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霜已别北山树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19

轻霜已别北山树,又翠落、南坡路。

赊得闲情赊雅趣,临溪自在,驾月悠哉,更采春风绪。

俗尘难有离尘处,莫不似、功名利慵附。

事世无由谁是主?半壶醇酒,三两芦柴,拟把新茗煮。

二、青玉案(毛滂)

安无奢念和无为,只叹那、炎凉味。

神马浮云都是伪,蚌争何苦,利名何必,一斛如烟水。

世人皆醒唯吾醉,看不透、毋庸累。

月有缺盈非绝对,管他晴雨,凭他唱说,该睡还需睡。

三、青玉案(苏轼体)

回澜阁下千涛叠,拍栏意、无凭说?

倦鸟啼帆何惜别,落弦难续,陈词煮酒,斟个弦儿月。

道如非道谁堪谒,禅佛于心岂争佛。

应羡花间游戏蝶,瑶池春晓,小桥秋暮,安识其中悦。

争佛:典出明未高僧云栖祩宏之《竹窗随笔》。

青玉案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楼花院,绮窗朱户,惟有春知处。

◎●⊙○○●▲◎○⊙●◎○⊙▲⊙●○○▲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空题断肠句。

◎○◎●○○▲◎●○○●○▲

试问闲愁知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此调以贺词、苏词及毛词、史词为正体。

------------------------------------------------------------

又一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苏轼

三年枕上吴中路,谴黄耳、随君去。

○○●●○○▲●○●○○▲

若到松江呼小渡,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

辋川图上看春暮,常记高人右丞句。

●○○●○○▲○●○○●○▲

作个归期天已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

※此与贺词同,惟前后段第五句各不押韵,宋、元词如此填者甚多。

------------------------------------------------------------

又一体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

李弥逊

杨花尽教难拘管,也解趁、飞红伴。

○○●●○○▲●●●○○▲

骢马无情人渐远,沙平浅渡,雨湿孤村,何处长亭晚。

○●○○○●▲○○●●●●○○○●○○▲

欲凭桃叶傅春怨,莫不似、斜风倩双燕。

●○○●○○▲●●●○○●○▲

纵得书来春又换,只将心事,分付眉尖,寂寞梨花院。

●●○○○●▲●○○●○●○○●●○○▲

※此即苏词体,惟后段第二句八字异。《松隐集》曹勋词二首,正与此同,但曹词前后段第三句“趁得梅花先春到”、“正怕和风都开了”,俱作拗句。

按,此词前后段第五句第四字,俱用平声,又与诸家异。

共 109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前几日看了一则禅文,感怀当下世事,草就三首青玉案。禅佛相争:二僧遇诸途,一参禅,一念佛。参禅者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者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执有 执无,争论不已。有少年过而听焉,曰:“两君所言,皆徐六担板耳。”二僧叱曰:“尔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诚俗士,然以俗士为喻而知佛法也。 吾,梨园子也。于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人,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 ‘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争为?”二僧无对。 一组别有韵味的诗作,内涵深刻,推荐赏读! 【:云起鸿飞】

1楼文友: 14:02:02 三首词最喜第一首,既有妙语又有闲情,称得雅中雅。构思章法上也挺妙,用得上百转千回这个词了。

毛体不知算不算自嘲,有点正话反说也有点看透人间世的淡然。

苏体暂无话说,嘿嘿,我不识禅佛,禅佛亦不明我心,反正我还是喜欢第一个。。。 俗世里的耕耘者,文学里的筑梦者。

回复1楼文友: 14:59:05 苏体应是上片第二段没表达好,有空再改改。

2楼文友: 14: : 1 和飞鸿一样,我也最欣赏第一首。 铁血胡杨

楼文友: 16:17:47 你的诗我得停下手里的事才能读,先留一留,呵呵。

4楼文友: 19: 8:09 冯友兰说,人生境界有四:自然境界、功力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中国哲学讲究出世也讲究入世,进出不需要纠结,一切顺应天意才是最高境界。刻意回避纷争也是因为心有执念,待到真正心无杂念,自然天地澄清。读二三首有感,别的不敢说。 静心,于浮世。(静小说号:jsx201505)

5楼文友: 08: 9:51 听风的词超凡脱俗自成一家,欣赏你的古诗词造诣。 喜欢写作,尤喜农村题材的乡土文学。

国产儿童止咳药哪个效果好
昆明治疗癫痫病费用
国仁医院率庆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