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散文古老的村庄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5

摘要:马年新春,我回到离开多年,曾经不知多少次进进出出过的村庄。 翻过一个山垭,远远看见隐约在雾霭里的村庄,情感的记忆就纷至沓来。 马年新春,我回到离开多年,曾经不知多少次进进出出过的村庄。

翻过一个山垭,远远看见隐约在雾霭里的村庄,情感的记忆就纷至沓来。

这是妻的故乡,川西南边陲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山村背靠大山,依势而建,大大小小的农舍,错落分布在一百多米长的山脚下,住着杨氏家族的六、七十户人家。

村中老人讲,他们的先辈由外地迁徙而来,已有几百年历史。历代子孙繁衍,香火继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山村已发展到三百多人口。因为村民同族同宗,百年家风传承,民俗淳朴善良,村风勤劳节俭,小村很快发展成为人畜兴旺,远近闻名的村落。

走进村庄,一条青石和泥土铺就的小巷,朴实沉稳,弯弯曲曲伸向田野;两旁房屋烟熏火燎,门扉大敞,散发着浓浓的山村气息和乡间味道。每天,总有一担担的粪草和各种肥料经过小巷运到田里,又有一挑挑的庄禾、柴草和收获的粮食,从这里搬运回家。狭窄的小巷里,不时传来匆匆的足步声,扁担的嘎咕声,男人和女人们的说笑声,吆喝声......直到高高矮矮的房顶升起袅袅的炊烟,直到东弯西拐的茅舍飘来饭菜的香味,直到村口树下传来一声声长长的呼唤。

不过,许多时候,小巷是宁静的,闲遐的。尤其黎明后的晨曦里和夜晚的月光下,人们早早下地了,又早早上床休息了,小巷会幽如梦幻,静得出奇。这时走在小巷,你会感到柔软的风像一只无形的小手,时时刻刻抚摸着你,磨蹭着你,让你不由得想舒展身子,放缓脚步,尽享这无限的宁静与惬意。

村前的大路旁,有两个顺势而砌的坝塘。淙淙流水,一年四季从后山沟里缓缓泄来,流经上下坝塘再汇进河里,塘水始终盈盈荡荡,清沏异常。由于静谧的塘周种着石榴、桂花、白杨,布满常青的竹树藤蔓,长年四季,绿荫环绕,鸟语花香,在碧水蓝天映照下,别有一番景致。

路旁的坝塘边摆放着一些石凳,算是供人休憩赏景的地方。一到炎夏的午后和黄昏,总有劳累的人们来此乘凉小憩,他们摇着竹扇,喝着清冽的凉水,聊季候农事,聊油盐柴米。有时聊着聊着就走了样,变成谐谑调侃,插科打诨,爆出一阵阵笑声。颐养天年的老人们,三三俩俩坐在石凳上,或衔着烟管,或闭目养神,一会看看水,一会望望天,一坐就是几个时辰甚至一整天。明月之夜,清风送爽,花卉飘香,幽静凉爽的塘边,更是小伙子大姑娘们的天堂。歌声,笑声,琴声,轮番上演。断断续续,缠缠绵绵,直至夜阑人静。

坝塘的上方,座落着几个古老的四合大院。大院的门楼廊壁,已被岁月的烟尘涂成浓重的黑色,但镌刻在门窗柱额上的花鸟龙凤,仍然诩诩如生,让人兩眼生辉。

一座大院的门柱上,刻着这样两副对联:

门矮偏能留月 檐低亦可看山

于书无所不读 凡物皆有可观

凝眸冥思中,仿佛触摸到当年主人开阔的胸襟,浓郁的人文情怀,看到杨氏先辈们幽居深山的闲适恬静和自足自乐的情趣。

村后高坡上,有一栋鹤顶飞檐式的建筑,是杨氏宗族的祠堂。高堂和两厢围成的大院,排列整齐的种着各种花树。紫荆、玉兰、山茶、月季、丹桂......四季姹紫嫣红,枝繁叶茂,给祠堂增添无限喜庆,为杨氏后人带来蓬勃生机。

一年一度的红、白两色茶花,晶莹剔透,如温润细腻的丝绸玉琢;鲜活如仙,色彩斑斓的月季、紫玉兰,愈看愈让人感到美好时光的悸动。院中巨人似的丹桂,还不到月朗中秋就满树金黄了,浓郁的芬芳融进秋风里,溢满整个村庄和一片山野。

解放后,祠堂历经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先后做过村公所,敬老院,小学校,但院中花树依然完好无损,青春焕发,实属不易。

古老又美丽的村庄让人倾慕,让人眷念!

可是,时隔多年的新春,再次踏进这个古老的村庄时,美好的记忆戛然而逝。

西下的夕阳中,村前的流水已经不存在,坝塘干枯了。裸露的塘周爬满裂开的罅隙,留下塘底一汪混浊不堪的死水。飘浮着草屑和枯叶的水面,冒着大大小小的泡沫,散发着丝丝腥味。小巷也显然不如从前整洁干净,潮湿斑驳的墙壁爬满苔藓,青石间长满各种各样的杂草。周围许多房屋门窗紧闭,蛛密布;一些大概无人居住的房舍,残垣断壁,拉圾成堆,无人料理。

穿过长长一截小巷,多想看看当年熟悉的面孔,却不曾见到一个人影。后来听说村中年轻人甚至五六十岁的劳力者,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有的商海打拼发了财,在外地或城镇买了房,彻底离开了村庄。有的被外面的精彩世界吸引,长期漂泊游荡在外......以至现在,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儿童。

一个个家庭冷落了,村庄荒芜了。

妻的小兄弟是这个村的村长,自然是村庄里不多的年轻守候者。我们相依坐下,他便毫无顾及地向我吐露了实情。

他说村里的收成,最多就能填饱肚子,其它穿的用的,请客送礼,孩子读书,生病养老,钱从哪里来?物价又这么高,不到外面挣点钱,家如何撑持?难怪稍有一点文化技术和体能的人都走了。村里的年轻人,就剩下我们这些公务在身或有家庭拖累的人。

他说村里不是没有想办法,他们也在努力寻找一些农副业项目,承包一些工程,尽量增加村民收入,留住一些劳动力。但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多大问题。至今,还有一些病残家庭和孤寡老人,基本生活都靠村里帮助维持。就说今年过年吧,除集体帮扶,他总觉心里不踏实,又给两个极困老人送去一些油肉和两百块钱。

当晚我们谈得很晚,笫二天清早我起床时,他已把妻子头天摘下的两百多斤蚕豆,送到十多公里外的镇上趸卖回来。匆忙吃完饭,向我打一声招呼,他又要赶到山上村里承包的一个矿石工地。他说今晚就不回家了,明天十五元宵节,部分民工放假回家,他要为留下的民工做饭。看着他被边陲阳光熏黑的脸膛,汗水刚干又要起身上山,我想起关于他留守村庄的传闻。

因为父母年老,膝下有一双年幼的儿女,十多年前他首次当选村长时,就打算干满一届卸位,那想到这个小小官帽“紧箍咒”一样,缠在头上就摘不下来。无论他怎么推托,也无论一些嗜官如瘾者不惜成本手段拉选票,村民们就是要把票投给他,竭力挽留他。感动和无奈下,干了一届又一届,现在已经整整十三个年头......是村民需要他,古老的村庄需要他啊!

送走兄弟,在村里漫无目的周游,忽然想起那个门柱上刻着对联的大院,还有花树满院的祠堂。啊,是该去看看了!多年来,它们不知多少次出现在我的梦中。

走近大院,门扉上的对联依然如故,但浓漆墨染刚劲有力的文字,在岁月的尘封里,己经俨然一个潦倒已久的老者,该好好却装洗尘了。当我好奇地透过虚掩的门缝向大院窥探时,一双很大的眼睛也对视着我。仔细一看,是院子对面一间黑屋里站着一头毛驴,脚下是一堆干草。也许我在门前的响动惊动了它,看着它没精打采的模样和期待的目光,落寞的眼神,我蓦然心生测隐,想起马志远“古道西风”中的那匹“瘦马”。怅然中,我怏怏离去。

出了小巷,忽闻一阵木鱼声,方想起昨晚兄弟说,祠堂已经变成一座寺庙,心中陡然升起一种沉重感。

我是冲着满院花树去祠堂的,近祠堂一看却一片冷清。落尽繁华的紫荆躯体裸露,更显消瘦了;料峭里的山茶和月季,也比从前孱弱凋零;两棵高大的丹桂依然绿意掩面,但总觉得憔悴了许多。唯有那株正值花期的玉兰,擎着紫色的火焰,不声不响,如火如荼......可是,看似热烈的生命,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忧思植根心底,似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和对象倾诉。

我不忍在此久仰,却又孤独地站在祠堂门口。散乱的心,在村庄和远山间来回徘徊。

我仿佛觉得村庄在古老的基础上年迈了,年迈得有些茫然四顾,举步维艰。她的归宿在哪里?她的明天在哪里?

无论如何,我该为村庄还有兄弟这样的守护者欣慰!

共 29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妻子的故乡,是一个同族同宗的山村,有几百年的历史。曾经的村子小巷宁静惬意,村前的垻塘淙淙流水,四季芬芳,村民在垻塘周围的石凳上聊天喝水,唱歌嬉戏……真是一个人间天堂!等作者多年以后再次回到这里,看到的是干枯的垻塘,残垣断壁无人居住的房屋,冷冷清清的小巷。是什么导致美丽的流失?表面原因是经济发展,当地的土地已经无法给予大家更多的物质生活,人们不得不出去打工,于是一切在渐渐荒芜。我们的土地上,有多少像这样美丽的村庄都在渐渐衰落?作者最后呐喊,也代表了许多人的困惑:古老的村庄,他们的归宿、明天在哪里?期待大家的回答。!:缘分二月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8:49:15 作者开始描绘的村庄太过于美丽,所以才更让人心痛它最后的面貌。我们的国家现在有多少这样的村庄?渐渐荒芜,悄无人烟,满村都是期盼和想念的老人和孩子的眼。我也疑问中:到底如何才能恢复原来的美丽,才能让古老的村庄生气盎然?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回复1楼文友: 10:09:05 美的东西总难以永恒,因此有太多的伤感。相信时代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滞,更不会倒退,美的东西会以另外的形式出现。但阵痛和伤感总是难免。唯愿倒水时,小心盆中的婴儿。谢谢编按评论!

2楼文友: 09:40: 0 作者提出了让人深思的问题,原本绿油油农田渐渐荒芜,年轻力壮年青人到城市打工,留下老弱病残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回复2楼文友: 10:1 :54 谢谢朋友阅读,谢谢关注评论。问候!

楼文友: 11:27: 8 其实,古老的村庄的演变,或繁荣,或衰落,都是自然的。

回复 楼文友: 15:59:17 谢谢邵魁先生的观点和关注!事物的变化确实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但又往往烙上人为的痕迹。人为的力量有时太可怕了。

4楼文友: 07: 4:25 朴素的文字,生动的描述,善良的愿望,古老的村庄欲何往 日月如梭

回复4楼文友: 11:59: 8 谢谢朋友阅读,评论!

5楼文友: 1 :54:16 感谢一言文友赐稿,您的此篇文章已被新雀之巢文学社团的公众账号选择推送给文友共赏,请关注我们的公众账号 quezhichaorongshuxia 后在可 查看历史消息 中查看。 仁者乐山山如画,智者乐水水无涯,从从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生物谷灯盏花药企简介

灯盏花龙头企业经营产品

伟特盐酸索他洛尔片
什么中药调理便秘
胳膊老抽筋是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