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吴青刚打开办公室的门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8

吴三桂是中国历史上汉奸的标志人物,由于某种原因,他被极度丑化,无论满清王朝、明朝遗民、还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的反抗组织,还是今人,都高度一致的对吴三桂没有任何好感,都空前一致的认为他是大汉奸。他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成了风箱的老鼠,两头受气。毛主席说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汉人骂吴三桂汉奸,原因是吴三桂投降了清朝,成了贰臣。可是满清一朝一直对吴三桂恨之入骨,看来吴三桂确实是个复杂的人物,郭沫若先生说他是个首鼠两端的人物,不过吴三桂终究是明清王朝不可或缺的人物,无论从正面、反面他都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历史,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笔重彩的一笔。

作者还原吴三桂先生怀着神圣的历史使命感,用大量翔实的材料,本着客观求实的态度,抱着“不虚美、不饰恶”的严谨求实的态度,剥去蒙在吴三桂头上的层层迷雾,还原历史本来面目,对吴三桂的一生做出科学的评价,作者通过《还原吴三桂》一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内心丰富的真实的吴三桂。

吴三桂生活在大明江山摇摇欲堕、风雨飘摇的时代,朝廷腐败,国家内外交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满清贵族虎视眈眈。崇祯虽然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却刚愎自用,自毁长城,内政外交毫无建树,一筹莫展。当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时,国库空虚的拿不出两万两银子,士兵守城自带干粮。崇祯号召贵族精英捐款,这些蠹虫都说没钱,勉强凑足了十万两银子,可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城后,面对起义军的严刑拷掠,他们竟然捐出了两千万两银子。

平时慷慨激昂的大臣,到了国家危难之际,既拿不出御敌的良策,又贪生怕死。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亲自击鼓,上朝的只有王承恩一个人,其余的全都鸟兽散。最后绝望的崇祯上吊自杀的时候,陪伴自杀的只有王承恩一人。以至于崇祯愤怒的发出:文武百官认贼杀戮,勿杀百姓一人。朝政腐烂不堪可见一斑。

吴三桂就生活在国破家亡之际,当时吴三桂的关外铁骑是大明的一支生力军,由于没有军费无法去北京勤王。崇祯死亡后,从小就充满正义感,立志精忠报国的吴三桂一直想寻一个贤明的君主来辅佐,并能建功立业。尽管清军多次劝降他,他没有立刻投降。

无奈,当时并没有吴三桂期望的明君,纵观大明王朝,除了朱元璋、朱棣外,大部分皇帝都是昏君,不是二十八年不理朝政,就是一心研究木匠活,荒淫好色是特长。崇祯死后的弘光政权腐败、朱由榔昏庸,吴三桂对大明失去信心。就是吴三桂不做汉奸,清军不入关,昏庸的明王朝只能使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中。吴三桂曾经对李自成抱有幻想,可是李自成进了北京城后的腐化堕落,注定他成不了众望所归的明主。良禽择木而栖,吴三桂除了投降满清,别无他路。同时,他也是等待时机。至于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说法并无依据。

如书中所写,康熙削藩,拔剑而起的是吴三桂,他的军队所向披靡,尽管一隅敌全国,节节胜利几乎颠覆了大清王朝,历史差点就此改写,只不过他的运气不太好,关键时刻病死。终于功败垂成。

正如作者所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任意书写的。大清王朝利用手里写史书的权利,极力丑化吴三桂,由于吴三桂处死了昏庸的朱由榔,大明的遗民和反清力量仇恨他。现在的读者也恨他。正因为带着诸多情绪色彩,吴三桂的真实性就被掩盖。

假如,遇到李世民之类的雄主,吴三桂的命运或许改写。遗憾的是,时无英雄的时代,注定了他的悲剧。雄才大略的皇太极、多尔衮、康熙都是明君,他们比起明末的大明几个皇帝不知强多少倍,可是一心还对大明怀有感情的吴三桂依然在犹豫、在彷徨。他没有像汉臣洪承畴那样甘做清廷的鹰犬,也不像范文程那样死心塌地对清王朝鞠躬尽瘁。可是后者尤其是满清的智囊范文程,并没有受到多少指责。

吴三桂的历史是抗清的历史,他的一生都在抗清,清廷把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他在云南的十四年,几乎是建立了国中之国,满清对他又恨又怕,足见他不是死心塌地汉奸,对于他来说,从来就没有心甘情愿的臣服满清。

吴三桂不是不想忠君报国,他要忠的君混庸不堪,连雄才大略的康熙都不如,不值得他去忠。他的国家大明王朝,敲骨吸髓的对普通百姓的压榨,官员的极度贪腐,遍地而起的反抗的农民,而这样的国家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大明的百姓的生活与后来生活在满清的百姓的生活不可同日而语,这样的国家,腐朽的政权,老百姓都厌倦了,你再去开历史倒车,实属不明智。

我也曾想当初吴三桂如果自己不做皇帝,而是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号,是不是天下响应?其实不然,当满清统治中国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的时候,没有多少人去响应再恢复日子更糟糕的大明江山的。

感谢作者打开了吴三桂的潘多来盒子,让我们看到吴三桂这个乱世枭雄真实的一面。

本文的行文结构按照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展开,比较有条理,语言生动、活泼。从正面刻画了吴三桂复杂的性格,塑造了陈圆圆这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陈圆圆与吴三桂的爱情贯穿了小说的始终。

同时,小说也从侧面塑造了李自成、刘宗敏等农民起义军的形象,揭示了其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总之,这是一部结构严谨、构思巧妙、逻辑性、辩证性都非常强的长篇小说,作品把吴三桂这个特定历史人物放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大背景下来写,而不是单纯的为吴三桂立传,读起来,引人入胜,脍炙人口,文学性、真实性都比较强。

小说的前言是打开这篇小说的钥匙,建议读者把前言读透,前言对于理解这篇长篇巨制意义巨大。

这篇长篇小说无疑是读者全方位了解吴三桂的经典之作。

共 221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乱世枭雄,是忠是奸?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无疑会有不同的结论。《还原吴三桂》一书,重点在于“还原”,说白了,就是推翻前人对于吴三桂的一种约定的俗成的看法,从而为吴三桂的身前生后进行翻案。这种写作手法,不得不说,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还原吴三桂》一书却用了大量详实的资料,层层分析,抽丝剥茧,论点新颖却令人信服。本文便是对这本书的一个赏析导读,能很好地引导读者去欣赏这一部历史小说巨作。【责任编辑:禹鼎侯】【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91111】

1 楼 文友: 201 -08-08 21:19:25 我个人还是比较欣赏吴的,虽然没有作者提到的那本书,但凭我印象中的吴三桂,的确称得上一方豪雄,虽然说他于大节有亏,但着实具有诸侯之气,改变了一个时代。

2 楼 文友: 201 -08-08 21:22:18 看得出,八妹对历史研究很透啊,感谢大作落户江南,并希望您一如既往的支持江南,问好,夏安。

回复2 楼 文友: 201 -08-08 21:28: 6静脉曲张的保守治疗北京治疗癫痫病方法江西十佳牛皮癣医院

学生怎样快速减肥瘦身
儿童止咳药哪个好
小孩子口臭是为什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