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吾母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12

“袁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百江市政府大院要搬迁了。”

“是从河东搬往河西,我估摸着新市政府大楼的基本建设投资费用不会小于三个亿。”

“听说光前期征地费用就花了 000多万元,两栋主办公楼、大会议室、政务中心、招待所、活动中心等基本建设设施投资就要花1.8个亿,还有装修和附属设施建设,没有 个亿行吗?”

“袁总,你是做绿化工程的,你只要把这个政府工程的附属设施建设中的绿化工程项目给包了,你在这一年内就会有事做了。这么大的工程项目,绿化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都不会少于 000万元呢!”

“像这样的政府工程项目是最赚钱的项目,不仅利润高而且资金靠得住。这百江市在全省比起来都是比较富裕的地级市。”

当袁总一回到原单位,就有好几个从百江市出差回来的老同事同他七嘴八舌地聊起了这件事。他们都想袁总去活动一下,把百江市政府的绿化工程给包下来,赚取丰厚的利润,这样同事们在联络感情时出手也就阔绰了。

袁总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不已!

这是老同事们对他的关心,也是对他的活动能力的考验呀!

这个袁总实名叫做袁新泉,他是八十年代末毕业的本科生,原来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因不满足于过拿死工资过日子的平庸生活,2005年自己主动离岗下了海,与几个道上的朋友合伙开办了一家具有国家二级资质的园林公司——S市宏信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挂靠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名下,公司实际上是独立经营核算的。

这个公司运作三年多以来,依靠房地产公司提供的业务已经做了几千万的绿化工程了,还招聘了一批业务骨干,应该说已经具备承揽跨省、市大型绿化工程的施工经验了。公司坚持以诚信为本,广结人缘,正在步步拓展对外业务,一个大展宏图的局面初步凸现。但由于房地产绿化工程的利润不是很高,公司全体人员在袁总的带领下,还是处于艰苦创业的阶段。

听说百江市政府大楼要整体搬迁,袁总心里高兴得合不拢嘴,因为这刚提拔上来的新市长就是袁总读大学时的同班同学,这不是一块大肥肉往自己的嘴里送么!

“先下手为强!”

“要在这个大项目立项时就把绿化工程这块大肥肉叼住不放!”

这个袁总是何等精明的人。在道上混了这么多年,他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硬道理。

于是,过不了几天,袁总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百江市新市长李建军:

“喂!是李市长不?”

“是的。”

“我叫袁新泉,是你的大学同班同学。”

“呵,是老同学,听说你下海了,还混得不错。”

“哪里,还不是到处窜来窜去混一口饭吃。同你们这些有身份的领导干部比起来那可是小巫见大巫。”

“有什么好事要找我,你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呀。”

“听说你们百江市政府大院要在你这一届政府手里完成搬迁任务。”

“是的,现在还在搞土地征收,要搬可能也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现在我们开的这个园林公司没有业务做,到时候你们新市政府大院内的绿化工程就让我们来做咯。”

听到了老同学说的这句话,李市长终于明白了这个老同学这次打电话来的真实原因。

他愣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到时候再看。”

这一“看”就是两年。在这两年的时间内,袁总为了加固与老同学李市长的关系,先后派人给李市长家里庭院搞绿化、送鲜花盆景、过年过节拜访走动,公司先后花去了 0多万元现金。

(二)

要知道,这 0多万元现金实际上是在剜公司的肉啊!

可是,作为公司法人代表的袁总一点也不惋惜!

S市宏信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它是由袁总牵头于2005年成立的,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他个人占有公司20%的股份。公司成立之初,依托房地产业务在平稳中求发展,至2007年已经稳定了一支由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技术部组成的专业管理队伍,包括 个正副老总在内,公司管理团队有二十来号人了。

到2008年的时候,公司每年承包的绿化工程达2000多万元,除去所有的日常经费开支(其中还包括一笔笔不菲的活动经费),公司每年的纯利润还只有200多万元,摊到个人身上人均不到10万元,当然每个人按股份分的又不等。后来,公司又对外拓展了一些中小业务,这些对外工程业务大部分都是袁总活动过来的。到2010年的时候,公司的年纯利润勉强达到 00万元了,这时员工们的信心和劲头更足了,公司似乎在朝着朝阳方向发展。

按照袁总的说法,要把公司的业务做大做强,公司一是要广结人缘,通过活动和做工程把朋友圈越做越大,特别是要把那些官场”实力派”大人物纳入公司的朋友圈,这样才能把一些有利润的好项目争取过来;通过活动把那些管项目的现场施工人员争取过来,尽量把每一个项目的利润做大做实。二是一定要把承包过来的工程做好,争取做出品牌来,让对方对公司做的事放心,这样才能让公司在社会上立足并求长远发展。所以,公司取名“宏信”,“宏”就是“大展宏图”之意,“信”就是“讲究信用”之意。

袁总曾经当着公司全体员工的面讲过一句颇有见地的掏心窝子话:

“做事先做人,只要我们先把人做好、再把事做好,在如今这个社会就没有摆不平的事。”

百江市距离S市只有150多里。为了叼住新市政府大院绿化这磅大肉不放,袁总除了借各种名义与李市长套近乎外,还时不时地往百江市新政府内溜达,通过李市长结交政府权贵,顺便观察新政府建设进展情况。有时,他还往省政府走动走动,希望在关键的时候省里主要领导不要插手市政府的“决策”。

他知道,市长是铁心要用他的工程队伍了!

袁总盘算了一下,按新市政府大院的建设规模,就算是只作 000万元绿化工程业务,按照做政府工程 0%的纯利润计算,单就这一个项目公司就能赚到900多万元,这可是公司现在做三年房地产绿化业务的纯利润总和呀!自己还可以按股份分得180万元,这可比自己过去在国有企业上班16年的全部收入还要多啊。

离开百江市后,袁总一回到公司总部,显得神气十足的,走起路来飘飘然的,脸上的笑颜时时挂着不放。

职工们更是众星捧月一般地簇拥着他,像是在迎接一个大财神的到来!一句句问寒问暖的话扑面而来:

“袁总,百江市政府的绿化工程搞定了不?”

“这可是全公司人员来年的希望呀!”

“要花钱活动,我们就往银行去取,公司最困难也不会吝啬这点钱。”

“只有跟着袁总走,公司才有发展希望!”

.......

当同事们议论完了之后,袁总充满信心地说:

“这件事肯定会有绝对把握的!”

职工们一个个笑得乐开了花。

事后,袁总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方步,蹙紧眉头深思着。他想把百江新市政府的绿化工程做成示范性工程,不仅要做出一流的水平来,显示宏信园林的实力,更要赚它一桶满金来,奠定自己在公司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他想通过结识好李市长,并取得他的信任,打开宏信园林在百江的局面。

(三)

说起李市长这个人,也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来自农村,家庭背景并不好,爷爷和父亲都是当地老实巴脚的农民,凭着自己过人的天资念完大学,他从一个县城小机关干部干起,到 0出头就当上了百江团市委书记,40出头就当上了百江市市长,可谓是省内一颗璀灿的政治明星。他做事严肃认真、勤勉务实、能讲会写,又极会迎合领导的意图办事,是一个善于在官场左右逢源的人物。他精于世故,别人是很难抓着他的把柄的。他不是一个贪官,也不是一个清官,是那种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适可而止的善于周旋的政治精英人物。像他这样的人上面的人比较赏识,下面的人也比较拥护,升迁起来是很快的。

在这个社会有三种人可能会做大官。一是有政治背景的人,这种人在强大的外力推动下可以平步青云;二是有政治头脑的人,这种人依靠自身的才华和处世之道可以在狭窄的官场脱颖而出;三是有经济基础和活动能力的人,这种人可以通过迎合腐败官员的嗜好走点捷径爬上去。李市长就属于第二种人,他的政治手腕和过人才具在他读大学时就显露出来了,因为他曾经当过学院系学生会主席,他的政治仕途早就被袁总这些同班同学看好。

这次百江市政府大楼的搬迁工作就是李市长力举要为全市人民办的一件大事。随着河西开发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经在由河东向河西转移,政府大院由河东搬往河西是迟早的事,而且市政府已经酝酿很久了,但真正要实施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这次李市长一上任,就把自己的想法同省里面的主要领导亮了底,市里不要省里出一分钱自行就把这件大事给办了,资金来源也不挤占政府的“三公”经费,就从河西环线以内地块的土地出让金中解决,至于各类手续就请中央相关部委、省政府给予开绿灯。听说指挥部人员光是办这些手续,红圈圈就盖了一百多个。

这个搬迁项目运作二年以来,主要基础设施已经完工了,绿化工程建设可能是最后一个大项目了。李市长之所以坚持要袁总这支施工队伍来做,一是卖老同学一个人情;二是考虑到请自己的人来做比较好管理。至于自己能捞到多少好处,这都不是最主要的了,自己也不会主动去开这个口,相信老同学是不会亏待自己的。毕竟自己还是一个走上坡路有发展前途的干部,不能为了钱的事出什么事。这个大项目原来的分项目大部分都是走的正常招投标程序定的队伍,这也是他定的调子。

绿化工程本来就没有什么大型的国有园林公司来搞施工建设的。为了简化程序,节约费用,更主要的是为了照顾一些推不掉的关系,对这个绿化工程李市长也就不准备走什么正规的招投标程序了。但由于绿化工程利润高,钻山打洞来活动的人更多了。但只要省里领导不来插手,其它的人不去理会就行了。但还是有一个人的关系不可能完全避开——这就是同他一同上任的市委书记刘力明。为了不让刘书记来插手绿化工程的事,李市长要袁总往省里活动活动,他是想借省领导的招牌来堵刘书记的口。

在一次市委常委会上,领导们就新政府大院的绿化工作进行讨论时,李市长和刘书记就绿化施工队的确定问题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交锋:

“我认为这绿化工程就由宏信园林公司来做,这公司是国家二级企业,具备承揽大型绿化工程施工的丰富经验。”李市长振振有词。

“要保护市内园林知名企业,我看本市的百江花木公司就很不错。”刘书记当仁不让。

“宏信园林公司可是省领导打招呼过来的,你不同意就去找省领导论理。”李市长这回拿出了杀手锏。

明眼人都知道,这宏信园林公司是李市长的队伍,百江花木公司是刘书记的队伍,而其它的常委们只能坐山观虎斗,连提名用队伍的人都没有。绿化工程建设这磅肥肉除了市长和书记可以染指,其它的人连想都不敢想!

但刘书记是斗不过李市长的,这政府的钱袋子是由市长管着的,书记是管人事的,权在谁的手中就由谁说了算,更何况省委和省政府的主要领导更相信看好年轻有为的李市长。

后来经过协商,宏信园林公司就做政府大院内的主景区,约占绿化工程量的70%;百江花木公司就做政府大院内的周边分散景区,约占绿化工程量的 0%。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有什么样的权就做什么样的事。”

这就是后来人们对市长和书记为争夺绿化工程业务而作出的评论。

为这件事,本来就面和心不和的市长和书记闹得更僵了!

(四)

当袁总从刘市长口中得知市委刘书记强力插手新政府大院的绿化工程建设,双方为此大开舌战闹得不和,并最终不得不把政府大院内的周边分散景区绿化让给他的亲信施工队来作时,心里总感觉不是滋味,好像送到嘴边的肥肉又被别人叼走了一块一样。

“妈的,我要做的事连省里领导都认可了的!”他气得火星直冒,忍不住当着李市长的面骂咧咧地。

原来为了取得省领导的认同,十拿九稳地揽到这个绿化工程项目,袁总听从李市长的安排,去找省里活动也花了一笔不小的活动费用,又在公司艰难的财务帐上剜去了一块肉。

李市长叫袁总不要躁,这么大的一个百江市还怕你袁总找不到用武之地。

为了弥补绿化工程量的“损失”,袁总又在盘算着另外一件事——他想把市财政预算的新市政府大院2000多万元的绿化工程做大到将 000多万元,这样那 0%的纯利润900多万元才好保证。

于是,他打起了工程量的主意。

城市的魅力离不开绿色的生命。机关大院的绿化建设就如同办公大楼的装饰一样重要。一个优美舒适的绿化环境对于美化机关大院环境、陶冶干部们的性情、便利干部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共 2 759 字 6 页 ...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极具现实意义的反应官商勾结的反腐小说,小说主人公袁总是八十年代末的本科毕业生,原本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因不满现状,遂辞职下海,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具有国家二级资质的园林公司——s市宏信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挂靠在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名下。随着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袁总开始带着公司员工拓展大宗对外业务,此时,百江市政府大楼准备搬迁的消息传来,令整个公司的员工都振奋不已。原来百江市的新任市长李市长是袁总的大学同学,大家都指着袁总凭借这层关系拿下政府大院建设的绿化工程,狠狠赚上一笔。经过四处活动,上下打点,袁总终于不负众望,把项目带回公司。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官员为了获得政绩和荣誉,双方相互勾结,通过把政府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做大工程基数、工程量造假、谎报单价、争取审计合作等方法,共同上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官场现形记。其间,新市政府工程量的反复波动,深刻地提示了以李市长、殷头、贺总等为代表的各个层次的官员复杂的内心世界及彼此间微妙的关系,并一次又一次地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会做人会做事,就没有摆不平的事”,这是主人公袁总常说的话,也是今天许多人信奉的真理,小说皆大欢喜的结局更加证明了这句话的分量。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让人愤慨,却又让人无奈,就像小说的结局,明明不该是这样,可是现实中它却又正在上演。感谢作者带来的又一篇反腐力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凌江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 0 0012】

1 楼 文友: 2015-0 -02 15:51:47 第一次编辑这种题材的小说,拿着真不知道该怎么下手,特别是小说的皆大欢喜结局,让我困惑了好久,不明白作者的要宣扬的是什么观点,看了作者又发上来的解析,才知道,原来作者是在还原现实。其实,这篇小说已经不是我这点水平能编辑得了的了,只是拿过来了就舍不得放下,编辑不到之处还请作者见谅!

回复1 楼 文友: 2015-0 -02 19:12:14 小说写的是真实常态化的生活,反映的是反腐倡廉的艰难!

2 楼 文友: 2015-0 -02 16:01:50 这篇小说,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推动,抑或是周围环境的描写,作者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而小说中融入的相关园林知识及财务计算,不仅丰富了小说内涵,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以及作用知识的能力。

回复2 楼 文友: 2015-0 -02 19:15: 6 这篇小说具有讥讽官场的味道,是一部现实官场现形记!

 楼 文友: 2015-0 -02 16:07:48 上一条评论写错了,是 运用知识的能力 。比亚尔每次一出手都是大手笔呀,江雪佩服极了!期待您更多的精彩,不过下次我只欣赏学习,可不敢再编辑了。这次要不是你发的那篇随笔,我真不知该如何是好呢。非常感谢!

回复  楼 文友: 2015-0 -02 19:24:04 作者站在还原现实的角度, 人为地以喜剧结束本文,反映了现实官场社会 边腐边升 的不良社会时尚,正是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对社会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以讥讽的犀利文笔警醒世人,以推动法制建设深入人心。

4 楼 文友: 2015-0 -02 16:57:16 又看到比亚尔的力作,写的真好,无论从选材还是布局都是那么的完美,学习了。

回复4 楼 文友: 2015-0 -02 19:27:16 一部真实的官场现形记,当官经商者看了是经验,社会改革者看了是明镜!

5 楼 文友: 2015-0 -02 17:18:54 莫愁不亏是在官场里混的,对于官场上的尔与我诈,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剖析得淋漓尽致,一篇又一篇反腐败的小说给社会带来一缕清新的空气。等我有空了,也像莫愁学习,来篇长的。 轻拥沧桑,笑语流年

回复5 楼 文友: 2015-0 -02 19: 6:40 真实的官场就是这样,腐败者看了可以照着去腐而生,清廉者看了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而不能自保,执法者看了可以为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寻找答案。

6 楼 文友: 2015-0 -02 22:16:51 直面当下社会顽疾,内容真实可信,揪出的贪腐分子只是极小数,安然无恙的是大多数,这就是真实的现状,为你的直言点赞!伙计,你是江山星月的海瑞呀,对社会丑恶深恶痛绝!文笔朴实厚重,是我喜欢的一篇好文章!提前预祝莫愁获取精品。 年少时卖过菜,做过建筑小工,当过工人,做过会计,搞过管理,出过国。经历复杂坎坷。我的文集地址:http://www.vsread.com/index.php/space/myspace

回复6 楼 文友: 2015-0 -0 15:54:27 真实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源泉,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

7 楼 文友: 2015-0 -02 2 :15: 7 小说直击社会现状,一些现象、一些人不会在一次反腐斗争中去肃清,这是一个坚持的、持久的努力下去的工作。文章描写细致,对白体现人物性格,让小说情节更加饱满,赞!恭喜莫愁频出佳作,期待精彩!

回复7 楼 文友: 2015-0 -0 15:51:54 感谢朋友捧扬,中国梦、改革、反腐倡廉是莫愁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

8 楼 文友: 2015-0 -0 11:52: 2 星月精品第600篇,已截图留念,在此也恭喜莫愁。

回复8 楼 文友: 2015-0 -0 15:56:24 谢谢社长抬爱,莫愁将继续努力、为星月争光添彩!

9 楼 文友: 2015-0 -0 11:55:44 好的文章,内容有深度,喜欢这样的作品!欣赏! 人闲桂花落

回复9 楼 文友: 2015-0 -0 15:58:28 朋友的文风与我相似,真实而质朴,接地气,耐读,互相学习借鉴!

10 楼 文友: 2015-0 -0 18:51: 8 莫愁要么不写,写出来就是惊人之作,而且还带有一股正能量!

回复10 楼 文友: 2015-0 -0 19:41:12 谢谢朋友喜欢,向你学习问好!小儿便秘吃什么调理方法动脉硬化老人缺钙怎么补最快

哪种血糖仪比较好
磕着后如何消肿止痛
好医生祖宗宝是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