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幽居小宅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8-24
摘要:喜欢在暖暖的午后,泡上一壶茶,坐在窗前,迎着阳光安静地读书。仿佛就在那一刻,内心的安静会赶走疲惫,赶走不惑之年的倦怠。 一
喜欢在暖暖的午后,泡上一壶茶,坐在窗前,迎着阳光安静地读书。仿佛就在那一刻,内心的安静会赶走疲惫,赶走不惑之年的倦怠。
喜欢幽静,我想是来自于外公的遗传。
从记事起,总是听到外婆的唠叨,说老屋不如以前的旧宅子好,离市场集市太远,买东西不方便。外公总是笑着说,走走锻炼身体,再说,这里难得的清静。
旧宅子坐落在当时的闹市区,出了门就能听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买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很方便。而我长大的老屋,在城市的东侧,离郊区近一些,已经到了东站口。外公就是看好了这个老屋的幽静,才搬了过来。
老屋的前庭后院,都是外公一手打理的。前院是花坛,他帮着外婆选好了花籽,外婆因为那些花花草草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里。
后院,是外公的天下了。有一个几米深的菜窖,一个柴火垛,外公还种上了两颗果树,年年春天会开白色的苹果花,很是漂亮。我和哥哥都喜欢在后院玩儿,两颗果树中间一直系着皮筋儿,外公坐在果树下喝茶,我会一边跳一边唱着跳皮筋的歌谣。午后,是外公教哥哥练习书法的时间,我会安静地坐在旁边和外婆翻绳。
外公只有母亲一个孩子,家里一直是安安静静的,一直到七十年代我和哥哥陆续出生,老屋开始才有了不安静的因素。可是,外公总是有办法让我们静下来,他会给我们讲故事,唱上一段折子戏,还有就是做很多好吃的,填满我们两个小吃货的嘴。
和外公一起生活了七年,我一直在学着安静,虽然在外公嘴里喊出的“丫头”“狗头”还是有着动静的区别,但是一种静已经根植于我的心中。
外公走时,窗外下着春雪。他静静地躺在房门口的木板上,身上穿着外婆给他做的藏青色寿衣,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锥心的痛。我轻轻地拉着外公冰冷的手,根本不知道害怕,而是想着叫他起来,告诉他午后的阳光正暖,泡上一壶茶,我们去后院做游戏。我没有哭,只是安静地坐在外公的身边,邻居们忙里忙外地来回走着,外婆和母亲忙着答谢,一时间,我感觉到了一种嘈杂,是外公不喜欢的那种嘈杂。
“你们小点声,外公不喜欢的。”七岁的我语出惊人,大人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或许,在他们眼里一个七岁的孩子不怕死人,看着我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二
此后数年,我开始和外婆安静地对坐,她做针线,我看书,房间里总是静静地。外婆喜欢听评剧,她总是用商量的口吻跟我说,要听一段《花为媒》或者《梁山伯与祝英台》。年逾八十的外婆性格愈发地恬淡,我们迁至新居以后,虽然是一楼,到大院里只有八个台阶,外婆走起来却很艰难。她每天都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的大门口,静静地眺望着我们放学的身影。
这套新宅在市中心,在北秀公园转盘口拐下来,就看到了一条窄窄的小街道,我们的家就在这条街的尽头。
这条不足千米的小街,一侧是繁华喧嚣的客运中心,而在另一侧拐上两个弯,在树林遮日的地方就到了小区的大门口。搬家的第一天,母亲就说,如果外公在一定会喜欢的,又是一处幽静小宅。
我在这间房子里生活了十三年,在这里送走了外婆。在结婚后的第三年,又送走了我的母亲。宅子变得异常地安静了,墙皮在二十几年的风吹雨打中,渐显斑驳的陈旧,墙根处可以看到明显的绿苔。从七楼房顶垂直而下的排水管线下面的石阶,有了几处深深的沟壑,滴水穿石,更显现出它的苍老。
2000年之后,宅子周围开始变得热闹了,客运中心运营加大,通往外县的客车排起了长龙,一直延伸到了小区的大门口。
或许是因为想念母亲,或许是因为繁华追到了家门口,父亲开始失眠。于是,他和阿姨决定卖掉了老宅,搬到了城市的东北角,出城的高速路附近的厂区宿舍。最初,我不喜欢这段距离,每次去看望父亲,都要走半个小时的车程,到了冬天更是不方便。可是,父亲却爱上了这个地方,一墙之隔就是城市的蔬菜基地,父亲会亲自摘菜来购买,即方便,又是一种运动的乐趣。在这里,古稀之年的父亲得到了安享晚年的乐趣,更多的是让他能够真正地远离了喧闹,安静地生活。
三
结婚后的我们连续搬了几次家,最终选择了这个我比较喜欢的小区,还是因为它的闹中取静。
通往小区正门的是一条小街,只有短短的几百米长。小街右侧是几家商铺,均是门面简洁明快的小店。我喜欢那家生鲜小超市,女儿喜欢街口的韩式炸鸡店。入户大堂门外的车水马龙和小区内的淡雅幽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一墙之隔的两个世界。
最初这个小区的售房中心在省图书馆的大院里,我去读书时,无意发现的。
售楼处里很安静,大厅的前面有个身穿白衣的女孩一直在弹着钢琴曲,滴滴咚咚的声音,很是悦耳。最初吸引我的是小区的环境设计,中心的池塘,门前的小溪,还有那行走安静的、质量比较好的电梯设备。我每周去图书馆,都会走进去看看,渐渐地有了一种家的感觉。那时候,我禁不住问售房员这个小区的具体的位置。当售房员告诉我它坐落在会展中心附近时,我不禁皱起了眉头,“又是一个闹市区”,我的心里有了一点点遗憾。
最终让我真正了解小区环境的是一个叫小静的女孩子,她个头中等,圆圆的娃娃脸,一笑,脸上会出现两个浅浅的酒窝。那一天,我是陪朋友来看房子的。她在给朋友介绍时,最后的一句话让我感觉到了一种久违的欣喜。“姐姐,你就买这里的房子吧。它绝对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住宅的,我们设计师的理念就是建造适合人们居住的好房子。”她的一句闹中取静,博得了我的好奇感,让我和他们一起走进了这个幽静之地。
我想,那一刻,就像我遇见了久违的故人,或者说找到了儿时的那种植入心底的那种感觉。我明显地有了一种激动,还有的就是一种暖暖的温馨。最终的结果是,我买了这里的一套房子,而朋友却选择了离会展中心更近的住宅。我们虽然只隔了不足千米的距离,不过我却感觉到那是穿越了时空的,是从静变闹的质的改变。
宅子不大,正好适合我们的三口之家居住。女儿喜欢庭院的冬天,而我却喜欢它的夏季,喷涌的池水,低垂的柳叶,畅游的红鲤,还有那一朵朵迎着阳光浅笑的花妍……
四
或许是因为年龄的原因,越来越喜欢宅在家里,或是读书,或是随意写上几段文字来记录生活。本来很喜欢聚会的我,开始对市井生活有了一种想要逃离的迫切感,不过偶尔,会邀三五好友来我的小宅浅酌。
庭院深深深几许?总在这个时候,我会听到好友们的抱怨,庭院的小路太长了,同样的房价为什么不选择离水池和入户大堂近一些的房子,还有就是,这里太安静了,不敢大声去释放一种酒后的 ……
正是因为这条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小路,连着小区的繁华与清幽,我才选择了这里。每当我拖着疲惫走进这个小庭院,脚步就会跟随着轻柔的乐曲变得轻快起来,慢慢走,耳后是喷泉的澎湃,前面却是一丛丛静谧的花草,庭院最深处,就是我的小宅的那栋楼宇。它静静的,你站在那里,只能感受到阳光和风的味道。
窗外,景色简单的只剩下几棵白杨,不过它遮风蔽日,阻挡了城外的喧嚣。
安静地读书,安静地写字,安静,更是北方春天特有的曲调。
站在窗口总会听到风声,或许这就是春天最浓的味道了。突然发现窗台上的那盆君子兰宽大的绿叶间挺出一根花茎,上面缀满了一个个等待绽放的花骨朵,还有两朵悄悄开放的橙红色的小花,在阳光下很是耀眼。
瞬间,一种欣喜与馨香充满了我幽居的小宅……
共 282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暖暖的午后,一个人,一壶茶,坐在窗前,安静地读书,或者回忆。幼时的老屋里,外公将幽静根植于“我”的心中,以至于外公去世时,面对嘈杂的丧礼,七岁的“我”语出惊人:“你们小点声,外公不喜欢的。”搬家后,“我”在另一所幽静的小宅里先后送走了外婆和母亲,当繁华开始追到家门口时,父亲也离开了那座宅子去了城市的东北角。结婚后数次搬家,最终“我”仍是选择了一处闹中取静的宅子,安静的时光,如遇久违的故人。文章围绕一个“幽”字展开叙述,写的是个人情调,字里行间却饱含着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珍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凌江雪】【江山部·精品推荐16040 0009】
1楼文友: 17:14:11 读着这篇文字,能明显感觉到回味姐最近读了书的,用词的习惯,句子的结构等都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语言开始追求凝练简洁,感情表达上也在尽量委婉含蓄,比之前的文章多了一些韵味儿,只是可能还不是那么习惯,或者写好后没有修改,以致前四部分有些句子不是那么连贯,甚至有点生硬,感情表达也不那么流畅,而且,从第三部分后半截到第四部分,差不多又回到了以前回式散文的风格了,也不是不好,只是感觉没把想要尝试的改变坚持到底,有点遗憾。
回复1楼文友: 20:51:07 丫头厉害,看出来我在改变。嗯,改变的不彻底,还是不自觉地往江山的味道上跑,慢慢来吧。
辛苦了,敬茶!
2楼文友: 21:07:27 一套住宅在回味老师笔下风生水起,顿时充满了安静与温馨,美好的生活从这一刻便开始啦!祝福回味老师!
回复2楼文友: 10: 7:19 谢谢如云的赏读,淡茶一杯哈!
楼文友: 07:46:59 《幽居小宅》,给人一份静怡安然的感觉,是生活的素净,心灵的安逸。能够幽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积淀。给我的感觉大凡高楼之中镜盒之内,就不算幽居了,但是作者却写出了心中的一份幽居的味道了,与世无争,尽享茶香,沐浴日光。但是文中也有点点的慵懒之气,那就是宅了。
回复 楼文友: 10: 7:59 谢谢老哥的认真,回味每一篇文章都细细品读,感谢!敬茶!
4楼文友: 14:02: 9 正是因为这条弯弯曲曲,细细长长的小路,连着小区的繁华与清幽 欣赏这一小段文字,特别有意境!
回复4楼文友: 06: 6: 7 谢谢姐姐!
九华痔疮栓
女性混合痔最佳治疗
混合痔怎么保守治疗
灯盏花龙头企业官网孕妇钙片有哪些牌子
年轻人重度骨关节炎
上一篇:荷塘浮华沧桑终究逃不过惆怅散文
上一篇:流年9829散文我的同仁流年的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