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回乡偶记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21
一、远去的年味
“雪花飘,新年到。穿新衣,满地跑。等年饭,放鞭炮。捡个哑炮点火柴,忽闪忽闪火焰高......”这首童年时每到新年到来之时,天空中飘着银白色的雪花,孩童们欢快的唱着这首歌,蹦跳着融进洁白的雪花里,用稚嫩的小手迎接飘浮而下的雪花时的那种喜悦情形。在我已过不惑之年的今年新春回乡之际,随着烟花、鞭炮炸响时,望着大门前张贴着的春联,那种乡下年味的浓浓温馨以及童心的纯真烂漫,突然间漫入脑海。
如今,父母相继去世已有些年头,于我来说,我的返乡也只是行走在通往姊妹情谊间的乡间旅途之中,心中或多或少缺少一种归家的急迫情结。有人说关于故乡那是父母生存过的地域空间上的一种地理标志,对于远走他乡的游子来说,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慰籍。
一如我等年少时离开父母生存的地方,到现在工作的城市,从时间的长度来看,目前安身立命的城市应该也是我的故乡。然而从童年到少年随父母生活的日子,随着岁月的流逝,那些美好的时光,一直隽刻在我的记忆深处。因此,父母一生中生活的地方以及童年到少年时跟随父母生活的时光和空间,那才是我真正意义上的故乡,她我成年后远行千里而无恙的强大精神支撑。
作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不断行走的我来说,属于典型的两栖人。体验过城市与乡村过年的不同风味。
尽管如今城里过年有着琳琅满目的各种物品,不断丰富着我们年味文化。人们在不断追求脍不厌精,食不厌细的高物质文明享受,还有着炫丽的烟花以及上十亿人关注的春晚等精神上的娱乐。但烟花散尽时刻,留下来的却是邻家对门行若陌路的孤寂和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的苍白无力的口头语言,很少有着乡间大年时那种围炉话桑麻的浓浓温馨以及邻家小孩着新衣相互间串门拜年,以及邀请邻家男主人来家喝酒话情谊的热闹场面。
那些远去的年味中,满天飞舞的雪花和各家大门上大红的春联,以及窗棂、墙壁上鲜艳的图案,把年味装扮得浓烈而富有深刻的记忆。某家门前迎来一群客人,于是噼里啪啦的鞭炮随即响起,紧接着屋顶便升起了袅袅的炊烟,一阵阵肉香味便弥漫开来。这一切相互交织成了属于传统年中的独特色彩和味道。
湘南的这个冬天无雪,自然这次春节回乡也就成了无雪的年味。由于高速发达的工业经济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各种温室气体将地球的气温抬高了许多,因此落大雪也就成为了湘南地区的奢侈品,虽然新年的各种热闹劲依然弥漫在空气之中,但因为少了雪景,总感觉属于寒冬的年味自然也就缺乏许多情趣。
幸好今年立春较早,春雨适时的在春节期间下了起来,将湘南的山间原野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我行走在春雨飘渺的乡间道路上,路面经过修整后显得宽阔而洁净,时有小汽车察身而过,将细微的雨丝抛洒到路边田间幽绿的小草上。田野里早春的油菜花正在茂密地盛开着,一片片金黄在烟雨朦胧中靓丽着人们的眼球。此时鲜花、细雨、行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图景。
二、飞翔的白鹭
一汪碧水,映衬周围的群山。这里的山峰峦叠秀,万木葱茏,云蒸霞蔚;这里的水九曲回肠,清澈碧绿,晶莹剔透。这片水域汇集了周围群山间近50条大小溪流,最终在各山岭走势的汇合处,由人工择地修建成为了一个国家二级中型水库。
这就是永州冷水滩岭口水库。山则是武陵山系余尾的四明山。这里山清水秀,植被丰富,各种珍惜动物和植物比比皆是,解放以前,由于人烟稀少,再加上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相对闭塞,属于典型国家原始次森林地区。解放以后由于国家建设的需要,这里被当地政府开发利用,经过专家的多次考察和测量,便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修建了惠民的水利发电基建工程.
因二姐、四姐就居住在该水库坝下。因此,对于这个当地知名度较高的水库,我是比较了解和熟悉的。儿时去她们家玩,在这里就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也耳濡目染了有关水库建设的诸多传闻。该水库的主要水源就是湘江的原始支流石溪江,能够与大名鼎鼎的湘江母亲河水系同源,古朴的农耕文明塑就了当地淳朴的民风,足可见其厚重的人文脉络。
岭口水库在建时原名“红旗水库”。该水库于1958年开始筹建,据说建设时期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政府召集周围十里八乡的民工万余人,浩浩荡荡开进这块土地,整个场面波澜壮阔。在红旗的指引下,用智慧和勤劳,平地建造起了高达40余米的大坝。将周围群山间奔流而下溪水,汇集在这片水域里。自此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到目前已经形成了集灌溉、发电、养殖、旅游为一体的中型水利发电工程。
春节前曾与外甥约定到水库去垂钓。到二姐家的第二天,在外甥的陪同下,我们徒步攀爬了现为近50米高的大坝。因久居都市之中,繁重的工作压身,以及工作之外喜欢蜗居于斗室之间与书为友,因此严重地缺乏锻炼,当我们登上大坝时,本人似乎有些支撑不住,气喘吁吁,幸好这里的负氧离子高,才没有导致严重缺氧的情况发生。
我们选择了一个地势较为平缓的小溪入库的地方,择线抛耳开始垂钓,清幽的水面上,浮标时而静立水面,时而随着微微荡起的水波,轻轻漂移,一时间还真难判断鱼儿是否咬食上钩,在这水系宽广的水库垂钓,又是在冬天里进行,确实是在考验着垂钓者的耐心和技术。于是,静下心来垂钓。因傍着小溪,自然就听到了涓涓溪流,潺潺流动的声响,幽幽水韵,声声怡人,我们恍惚是在聆听着大自然天籁般的旋律,是那样的柔美而婉约。轻柔的春风吹过来,水平波光粼粼。此时,让我想起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美丽意境。
不知什么时候,水面的另外一个山势低滩上,腾空飞起一行白色的飞鸟,它们环着水面飞翔,时而成一线飞行时而又折成弯钩飞翔。尽管冬季是枯水季节,但因为年前该水库没有沉底收鱼,依然有着较为宽广的水面,让它们环游飞翔。这些飞鸟就是常年居住于此的白鹭。如今城市天空出现的雾霾,使得空气质量受到了各种污染的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挑战,确实很难看到如次自由飞翔的白鹭。可在乡下,在这个山清水秀的水域上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这让我激动不已。
岭口水库及四明山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历史尘封了她们的瑰丽,岁月掩没了她的亮点,纯农耕作息的生存方式,使得这里的自然景观没有遭到大的破坏。再加上这里没有工厂的污染、没有城市的喧闹,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自然,原色原貌。诸如白鹭、野鸭、山鸡、山麂等这些国家珍贵保护动物,就有了美好的生存家园。而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奢望又何尝不是如此。
三、苍翠的杉木林
这是一片新种植的杉木林,方圆近 0余亩,这些茁壮成长的杉木,经过人工规划和精心种植维护,在早春的阳光下,郁郁葱葱的一片翠绿,已成蔚为壮观之势,展现在我的眼际。
在我的故乡湘南农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各种山势逶迤峻峭,沟壑纵横。因此,特别适合杉木的生长,只要是有山的地方,都能看到它那矫健挺拔的身姿,尤其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它的长势更为茂盛。
杉木为亚热带树种,较喜光。喜温暖湿润,多雾静风的气候环境,再生力强。因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以及适合打造家居,从而成为了湘南农村山区人们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上好的杉木经过木匠精心打制的家具,质纹恬静柔和,鲜丽而且温暖,流露自然的情调,有着细密却流畅的木质纹理,不仅饱满实在,还拥有一种真实的自然美态,它的线条错落有致,流畅饱满,让人类居住的环境和自然融入在一起,材质十分的坚韧轻盈,杉木制成的家具中含有的木醇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病菌,对人体环境和室内空气来说效果十分的明显。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土地承包成为了在一定时期内,一项政策不变的主题。如今城市里的许多实业家,看中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这块尚未切开的蛋糕,他们把投资眼光瞄准了农村的土地,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农村这个大有作为的广阔资源,投资新建了新农合作社、森林生态园、新型农庄等实业,正在慢慢地改变农村的经济结构,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将传统的农耕文明与现代城市文明进行接轨与融合。
二姐家就在这种农村经济大转型的时候,于三年前就以她家自留地为主,联合自留地周边其他的几户人家,大胆承包了约 0亩的山地,栽植了这一片杉木林。经过他们的精心莳弄和培育,目前近 0与亩的杉木林长势十分喜人。外甥带着我穿行在杉木林里,阳光正从薄雾中投射下来,满树的针型枝叶上挂着雾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束束炫目的光环。新鲜的泥土气味阵阵扑来,使人神清气爽,心情特别的舒畅。
家狗在林间欢快的穿行,时不时立定回头张望着人们,似乎它也是一位检阅的将军。看来它是十分熟悉这块领地,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些酷暑寒冬的日子里,家狗陪伴着它的主人,在这里辛勤劳作的场景。想想近 0余亩的山林,纯靠人工种植和培育,那将是多么辛苦劳作的一项工程。
在我的记忆里,二姐家一直过的比较实在而殷实,他们的勤劳促使他们栽种过不同类型的作物,如柑橘,茶树、花生、烟叶、西瓜、柿子等等。每当新年在家团聚的时候,二姐夫都会与我们讲来年的收成情况。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维持生计的农耕作物。没想到三年前他会有如此大的勇气,承包了这么大的一片杉木林。我还真的钦佩他的眼光和决心,他的承包与实业家进村投资,自然有着成本等各种资源的优势。我也知道要使这片杉木林最终长成,接下来的维护和管理还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劳累。但毕竟他大胆的走出了这一步,还有政策稳定性的保证,我想他们的付出将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晨雾、炊烟、家狗、早春的油菜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景。高速发达的现代文明与传统的农耕文明相互渗透相互辉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种传承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穿越时空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像一坛老酒,在我多年后回乡的这个特殊的时刻,远去的乡情是那样的芬芳而醇厚。
四、水牛花糍粑
故乡地处湘南丘陵地带。立春过后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鸟啼蛙鸣。经过一个冬季冰冻后的土地,在春雨的滋润下开始疏松,一阵春风吹起,清新湿润的泥土气息就会扑面而来。此时节故乡的山间原野各种植物在春雨中萌芽生长,一些不知名的花儿竞相绽放,这些盛开的鲜花将故乡装扮得姹紫嫣红,处处洋溢着春天的色彩,放眼望去整个大地呈现出“柳叶黄金嫩,梨花白雪春”的景象。
到了清明前后,进入梅雨季节,适时的春雨就淅沥沥地挂满天空,将江南的田间原野朦胧在烟雨之中。而在这朦胧的烟雨中,有一种俗名为水牛花的植物处处靓丽着人们的视线。故乡人有一种特定的习俗。就是在清明节的时候,制作水牛花糍粑,并以此祭奠先人。将远古的祭祀文明,用纯朴的手工制作工艺一直延续至今。
水牛花学名为鼠曲草,是一种生命力较强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旷野、山坡、路边、河岸、宅旁。属于绿叶黄花。水牛花虽然没有油菜花那种波澜壮阔般一片金黄,但以它特有的花香和使用价值,备受故乡人的青睐。其主要原因就是它的药用价值,可祛痰,止咳,平喘,祛风湿,也可制作成一种风味小吃,丰盛着故乡人的餐桌。聪明的故乡人,就利用这种自然天成的水牛花,制作出美味的食品,供先人歆享,同时也犒劳着自己。并以此来祈福一年里家人平安顺意,身体康健。
采摘水牛花首先要仔细察看周围生长土地的肥沃情况,掌握好花苞绽放的最佳时期,一般是采摘那种刚出泥土并长成厘米高,枝干体型硕大壮实,花色纯净,且颜色嫩绿中略带鹅黄的花孢,尤其以经过晨露洗涤后带有露珠的芽孢,为上好的佳品。
故乡的水牛花糍粑制作纯属原始工艺。首先将采摘好的花孢用井水清洗后滤干,再用石碾碾碎成粉末状(也有用木质冲捶反复冲碾成粉末状)。再将经过泡水后的糯米,用石磨磨成细腻滑润的米浆,与鲜嫩的水牛花粉末进行反复柔和,再拿捏成不同形状的小吃。再用柴火蒸上一定的时间,顷刻就会溢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弥漫整个房间。少时便可食用。也有用茶油煎炸的,经过本地茶油煎炸的水牛花糍粑,酥香脆嫩,满口生津。这确实是一种纯天的原生态的绿色食品。
母亲是制作水牛花糍粑的高手,经过她精心制作的水牛花糍粑,一块一块方圆规整,翠如碧玉,色泽鲜艳,味美甘甜,且有着较强的劲道。童年时由于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再加上各种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经常是饥不果腹。因此每到清明来临,家里制作的水牛花糍粑在祭奠完先祖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爬上神龛,将这种美味的糍粑,左右开弓般地拿在手中,一溜烟跑到旁边津津有味的吃起来。每每回忆起儿时贪吃水牛花糍粑的吃货相,那种场景至今依然清晰地呈现在脑海里。因这种经过祭祀后的食品,大人们特别鼓励和允许小孩子多吃多用。淳朴的农耕思想有着祖先保佑小孩善带善养的深刻寓意。因此,在那个远去的年代,清明时节吃水牛花糍粑便就成为了我儿时的奢望,也成为了一种永不磨灭的记忆。
前段时间,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就对故乡的水牛花糍粑,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我也没想到这种地道的乡村美味,竟然成为了一只金凤凰,以它特有的美味飘香,走进了千家万户,于我来说自然也是美滋滋的。但我想在高速发达的商品经济里,这种来自湘南地区特有的水牛花糍粑,在各种琳琅满目的精致食品中,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它就是被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进行深度报道。他即是对一种原生态无污染绿色食品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
这次回乡走在乡间的小道上,早春的风任然略带寒冷的料峭。路边的鼠曲草已经悄然地破土而出,嫩白的稞儿在风中沐浴着阳光,我想再过一些时日,它将拔地而起并开出鲜艳的水牛花。它虽然没有其他花儿的绚丽多彩,也没有其他木生植物的苍翠挺拔,但它那破土而出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欣欣向荣的成长态势,依然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一如我对母亲的怀念,深深地隽刻在我远行的每一个时日里。
共 5 92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无论从语言上,还是从行文风格上看,作者的写作功力可见深厚,不但是语言的感染力很强,那种深沉的情感呼之欲出。而且,文字的脉路清晰沉稳,点和线面面相觑,堪称上乘。母亲和故乡是分不开的,有句话说:有妈的地方就是家。这句话虽然简短却情深意切,而在作者的笔下更是把这份情升华了,母亲故乡永远是无法忘记的情结。佳作,推荐共赏。【:黑土涛声】【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5:05: 6 这是一篇十分精美的散文。细腻的笔触,鲜活的刻画,足以说明作者的这篇作品是很有感情的在写作。欣赏学习了。感谢您赐稿渔舟!祝您写作愉快!期待精彩继续。 用文字让人生成为诗意的婉约。
治疗腹胀的方法
老年便秘怎么治疗
治疗腹胀的食物
灯盏花龙头企业发展宝宝积食该吃什么药
小孩长期厌食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绿野散文还能怎么办
上一篇:江南恋上泡温泉相约金穗园散文
- [唯美句子]领导问你今天忙不忙,怎样才不会让自己缘故被动?最后1种方法最好
- [唯美句子]TVB一日量减少三位艺人,余德丞受力捧仍离巢,女主播在节目中告别
- [唯美句子]经历了3次装修,我发现有8样家具全是“绣花枕头”,不实用性还贵
- [唯美句子]要把暖暖的关心,换成冷冷的寒心
- [唯美句子]凯特生母被发现,同一款西装有不同颜色!
- [唯美句子]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唯美句子]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 [唯美句子]奋进取而代之征程 建功取而代之时代·老区取而代之貌丨小山村“贷”来4300万元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