他们嘲笑和消解的对象,现在用这种身份去说这种话就觉得非常非常的别扭。 阎连科:王朔的创作是建立在革命与反革命、崇高和反崇高这个纠结上面的,当革命和崇高不再是一个关键词的时候,那么反这些东西就不再具有那么强的力量了。他及其作品也是极具时代性的。 张悦然(作家,1982年生):我觉得王朔的作品是有一些情绪在支撑的,比如说愤怒啊、反叛啊,这种情绪和年龄有关。因为愤怒这种东西特别难保持,也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作家特别容易小富即安失去愤怒,失去尖锐。 杨庆祥(评论家):我觉得这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比如“垮掉的一代”,也有这样的问题。所以说解构式的写作都有问题。如果你最后没有一个正面的建构的话,最后都会失效,因为如果没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批评或者阐释者介入,你可能就会没有了,消失了,韩寒也是这样的。 (编辑:李万欣)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3长春华山白癜风医院刘凤莲心肌梗死是怎么引起的
急性盆腔炎的症状有什么如何给儿童止咳安全用药
儿童感冒如何安全用药
上一篇:br二零一三年深秋体系
- [心情日记]卧室不安装双人床,而是直接在地面三脚"它",省空间显宽敞
- [心情日记]Alessandra Rich 2022早秋系列,修身廓形的韵味,亮点更添时髦
- [心情日记]存储巨头们,拼成什么?
- [心情日记]新增5个准入地!2022年法考准入条件地方名单汇总
- [心情日记]汪汪狗狗去郊游,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玩沙子 小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 陪伴孩子的美好时光 ;还有 工程车
- [心情日记]英国央行助理经济学家:货币政策紧缩还没到头
- [心情日记]️来自霍格沃茨的趣味魔法编程让应用程序耕于心田,令魔法绽于指尖。影子老师全新力作,众人翘首以待,下周
- [心情日记]魅族19疑似曝光,魅友:不在辉煌时驻足,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