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软弱的随波逐流者位置位置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1-02-07

《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 (德)汉斯·莫姆森 著 赵涟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 年6月版

最近几年国内德国历史相关图书的出版虽然甚是繁荣,但是精品尚缺,当然也有诸如《希特勒的民族帝国》、《弯曲的脊梁》以及《第三帝国图文史》这样不错的好书。去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更是独具慧眼,将德国战后重要历史学家汉斯·莫姆森(Hans Mommsen)的这本历史论文集引进出版(德文版出版于2010年)。而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出版这位德国历史学家的作品。

提到作者汉斯·莫姆森教授,仅看其名,中国读者大约没法把他和以《罗马史》而闻名于世的著名罗马史学家、1902年文学家得主Theodor Mommsen联系起来,但是,现已84岁高龄的汉斯·莫姆森却正是后者之重孙。而其孪生兄弟沃尔夫冈·莫姆森(Wolfgang Mommsen)也是德国著名历史学家,主攻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史,且是“德意志特殊道路论”的主要鼓吹者之一。作为一名学者,汉斯·莫姆森堪称战后联邦德国史学界的个中翘楚,其青少年时代正好伴随着纳粹德国的兴亡,读大学起他便选择将一生的精力投入德国现代史研究,尤其是纳粹和大屠杀研究。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他提出了引起学术争论的几个重要学说:纳粹德国的“结构主义论”、大屠杀的“功能主义论”、希特勒的“弱势独裁论”,他还是“德意志特殊道路论”的主要鼓吹者之一。可以说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纳粹德国研究学者之一。

这本著作是作者对1918至1945年间德国史研究的一些极富思考性的论文合集。其德文书名很清晰地用三个关键词向我们展示了其主要内容:“民主、独裁和抵抗”,书的四部分也基本是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的:民主的魏玛德国的崩溃、纳粹党的兴起、纳粹德国体制、“大屠杀”问题以及第三帝国的抵抗运动。书中20篇文章向我们展现了莫姆森教授对德国现也是一笔不小费用。[1][2]下一页原因:收费能降低运营成本代史深刻的理解和对纳粹运动一针见血的洞察力,并且体现了他一贯的学术思想。

本书前两个部分的10篇文章集中讨论的是魏玛德国民主体制崩溃和独裁政体的建立。作者首先解答的乃是一个著名的老问题 “魏玛宪法”的缺陷和共和国危机是如何导致了德国第一个民主议会制政权“合法”被颠覆?而作者对失败的魏玛德国做出了如下评判:“他们在极其沉重的外来负担下并背负着威廉二世体制的遗产为德国的民主打下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即使他们的努力最终因为国家社会工人党攫取权力而失败”,并在第 篇文章中讨论了联邦德国在建国进程对魏玛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至于纳粹党,莫姆森花费许多笔墨讨论这场“草根运动”的“革命性”。而他对将此称为“政治革命还是社会革命”的观点都无法认同,也不能认同许多学者将希特勒的各种混乱的纲领视为具有“革命特性”。他宁可将其解释为“反革命组成或者后革命组成更好一些”,而其“竞选成功建立在对被抽点的政治和后勤机关20名党员干部组成4个临时炮班不断积聚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不满的发动上”,“成功的秘诀主要在于避免明确的政治选择并回避在左右翼之间作选择性的选择”。而且一旦获取政权,这个运动,这个党的革命性举动就被立即制止,并被“逼退回到单纯的监管和宣传功能上”。而第5、7、8、9章,莫姆森继续了其从1966年以来一贯对希特勒“弱势独裁”的评价,并分析了当年德国人对希特勒的态度转变。他认为希特勒无法掌控整个党和国家,更多是一个“江湖骗子”,他害怕作决策,希望逃避所有的政治,甚至一直生活在自己空想的世界中;“尽管他在意识形态上无限狂热,但他仍是个软弱的专制者,一个最终通过可悲的自杀完成了英雄式自我牺牲的随波逐流者”。

第三部分虽然是本书最短的篇章,却包含了最富有哲理的文字。尤其是第11篇“国家社会主义暴力体系中道德层面的缺失”和本书其他历史叙述不同,更多是一种对于纳粹德国体制下各种“恶”行为的理性思考,这一点叫人不禁想起了阿伦特对“平庸之恶”的思考;而第1 篇则简明扼要地向我们展现了纳粹德国推行的“大屠杀”是如何一步步升级为我们所见识到的“最终解决”这一惨无人道的局面。其中莫姆森教授坚持了自己的学术观点指出:“走向 最终解决 的道路绝不是明确勾画好了的”,毕竟“将(希特勒)世界观的最终目标变成政治现实,而这不是需要来自专制者方面直接或者间接的命令下达那么简单”,乃是整个体制一点点互相影响不断升级的过程。

第四部分“第三帝国的抵抗运动”的几篇论文向中国读者展现了德国抵抗运动的真相,在这几篇文章中莫姆森教授坚持了其一直以来的观点:这些抵抗大多“没有民众基础”,并力图让因为政治因素而一时神化起来的“德国人民内部抵抗”走下神坛。通过仔细的研究,几篇文章深入审视了这些抵抗者的形成和动机,剖析了抵抗运动混乱的计划和目标,详细探究了施陶芬贝格伯爵、格德勒作为两个反对派代表人物的思想和作用,并重新定位和评论了“红色乐团”。其中莫姆森指出采取行动的主要是保守派资产阶级反对派,这些人是依靠松散的私人圈子集结起来的高官、外交官或者军官,社会其他阶层并不愿意参与其中。这些反对派并不想要民主和自由,只是不得已才走上了这条路,他们的内心其实还是欢迎希特勒早期领导下的“民族奋起”,只是不希望一个已经兴起的强大德国丧失现存的局面而已。而且反对派之间的联系极为松散,计划极其混乱。

最后要提的一点是,著作等身的莫姆森教授相比长篇大作更喜欢写论文,其主要代表作都是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的。通过《希特勒与20世纪德国》这本书,我相信读者在认真阅读之后可以管中窥豹,发觉新鲜的学术讯息和莫姆森教授独特的研究思路。

(实习:王谦)

宫颈炎会引起不孕吗四川成都治疗乙肝辽阳看白癜风去哪里

长春男科海口治疗盆腔炎多少钱哈尔滨医院哪家治疗妇科好

哈尔滨治妇科医院哪好
太原好医院男科
天津包皮包茎治疗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