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盘点光影小说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5
我的左邻那是每逢节日必去送点礼的。
礼物不多,代表心意。春节时是一桶50度的老白酒,仲秋节还是一桶50度的老白酒。在我们那边的乡村,有在这两个节日尊老爱幼送礼的习俗。
左邻四十岁时我才七、八岁。现在的社会已经没有了“光棍”这个称呼了,现在的名称改的洋气了,叫什么“钻石王老五”了,而那时只叫光棍。之前他不和我是邻居,只是同村,那时,他光棍身份已定,他就成了五保户。现在,他原来的房子被修路拆掉了,村里把他安排在我家东面的一间老副业的房子里。
农村公社化时,他是村里的看山人。
冬天看山林树木不被人偷砍,其余季节看庄稼不被性口破坏,主要的还是看人。六、七十年代社会的那段光景里人老挨饿,饿了就不管那么多,有吃的就往嘴里塞,吃完没被发现就赚了——集体的田地里,丢个玉米或者几棵花生是常有的事。
村里人最讨厌的是他没人情味,六亲不认,但队长喜欢他,因为他总有办法抓到小偷儿。
比如我就被他抓到过一回。
我去姨家的路经过一座山梁,山梁上路边的地里种的全是花生,七月里花生虽然还没完全成熟,但生吃起来也是又香又脆可以填饱肚子了。
我记得那天早晨是秋雾朦胧的。
我走到山梁的小路上,看周围雾气腾腾的没什么动静,就瞅摸了一棵叶子稍黄的花生,一使劲就从土地里拽出来,带出了一墩泥土,花生果还真结了不少!
正庆幸没被人发现——
“早就盯上你了!”
那老光棍忽然从黑乎乎的松树林子里窜出来,我虽然很快的把那棵花生扔进了地边的草丛里,但结果还是被他人赃俱获地押着我找到了我家,结果是因为我年龄小不开批斗会,但扣掉了大人一天的工分。
也会有被发现地头有了花生稞子人没有被抓到的时候,可他总有办法。
他还是隐藏在某个角落,看有拾柴的孩子从那地边经过,就窜出来硬讹拾柴的小孩拔的。拾柴的小孩被吓得大哭,于是就惹得大人跳出来和他打架。打架声音很大,场面很壮阔:老光棍披个蓑衣带个斗笠,斗笠上还扎煞着一圈树叶子,就像潜伏的狙击手,又像个野猴子,骑在对面山坡的歪歪槐树上;这边的人在自家门口跳着脚,拿铁锨拍着地面,咬牙切齿地,你再冤枉人就打断你的狗腿。也许是狗最不愿意听这话——有不好的事情就把它们畜类扯进来,什么狗仗人势啦,什么狗血喷头了,什么狗腿子了……于是,一条山沟子里的大小的狗满怀怒气地开始“汪汪汪”狂叫不止。
在小队会上,队长轻描淡写的话掰(方言,批评的意思)了老光棍,但更多的还是肯定了他的工作。
我哥也被他抓到过。
山林承包了,我哥经过老光棍果园边上的路去山沟的泉里挑水。我哥也是,自家果园里又不是没有,你非得摘人家树上的尝什么尝!
“去挑水啊,他哥?”老光棍从果园的树底下冒出来。“没摘个桃子尝尝鲜?”
“啊,摘了尝了。”
“摘了几个?”
“三个。”
“那咱们一起去村委呢还是我把村长叫了来?”
“啊……”
结果,仨桃,10元一个。我哥违反了《村规民约》第九条,被村委罚款 0元。
如今,老光棍七、八十了竟成了我的左邻。我成家另立门户时土地已经包产到户,老光棍也不再看山多年,但他有一个身份一直还在——从前是五保户,现在是低保户。我于是时常感叹:社会主义国家真是个大家庭,就是好,胸怀若谷。
我的爱人是不知道他的这些作为的。我的爱人娘家是外村,和我家相隔很远。既然是邻居,又是孤寡一人,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爱人总打发孩子给送点过去。老光棍也乖了,每每看到我家有客来,我那里刚洗好茶具捏上茶叶,他也就提了刚烧开的热水送过来。
——我庆幸没在爱人面前提起从前的往事。
老光棍已经干不了农活,自己便围着村子的垃圾桶挑捡垃圾卖。我家前面是农贸市场,是农村常见的那种每五天逢一次的乡集。也倒好,赶集上店的人扔下的破菜烂叶也成了他的一份收入,他就收拾进家里饲养起几只草鸡来。我站在我家的平房顶上,能看到他院子里的全部家当。一摞摞的破纸箱壳子乱七八糟的堆着,堵住了进出房屋的门口,或者在墙上插的木橛子上,乱七八糟鼓鼓囊囊地挂着各种颜色的方便袋,袋子里有的装着矿泉水瓶子,有的装着易拉罐的空罐子,还有装牛奶的空盒子。他的院墙虽然陈旧,但墙外围和街道两旁的一样,一样的砌了仿古的砖包头,涂了雪白的墙料,还有齐刷刷的灰色墙裙,还画上了小孩搀扶老人的图画,写上了尊老爱幼的篆字……
人,年纪大了我不应该诅咒,但我看到他时,总是第一个想到的是“好人无长寿,祸害一千年”。他这样的人能和谁成邻居?想一想,他已经没有了发挥的舞台了,他的舞台已经被历史淘汰了。这个社会已经是我们的舞台了,他年轻时我才一、二岁,那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就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如今,说话间就到了世界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时候了。
朋友拉我入伙炒股,牛市和熊市捉摸不透的时候我很憋闷,什么利好和平仓,我也就是跟着人群随大流,搞不懂太深奥的东西。于是,我就去平房顶上透透气,顺便观察左邻的行动,恶作剧般的看他是否也会把人家的东西弄家里当破烂卖,说不定我就能抓住他的一回把柄,结果就是一院子的纸片或是瓶瓶罐罐。结果,还让我观察并得出了一个秘诀,老光棍去卖破烂了我就抛出,老光棍去拾荒了我就买进。这招还真的好用,每回都能小赚一笔——这一定是我小时候被他抓的轮回报应。
从此,我竟真心的感激起我的左邻来。
我对爱人说了我的发现,我爱人把嘴撇的老高再加一万个不屑:“你呀,就是能异想天开。说你是城里人你还离不开农村,说你是农村人你还跑到城里混,你呀,就是农村城镇化在胡鼓捣,马日驴生出的骡子没前途的鸟……”
“……”
“在城里混不是你也显得品味高么?”
“你品位高就该吃城市里种的粮食和菜。城市的街上连个钉子都砸不进去,绿化带的花开的好看,你趴下啃不行么?还挑捡着什么绿色环保的!都去城里提高品味了,都不种地了你吃啥,你吃啥?乡下的一把白菜叶在城里的火锅桌上卖八、九块,家里的白菜都喂了鸡,活该你有钱!”
“环境不一样,那不是雅么!”
“雅啊?你汗流浃背时,雅能帮你擦把汗不?”
“……”
你别在这儿雅了,快仲秋节了,你快点把这桶酒送给左邻,表现表现你的雅吧,他雅不了,看门把户比你强。
是啊,我该承认这一点,老光棍之前看山护庄稼就有一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他应是一门心思为了保卫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他遵照的应该是伟大领袖的最高指示,他的觉悟应该是最高的。
(二)
我的右邻是我叔伯兄弟的家。可现在已经不是了,他的家在他考上了警校分配了工作后就在城里有了房子,他真正的成了城里人并且他已经有了城里的邻居。
有幸,在某一天,我见到了我弟的邻居,但只闻声,未见其人。
弟住的是楼房,单元对门就是邻居。
一天,我给他从乡下捎东西,弟提前一会儿回了家。弟脱下他的警察制服,摘下大檐帽挂在门厅的衣架上。国家有了新的规定,弟已经好几年不配枪了。公安人员的配枪和子弹都是半裸露着的,不像解放军首长的手枪得有一个牛皮的套子整个地包装着。弟配枪的时候,喜欢扎腰的皮带嘟噜着,挺着个肥肥的大肚子,五粒澄黄的子弹一粒一粒卡在子弹套里,挺有威慑力的。弟,那时已经是刑侦科的科长了。
我和弟在喝茶聊天,突然听到对门咣当一声响,楼道里的声控灯一下子全亮了,接着一个声音高分贝地钻进耳朵:谁偷了我的鞋子,谁就是狗,立马出门挨车撞……接下来的骂声一串串活枝鲜叶。
弟站起来卡着腰踱着步子。
弟妹在厨房烧菜,听到后提了菜刀出来,弟冲她摆摆手,“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喝酒的时候,从弟妹的只言片语里我听出了原委。
弟的家搬来住时对门就在了,弟那时刚提了级,从乡镇派出所调到了局里的刑警队,一家人也跟着搬到了城里。弟妹是个直爽的人,看到对门家的鞋子一大堆的脱在过道的公用面积里,飘着脚气的臭味,就敲开了对门的门说,鞋子放着挺臭的,是不是可以拿进您屋?一开门臭味直往屋里钻。
对门不吃这一套,依旧臭鞋子放着一大堆。
今儿个鞋子丢了,肯定是怀疑弟弟家了,所以开骂。
我问,对门是干什么的,弟说是城里摆地摊的。
他不怕你这警察么?他没犯罪我也没办法。
找城管掀了她的摊子。
她是老城住户,已经修练到了千不怕万不怕的境界,深谙了游击战术,对城管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由被动转为主动了。
弟妹听不下去,还要出门理论,弟一把拽住弟妹。说,咱哥在这儿呢,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后来,弟终究动用了他的侦查手段,调取了对着楼梯口的监控,看到:一只哈巴狗摇着尾巴从楼洞里出来,嘴里叼的正是对门的臭鞋。可笑的是,那只哈巴狗把那只鞋子又偎又啃,啃完把鞋子放在楼前的花坛角,翘腿撒了尿,接着前爪抱住那只鞋,用腿裆里宝贝对着鞋子一下一下地鼓捣起来。
这是后来弟开了警车回老家看到我悄悄跟我说的,还说,我们农村人有句古话,有拾金子拾银子没有拾骂的。
我问弟妹知道不?弟说她只知道监控的前半部分。
人正不怕影子斜,你们还生对门的气么?我问弟。
弟又挥着他的手说,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我又问弟,你们跟对门解释没?
弟说,为什么要解释呢?由着继续作孽多好!
我那时没去想弟说的继续作孽的内涵,我忽然在想,生活在城市里的狗是很悲伤的,虽然被无限宠爱,早晨散步,傍晚时溜腿,还穿了帅气的狗褂褂狗裤裤,有时被主人抱起来用涂了血色的唇热热地亲,但人是不关心狗的爱情的,你不信是不?谁见过遛狗的一块牵着两只,一只公的一只母的?狗发情了怎么解决,难道也像农村人把一只要孵蛋的母鸡绑了翅膀泡在冷水里退去它要生儿育女的热情?
有动物专家研究的说,人的脚臭正是母狗发情的味道。
我忽然很同情弟从监控了看到的那只哈巴狗,它把一只臭鞋子当成了情人去爱恋,还被诅咒出门会被车撞。
有朋友看完我写的(二)的末尾,说我真邪恶,为一只宠物操心它该怎么发泄。我有莫言写的《蛙》邪恶么?——陈鼻是有俄罗斯血统的,鼻子超大,人高马大。王胆是侏儒症患者,他们俩是小学同学,最终结成了夫妻,亲嘴时咋亲?陈鼻抱着王胆亲,呵呵,仿佛抱个小孩子。如果把这个画面放在以城市公园为背景的氛围里展开那会是怎样的效果?莫言与城市无怨无仇,肯定不去用这样的形象糟蹋城市的文明,但居住在大楼里的人会这么干,要么说是农民工干的,要么说是临时工干的——在大城市里居住的都是高雅有品味的人,嫁送迎娶都是门当户对,怎能会干这样没素养的事情?
——莫言的故事是虚构的,我们不用担心陈鼻和王胆怎么睡,那必定没有结果,有结果也不会有成果。而宠物们在主人的无微不至里悲催着的事情的确在高度文明里的城里存在着。
住在高楼大厦里的畜类们时时刻刻忍受着断子绝孙的折麽!
……
五年以后。
我又去弟弟家,聊着家长里短。电视里正播放着法制栏目——
这不是你对门家的孩子么,一身号服!
弟妹端上一盘菜,也瞥见了剃得溜光的头——
“继续作孽多好!“
弟弟端起茶杯,面对着我的惊诧,呼噜喝一口。
“以和为贵,以和为贵。”
共 429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盘点】人生百味,世像百态,各有各的经历,各有各的活法。生产队时耀武扬威的看林人,如今也只能靠捡破烂维持生计,还要低眉顺眼地到自己曾经“秉公执法”的受害者家里去揩油;而我这个“新时代的主人”,也天真地信奉起轮回报应,鼓捣起股票来,还要借时代“破落户”的左邻的买卖破烂来占卜吉凶。深为堂堂刑警队长,执法为民的叔伯弟弟,竟然和一个城里摆地摊的个体商贩成为小区邻居,还面对刀枪不入的市侩而束手无策,甘拜下风。而如此“强悍”的人家,他们的后代却最终因触犯国法而沦为公安机关的专政对象。在乡下人眼里比人都要高贵的城里人家的狗,却也有苦难言,竟连正当的“恋爱权”都被无情剥夺,刻忍受着断子绝孙的折麽,对着一只臭鞋子发泄情欲……盘点左邻右舍,就有这说不完的轮回报应,道不尽的酸甜苦辣,更何况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呢?还是警察弟弟的说得好,和谐社会,“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倾情推荐,感谢支持山水光影征文,期待更多精彩呈现!【山水:周会涛】
1楼文友: 12:07: 2 拜读欣赏,遥祝夏安!
2楼文友: 12:42:28 老师真是文思如泉涌啊!拜读了!问好! 站在飘着清芬的阳光里……
楼文友: 16:55:4 善于观察,乐于感悟,选材构思独特,生活气息浓郁!赞赞赞! 勿忘本真
红河灯盏花具有什么特性
红河灯盏花主要成分
红河灯盏花能入药吗
做微信商城中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治疗红斑狼疮的偏方
上一篇:雅韵二叔与我有个约定散文
上一篇:江南散文光阴飞纵唯有你时时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