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视角民族传奇关于雨燕长篇小说盐大路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9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土家族女作家雨燕的新著长篇小说《盐大路》(作家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是一部人物故事精彩生动、精神意蕴耐人寻味的作品。

这部小说以民国年间的三峡古盐道为叙事时空。蜿蜒于川、鄂、湘崇山峻岭、绵延上千年的古盐道,被称为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南方的经济民生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小说《盐大路》描写的是从湖北利川梅子镇(以柏杨坝镇为原型)到四川云阳县(今属重庆)这一段盐道上生发的人情物事,演绎的悲欢离合。

作者在小说后记中说,她曾经四五次完整地走过这段路。为了写作这部作品,她很是花了一些实地采访和田野调查的工夫。我觉得这是一部具有历史价值的小说,这么说不是因为它是历史题材,历史题材不一定就具有历史价值;这种历史价值也不是说它提供了历史学所需要的证据和统计学资料,而是因为这部小说是以生动的人物形象、符合情理和逻辑的历史想象以及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的民族风情描写,为史学家的历史叙述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是它自始至终的民间视角。民国时代的中国,贯穿着风云激荡的革命和战争,但在《盐大路》中,革命和战争只是它的一种故事背景或远景,活动于故事前景和近景的,只是民间的喜怒哀乐,江湖的快意恩仇。作者把作家的、知识分子的视角放低放平,放低到在盐大路上人数最众多、身份最卑贱的挑二以及 和穷苦的村夫乡妇身上,放平到把他们作为人格上与自己和所有人平等的人物来打量,来挖掘和描绘。我不知道还曾有哪一部小说描写过这么多的挑二,以这么多的挑二为作品的主要描写对象。挑二们的情感世界,挑二们的命运遭遇,在小说中获得淋漓尽致的铺叙抒写,也成为这部小说在当下文学创作中有别于其他作品的鲜明特色。

《盐大路》的民间视角的选择来自它的文化追求。我觉得作者是有意识地要把这部作品写成一部文化小说的,或者说她是要赋予作品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意蕴。首先古盐道这一题材本身就具有一种文化性,选择这个题材就有一种展示或者说挖掘 盐道文化 的意味。盐大路上的民俗乡风,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乃至求雨驱病,解疑释难,都有一套繁琐仪式,这些仪式体现着一种历史延续和传统积淀,它是一种表演,又是一种行为;它是一种娱乐,又是一种成规。它有神秘的色彩,但又在现实中发挥着作用。这些仪式以及民歌俚语,彰显着文化的存在,也彰显着文化的力量。作品不吝篇幅,细致而微地描写了这些仪式,创造性地引用了这些民歌俚语,使得小说在具有丰沛的文学性的同时,也集聚着一种厚重的文化内容,散发着文化的魅力。《盐大路》的这种文化追求,或许已使它具备与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关于三峡地域的研究对话的能力。这种能力构成了这部小说的跨界的意义和能量。

而《盐大路》的最卓异之处,是它的人物塑造。小说人物众多,繁而不杂。人物即使身份相同,也性格各异。从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男子汉的闷兜,英雄豪迈的 盐带稍 吕大树,舍生救人的康怀远,狡黠多智的钱大堆,一身怪异功夫的张麻脸,本领时高时低的端公莫老君,以主持一方公道为己任的谭善果子等等,令读者印象深刻。作品对女性人物尤擅刻画。正直、善良、美貌和对苦难有着惊人的承受力和忍耐力的青苹;天生丽质,因巨富家庭遭灭顶之灾而不幸隐姓埋名沦落乡野的望禾;为追求爱情而堕入风尘,却具侠肝义胆,谋勇双全,计杀恶霸薛万山、土匪头子大先生和余大头的花喜鹊;美丽多情的神婆唐幺妹,被丈夫抛弃又大胆寻求新的爱情的木桃等等,这些女性人物各具个性神采,令人难忘。作者描绘这些底层人物,倾注了全部的心力。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体现地域和民族特征的叙述和语言,浸透着一种世事洞明和人情练达,体现出一种对人生的透彻学问。

《盐大路》的叙事,在某些方面还具一种对以往同类写作的解构的意味。它的较为彻底的民间视角,使其人物塑造得以去神秘化和去等级化,对不同身份的底层人物做到入脑入心的感受、体味和想象。如关于端公神婆的描写,在以往很多作品中都是贬义和负面的,但《盐大路》关于莫老君和唐幺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却是客观和正面的。对他们的跳神作法及其效果,作品不拔高也不否定,而是忠实地写出一种地域和民族民间的特殊现象,它可能是科学尚未能解释却又是真实存在的一种宗教或文化现象。而对这两个人物的内心情感的深入探究和细腻表现,则使这两个人物脱去身份的神秘色彩,呈现出人性的本真面貌。作家视点的放平,对历史和人去神秘化和去等级化的解构,视野里必然会出现新的人物和新的事理。《盐大路》里的莫老君和唐幺妹这两个人物,可以说是文学人物画廊里的新的形象。

这部小说又是一个民族的传奇。它采取传奇的叙事手法,小说的诸多人物和情节乃至风俗民情都具有传奇性。作品试图透过一个小镇的底层人物和地域风情的传奇叙述,达到弘扬土家族民族历史和文化,表现土家族的民族传奇,彰显土家族的民族精神的宏大心愿。

《盐大路》的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人物描写和语言的某种程度的粗鄙化。不可否认,这种描写和语言的粗鄙与人物身份性格或许是相符的,历史的、生活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但小说毕竟不是真实的再现而是表现,不是生活的实录而是提炼,俗与雅的分寸需要拿捏,小说作为一种艺术的美感需要作家谨慎地把握。此外,人物塑造笔墨过于均匀,缺乏侧重或者说重点不够突出,比如对闷兜这一人物成长后的实质作为没有更多着笔,作为主要人物其传奇色彩反而不如其他人物;吕大树这个甚有亮点的人物没有得到充分的表现,而是过早地让他死去,让人读来颇有意犹未尽之感,这些都是作品的一种遗憾。

一岁宝宝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宝宝积食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脸色发黄

宝宝反复发烧
手腕骨关节炎怎么治
孩子不爱吃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