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之平淡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10

人常常会感觉到生活之平淡。无论是否产生过 ,人的生活不可能常常处于 之中,总是在 之后归于平淡,或者干脆就是自始至终平平淡淡。

人生中最典型的 来自性的欲望,在二十岁时,人的 达到巅峰期,尤其是男性,从身体中产生出一种难以抑制的 ,需要找到宣泄的渠道,多数人的 指向异性,所以会产生男女之间的结合冲动,这一冲动主要表现为 ,对对方身体的欲望,男人会喜欢女人的 、臀部这类第二性征,当然 的最终目标是女性生殖器(第一性征);女人也会喜欢男人的胡子、肌肉这类第二性征,而 的最终指向也是男性生殖器(第一性征)。

人的这一 状态实属自然,虽然有强弱之分,但是几乎人人会有,不需要特别的培育和修养。这种 能够强烈到致病或升华的程度,二者是 寻求宣泄的不同路径所致:在 冲动得不到实现或被强力压制的时候,误入歧途,成为心理疾病,弗洛伊德的整套心理分析理论全都建立在对误入歧途的 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另一种情况下,得不到宣泄的 得以升华,在精神领域得到释放,创造出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所有的成功艺术家都是 冲动强烈、在原欲受阻的情况下最终得以升华的人。这一分析绝对是褒义,毫无贬义。

相比之下,指向他人的精神上的 似乎就不那么自然了,这种 包括爱情和友情,是精神上的交流、宣泄冲动造成的。在比 少见的情况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精神投契的感觉,这一感觉的来源不像 那么明确,而且伴以幻象,即自己幻想中所喜欢的品质和特征。 的对象有容貌身材这类具体的表征,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而精神喜爱的对象却没有此类具体表征可寻,只有由思想、话语和感觉稍稍泄露出来的抽象特征,甚至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因此从发生几率上来说,爱情和友情一类的 的发生率比 的发生率要低很多。

更加罕见的一种 是创造的 ,它的来源比起精神交往冲动的来源更为神秘莫测,我怀疑它来自生命力的深处,是生命之泉的一种不安的宣泄和喷射冲动。绝大多数人根本与此无缘,终身不知它为何物,也感觉不到这种冲动和 。它究竟来自哪里?谁才能拥有这种 ?真是无迹可寻。有种人们公认的说法:童年的不愉快造就小说家,或许提供了答案的一个线索。童年的折磨,无论是社会的不公还是生活的困窘,正好碰到一位敏感的孩子,使他感觉到超出常人的痛苦和折磨,就此种下了强烈的欲望和 的种子,使得他终身不得安宁,如果他偏巧有艺术天赋,就会成为 澎湃的文学家、画家和音乐家。莫言是一个例子,他儿时的困窘生存环境为他提供了写小说的 ;王小波是另一个例子,童年期他父亲的落难和世态炎凉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他写小说的冲动。而此类 应当是比肉体和精神交往的 更为罕见的一种 ,是人类精神的瑰宝。

谁可以拥有 ,可以拥有哪一类的 ,可以拥有多么强烈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无法预知和人为培养的,而且也并不是 越多越好的。没有 的生活比较平淡但却平静;有 的生活比较浓烈但却不安。前者会有一个比较寡淡但是波澜不惊的人生;后者会拥有一个比较浓烈但是波澜起伏的人生。说到底,每个人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也许是没得选择的,至少是有很多先赋因素的。如果没有 ,就平静度日;如果拥有 ,就尽情表达,让它自由奔放,酣畅淋漓地宣泄出来。处理得好,二者都可以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苏琦)

苏州治疗白癜风费用
山西太原白癜风医院王变梅
南京肛泰中医医院王红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