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12

《水龙吟》是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他这首词人们历来评价很高,张炎在《词源》里说:“东坡次章质夫杨花《水龙吟》韵,机锋相摩,起句便合让东坡出一头地,后片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首词。
词开头写道:“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一入笔便抓住了杨花的特点,说它像花却没有诱人的色泽与芳香,说它不是花,它又遵循着花开的季节。它的飘落也无人怜惜,因而只能“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这里写了杨花飞离枝头落下的情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给它赋予了人的感情,这种手法通常叫做移情。这样写后面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就不显得唐突了。这时已将杨花拟人化了,把柳枝作“柔肠”,把柳叶当“娇眼”就仿佛真的“有思”的情态。然而“思”的到底是什么呢?“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显然,因思成梦,梦中飘飘万里寻郎,哪知又被黄莺惊起,可见是思妇深深的相思之苦和隐隐的哀怨之情。让人感到写物又写人,情景浑成。
“不恨此花飞尽”,因为杨花并没有让人留恋的地方,“飞尽”了也无妨,那么恨什么呢?“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从杨花的翻飞想到了春光的逝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从这里我们找到了“恨”的原因,一场雨过之后,杨花便被打得支离破碎不见踪影,落到水面上的还能荡起些波纹罢了。“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里的“春色”暗指“杨花”,反而点明了下阙开头两句重在伤春而非杨花。那么杨花都往何处去了呢?二分抛在了路边的尘土,一分飞上流水飘走,都是无处可觅的了。“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便又回到拟人的一面,把思妇的感情引上高潮,既然杨花也罢,梦也罢,春也罢都不在了,那么只有泪珠来打发愁思了。杨花与离人泪本来就有些相通之处,经作者的粘合,更令人联想起若即若离的杨花仿佛若断若续的泪珠。伤春别离之情,悠然而生,把读者的感情也融在了伤感的情绪之中了。
这首词虽是咏物,实则言情,虽是伤春,意却在伤别,然而表达却曲致其意,回环往复。句句有杨花的影子,却句句意不在杨花。这种不即不离的高超手法及似与不似的妙笔大概正是历来为人们所推崇的原因吧。

附: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共 10 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以杨花的特点,寄托一种情感。本文生动传神的解读,使一首古诗词的韵味和蕴意清晰地再现。借杨花的翻飞飘落,伤别离寄相思,把读者的感情调动了。非常喜欢这样的赏析作品,重温经典,感受文学魅力,欣赏佳作。【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5-10-12 09:20:0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仔细回味原作,读一遍赏析,沉浸在艺术的唯美。 精神领域的宽广远比物质力量的强大更令人叹服
2 楼 文友: 2015-10-12 18:51:47 诗词妙处,美不胜收。择爱共赏,亦是乐趣。 如不可执,如将有闻希爱力治疗前列腺增生效果
老年性关节炎疼怎么办
河源中医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