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作家不能只摆平了书桌写小说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19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梁晓声(作家资料图)

新华甘肃频道消息 岁月似乎没有在梁晓声的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诸如成熟,诸如世故……他依然那么秉直善良,真诚倔犟。他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做一个像胡适、蔡元培那样的,中国的、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

“当年蔡先生都是步行去北大,人家送他马车都不要,更别说汽车了。出入校门见了工友还会鞠躬,且是发自内心的谦卑。”梁晓声一直坚信不移的是,文化应该担负起培养公民品行、抚慰和温暖他们倍感伤痛的心灵的职责。

近些年来,相比此前的诸多作品,梁晓声似乎给读者的印象淡了。

他写于1996年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近日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再版。先前,他认为时评类的书另有评价的标准,需要冷静、客观、公允、详实的依据。而《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的情绪色彩太浓。但是时代变了,当他现在回过头去看,很多事情就不是自己当年看到的那样。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的书也应该要变化。现在我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抢救’,希望通过修改尽量使之‘重见天日’。”再版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新增了《关于土地的杂感》、《关于青年和新中国的杂感》等多篇重量级文章。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在十几年后再版,梁晓声也觉得,知青群体是特别值得独辟一节来讲行评说的,但再版时仍然没能补遗。梁晓声是如何考虑的?“我不太愿意使这本书,因为增加太多内容变得跟当年相比面目全非。在修改的时候,也没准备好这方面的材料。所有阶层,包括农民和当年相比,生存状态都有所改观。本书呈现当时的状况,会使每个人都会看到自己的变化,谁变化得最多最快,我们应该通过比较要加以重视。”

梁晓声最近在为即将出版的知青日记写序,他发现,知青们当年的日记内容,关键词是忠诚、革命、献身、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批判……唯独缺少年轻人应有的细致感情。比如有知青负责给队里敲钟,他会写敲的是革命的钟,战争的钟,阶级斗争的警钟,似乎要敲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他们写的日记是发自真心的,今天看来却很荒诞。但“上山下乡”客观上却使当年的广大中国城市青年与中国的农民尤其是最穷苦的农民紧密地同时也是亲密地结合了十年之久。这使他们对于“中国”二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使他们对于“人民”二字具有了感情化的了解。

类似《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这样的“非小说”,在梁晓声的创作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少。在他1600万字左右的作品中,散文时评的文字占了三分之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现象的批评。“从我开始写作的那一天起,我的另一支笔一直是这样写过来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不是突然出现的。中外有相当一批作家们也是这样的,我在下乡之前就读过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雨果和柏拉图文集,不但读小说,还读他们的时评。我理解的作家就应该是这样的,不能只摆平了书桌写小说。”(据《 工人》)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调理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改善

肠易激综合征治疗办法

生物谷灯盏花企业介绍
生物谷灯盏细辛注射液多少钱
小便黄有啥办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