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弦谁听报告文学变迁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0-18
一条繁华的马路,仿佛十几年来就是如此热闹;一个宁静的小区,似乎几十年间就是这样安逸。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个小菜场,一个包子店,一个馄饨摊,一间杂货铺,熟得不能再熟,亲切到使人遗忘,化入下意识里成了背景。突然之间,背景需要抽离,现状面临改变,还不是零敲碎打的小变化,而是整体重构的大调整。其中牵涉到多少人,多少户,多少往事与回忆,多少当下与切身。哭和笑、欢乐和眼泪,规划中的细致入微,战略上的运筹帷幄,百姓人家和宏观调控,公与私的交集,小我与大我的纠结……难怪余秋雨在《脆弱的都城》里说:“把那么多人,那么多车,那么多楼赶到哪里去?在日常市井生活中,公共汽车挪个位……大家都不舒服了,一定都恢复原样才安心,几乎没有人意识到这种‘原样’的暂时性。”
偏偏,在与时俱进的滚滚浪潮中,无数的“原样”不能不被替代。镇江也在这股潮流中,宝塔路街道也不能置身事外。
宝塔路的拆迁工作辐射面广、千丝万缕、牵一发而动全身,却完成得相当出色。在规定时限内,既按时、按要求达到了目标,又兼顾了安全与和谐。避免了补偿标准越拆越高,避开了拆迁任务越拆越难,探索了“阳光新政”的试点,坚持了“三公开一监督”。更难能可贵的,是算账清清楚楚,偿付明明白白,签约爽爽快快,搬迁高高兴兴。以至出现这一类的“抱怨”:“怎么他们拆了,我们的不拆?我们也要住新房!”
要弄清其中缘由,不妨由一斑窥全豹,以李家大山作为一个观察的样本。李家大山在宝塔路街道的拆迁构想中举足轻重。这一片若不能顺利动工,城际铁路交通大动脉就无法铺设到位。没有健康的血管,何来律动的血液?没有生命的汁液,何来躯体的强健?正因它如此不容忽视,在整个拆迁行动中也就受到了足够的重视,有关单位在拆迁过程中双管,不,是多管齐下。
且看他们如何攻关:仅一个多月就悬挂各类宣传横幅100余条,发放公开信500余份,制作“政策宣传展板”10余块,分发“拆迁政策法规答疑”500余本;评估人员至少上门 ~5次,最多可达60多次,谈心、算账,掰开揉碎,条分缕析;跑5家以上装修市场采集材料价格,杜绝少评、错评和漏评;加大第一奖励期和第二奖励期的差额,促使群众早签协议快乔迁;有人连续一个月过家门而不入,在指挥部附近租房子住;有人为了等一个外地出差的拆迁户,多次扑空,多次联络,好不容易见到真身,又继以挑灯夜战,彻夜商谈,以诚动人,终于在凌晨签约……有诚意,有毅力,有效率,有魄力。城市翻新,以民为本,“改”出精彩,“造”出圆满。
然而拆迁毕竟是双方面的。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话其实也可以反过来说,能拍响的肯定不止一个巴掌。拆迁户的配合也是重要因素。其中的一个个故事尽是世俗的小小片断,却有着真正感人的力量。
64岁的仇庆鸣先生看上去只有50出头,他大概说不出“乐天知命”的华丽词藻,却从言谈中自然散发出从容达观。
他有一对孝顺的子女。01年他搬到李一社区,贴心的儿子、女儿也像小卫星似的搬来附近,循着亲情的轨道,围绕着父亲打转儿。退休后,闲散轻松的仇庆鸣常到武进、江都等地旅游,发觉外地变化巨大,镇江在这方面相对落了后。老人有点着急,常和家人唏嘘感叹。恰逢此时,李家大山一带开始拆迁。不用说,老人发自内心的欢迎,工作人员上门三次,加起来不到2小时,他就顺当的签了合同——前两次并非有什么摩擦延宕,只是对拆迁情况的关心询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好奇”。
仇老先生笑说铁路建设是个大项目,不光是镇江的事,还是国家的事。心理上毫不抵触,他愉快的迁到了东岳巷。拆迁费 1万,买新房 万,他觉得“倒贴”完全应该。在“中盛”粮油公司工作的女儿再一次跟上了父亲的脚步。她也前脚后脚的搬到了东岳巷,就为了靠近些,照顾父亲比较方便。女儿很听话,仇老先生一打,她就像父亲叮嘱的那样,不提高要求,不讨价还价,适可而止,两次谈话就签好合同。如今她的房子是86平米,和老父78平米的新居相隔不远,站在阳台上互相看得见。相比那些争夺家产、不择手段、脸红脸白、践踏亲情的例子,仇家的平淡温馨着实让人感动;相比那些漫天要际、镏铢必较、吵闹阻挠、费心劳神的“钉子户”,仇庆鸣的理解的微笑显得那样豁达、涵容。
他还提了具体意见,就是“先盖后拆”。“我们倒不怕拆,怕的是拆了之后找房子,租也好,买也好,都有个过渡期,一家老小挤过来挤过去的挺麻烦。要是事先建好了新房子,这边一拆,那边就能住,矛盾肯定更少,意见肯定更小,速度还更快呢!”他掰着手指头为“公家”筹算,可亲,同时可敬。
李二社区的蒋师傅(化名,他本人因崎岖的过去,不愿透露姓名)情形有所不同。他只比仇庆鸣小一岁,看上去却苍老得多。岁月的年轮在他身上留下鲜明的印痕。
他曾经有过一次拆迁经历,拆掉的是他家的老屋。老屋位于从前的黄山人民公社,城郊,近于农村,是1961年造的,68年、78年、92年整修过三次。每修一次,他对屋子的感情就增加一分。看着最初的乱砖房变成了砖混房,地面也垫得平展结实,心里就踏实、喜悦。日子虽清苦些,却像那种叫“菊叶”的植物,苦涩中有清香,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甜。
天有不测风云,老伴去世的早,0 年,儿子又在游泳时不幸淹死。媳妇随即改嫁,留下了6个月大的孙子。晴天霹雳一下子让蒋师傅老了10岁,白发人送黑发人,痛彻心肺一度让他对人生绝望。可是如果连他也倒了,谁来照料嗷嗷待哺的婴儿?他是咬着牙艰难的挺过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有人劝他把孩子丢给儿媳:“你又没这个义务。她倒两手空空的跑了,也太快活了。”他回答道:“一事归一事。”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要给拆迁推倒,又有人给他出主意,叫他“能多要就多要”。他不肯,理由还是那句“一事归一事”。正因为舍不得老屋,才不能拿它做交易,有分量的东西不好用钱来算,宁可永远把它存在心里。
想想蒋师傅的心理逻辑,大致是:媳妇改嫁那是媳妇的事,孙子是自己的,得养;经济负担重是自个儿的事,不能趁拆迁的机会讹政府的钱,得有良心。他当然说不出这么有条有理的话来,可他用“一事归一事”给概括了。
他还有句口头禅:“难为情吧?”
“为了两三万天天吵,难为情吧?”
“生不带来,死带不走,就干耗在那儿,难为情吧?”
“国家也不容易,一趟一趟派人来,刮风下雨叫人家跑,难为情吧?”
他的行动跟语言一样朴实。他会私人出钱请人把小区里的垃圾清理走,会在工作人员首次上门就签合同,会拿到70平米的福利房就非常满足。很快将有第二次拆迁,他像上次一样体谅并且服从大局,明白这是为了古城换新貌,为了全国经济一盘棋。“有得住就行了。”他说这话的时候,每一根皱纹像一条琴弦,彼此碰撞,奏出沧桑善良的人性之曲。这曲子若要配上画面,该是夕阳下金灿灿的油菜花,天地端凝,云气静穆,大美无言。
就因为有了仇庆鸣和蒋师傅,有了许许多多他们这样淳朴的老百姓,点点滴滴的善意支持才涓涓成流。就因为有了细心、贴心的拆迁工作者,有了不急进、不拖延、讲原则、通人情的业务干部,条条细流才汇成了溪,汇成了河(李家大山首批拆迁涉及1969户,18.6万平方米;第二批拆迁涉及241户,1.96万平方米)。就因为全镇江有几个、乃至十几个李家大山一样的成功拆迁,小溪大河才聚成了江,聚成了海。
如浪,澎湃翻涌,如火如荼,沪宁城际铁路场站及其配套工程隐然成形,初具规模:有些地段已打好地基,另一些地段则开始铺轨,又有些地方高架桥的桥桩已拔地而起。预计2010年7月1日正式通车!党的生日,收到的是一份珍贵的沉甸甸的贺礼。
桌上摊着两张电脑绘图。一张是拆迁地区的旧貌,淡黄、鹅黄,温暖,但分明有些“春日迟迟”的慵懒;后一张是未来的蓝图,李家山路横贯南北,黄山西路连接东西,后者往南边移了不少。生机盎然的绿色遍布全图,红线、蓝线四处延伸,结构匀称,搭配精密,颜色鲜丽醒目。两张图样浓缩了有关部门的智慧和辛劳,涵盖了千家万户的欣悦与悲欢。不管是黄是绿,皆是生命的底色。不论箭头如何挪移,支点都是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权益。
霓虹灯下的匆匆行人有时会向街边一瞥,小卖部、小饭馆、小区楼房上面,一轮明月正皎皎不群,润泽人间。
共 0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历史也可以写得很好看,比如当年明月。报告文学也可以写得温馨动人,比如ran.t。报告文学有它自身的特质,杜绝虚构,但可以入情,其实这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杜绝虚构这个限制,就直接关乎话语内容的多寡,就事论事,发挥的空间难免狭窄;可以入情,但是在实话实说的基础上要注入情感,就牵扯到情感合理度、情感定位、情感逻辑等方面的问题,稍有不慎,行文表达就会失位。然ran.t的文字掌控力素来强劲,纵观他诸多作品——小说,临水照花间,尘世流年;散文,清理并重,温婉流丽;影评书评,一唱三叹,感喟至深……可谓诸体兼精,这自然也包括报告文学。拆迁历来是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一个难题,然而,作者用他高端的笔调,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和谐完满的真实画卷,用感性的基调起意,最终使全文散发出理性的光辉,大有报告文学泰斗徐迟老先生的风范。我不愿再过多提及文章内容本身,只愿在此以个见稍作指引,然后剩下的交给读者,因为,读罢斯文,如文中有言“云气静穆,大美无言”。推荐——梧桐烟花【江山部 精品推荐100 025 2】
1楼文友: -25 17:00:04 作者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和谐完满的真实画卷,用感生的基调起意,最终使全文散发出理性的光辉。 吾生于齐,长于鲁,壮游长安;踽踽独行中,我行我素,笑靥如花。
2楼文友: -25 17:42:5 作者的文字掌控能力已臻化境,所以即便是这样的题材也能写得文采飞扬,
但就个人喜好而言,我并不钟意报告文学这种体裁,
不为什么,就因为报告文学都有预设好的主题,我们没有办法看到作者文字背后的灵魂!
一点个见,得罪了!
楼文友: -25 18:21: 报告文学要写得让人喜欢读,读得津津有味,应该是件不易的事情。 河南新乡
4楼文友: -25 21:51:10 谢谢各位。浅玲你好,你说的是你的真实想法,哪有得罪?有空多来坐,随时敞开大门欢迎:)我还欠你一个键盘呢,哈哈。
5楼文友: -25 22:10:18 记得就好,不着急还!哈
6楼文友: -25 22:44:41 原来报告文学也可以这样精彩,陶然大哥,高手 !
7楼文友: -25 2 :2 :07 读过作者诸多题材的文,尤其偏爱他的小说,他的高端行文技法“重阳式”素来光芒万丈,不想,一篇短短的报告文学也写得风生水起、如此韵味深长。仰望。ran.t,高手也!
8楼文友: -26 15:20:17 来看师兄大作,果然受益非浅——如何将枯燥无味的东西化为耐读的精品,这,是个难题。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9楼文友: -26 15:22:04 本人一向,不善长写报告文学,觉得这样的体裁不好把握,还易流于平淡。而师兄能够将这样体裁也能玩于股掌之间,没有真功夫是不行的:)所以,相当佩服作者,涉及面如此广泛,只能敬而远之啦。
再问好:)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10楼文友: -26 21:06:47 变迁,是幸还是不幸?是时代的进步,却也在威胁着自然。文末的结尾意味深长,暗示着美好的未来。学习中...呵呵,祝周末开心!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灯盏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注意事项
中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发现灯盏之美
小儿积食会拉肚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