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滴语寂灭法师学佛应从哪里下手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7-01

《关中滴语》寂灭法师:学佛应从哪里下手?

关中滴语寂灭法师:学佛应从哪里下手?

学佛应从做人下手。为什么学佛要从做人下手呢?太虚说:学佛先河北保定安新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为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为什么呢?长迷不觉!我们虽然是迷着的,但我们的本性并没有迷。佛揭示了这个奥秘: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这就是真理。凡夫与佛在本性上没有区别,迷了就是凡夫,觉了就是佛所以我们学佛的过程,就是一个由迷到觉的过程。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陀的思想、言论、行动,以佛陀为师,向佛陀看齐。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这一点是佛教与其它不同的地方。佛教希望众生都成佛,是心是佛就看自己能不能认识到这点,敢不敢承当。的四十八愿,愿愿都要度一切众生往生净土,希望一切众生都成佛。往生的目的是度众生,成佛的目的也是度众生。

清代末年的林则徐,也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他做钦差大臣每次出巡时,虽日理万机,却必然把《阿弥陀经》等课诵写成的小册子随身携带,每日必定抽出时间来完成他自己的早晚课。至今还留有林则徐亲写的《行舆日课》他撰联: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在禁烟中焚毁的时候,他很清楚,做了这件事立刻会丢官,甚至会被杀头。他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完全没有考虑个人得失,考虑的仅仅只是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利益国家民族,不惜这样做。这就是损己利人,就是修菩萨行。果然,当他结束后,就被免去了两广总督职务,还被充军到遥远的新疆。由于他完全没有把个人的荣辱得失放在心上,到达新疆后,又亲自规划新疆的水利工程,修建了今日闻名世界的利益新疆人民的坎儿井这样做看起来当时是吃了亏,但却受到了大家的尊崇。他是真正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菩萨精神。现在,英国伦敦的蜡像馆里,陈列着世界各国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关我国清代历史人物,就专门选塑了林则徐的像为代表。不言而喻,历史自有公论。林则徐的子孙后代也非常发达兴盛。根据上海《新民晚报》和《报》的材料,现在世界各地居住的林则徐的后代,有的竟达三百多家人。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道理,行善就是利人,利人实际上就是利己。佛教的观点是自他不二。但是有些同修认为,我要关着门作功课,念佛,其它的事情少管,先把自己度了。这个说法和想法是不正确的。印光引《楞严经》的话: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他又说:是则唯欲利人者,正完成其自利;而唯欲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这段开示说得很明白,你只想到利己,实际上利不了自己,反而会害了自己,因为你把自己和别人对立起来看,归根到底还是自私自利。对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遵循祖师的教导,端正自己的看法。

有些人虽然在学佛,却做些损人的事情。比如:不能宽容待人,并随意诽谤别人。让别人受冤枉,你自己绝对得不到任何好处,因为害人终究是害自己。事情肯定终究会被揭穿,别人不相信你那一套,你也失去了大家对你的信任。你不仅现在犯了诽谤罪,而且,自己将来肯定要受到口业的恶报。因为你是出于嫉妒心、报复心、嗔恨心,这是种的堕恶道的因!这些人应该悬崖勒马,忏悔罪业,老实做人。还有一种是损人来利己。比如把别人的财产侵占了,别人受了损失,自己目前似乎是得到了利益,但你的恶名却流传出去了,一定会受到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未来还肯定会受贫穷困苦的恶报。纵然你今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绝对逃脱不了因果。佛教关于善恶果报的道理,就是指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待人接物,是很有受用的。我们学佛必须按照这个原则来做人、来待人接物。在这个基础上修行才会相应。如果天天在念佛,却没有按佛的教导去做人,这是绝对错误的。我们首先一定要做到诸恶莫作”严守五戒是起码应该做到的。把五戒守好,众善奉行”就不难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学佛

学佛,词语,意思是学习佛法,出家做和尚或是信仰或研究佛教。

做人

做人:低调做人;做人要学会稳健,不要张扬,追求名利,一切随其自然。做人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背景条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么他最终的结局会是失败的。做人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单从任何一个方面入手研究,都如果电商部门未来的独立性更强不可能窥其全貌。要掌握这门学问并抓住其本质,就必须对现实生活加以提炼总结,得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来,人们才能有章可循,而不至于迷然无绪。

月经量异常是什么问题
小孩拉肚子厉害怎么办
企业资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