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与校友畅谈鲁迅不该退出教材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3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水母10月 1日讯 昨日,为期两天的张炜《你在高原》研讨会在鲁东大学闭幕,来自各大高校及知名文艺杂志的多位学者、专家就张炜作品各抒己见、精彩讨论之余,身为鲁大78级校友的张炜,造访当年就读的文学院时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长达四米、全部由1978年 由张炜创办的贝壳文学社现任社员亲手书写、涵盖《你在高原》10大章节标题及提要的长卷。张炜也泼墨挥毫,为母校欣然题字:“我爱鲁大文学院 辛卯 张炜”。
作家、主席、院长、教授……面对母校几十位90后晚辈有关阅读、写作乃至人生选择的提问,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张炜从容切换于多个身份,脸上的笑容始终温暖。
要坐到作家家中凳子上谈心
“1997年香港回归夜,我彻夜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很多细节如今都已忘却,但特首董建华就职演讲中一句话令我至今难忘,‘让香港人做到知书 达理’。现在中国人年均读书0.6本,其中还包括杂志和工具书,我赴日讲学搭乘新干线时,乘客不管车厢多拥挤,都会一手扶着把手,一手打开书速读;在汉堡 讲学,连一个贫民窟家庭都把电视机摆在角落,而把书柜放在客厅最显著的位置,看到这些,我实在为国人的未来忧虑重重。”尽管口气是娓娓道来,但张炜的开场 白,却令现场顿时寂静。
“我们也想读古典名著,可现在的古典是越来越古典,越来越远,让我们如何读下去?”鲁大贝壳文学社社员高树伟第一个向张炜发问,张炜随即现 身说法:“出版社的同仁曾和我聊起我所写书的销量,卖得最好的不是《古船》、《九月寓言》,而是我自认写的很不成熟的《楚辞笔记》,光我见过的就先后有8 个版本。中国第一流的出版社常年加印最多的便是各类古籍,其中固然有著作保护期过期、不必支付稿费的原因,但不同版本的古籍被不同的阅读胃口消化,却是不 争事实。很多读者喜欢读古籍的小开本、单行本,但我主张读全集,打个形象的比方,要能坐到作家家中的凳子上,和他谈心、争辩。”
我要“走长路慢慢写”
“谁都有少年轻狂的时候,我 0岁前第一次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虽然惊叹于林语堂的笔力,却觉得这本书只能打70分,要我自己写,至少 可以写到80、90分,可二十多年过去了,市面上最受认可的还是林语堂版,张炜版的一个字都没写。”张炜风趣地谈起当年创作往事:“年轻时在济南参加一个 笔会,一位来自南方、少年成名的作家口气非常狂妄,我非常看不过眼,就在拜会胶东作家老前辈王润滋时讲述此事,王润滋叼着烟,不紧不慢地用文登方言回答 ‘不要紧,你让他写’。”惟妙惟肖的模仿,令台下发出会心的笑声。
“王老这句话看似浅白,实则是创作者面临的终极难题,文学是越写越窄的,不可能永远简单重复自己,而在尝试新题材、新角度的过程中,当年那 些风靡一时的作家要么逐渐平庸,要么干脆封笔,坚持到最终的只是极少数优秀者,写作是和生命一样漫长的艰苦劳动,杰出者最终都会愈发谦卑谨慎。正如我看到 索尔·贝娄和马尔克斯的某些经典作品中,在欣赏之余是深深的绝望,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写出这种级别的作品。”张炜对往事的回忆,令台下学生不由追问: “您谈了这么多坚持,那您认为您是天才型作家还是勤奋型?”
“天才和勤劳者并没有明显分野,我觉得我都不是,我的写作办法很笨,走长路慢慢写,不过惟一令我欣慰的,是我写作的扎实。”张炜平淡的回答,却令场下掌声一片。
鲁迅绝不该退出教材
“十年前我拜访香港、台湾,当地的文学研究者张口闭口全是张爱玲,甚至有人请我讲学,根本不管我从未读过张爱玲一个字,硬出了‘张炜谈张爱 玲’的题目。平心而论,张爱玲这味药我肯定要吃,但肯定不是现在。真正让我骨骼强健、精气神充沛的药,是鲁迅。”当贝壳文学社社长白云提及鲁迅退出教材一 事时,张炜的表情开始凝重:“鲁迅是我读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近代中国作家,从我的角度出发,教材编订者应该慎用遴选权力,不以个人好恶决定鲁迅是否在 教材中存续,我甚至觉得这是个可怕的信号。”
“俄罗斯人对契诃夫始终赞誉有加,因为契诃夫一生与平庸斗争,鲁迅的存在更加难能可贵,他是一生与黑暗为敌。在我眼中,鲁迅比契诃夫更完 美。诚然,今天我们看鲁迅,他的思维不乏偏激,然而鲁迅的深刻、理性却永不过时,他的人格、理想、战斗方法,在中国文坛可谓几百年难得一见,即便教材和选 读中没有鲁迅,这一课也绝不该漏掉。作品乃至事业的最终竞争,仍要归结到人格层面,而即便用‘生物全息学’分析鲁迅,也绝对经得起推敲。”说到这里,张炜 加重了语气。
汉森四磨汤适合哪些人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大便干
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胃反酸
如何在手机上开微店哪种血糖仪好
关于小程序的介绍
上一篇:墨海病中杂念散文
上一篇:流行阅第一卷幻世读本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