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蓝图初现.源泉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1-03-11

当前中国政府部门正在着手制定《》,这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它体现为四大转变和一条主线 。日前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未来机械工程分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阐述了今后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他指出,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中国的制造业将会在2025年前后迈入世界制造业强国行列。

2045将成为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四大挑战,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 前后夹击 ;劳动力、土地成本等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增强。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却是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李培根指出,201 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期间推出了 ,这也是业界称之为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新工业革命。以此为例,不难看出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以数字化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作为重点,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中国要后来居上,必然是一个并联式发展过程,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完成工业2.0, .0,4.0的变化 。

从而使国内整个肉鸡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并没有阻挡中国肉鸡产业前进的步伐。到2006年下半年他指出,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应具备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雄厚的产业规模。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四是持续的发展能力。根据包括了以上特征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可以构建出判断制造强国的基础数据体系。而再根据这一综合指数数据,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均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的过程,此过程与其工业化进程相吻合。2012年,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制造业综合指数分布中,美国遥遥领先,处于第一方阵,德国、日本处于第二方阵,而我国及英国、法国、韩国则处在第三方阵。

在国际政治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综合考虑工业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各阶段综合指数的增长率和中国的GDP增长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指数预测模型,并对未来 0~40年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可以得出:中国将会在2020年进入工业化后期。而在2025年中国制造业可进入世界第二方阵,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此外,在20 5年,中国制造业将会位居第二方阵的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而在2045年中国制造业有望进入到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

革命性的核心技术

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李培根提出了加快建设的指导方针,即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以及结构优化。其中,建设制造强国的8项战略对策分别为:大力推行数字化络化智能化制造;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重庆治疗阴道炎费用
哪里的治白癜风医院好
兰州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