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时光的结中篇小说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8-20

摘要:时光像无崖的荒野无边无岸,那许许多多生命中的故事像珍珠一样凝结在其间,我愿把美好和荆棘都打成时光的结儿,在生命的起起与伏伏中将它们静静地记 时光像无崖的荒野无边无岸,那许许多多生命中的故事像珍珠一样凝结在其间,我愿把美好和荆棘都打成时光的结儿,在生命的起起与伏伏中将它们静静地记……

——题记

【一】原谅自己

秋日的午后,太阳老人懒洋洋地打着盹儿,时不时地从云朵的间隙瞄几眼黄橙橙的地球。风儿也拖沓着裙摆一步三摇地抚摸着校园里的树叶。“啪”一声轻脆的轻响,一片白杨的枯叶掉到辛宁捧着看的书页上,书是她刚从“黄河书社”租来的《翦翦风》。辛宁被这片叶子惊扰了,她合上书,拿起这片刚被抛弃的叶子陷入了沉思……

已经是高三了,再一年就要毕业了,她马上要自立了。她一直等待着拿上高中毕业证的那天,到那个时候,她就是一只自由的小鸟儿了。她早早地就想好了自己以后的路,拿上毕业证,去一个遥远的小山村,当一名老师。她笑了,对于她的将来,这是她能想得到的最好的路。

“辛宁”,是沈老师在叫她。她下意识地回头,老师就在她背后不远的地方。她乖巧地走过去,不知道迎接她的是什么。

“辛宁,都高三了,不能再这么看下去了,从高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你,经常租书看……”——沈老师每一次的开篇都是这样的。辛宁的心里是温暖和感激的,听着老师温柔的指责和恨铁不成钢的懊恼,辛宁的心里没有委屈,反倒满满的全是幸福。她喜欢听老师这样的教诲,虽然,她并不打算朝着老师期望的方向去走。

沈老师还在苦口婆心地教导着她,对于老师的话,她到现在也可以熟记在心,那些话语温暖了她很长的人生。

听着老师的话,看着老师焦虑的神情,她很想一如老师期望的那样:好好地上课,认真地听讲,按时上晚自习,有很好的成绩,然后考一所很好的大学。她知道这是所有老师对她的期望,她是个学习上很有天份的孩子,也正因为如此,从高一到高三,虽然她的成绩总是在最后头的名次,可是每一个老师都很喜欢她,也对她寄予了厚望。那些可亲可爱的老师们都在盼着有一天,她突然开窍,一心扑在学习上,给他们一个最亮丽的转身,这个转身在她的梦里是有过的。

想到这些,她的眼泪就扑腾了下来,把沈老师吓着了。他以为自己的话太重了,让这个外表柔弱乖巧却不肯用心学习的孩子有点儿受不了。沈老师着急忙慌地又来安慰她:“老师是为你着急,为你好,也没吵你,骂你,我就是着急,给你讲道理,怕你将来后悔。”看着这个瘦小的沈老师,这个在全市语文教育界都很有名气的老师,在她的眼泪面前手足无措,她有一种纠结的幸福。没有人会知道,她一直在享受老师们给予的幸福,那是她唯一得到过的宠爱。她轻轻地说了一句:“老师,对不起!”就跑开了。她不能再在老师跟前流泪了,她怕她会从流泪到痛哭。

坐在教室的辛宁,收起了那本《翦翦风》,拿出课本,安静地等待着上课。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埋在书本里,只有辛宁的目光盯着没有着落的远处。她在想像着自己的明天,明天就周五了,周五是回家的日子。

辛宁的家在农村,她是村子里唯一考到市里上高中的孩子。平时住校,周末的时候,骑着车子回家……

每到回家日子,辛宁的思绪就格外的恍惚,她很害怕回家,怕了好多年。她一直很羡慕那些喜欢回家的孩子,甚至会嫉妒,嫉妒到一次又一次地哭。

周五的最后一节课是英语。代课的杜老师很温和,她对每个学生都很好,对坐在第一排的,不爱说话,偶尔偷看小说的辛宁也一样,不会因为她的成绩平平而有一丝的歧视。

辛宁很庆幸,她有很多待她很好的老师。每一个老师都是慈爱而温和,像她的爸爸。

辛宁又想起了爸爸。掰起手指,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辛宁在心里数着,爸爸离开五年有余了……辛宁的眼睛又湿了。她不大喜欢掉泪,她撑着眼睛,盯着黑板,她能感觉到那些水雾在眼睛里慢慢地蒸发,她仿佛看到了那些白蒙蒙的水雾,水雾里是爸爸慈爱的带着笑的脸……

杜老师注意到了辛宁的神情,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讲她的课了。

杜老师曾经找辛宁谈过话,她一直觉得这个女孩子的心里有很多她所不知道的情绪。她跟辛宁的班主任沈老师,也聊过这—些,只是都没有一个明朗的结果和她想要的答案。老师们都知道辛宁是个爱看小说的孩子,偶尔在课上凝神听讲的时候,辛宁总能脱口而出他们将要讲的内容。每到这个时候,内向而害羞的辛宁,都会“唰”地红了脸,对老师讨好而抱歉的吐下舌头。她觉得自己这样很没礼貌。老师们没人会怪她,反倒都格外怜惜她的害羞和胆怯。

他们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只是,她小(辛宁上学早两年,比同学都要小两到三岁),爱看闲书,心思总也不肯放在学习上。

对于这些,辛宁一直是知道的,她知道老师们对她的宠爱和期待。她觉得幸福也会有不安,因为她知道,她是一定会让她的老师们失望的。

周五最后的英语课,很快地结束了。辛宁很懊恼,这节课过得太快了,她多么希望杜老师能多讲一会儿,拖会儿堂呀。

是哦,善解人意的杜老师,从来不会在周五的最后这节课上拖一分钟。因为这节课下了,好多的同学都是会用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他们要赶着回家。高三了,他们是两周才休息一次的,她明白同学们想家的心情。只是,她并不知道,有个孩子,是不想回家,害怕回家的。

辛宁慢悠悠地整理着课桌。教室里的同学都走光了,辛宁不情愿地背起书包,离开了教室。慢腾腾地下楼,她用比蚂蚁快不了多少的速度,挪到了车棚,骑上了自己的那辆破旧的二八大跨。辛宁是个小个子的孩子,不到1米5的个头儿,那个自行车对她来说还是挺庞大的。辛宁却骑得很熟练,因为从初一就开始了,这辆自行车已经陪了她将近六年了。

六年的时间挺长的,好多事都在变化。六年里,她的个头儿越来越高了;六年里,她的自行车越来越旧了;六年里,父亲的形象越来越远了;六年里,母亲的脾气越来越坏了;六年里,辛宁越来越爱哭了;六年里,辛宁越来越怕回家了……

在路上的辛宁脑海里重复着等待着她的画面,每次都是大同小异的,每次回家的时候,辛宁都会鼓足了勇气。

四十分钟的路程,其实可以再快一些的。而辛宁用了一个多小时才进了自己的村子。路边一只小狗很和善地蹲在那里。辛宁下了车子,趴在车把上跟小狗儿打招呼。小狗儿摇着尾巴跑开了。辛宁笑了。再走几步,两三个村里的大婶儿在河边儿洗衣服,辛宁挨个儿打着招呼。外面的感觉真好,可是,还是很快地到家了。

门外还是像往常一样又脏又乱,辛宁很喜欢看到这样,甚至是越脏越乱,她越踏实。因为她可以干了这个,干那个,这样的话,时间会过得快一点儿。

辛宁在门外,深吸了一口气。推开虚掩着的门儿,院子里很安静,妹妹跟弟弟都不在家。一定是到同学家玩儿去了。妈妈也没在家,辛宁松了口气。

辛宁像往常一样,放好车子。拿起笤帚……先从院子开始。院子不算小,农村都是这样的,地多,院子也大。辛宁扫得格外卖力,异常的认真。她希望妈妈回来看到的时候心情能好一点儿……

一会儿功夫,当辛宁的额头上冒出零星的汗珠儿的时候,院子、门外的马路上就已经是干干净净的了。辛宁看了看,挺满意的。回屋喝了口水,看了下表,七点了。

“姐,你回来了。”两个妹妹一边儿跑一边儿叫着就进来了。看到两个妹妹,辛宁由衷地笑了。

“妈呢?”辛宁问道

“不知道,可能去地里了。”小妹漫不经心地答着。

“姐,给你”。小妹回屋出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粒糖。妹妹说是二舅来家里的时候给的。辛宁笑着摇摇头。她都这么大了,是个高中生了,早过了馋嘴的年龄,尤其是一粒糖。

她知道那糖对于比自己小几岁的妹妹意味着什么。那糖的滋味是甜密和幸福。是暖暖的,诱人的感觉。

辛宁跟妹妹说话的当儿,院门“啪”的开了。辛宁打了个激灵。妈妈回来了。辛宁赶紧跑出去,帮妈妈拿手里的工具。妈是去地里了。

“妈,晚上吃什么?”辛宁想着赶紧帮着做饭。

“想吃啥吃啥去……”还有一串不堪入耳的骂人的话。辛宁虽然早就习惯了,可心里还是疼了一下。

辛宁给妈倒了盆水,让妈洗涮。妈妈狠狠的“白”了她一眼。一边儿骂着,一边儿去洗涮了。

辛宁苦笑了。

小时候的记忆里,辛宁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都是在妈妈的打、骂里度过的。就算是大年初一也不会平静地度过。饭桌上的母亲也是骂了这个骂那个。住校的日子,别的孩子都会想家,想妈妈做的饭。辛宁从来没想过。偶尔想家,她想的只是可怜的妹妹,她住校了。在家里的妹妹就更遭罪了。

辛宁很疼她们。想着自己要赶紧长大,要工作,要赚钱,要让妈高兴。妈高兴了,就会少打两次妹妹,少骂两次弟弟。自己也是一样的。辛宁很渴望安安静静没有打,也没有骂的日子。

饭做好了,辛宁熬的稀饭,炒了一个白菜。她战战兢兢地摆好桌椅,叫妈过来吃饭。

饭桌上的母亲还是嘴里不停歇地一个一个的数落着他们的罪状……夹杂其中的都是很不堪的骂语。很多年后,辛宁想起这些来的时候,心还会像当初一样扯得疼。

辛宁在心里默数着时间,她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似乎凝固了一样……

终于,妈上炕了。要睡觉了,辛宁心里顿时轻松了许多。这一天终于熬过去了。

辛宁搂着小妹睡,二妹也挤了过来。这个时候,辛宁知道,这就是家,这就是温暖。只是温暖里没有母亲的慈爱。

曾经无数次地想过,她想母亲其实是爱他们的吧,哪个母亲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可是为什么自己的妈妈除了打就是骂呢。打小的记忆里就从来没有过温情的时刻。

辛宁很想自己的父亲。父亲在的时候,对每个孩子都很慈爱,总是尽最大的努力赚钱哄妈妈高兴,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他的孩子们。

父亲很能干,是村里最早的万元户。只是他太拼了,把自己的命也拼了进去。在他 8岁的时候,他就因肝癌离世了……

父亲走后,母亲的脾气是越发得暴躁了……她和妹妹、弟弟的日子也愈发得艰难……

周日到了,就要去学校了。妹妹们舍不得她,每到这个时候,辛宁就觉得自己好自私。因为她那么急切地想赶紧离开家,出家门……她是有愧疚的对于妹妹们的眼神,她们多想姐姐能晚走一会儿……

妈始终沉着脸。辛宁用了十二分的勇气和力气说:“妈,给我点儿生活费吧。”

辛宁已经是个大孩子了,而且是女孩子。平常是在学校吃饭的,一个月交一次伙食费。但是,总有些是必须的用品,还有高三的学生,经常会有一些测验……很多很多……都是需要钱的。

辛宁看着妈妈,充耳不闻妈妈嘴里狂轰滥炸的骂声和抱怨。妈从口袋里掏了三十块……照例扔到了辛宁脚下。辛宁捡起来,“妈,我走了!”

辛宁骑上车子,出了家门,已经是一脸的泪水……

六年里,这一幕,无数次的上演,六年里,每一次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辛宁都是哭着的……

辛宁想着,快了,快了,再坚持几个月就毕业了。毕业了,就拿着高中毕业证,找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当一名老师。她觉得那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因为她可以离家、自立,有一方自己的天地。那个天地里,没有白眼儿,没有打,也没有骂……

辛宁,畅想着自己的未来。她觉得那样很好,只是,她对不起自己的老师们……他们一直努力地想让辛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期望着她能考一所好大学。

大学,辛宁,流着泪笑了,大学一定很美,只是太遥远了,她没力气到那里。她有自己要走的路。

许多年后,当年老师、同学们的话,依然会清晰的回响在耳边

“我和几个代课老师都说了,你性子拗,让他们都耐心一点儿,迁就你一点儿”

“你不好好学,不怕那几个老师用棍子打死我呀。”

“从现在起,你把心思放学习上,我保证你上一个好大学。”

……

——这是班主任沈老师经常会说的话

“咱们班有个同学呀,隔五分钟就看一下表,着急下课要赶我走呢,辛宁,是不是呀?”

“你就坐在教室里,我看着你,你把作业给我做了,要不我不让你吃饭。”

——这是拿她当孩子一样疼着的单老师经常说的

——“辛宁,你别辜负了沈老师,他对你抱的希望最大了。”

——“辛宁,你好好学,给咱们考个清华、北大。”

——这是从高一到高三一直是年级第一名的陈连娟对她说的话。

【二】泪里花火

晚自习前的大休息,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出了教室。回家的回家,回宿舍的回宿舍,因为都要吃饭补充体力。七中高三的晚自习从七点一直到十点。而辛宁所在的文复班的同学们往往还会自觉的再加上一个小时。四个小时紧张的学习是一件挺耗力气的事,不亚于一场重体力劳动。

辛宁没有动,她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她总是在晚自习前的二十分钟出去买个饼子,打点儿开水。她埋头书里,在纸上默着英语单词。每默一个她都能感觉到离大学的门坎儿进了一步。她是愉悦而开心的。

共 2 681 字 5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青春是一场盛大的烟火,在不同人的心里留下不同的印象。每个人在青春都曾有过梦想与理想,这些梦想与理想在青春天空的绽放,温暖了自己的天空,无意亦照亮他人。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无悔的追求,心中有梦,便无虚此行。然而,现实,总会让梦想、理想变得支离破碎,或是面目全非,这样的变化,是自己的选择,还是外界的干扰,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不想去评判,因为现实给我们的是最终事实。在事实面前,再去争辩已无意义,只想说,太多的事实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真心面对就好。幸,倍加珍惜;不幸,加倍努力。美好会逝,时光不留,就让心中美好停留在那一刻。[:风残云]

1楼文友: 16:00:24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 写支言片语记零星感悟

2楼文友: 16:02:0 文章最后部分有点冲淡前二小节内容。 写支言片语记零星感悟

楼文友: 16:02: 0 欢迎您继续赐稿。 写支言片语记零星感悟

回复 楼文友: 08:45:12 谢谢残云,辛苦了,遥祝冬祺!

4楼文友: 09: 7:17 不管过去经历过什么样的苦涩,不管未来还会有什么坎坷,此刻的辛宁的是幸福的。那个时候,辛宁并不知道力扬的家庭,并不知道以后他们之间会遭遇什么,也并不知道以后的人生里她要用一辈子去遗忘 欣赏佳作。问好学习!

剖宫产术后如何预防便秘

剖宫产术后上腹胀嗳气

经常腹泻的人怎么调理

腿部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老年痴呆症的护理措施
儿童口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