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周末读48生于忧患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15
人恒过,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解读不惜全文引用,实在是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孟子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述。孟子列举了历史上有作为的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发愤图强:舜是从耕田种地的田野之中被任用的;咱傅家的老傅说曾是个泥水匠,他是从建筑工地上被举用的;胶鬲呢?曾是个鱼盐贩子;大名鼎鼎的改革家管仲还曾是囚徒,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大概是个渔夫,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买回来才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让某个人担当大任(让他能做出伟大的事业)一定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历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一个人只有犯过错误,才能知道错误,改正错误。内心困苦,思虑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心事)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才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对手和外患,往往导致灭亡。
孟子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史记大家司马迁亦曾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唐宋八大家中有两说过这样的话。唐柳宗元在《敌戒》中说:敌存灭祸,敌去召过。
宋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真理总是相通的,的巴尔扎克也曾说: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不幸、灾难是强者的成功基石。有个故事是说,20世纪初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捕杀鹿的天敌—狼。经过25年的残忍捕杀,先后有六千多头狼被消灭。然而,让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的极度保护下,鹿群刚开始一段时间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数量就急剧下降,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很快,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原因在哪里?过度保护下的鹿群,没有天敌的存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使鹿群的体质下降,直至影响到种群的存亡。
还有两个著名的实验,恰好从两个方面验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个是温水青蛙效应”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把青蛙放到一锅热水中,那青蛙遇到急剧升温的变化,立即跳从热水中跳出来,反应很快。但是把青蛙放到冷水中去,慢慢给水加温,发现青蛙刚开始会很舒适地在水里游来游去。锅里的水温度在慢慢地上升,它毫不察觉,仍然感到暖洋洋的自得其乐。当温度上升到70~80度时,它觉得有威胁,想跳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它的腿不听使唤,再也跳不起来,最后煮死了。此谓死于安乐”
还有一个是鲶鱼效应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想方设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可是虽然经过种种努力,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在中途因缺氧而死。但却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然而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是船长在装满沙丁鱼的鱼舱里放进了几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鲶鱼进入鱼舱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了鲶鱼十分紧张,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此谓生于忧患
于人而言,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忧劳可以兴国”有困难,有忧患,既可磨砺意志打造性格提升能力激发活力,又能促进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当下,言必称铁军,铁军不是嘴巴讲出来的,更不是在悠闲安逸的环境中养出来的。铁军是打出来的,是在攻坚克难中淬炼出来的。
又记:又是樱花开放时节,怀着对樱花梦的畅想,选取了这些樱花图片:樱花茶园,樱花廊道,樱雪飘舞…,我相信总会有樱花树成行,樱花绕山梁,樱花夜的时候。配乐也就选了《我相信》
国学周末读(31)慎独
解读这里的独”指个人独处。慎其独:在独处无人时.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本句大意是: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的情况下,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慎独”一词即从此来。一个人独处,在无人看见的地方要警惕谨慎,在无人听到的时...
国学周末读(36)柔弱胜刚强
今读弱者,道之用也”贵柔”是老子的基本观念之一。 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都无法抵挡。理解柔弱胜刚强”首先要正确理解句中的胜”字。胜”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用于...
国学周末读(4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今读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字面上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这句话,要有相对的时间观念才可以深刻理解!人们现在的近忧是由于以前的没有远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