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狼和老于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0-04
1968年10月我刚下乡到黑龙江兵团六团二十五连(二龙山农场河北队)就听说了关于狼的故事。我们连队依山傍水,野生动物经常出没。老职工杨说,“那年冬天,我从河对岸24连回家,走到河泡子那儿,就见前面一只动物。一会儿在前行,一会儿蹲下张望,一会儿又窜到我身后。后来,我看清了是一只狼。我没理他。只要它敢靠前,我就拿掉它。”当时听他讲后,心里真佩服,敢情他有那么大本事。
后来老牟排长对我们说,“在接近28号地那块,我看见了那只狼。那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我从麦场下来,看见一只大灰狼,边往前走,边回头看我。我要是带着猎枪,就把它崩了。”说话间谈笑自如,充满自信。老牟是我们连队著名的猎人。每年冬天休息的日子,他全副武装上山打猎,从来没有空手回来,最次也得拎两只野兔子。
我们下乡的第二年(1969)春天,我们三排长(女排长)果真又遇见了狼。那天晚上她在麦场值班,就一个人拿着一根木棍警卫着。一会儿传来嗒嗒的声响。她紧张地看着,发现不远处模模糊糊的有一似狗模样的动物走来,两眼闪着绿光,身影越来越清晰。正当三排长要用木棍敲打铁桶轰赶这只狼时,山坡上鹿圈的嘶鸣声,把这只狼引走了。
就是这年麦收时节,我在食堂当炊事员。一天正好值夜班,突然风雨交加,我们赶快往食堂里抱干柴禾,以方便第二天早晨烧火用。一道电闪划过夜空,亮光中,我看到一只“大狗”蹲窝在50米开外的地方。待我仔细看来,是绿眼睛的。那是一只狼!一声凄厉的嚎叫,吓得我赶紧回屋关门。
最有情节的是1971年夏天,我们连长和一只狼的遭遇。连长乘晚上火车到达二龙山屯车站。那天月亮高挂中天,晚8点多他步行回连队。路过28号地时发现前面一动物晃动。凭直觉他断定这是一只狼。连长四处搜寻找到一根树棍继续前行。他往前走,狼也走;他停下来,狼也停下来。连长想起口袋里有火柴,于是他划拉周围的麦秸堆个小堆,点燃它,火光腾起,照亮了周围,连长发现那只狼没被吓跑,还在前面的路上乱转,但是没有靠近他。过了一会儿,火堆熄灭了,连长继续前行,那狼依旧跟在他前面。距离连队不远,影影绰绰能看到村落的灯火了。那只狼没有让路的意思,而且停下来不走了。连长有些头皮发炸,“莫不是今晚就撂这儿了”。想尽办法,不知如何是好。不经意间,他的手碰上了裤口袋里面的口哨。他急中生智,掏出口哨就吹起来,边吹边奔跑。那只狼原来是站立在田间路上的,听见刺耳的哨音,赶忙往山上跑去。连长一口气跑了1000多米。到了村口的高坡时,才停下来回头张望。看到那只狼在距他100多米处。连长赶快回家了,他逃过一劫。
这就是在我们连队附近的一只狼。后来变成了老狼。
过去的那几年它没伤害连队的人畜。
尽管人们能够射杀这只狼,但是人们还是保留了它生存的权利。当时这也叫和谐社会吧。
马号的老于,一个非常老实厚道的东北 人。我是通过大鹏认识他的。
1968年深秋,二龙山早就大雪封山了,那时我们刚下乡到黑龙江兵团。有一天傍晚,天已经黑了,我躺在宿舍的炕上,从外边来了一个人,背着一卷行李进来,往炕上一扔,帽子一摘露出了光头,随即就躺下了。他就是从9连来这里“发配”的大鹏。
大鹏是北京人,当年17岁,听他说,他们一伙人文革初期是北京红卫兵成员。后来在北京折腾得挺厉害,这年夏天家里人就和黑龙江兵团联系,让他们来这里下乡锻炼。他们来了七八个人,都是总后勤部的干部子弟。在9连时候,大鹏他们也不老实,常结伙和别人打架,惹怒了当时的团领导,就把他们都分散开了,到最艰苦最边远的连队去。
在9连,大鹏结识了天津知青。后来和我也就见面熟了。他到了我们连队被分配跟马车,也就天天和马号喂马的老于打交道,不久很熟悉了。马号白天把马匹都放出去了,除了打扫卫生外没什么事情可做。只有晚上需要上夜班,看马号,拌马吃的饲料,喂夜草等。老于就邀请我们晚上到马号去玩。
刚到连队时我们没有地方洗澡。我们所住的宿舍20多平方米,进门是一米多宽四米长的通道,两侧是二层铺,能睡20多人。如果大家都在屋里,必须绝大部分人得上炕,地下站不开。加上是老房子,火墙火炕都失修,冬天屋里很冷,根本不能洗澡,只能用温水擦身子。经过老于介绍我们晚上就到马号洗澡了。那里的灶台上有一口直径一米多的大铁锅,晚上糊黄豆和煮饲料后就闲着。我们就舀些井水烧开了,盛出一大桶,然后撤火,再往锅里兑凉水,温度适中就溜进锅里一通泡,然后坐在灶台上搓,分上段、中段、下段洗。就是一锅水,凉了再兑些热水,几个人轮流洗。洗完后将水淘干倒掉,把铁锅烧干,炒黄豆。二龙山的大豆是出口小日本的,个大粒圆,饱满金黄,嚼在觜里满口喷香,至今回味还不能忘记。我们边说话聊天,边吃炒大豆。在煤油灯的陪伴下三四个人度过一个干净轻松的夜晚。回来睡觉,躺在被窝里,那叫舒服。这种待遇当时不是任何人都能享有的。从到了连队开始就在那里洗澡,直到老于去世,大约有半年时间。老于是患急性肠梗阻去世了。发病时在连队,用拖拉机把他送到20里开外的团部医院时已经穿肠了。
听到老于死的消息,我挺难过。当时我已经是排长了。连部开会时听领导们念叨,老于家的远方哥哥来料理他的后事。人被埋葬了好多天,那位“哥哥”依然不走,他找到连首长说,有人对他讲,连队有老乡曾找老于借过10块钱,让连里帮助查查。那时我们在食堂吃饭,馒头四分钱一个,一块钱能买25个馒头,够平常人吃5天的。10块钱可以买250个馒头,是老于一个多月的饭钱。可是往哪里去查呀。而且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一人死了,借钱的人也没有对证。过了几天没有进展,那位“哥哥”就走了。
老于走了,我们没有洗澡的地方了,也没有边吃大豆边聊天的愉快的夜晚了。
后来连队新盖了红砖大瓦房宿舍给我们住,有了活动空间,加上冬天有充足的燃料,上山砍木头筏子,把屋里烧得光腚都不凉,所以冬天就在宿舍里洗澡了。尽管那样,有时候我还是想起老于。
我们都是二龙山的匆匆过客,老于永远属于二龙山了。
共 2 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编者按:文章先写狼,通过几次人与狼的近距离相处,彼此间都带着防范的心态,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写老于,他是个热心肠人,为战友提供热水,把钱借给老乡等片段,写出了平凡人的一种精神,侧面反映了老一代知情在恶劣的环境下为改天换地而奉献的一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稍有改动。学习+推荐。【东北风情:老笨熊李春胜】
1楼文友: 1 :40:55 谢谢李老师赐教。这里的闪亮点是在大锅里洗澡,呵呵,前无古人做,后没来着行。
肥胖症怎样治疗
腹部减肥吃什么减肥药
那些瘦身产品最有效
月经后期的颜色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的护理
腰疼后背疼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火车上的遐想组诗
- [散文精选]16岁黄多多分享美照,短发红唇上演侧颜杀,对镜摆拍感受好!
- [散文精选]270名工人全返岗,青浦这家企业停建率达到100%
- [散文精选]求学季,杭州家长都在咨询的热门国际化该学校来了!
- [散文精选]“凭什么或多或少天生资质聪颖, 我生来就是被人欺辱的命,而他洛冰河一来就能师承高门” 沈九 沈清秋
- [散文精选]从“狗玩的”到“人玩的”:飞盘在年轻人当中爆火,却离商业化很远
- [散文精选]保镖吐露海后与德普随便细节,女方随便男方撕衣服,谁也不示弱
- [散文精选]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35.65亿 汽车股继续分化 理想(02015)、长城汽车(02333)遭暴
- [散文精选]真视通三名股东似合计减持不超6.96%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