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学事业兴旺繁荣的希望所在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05

建设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学队伍

青年作家、络作家是繁荣文学创作的生力军,是文学事业兴旺繁荣的希望所在。近年来,中国作协把扶持和培养作家作为工作重点,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壮大青年作家、络作家队伍,积极营造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良好环境,对繁荣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收效显著。

青年会员发展工作成绩喜人

中国作协在会员发展工作中特别重视和关心青年作家、络作家,积极吸纳一批富有创作潜力的文学新秀入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奠定了良好基础。近5年来,经过专家咨询和中国作协书记处审批,共发展45岁以下新会员8 0人,约占发展会员总数的42.2%。根据统计,目前中国作协会员45岁以下者1026人,约占作协会员总数的14%。中国作协还吸纳了当年明月、唐家三少、笑看云起、月关、晴川、跳舞、酒徒、烟雨江南、千里烟等20多位络作家入会。中国作协利用《作家通讯》和中国作家等平台加强与青年会员的联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文学动态、政策资讯,开辟相互切磋交流的园地。中国作协还组织开展了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的活动,架起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交流沟通的桥梁。

通过培训,挖掘学员创作潜力

从2002年下半年起,在中宣部的关心支持下,中国作协在鲁迅文学院举办了16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来自全国的816名中青年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先后参加了为期4个月左右的学习研讨,45岁以下的青年学员占总人数的80%以上。其中,第八届和第十五届高研班是青年作家班,学员以实力突出、创作渐入佳境的“70后”作家以及风格独特、潜质非凡的“80后”作家为主体,平均年龄 4岁。从2009年至今,鲁迅文学院还举办了4期络作家培训班。这些培训,从络作家的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结构和创作特性,围绕当前文学创作面临的一些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采取既严谨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帮助络文学作家打开认识世界的多维视角和宏观视野,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和艺术涵养。鲁迅文学院还加强与各地方作协、文学院及其他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策划组织了一些文学研修班、培训班,使青年作者能够进行跨区域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其创作水平。

深入生活,积累创作素材

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也是文学人才成长的最好课堂。七代会以来,中国作协多次组织作家到改革开放前沿、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国企、军营、警营等地采访采风,并为更多的作家下基层挂职、定点体验生活积极创造条件。中国作协有意识地把青年作家、络作家纳入到深入生活的各项活动当中,尽量使青年作家和络作家占活动人数的 0%以上,并注重青年作家、络作家和中老年作家在活动中的交流和互动,为青年作家、络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作协组织多个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近百位作家、诗人赴四川、甘肃、陕西的灾区一线采访,创作报告文学、诗歌、散文等作品上百万字,并出版了《中国作家抗震救灾采访团作品集》。中国作协还连续三年组织青年作家重访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活动的多为“70后”与“80后”作家,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洗礼。青年作家普遍反映采风活动对激发创作灵感、积累创作素材帮助很大。

建设文学园地,为新人搭建舞台

中国作协积极建立青年作家与重要期刊、媒体、络等机构的联系沟通机制,为更多的青年作家搭建广阔的舞台。中国作协所属报刊社为全国广大青年文学人才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园地,团结凝聚了一大批有创作潜力的青年作家,在发现文学新人、激励和引导青年文学创作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许多青年才俊通过这些平台登上了文坛,为全国的广大读者所认识和接受。在络文学方面,中国作家、盛大文学、中文、新浪读书频道、搜狐读书频道被确立为络文学重点园地,并建立起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络文学发展中一些带共性的问题。中国作家功能越来越齐全、内容越来越丰富,在络文学建设方面将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重点扶持青年作家、络作家显成效

在重点作品扶持工作中,中国作协给青年作家更多关注和支持。从2004 年起,中国作协每年扶持一批反映时代主题和现实生活、艺术构想较为完整、艺术追求较有特色的创作项目。从2007年至今,经专家论证共确定了442部重点扶持作品。中国作协每年都能保证相当比例的45岁以下的青年作家作品入选,2007年为 8部,2008年为4 部,2009年为18部,2010年为49部,4年总计148部,占全部入选作品的 %。另外,从2010年起中国作协正式将络文学纳入“重点作品扶持项目”范围,已经有西篱的《昼的紫,夜的白》、孙丽萍的《举人庄》、雪小禅的《十年》 部络长篇小说获得项目扶持。在扶持的项目中,已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不少青年作家的作品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及提名奖、鲁迅文学奖等,充分体现了重点作品扶持工作对于青年作家培养的重要作用。

发挥文学评奖的引导作用

近5年来,中国作协组织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评奖工作中,获奖者共计144人次,其中45岁以下青年作家57人次,约占获奖总数的40%。中华文学基金会在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评选中,选出周晓枫、谢有顺、温亚军、石舒清、郑小琼、张者、乔叶、徐则臣、李浩、鲁敏、李朝全、李骏虎等青年作家、评论家,充分体现了庄重文文学奖造就文学新人的宗旨。同时,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公开向络文学征集参评作品,中篇小说《逝》入围鲁迅文学奖,《从呼吸到呻吟》《遍地狼烟》《青果》《成长》《国家脊梁》《办公室风声》《刀子嘴与金凤凰》等7部作品入围茅盾文学奖,意味着传统文学对络文学的身份认可和资质接纳。另外,2008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中国作协的指导下,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中文联合主办了“络文学10年盘点”活动,络读者推荐作品约1700部,经过海选和推举,产生了10部“络最佳作品”和10部“络最佳人气作品”。通过盘点,使络文学受到文学评论的更多关注,为络文学的下一步发展作了有益的铺垫。

中国作协高度重视青年作家、络作家的培养与扶持,投入了很大力量,取得了明显成效,队伍不断壮大、创作持续丰收。广大青年作家和络作家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创作了大量新鲜可喜的作品,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学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力量。

北京丰益医院周宏
维生素D滴剂哪种好
北京熙仁医院刘刚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