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散文反腐大趋势下的反腐文学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30
随着一大批反腐题材文学作品的热卖和影视作品的热播,反腐文学成了一种流行时尚,有了众多的追随者、追捧者。对此,大量盗版反腐文学出版物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对于反腐作品,我们甚至很难开出一个完整的清单,因为正规出版物之外,还有大量盗版书、伪托之作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就说这几年影响比较大的作品,列出来也有长长的一串:《国画》、《抉择》、《十面埋伏》、《大雪无痕》、《中国制造》、《机关滋味》、《权力场》、《黑洞》、《跑官》、《红色康乃馨》等,可谓不胜枚举。
那么,反腐文学何以能够流行呢?
首先,反腐文学的繁荣是中国新文学自身关注现实的基本品格以及社会现实本身共同决定的。中国新文学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非常注重关注现实、反映现实,并成为一种良好的传统。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有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时代,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文学作品。一个时期以来,腐败成为全国百姓深恶痛绝的一种社会现象,一批关注现实问题,富有社会感的作家出于自己的社会良知,创作出了一批揭露腐败现象的文学作品,引起了上上下下的广泛重视。同时,随着我党反腐败决心的不断增强、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反腐败”成为时代政治的一个中心,而表现反腐内容的文艺作品则喊出了人民的心声,代表了党的意愿,自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于是,文学期刊,出版、广播影视等单位也加大了此类作品出版和播出的力度,有关文艺主管部门在文艺评奖等方面也向此方面倾斜,反腐文学的号召力不断增强,文艺生产单位加大了此类作品生产的组织力度,不断有新、老作家加入或转入这个行列,反腐作品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都大有提高,张平、陆天明、周梅森、张宏森、汪宛夫、王跃文等一批作家因此脱颖而出。这些作家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深入认识和思考,在不断深化主题的同时,人物形象刻画也日趋丰满,作品文学性也不断增强。这是反腐文学得以兴旺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有一些人完全是出于投机的心态加入到反腐文学创作的行列中来的。应该说,社会生活本身毕竟不能等同于文学,有不少作品占据了很重要的题材,但作者对问题认识简单,人物刻画概念化、脸谱化,导致作品艺术水平低下,非常粗糙。但不管怎么说,反腐文学确实呈现出了一派繁荣景象。
其次,反腐文学大都以一个或多个反腐败案件为基础展开情节,各种激烈的冲突贯穿始终,情节起伏,引人入胜,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趣味。喜欢鲜明的善恶斗争,并渴望善最终战胜恶,是一般读者普遍的阅读心态。童话之所以能吸引儿童,传统戏剧之所以能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武侠小说能有那么大的市场,正在于它适应了人们最原始、最朴素的阅读、欣赏心态。反腐文学大都以反腐斗士与腐败分子的激烈斗争为线索展开情节,不管经过多少曲折,最终总能将腐败分子绳之以法,使正义得到伸张。这种处理尽管有些模式化,但因为比较符合普通读者的审美习惯,还是有其广阔的市场。同时,许多作者已经注意到模式化的问题,开始在情节的设置上力求出新,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也更为立体化,使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进一步增加。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于,反腐文学因为大多以破获腐败案件为主要内容,自然将侦探推理小说的元素引入到作品中,从而使作品情节发展显得扑朔迷离,悬念丛生,可读性大为增强。有些作品更是将案件的侦破过程写得差不多成了警匪片,自然能吸引喜爱该类作品的读者或观众。
当然,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问题:国人对“权力文化”迷恋,也是腐败现象滋生的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反腐文学人气旺盛的一大原因。中国“权力文化”的核心是“权术文化”和“官本位意识”。《三国演义》深受国人喜爱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对“权术文化”的淋漓展现,而前些年帝王戏、清宫戏的泛滥也与人们对“权力文化”的迷恋有着密切的关系。官本位意识导致人们对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判断建立在其官职的高低上,它不断刺激着人们对官位(权力)的追求。这时,“权力文化”派上了用场,玩弄权术成为保住官位和向上爬的手段。而玩弄权术就是对权力的滥用,就是腐败。同时,它与人们内心深处固有的享乐思想结合,与拜金主义结合,就会导致包括经济犯罪但不限于经济犯罪的腐败现象出现。对此,一些优秀的反腐作品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并能深入到文化心理和文化积淀中去思考腐败现象。但是,即使是进行批判,不少反腐作品由于过分渲染反腐败过程中的权力斗争,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人们对“权力文化”的迷恋。应该说,不少读者之所以喜欢看反腐作品,正是因为其中描写了大量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
由于腐败和反腐败的主角无疑都是官场中人,反腐文学总体上说反映的是官场生活、官场斗争,因此和反腐文学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官场文学”,主要是描写官场生活、揭露官场腐败的作品。人总是好奇的,在权力文化的浸淫下,很多人向往权力却得不到权力,渴望但却无法进入官场,因而对官场生活的好奇心愈加强烈,“官场小说”因满足了这些人窥探官场的好奇心而大有市场;王跃文的《国画》、《梅茨故事》,汪宛夫的《机关滋味》、《骗官》等作品走红,从中可见一斑。与“权力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青天意识”,简单说就是老百姓把希望寄托于可以为其“做主”的“清官”身上。包公戏的久演不衰和前些年电视剧《少年包青天》的热播就是很好的说明。“青天意识”的存在说明了中国百姓民主意识的淡漠,其结果是导致权力失去约束和监督,从而导致腐败现象的蔓延。把希望寄托在“青天”身上,实际就是把对权力的约束寄托在官员的道德自律上,以及更高级官员的道德优越上,而这是很靠不住的,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对此,一些反腐文学作品也有所揭示,如曹征路中篇小说《贪污指南》写的是某市市长肖建国贪污巨款的过程,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把手”的腐败问题。如果最高层的官员的道德存在问题,“青天”何在呢?反腐败的出路又在哪里呢?显然,建立一套完整的民主化的政治机制和监督机制似乎比企盼一两个“青天”重要得多。当然,“青天意识”的广泛存在还有一层原因,就是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崇拜英雄、景仰英雄、幻想自己能成为英雄,是古今中外大多数人的一种普遍心态,所以描写“英雄”往往是通俗文学作品的一贯主题。“青天”实际就是这样的“英雄”。反腐文学通常都会塑造出一个或多个反腐英雄的形象,制造出一两个“青天”,从而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
反腐文学的流行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普遍引入了情感线索,增加了言情戏。言情戏当然也可以吸引相当一部分读者或观众。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看出,反腐文学自身的特点决定它比较适合广大读者、观众的阅读、欣赏趣味和习惯,确实有流行的广泛社会基础。
但是,当反腐文学流行起来的时候,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最起码的一点,当反腐文学成为一种流行商品的时候,它已经沦为大众文化产品,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就大打折扣。对于大众文化产品,阿多诺是这样评价的:大众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就是标准化与伪个性化,它们制造出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效果。因其熟悉,受众可以轻而易举地走进规定的情境之中而不需要费心劳神;因其陌生,它才可以制造出与众不同和没有重复自己的效果。就伪个性化而言,“它控制消费者的手法是让他们忘记自己所听的歌曲早已被听过或已被‘事先消化’过了”。与阿多诺所说的大众文化产品对比,我们会发现当前的绝大多数反腐作品确实具有同样的基本特征。尽管每一部作品都尽量在情节设置等方面力求新奇,以取得陌生化的效果,但从根本上说,遵循的却是同样的模式,人物概念化、脸谱化。所以现在的反腐文化总体上说是多而不精,经济意图特别明显。
应该说,反腐文学刚出现的时候,作家是出于社会良知、社会感来创作此类题材作品的,无论从创作动机,还是从实际的社会效果来看,都是非常好的。但当它开始流行,与商业挂上钩的时候,味道就变了。且不说一些作品制作粗糙,程式化痕迹明显,更为严重的是,不少作品从商业目的出发,迎合某些人的窥视癖与好奇心,大肆渲染官场倾轧、权力斗争,以及腐败分子的犯罪过程、纵欲生活等,少有对腐败问题深入严肃的抨击,整体格调低俗。这时“反腐”不过是一个幌子,对权术、奢侈生活的展示成为作品的真正主题,反腐已经成了“腐败教科书”和“黑幕大展览”,沦为“黑幕小说”、“谴责小说”、“政治隐秘小说”。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即使是反腐文学中的严肃之作、优秀之作,在集中表现腐败现象及反腐斗争的时候,也可能不自觉地为“权力文化”推波助澜,更何况还有不少作家本身就是“权力文化”的迷恋者。所以,多数反腐文学作品总是热衷于塑造“青天”式的反腐英雄,甚至把“青天”作为解决腐败问题的惟一出路。但问题恰恰在于,“权力文化”正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文化土壤;而“青天意识”的存在表明普通百姓民主意识薄弱,民主政治机制不够健全,大众监督意识淡漠,为腐败现象的蔓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反腐文学虽然是在揭露腐败,并力图以此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但有时它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为腐败现象的滋生起到助长作用。
文学发展到的今天,对那些只关注社会问题的作家来说,腐败毕竟只是一种社会现象,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其内在心理以及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因和规律。而且,文学作品要像作家张平所言:“任何作品都不能抛弃理想主义,这是生活信心的来源。创作者有要让百姓从作品里感到力量--推动法治最健康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人性的力量。”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反腐文学作品,即使是其中之优秀者,做得还远远不够。但无论怎样,反腐文学的出现,无疑会加深我们对业已存在的此类社会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反腐败的力度,给我们的社会进步带来推动。
共 95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通过对反腐文学流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其一,腐败是中国社会现实部分的缩影。其二,大都以一个或多个反腐败案件为基础展开情节,情节引人入胜。其三,国人对“权力文化”迷恋和好奇。其四,情感线索的设置,吸引读者。事物都有两面性,反腐文学如今商业化,整体格调低俗,少有对腐败问题深入严肃的抨击,或沦为“权利文化”推波助澜。俗话说:“权力资深腐败。”反腐文学像一面镜子,加深对反腐败力度的思考,推动社会的和谐。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希望,“腐败毕竟只是一种社会现象,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其内在心理以及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因和规律。”呼吁作家们关注更多的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而不是随反腐文学大潮而丢失了自己的风格。【:隔水望伊人】
1楼文友: 17:28: 5 作者通过对反腐文学流行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其一,腐败是中国社会现实部分的缩影。其二,大都以一个或多个反腐败案件为基础展开情节,情节引人入胜。其三,国人对 权力文化 迷恋和好奇。其四,情感线索的设置,吸引读者。事物都有两面性,反腐文学如今商业化,整体格调低俗,少有对腐败问题深入严肃的抨击,或沦为 权利文化 推波助澜。俗话说: 权力资深腐败。 反腐文学像一面镜子,加深对反腐败力度的思考,推动社会的和谐。文章最后,作者提出了他的希望, 腐败毕竟只是一种社会现象,真正伟大的作品应该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全貌,反映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揭示其内在心理以及社会变迁的内在动因和规律。 呼吁作家们关注更多的社会现象,发表个人观点,而不是随反腐文学大潮而丢失了自己的风格。
怎样检测骨质疏松
如何判断骨质疏松
成人骨质软化症吃什么药
维生素D和钙片先吃哪个血瘀会不会痛经
灯盏花产业怎么样
上一篇:笔尖宽容是种美德随笔外一章
上一篇:首届水稻开耕文化节开幕
- [唯美句子]领导问你今天忙不忙,怎样才不会让自己缘故被动?最后1种方法最好
- [唯美句子]TVB一日量减少三位艺人,余德丞受力捧仍离巢,女主播在节目中告别
- [唯美句子]经历了3次装修,我发现有8样家具全是“绣花枕头”,不实用性还贵
- [唯美句子]要把暖暖的关心,换成冷冷的寒心
- [唯美句子]凯特生母被发现,同一款西装有不同颜色!
- [唯美句子]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唯美句子]深圳要蒸发了?DQ海岸城新店高能来袭,掀起今夏潮cool风暴!
- [唯美句子]奋进取而代之征程 建功取而代之时代·老区取而代之貌丨小山村“贷”来4300万元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