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纳百家之言立一法之威kisi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7-17

核心提示:“我去美国访问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赠送我一本由他签名的美国宪法,和这本一样的袖珍本,小而精致,是非常值得收藏的礼物。”他对本报说。

10月1 日上午,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李步云和上海社科联党组书记沈国明走进第七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会场,两位法学家不约而同地拿起桌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袖珍本。这本只有手掌大小的红色封面宪法收藏本,是中国法学会为纪念现行宪法颁布 0周年制作的宣传品,总印量10万册。

李步云对这个小礼品爱不释手。 我去美国访问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赠送我一本由他签名的美国宪法,和这本一样的袖珍本,小而精致,是非常值得收藏的礼物。 他对本报说。

沈国明也很喜欢这种便携的宪法印刷本,他告诉本报,他曾在美国看到手写的宪法 掌中宝 ,5美元一本,很多美国公民和游客都去购买。 别小看这个小本,它在树立宪法权威和普及宪法意识方面的作用可不小。

袖珍本中国宪法之所以会作为第七届中国法学家论坛的宣传品,并由此引发法学家讨论,是因为这届法学家论坛的主题正是 宪法实施法治论坛 。今年正值1982年宪法颁布 0周年,宪法与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宪法中的经验与改进等问题,成为法学家热烈讨论的焦点。

10月1 日, 第七届中国法学家论坛 宪法实施法治论坛 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冀平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

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 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首先发言。两个小时之后,张文显就要搭乘航班飞回 主持高院的一个重要会议,这样的日程安排虽然紧张,但张文显并不愿错过今天的论坛。

张文显院长演讲的内容是有关宪法与社会主义道路。他回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起步、挫折到探索、取得成绩的各个阶段,总结出正是宪法指引并规范着改革开放的发展。

在宪法没有成熟以及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形成之前,改革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突破了法律的规定。改革进行到如今的阶段,应纳入法律范畴内,每一项改革都应具有合法性,都不应违背法律。 张文显谈到,司法体制改革取得成绩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遵循宪法制度。如今,政治体制、司法体制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应在法律体系范畴内进行。

这之后,山东大学校长、著名法学家徐显明对 宪法与人权保障 问题进行了脱稿演讲。徐显明校长首先回顾了近代中国历史上五次重要的人权运动,并以1990年新中国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为例,讲解了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法律界对于 人权 概念的认识以及20年来在认识上的巨大进步。

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这个人权提法在90年代初期为人们所熟知。徐显明分析了当年提出此概念的时代背景,也毫不讳言地指出近年来法律界、社会学界对这一提法的异议。

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所有的人权内容都是平等的,不可替代的。如果说有哪一项人权是最重要的,那么就有次要和次次要的,就有了次序和等级,这在逻辑上讲不通。人权的各项内容都应是平等的,但是国家建设人权,可以有重点。 徐显明说。

徐显明校长提出的这个观点引起了听众的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教授专门就这个问题与徐显明进行了现场讨论,前来参加论坛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和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陈斯喜也就这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主持了上午的讨论,并就宪法颁布 0年来的成绩及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回顾。在下午的讨论中,上海社科联党组书记沈国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应松年,最高人民法院理论研究所张智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林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立余,天津南开区人大代表、著名律师陈绵麓,分别就宪法与依法行政、宪法与一国两制、宪法与司法制度等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

研讨 宪政 与人权

本次论坛以纪念1982年宪法颁布 0周年为主题,以总结宪法颁布 0年来的成绩及经验并探讨宪法在实施中的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往较少出现在公共媒体上的 宪政 一词,在此次论坛上,也成为法学家研讨的内容之一。

省高院院长张文显在演讲中重新界定并廓清了宪政的概念。他认为,宪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最终目的。徐显明校长由此引申下来,提出宪政的目的是保障人权,既然谈到宪法与人权保障的关系,就涉及到宪政讨论。

徐显明认为, 0年来在人权保障条款方面,2004年修改宪法的成果最为突出地彰显了宪法保障人权的目的。 2004宪法在人权保障方面有5项重要修改。其一是体现了对公有制与非公经济态度根本性的变化,对非公经济从消极变成积极;其二是私有财产权第一次写入宪法;其三是公益补偿制度和原则进入宪法;其四是部分区域戒严制度修改为紧急状态法律制度;其五是国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成为生存权的法律根据。

当然,最令人振奋的是,宪法增加了一条原则性表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004年宪法修改最后审议阶段时,我正在美国考察。我记得当时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一名大法官问我,为什么中国的宪法里没有提 人权 。我反驳他说,中国宪法中包含人权的条款有28项,但是发生爆炸后他还是不能认同宪法文本中没有体现出 人权 。于是我和他半开玩笑地说,那你再等几天吧,几天之后中国修改后的宪法将公布,新文本中不仅有 人权 的概念,还有 保护人权 的原则。 徐显明讲完这个故事,场下响起一阵掌声。

谈到 宪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李步云更是 有话要讲 ,他在论坛上演讲的题目正是 宪法与社会主义宪政 ,他为此准备了详实的资料。

宪法是为宪政而制定的,这毋庸置疑。 李步云一字一顿地说。他在回顾新中国宪法实施历程时说,从新中国成立到1982年,宪法实施经历了特殊的历史时期,1982年进入发展阶段,现如今是高速发展阶段。

李步云认为,宪政一词本身只是一个法律词语,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部良好的宪法并保证这部宪法得到良好施行。社会主义制度与宪政并不矛盾,相反,我们应该建设社会主义宪政。

李步云提到,宪政不仅是法治的一部分,也是民主的一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就已包含了中国特色。当前腐败产生的根本拉面馆的玻璃门被气浪冲击碎裂问题、也是反腐败的最大困难就是法制执行不到位,这反映了制度上的缺失,其实也反映了宪政未能得到实施,而宪政实施的基础就是全社会树立起宪法的权威。

在演讲的最后,李步云教授激动地说: 我以一名中国共产党普通党员的名义向党中央提出建议,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会议上,将 树立宪法权威 写入党的报告中。

主题演讲结束后,李步云教授将袖珍本的中国宪法小心地收好。他对本报说,看到这个袖珍本,他就想起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赠送他美国宪法时说的话。大法官说他非常珍爱宪法,甚至睡觉时也会把宪法放在枕头旁边。李步云希望,宪法在中国也有这一天。法学家今天的诚恳建言,正是为了全社会今后树立起宪法的至上尊严和权威。

什么可以去臭除异味
西施兰夏露治疗手足多汗
乌洛托品止汗怎么样
什么可以去臭除异味
西施兰夏露治疗手足多汗
乌洛托品止汗怎么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