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捡垃圾的婆婆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01

我租住的房子在一个小区,只有六栋楼。没有物业管理,拉圾就随便地丢在大门口旁,招来天上的苍蝇和地上的狗猫无数。让人感到十分恶心!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讨厌,有两位婆婆就特别喜欢,成了常客,她们都是捡垃圾的。

我因为上班早,所以经常看到她们。两位婆婆形象差异很大,一个高个子,黑瘦。一个矮个子,白胖。

黑瘦的婆婆穿戴的很整齐,就是衣服都是上个世纪的款式,老旧古板。白胖的婆婆穿的很破旧,天气已经变暖,却还穿着破烂的棉衣。

黑瘦的婆婆年轻,大约六十多岁。白胖的婆婆年纪大,八十多岁了。

黑瘦的婆婆拿着一个无纺布袋子,象一个散步的人,有意无意间扫视一下垃圾堆,看到入眼的垃圾便迅速捡走,人多的时候是不捡的。

白胖的婆婆年岁大了,步履蹒跚,左手拄一根粗大的拐杖,右手拉着一条白色的编织袋,她对垃圾不挑剔,能卖钱的都要。

黑瘦的婆婆相貌丑陋,大长脸,马眼,大嘴巴,尤其是半个脸乌黑,很是吓人。

白胖的婆婆虽然岁数大,却长得模样俊俏,虽然都八十多岁了,还是细皮嫩肉,白白净净,清秀匀称的五官透着慈祥的魅力。

我开始很好奇,就向院里的老住户打听,好几个人都摇头,他们都不太注意这两位婆婆。

终于有一位有点“三八”的中年妇女,听见我的好奇后主动过来为我解释,从她喋喋不休的唠叨中我基本明白了。这两位婆婆都有子女,都不属于五保户。

黑瘦的婆婆以前是企业的工人,企业倒闭后下岗了。为给儿子娶媳妇,把以前的旧房子卖了,又拿出全部的积蓄,还向昔日的工友们借了几万块,才给儿子买了一套两居室,装修后,自己住在小间里。但是,媳妇生了孙子后,说家里太挤了,在城郊租了一间小屋,把她赶了出来,开始还让隔三差五回家看看孙子吃顿饭,现在根本就不让进门了。

白胖的婆婆人生经历就复杂多了,她家穷,很小就被卖到了妓院,后来被一恶霸看上赎出做小,没想到,一年后就解放了,恶霸被政府镇压了,她却成了地主婆,历次运动都受到冲击。她自己没有孩子,很长时间却没有改嫁,地主家的孩子倒是不少,却都自顾不暇,没有人管她。她还得帮忙照顾年龄小的孩子。幸亏大房待她不错,也算同病相怜。

1957年,一个在城里教书的先生被打成了右派返乡,经人介绍,两人结婚,一年后有了一个孩子。文革的时候,这个先生还是没有躲过浩劫,忍耐不了人身和精神的折磨。一个月夜,抛下她和孩子,悬梁自尽了。她和孩子又成了自绝于人民的黑五类分子家属。好容易熬到改革开放,儿子也争气,考上了大学,但是毕业的时候,跟女朋友走了,只在结婚前,回来看了她一下,没在家里住,因为女朋友嫌家里太脏,去宾馆住了一夜就走了。结婚时都没有通知她去!这唯一的儿子,从未给她寄过去钱,也未给她打过一个,似乎没有这个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母亲!

她一直靠捡拾垃圾维持生活,随着年岁,步子越来越迈不开了,包括那个大编织袋,也愈发拉不动了。

我看她实在可怜,就掏出十元钱递给她,她弯着腰,扬脸看我,满是感激地摇头。我不由分说,把钱硬塞在她的手里,骑车走了。以后我再给她钱,她不再拒绝,只是冲我微笑点头,而我每次骑车离开的时候,沉重的心情仿佛好受一些。

现在我已经离开那个城市好几年了,每到秋风落叶的时候,无意识中会突然想到她们,不知道她们过得如何?是否还在捡垃圾?是否还活在这个人世上?最后的岁月是如何熬过的?她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们的儿子来了吗?

也许没来,压根儿就不知道她们走了。也许来了,哭的还很悲痛,葬礼办的很隆重,给她们烧了很多纸钱。我想那也是应该的,她们的子女,亏欠母亲的太多了!

共 14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但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们不禁唏嘘感叹这两位捡垃圾婆婆的遭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给我们介绍了小区里的两位捡垃圾的婆婆,虽外貌不同、经历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都被子女视为“包袱”而弃之不顾。从作者的叙述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两位婆婆给予了很大的同情。中国人历来讲求“养儿防老”,可现实是,当父母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成人之时,却也正是自己被弃之时,这不仅是父母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作者语言平易近人,质朴无华,阅读欣赏。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霞儿】

1楼文友: 11:29:56 问好作者,有几处小段我给合并了,如有不妥,请与我联系。祝创作愉快。

回复1楼文友: 12: 5:16 谢谢你,没有不妥,祝你周一快乐!

2楼文友: 1 :56:21 很感人的《捡破烂的两个婆婆》一篇文章,带着善良的心同情生活在底层的人,这是无产阶级朴素的阶级意识。当我们生活的富足高雅的时候,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需要关爱的人们,也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尤其那个黑瘦的老人,把房子卖了,给儿子买楼,被儿子撵出来,导致老人捡破烂为生,那个白胖胖的老大妈也很可怜。都说养儿防老,很多时候让人无语,这是社会道德颓废的例证。我们应该学习读书不断地提高道德水平,让人间的温暖传遍大地,打造书香中国,在学习中崛起是有现实意义的。 用情感书写人生,用文字记录生活。

楼文友: 21:55:1 记得看过香港的一部电影,一个女人为了供应儿子上大学、留学,一直当 卖淫,一直都不和儿子联系。一个嫖客死在了她的住处,警方以谋财害命起诉了她。检方给她请了个大律师为她辩护,谁知这个大律师就是她的儿子。当大律师知道她就是自己的妈妈后,当庭为她辩护无罪释放,并当庭下跪认下了自己的妈妈。 一个勤谨不辍码字的人。

4楼文友: 21:56:4 昊哥的文章非常感人,也表现出广博的仁慈之心。

问好兄弟! 一个勤谨不辍码字的人。

5楼文友: 22:04:45 两个母亲经历不同,遭遇的不幸却相同,作者怀着无限同情的心情用平实的笔调把两个可怜人的不幸传达给读者,引发更多的深思。我们孩子怎么了,我们这个百善孝当头的国度的优良传统哪去了。两个母亲都奉献出了自己的爱,怎么都不能得到儿子们的回报与感恩。当然有社会的原因、家庭的原因,我想更多是人性的冻结。很有现实意义的文章,推荐大家欣赏!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春秋,春秋有你会更精彩!

6楼文友: 22: 0:01 很棒,言辞干脆,不拖泥带水,简单而犀利的触及人性!学习了!

7楼文友: 11:42:02 中华民族传承的美德应该流传下来。孝敬父母,每个人都应做到!欣赏美文,问好!

8楼文友: 11:55:52 两位婆婆,不同的人生,相同的遭遇,读来令人心酸!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小孩补钙什么牌子好

宝宝缺钙怎么办

小孩补钙什么牌子好

连花清瘟颗粒和胶囊有区别
请问小便发黄怎么办
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