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日一样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17

和往日一样,坐在阳台的木椅上,翻开此书,一页,两页……不禁又掉下了眼泪,这本书是《高老头》。

此书讲了一个悲惨故事:高老头有了两个女儿,他十分宠爱自己女儿,女儿想干什么都成全她们。女儿到了出嫁年龄,高老头,那位好父亲又给了她们每人80万陪嫁金,只留给了自己8000至10000法郎。他认为,女儿是自己的女儿,总要让她们幸福。可是,女儿却不顾亲情把他赶了出去……读到这儿时,我流下了了眼泪。我猜,高老头肯定还没仔细想过,赶走自己的人竟是自己的女儿!

这本书是法国的巴尔扎克,他想要表达什么,我想大家应该知道。我盼望着最后情节会改变,可惜没有。高老头的那两个可耻的女婿还给高老头雪上加霜,一有什么债就让高老头女儿叫高老头还……高老头自己穷的活不下去了,没法替女婿还债了,连自己餐具也卖掉了,给女婿还债,从西装成了破背心。最后,他太累了,病倒了……

我看到这时,叹了一口气。现在,高老头病倒了,女儿和女婿应该买几件衣服和一些药过来看望高老头吧。没有,并没有,别说买衣服买药了,连看也不过来看望。我不禁联想到报纸上的事件:浙江一户人家,母亲去世,父亲卧病在床,为了生活,姐弟俩一边学习,一边捡废品卖钱,感动了无数人……为什么?为什么?同样是父亲卧病在床,同样是两个孩子,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高老头临死前,一直叫着自己女儿,可女儿仍然不愿去看望下自己父亲。在这里,我多么想批评下高老头的女儿:“那是你们父亲啊!父亲啊!你们父亲为了你们的生活付出了那么多,你们怎么那么残忍啊?你们忍心吗?你们父亲只想看看你们啊!也就死无遗憾了!”

……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沉默了。我想:为什么人们对金钱那么着迷?为什么对金钱的喜爱超过了自己的亲人?希望世界上的父亲没有第二个高老头……

共 7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文等级:优秀。这篇读后感,你写得太棒了。一本《高老头》,让你读透了,也读活了。文中你紧扣感点,生发议论,让读者感知了高老头可怜而又可悲的命运。让读者的情感跟你的情感产生共鸣,对高老头女儿的卑劣行为产生了强烈的义愤。习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畅谈感想,在夹叙夹议深化主旨。反诘的巧妙运用让情感的表达更加痛快淋漓。文末落笔点题,画龙点睛:“希望世界上的父亲没有第二个高老头……”富有感召力的心灵的呼唤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读后感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力荐品读是必须的。【:心花一瓣】

1楼文友: 14:21:46 合上书的最后一页,你在静思默想。悲哀着高老头的命运,追溯着造成高老头悲剧命运的根源,憧憬着人与人之间的祥和与友善 其实,我想,抛根究底中,你已经找到了高老头悲剧的根源:金钱至上、人吃人的社会制度不仅害了高老头,也害了她的女儿。于是才有了你的 希望世界上的父亲没有第二个高老头 的心理诉求。期待新的精彩。 苏格拉底说,一个没有检视的生命是不值得生存的……

上海妇科医院
糖尿病足预防
长春妇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