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19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我刚刚步入社会,慕名初读《红楼梦》,那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千头万绪的故事情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读得多了,感觉常读常新,百看不厌,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审视,总能发现一些新东西,总会有不同的收获。这部巨作的内涵,我等水平之人,能读懂的也是一点点皮毛而已,就是那些研究“红学”的人,我想,也未必能参透它的博大精深。

正如有人评论那样,《红楼梦》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我也认为,它的亮点太多,无法一一评说。现就个人读书感悟,谈谈对黛玉的理解吧。

红楼梦中这样描写黛玉的容貌:“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可见,黛玉是聪明灵秀,绝丽无双,气质脱俗,淡雅若仙,妩媚风流的女子。

初识黛玉,感觉她很爱哭,动不动就抹眼泪,多愁善感,喜欢耍小性子。后来打过几个照面,发觉她还有活泼率真的一面,在群体生活中,她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她的俏皮雅致,就像出水芙蓉;她的调侃揶揄,不诨不俗,很有格调。林语堂说:“幽默是心灵的光辉和智慧的丰富”。黛玉具备幽默,我想,这不仅和她的才情有关,还因为她口齿伶俐,反应敏捷,她的人性中有友好善意的成分。

很多读者以为黛玉牙尖嘴利,不好相处。从我欣赏的角度来看,她的嘴上不饶人,即便有时很尖刻,但绝不是刻薄,恰恰体现了她的率真。她的世界简单明了,仅仅一个恋人,三两知己,还有那些看在“老祖宗”面子上,对她阿諛奉承的一群人。她只和宝玉、紫娟掏心掏肺,对其他人处处谨小慎微。她有时狭隘自私,但那是有针对的率性而为,也能做到冰释前嫌,深刻反思。同样难能可贵。她和宝钗颇不一样,宝钗善于藏愚守拙,善于隐藏自我,善于圆滑世故,善于见风使舵,善于八面玲珑,很会说话,很会做人,很讨人喜欢。而黛玉,无论别人怎样看她,她并不在意,她没有刻意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她始终做真实的自己,并一路真实到底。

在大观园里,黛玉的绝世才情,没有几人能够和她相提并论,我认为她是诗人中的诗人,那首《菊花》诗“孤标傲世偕谁引,一样花开为底迟”就能看出她高深的立意,就能看出她的不落俗套。她的《葬花吟》,是对青春,对生命,对一切美好而脆弱事物的祭奠,这个美丽的少女在孤独中坚守诗意不凡的自我。在孤独中如此享受自由,在孤独中如此优美洒脱,从古至今,几人能做到?她的诗词就是她生活的写照,她喜散不喜聚,始终在孤独中清醒着,她深知“死有多绝望,生就有多热烈”,她爱憎分明,爱到万劫不复,憎到转身决绝。

基于宝黛相吸,我想也是因为他们二人的思想很接近,这位宝二爷整天被功名利禄,礼仪道德缠绕着,被巨大的虚无捆绑着,即使生活在鲜花中,偶尔也被巨大的悲哀笼罩着,是黛玉的诗词和心性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只有黛玉懂得他狂欢中的孤独与孤独中的狂欢。我觉得,是黛玉带领他穿越懵懂混沌走向澄澈,就像阿特丽斯引导但丁,杜西妮亚成就堂吉诃德,黛玉同样也是宝玉的命运之神。他们一起读诗书,读禁书,一起探讨,一起说笑……那是灵魂的互补和契合。西方灵河岸边的绛珠草承蒙神瑛侍者的雨露浇灌,说明他们有“木石前盟”的牵挂与渊源。试想,如果没有黛玉的爱与眼泪,身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宝玉会怎样?这个宝玉有时确实分不清爱情和博爱,“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顿生怜香惜玉之情,他和晴雯的柔情蜜意,他和袭人的初试云雨,多多少少有些情感泛滥之嫌。我想,假如没有黛玉的专一,宝玉会不会是又一个什么都不顾,一味沉溺儿女情长的秦钟?会不会是另一个见色起意,追求寻欢作乐的西门庆?一切皆有可能。

尽管这样,宝玉对黛玉的爱也是真的,因为黛玉给予她的一切别人无法给予,相比之下,黛玉对他的爱除了真,更有纯。因为黛玉只爱他一个,她敞开心扉去爱,爱的大胆,爱的纯粹,爱的透明。有诗为证:“抛珠滚泪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嫌。枕上袖边难拂拭,任它点点与斑斑。”

黛玉的全身都是才情,都是风度,都是风骨。她的绝世风情与深情,为何有一个可歌、可悲、可叹的命运?始终想不通,高鹗的续写中,为何偏偏续上“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把她写成了被负心汉抛弃的霍小玉,杜十娘,黛玉怎会和她们是一样的命运?黛玉身体孱弱,性格多愁善感,又是寄人篱下,她可能会早些夭亡,但她不要死于绝望。倘若求仁得仁,求爱得爱,这样的结局有多圆满啊!

共 180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红楼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近代文学史上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好的作品。而黛玉的绝世才情、不落俗套的诗情、绝尘般的文人风骨,令人敬佩有加。但她作为绛珠仙草,来到世上走这一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用眼泪还债,还那个神瑛侍者的雨露浇灌之恩,所以她要不断地哭。而哭的最撕心裂肺的是那“薛宝钗出闺成大礼,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的片段,真的令人肝肠寸断。黛玉对宝玉的爱除了真,更有纯,她爱的大胆,爱的纯粹,爱的透明,爱到成痴,这真的是生命中不可解的一种缘分,是一种他人不可知的牵挂,这种缘分,这种牵挂,因为黛玉的离世戛然而止。作者如果没有细品过《红楼梦》,用心解读过林黛玉,是写不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而作者的结束语“不要让黛玉死于绝望!倘若求仁得仁,求爱得爱,这样的结局有多圆满!”体现了作者的仁慈之心。对作品中的人物有着独特见解的一篇文章!【:茶韵静】

1楼文友: 21: : 7 九赋清音二十五弦~红楼黛玉篇

文~清影凝霜

清音第一弦,

别父远家园,弃舟登岸,所见皆繁,荣府,两鬓如银祖母怜,遇神瑛,惹恼痴顽。

清音第二弦,

杯酒醉梨园,琼浆玉液,欲诉无言,哪料,携手同归意未阑,探金簪,绛草含酸。

清音第三弦,

提笔大观园,轻垂绛袖,欲护轻烟,又赋,绿蜡红妆夜未眠,流光短,梦绕魂牵。

清音第四弦,

静日意绵绵,酥魂醉骨,绣榻轻眠,喜悦,脉脉含情笑靥欢,心相印,守伴人间。

清音第五弦,

俏语谑娇言,一声轻叹,暗断肠肝,气恼,咫尺天涯泪涌泉,惹人怜,寂寞凭栏。

清音第六弦,

欲锁大观园,佳人落魄,花柳无颜,打扫,拂面清风绣带缠,潇湘馆,不似前番。

清音第七弦,

又见落英翩,盈盈飞舞,恻恻轻寒,怎奈,世事无常一梦间,挥花锄,艳骨堪怜。

清音第八弦,

谁在觅君颜,苍苔露冷,花径风寒,向晚,独抱幽芳泪眼潸,访怡红,却惹愁烦。

清音第九弦,

四月碧云天,桃羞杏让,鹊妒莺妍,惆怅,飞燕残红泣杜鹃,饯花期,又损肠肝。

清音第十弦,

伫立佛门前,遮天压地,锦绣香烟,不料,别后三朝又泪颜,两心悔,对视无言。

清音十一弦,

几度泪潸然,树荫匝地,赤焰当天,题句,镇日无心镇日闲,病缠身,倍受熬煎。

清音十二弦,

泼墨赋诗篇,光阴虚度,岁月空翻,怨女,笔下书香写万千,十三元,雅韵频传。

清音十三弦,

咏菊寄深言,孤标傲世,衰草含烟,正是,零落霜欺小径寒,偕谁隐,世外桃源。

清音十四弦,

姥姥进观园,心花怒放,乐醉云天,酒令,疑是瑶池梦里仙,戏蝗虫,尽显刁蛮。

清音十五弦,

姊妹话金兰,寄人篱下,同病相怜,转瞬,冷雨敲窗锦帐寒,赋秋词,碎裂心肝。

清音十六弦,

宝鼎袅残烟,心中领会,对泣无言,感叹,淑女悲吟五美篇,空牵挂,月貌花颜。

清音十七弦,

魂系梦中船,物离乡贵,土产新鲜,玩笑,故里东西载满舷,到明年,定去江南。

清音十八弦,

惆怅对花言,落门空掩,斜日栏杆,帘外,蝶倦莺愁放纸鸢,唐多令,柳絮缠绵。

清音十九弦,

良夜景暄暄,月明灯彩,人气香烟,联句,皱碧铺纹鹤影寒,凹晶馆,雅趣成篇。

清音二十弦,

恶梦锁娇颜,黄昏人静,愁绪万千,辗转,落叶飘零俱化烟,无心药,此病难痊。

清音廿一弦,

弱女解琴弦,清风明月,流水高山,抚弄,万缕愁思绕指间,一盆兰,惹我心烦。

清音廿二弦,

人是地行仙,夕阳西坠,倦鸟归山,多想,水秀山明任意观,心凄冷,泪雨连绵。

清音廿三弦,

无语对苍天,千愁万恨,堆满心间,怎奈,蛇影杯弓去意坚,痴颦卿,满腹辛酸。

清音廿四弦,

焚帕断痴缠,偷梁换柱,更是心寒,隔壁,笑语欢声鼓乐喧,凝眸处,过往皆删。

清音廿五弦,

泪尽梦难圆,回光返照,终了尘寰,含恨,一缕香魂返忘川,绛珠草,憾别凡烟。

清影凝霜,一个来自天府之国的温婉女子,有如水般的情怀,如月般的诗魂,在一年前偶然与文字结缘,就无可救药的做了文字的俘虏,怀着江南的梦,拨着锦瑟的弦,写着古韵的凄,于暗夜里静静挥洒着笔尖游走,你若懂得,

回复1楼文友: 14:09:21 欣赏!!

回复2楼文友: 14:10:48 谢谢!还得多向您们学习!

回复 楼文友: 14:1 : 0 祝好,夏安!

5楼文友: 17:29: 8 欣赏笔者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剖析。赞赏黛玉的才情。黛玉确实是为才女。不禁让人想起 质本洁来还洁去 这句诗。祝福笔者!

回复5楼文友: 14:12:22 祝好,夏安!

6楼文友:- 0 06:09:55 欣赏学习。黛玉是独特的,她的才情,她的委屈,她的美丽,她的伤悲 无不叫人疼惜。

回复6楼文友: 14:1 :0 祝好,夏安!

最快的止泻方法
江门男科医院
南京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