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不量力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12

释义:自不量力。指对自己力量估计不足,招致失败。
事件:螳螂在稻叶上飞舞。螳螂展开翅膀,像一卷小小的螺旋桨。稻叶柔顺地俯仰,配合着螳螂的起落。
螳螂似乎过于兴奋,一不留神,便滑落在了稻田旁边的大公路上。这是一条笔直宽阔的路,沥青的路面泛着漆黑耀眼的光幕。落在路上的螳螂后腿一蹬飞起来,但是它连飞了几次,仍然还在路上。螳螂飞不动了,软软地趴在路中央。只一会儿,它又高高举起带锯齿的大螯,昂起蛇头一样的三角形脑袋,叉开翅膀,尖尖的腹部直直地翘起来,整个身体躬成一个狰狞的僵硬的弧形。
螳螂的这副模样把蹲在田埂上的田七爷逗笑了,他一时想到一句老辈人传下的话: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么想着,真有一辆车从远方疾驰而来。那是一辆大卡车,载着堆积如山的鹅卵石,喇叭摁得地震一样,连地皮都在抖动。田七爷忍不住为公路上的螳螂着急起来,可螳螂似乎并没有预料到即将到来的危险,庞大的车身、飞驰的速度以及震耳欲聋的喇叭声都好像没有被它放在眼里,它反而翘起身子,往更中央的地方爬了几步,还戏耍似的用前臂搓了搓三角形的脑袋,把脑袋拨成一只灵活的拨浪鼓。
卡车已经越驰越近,很快就要驰到眼前。田七爷忽然有一个冲动,他想找根竹竿拨一下那只自不量力的螳螂,免得它丧身车轮之下;又期望那司机能看到那身处险境的螳螂,绕一个小小的圈,绕过去;或者他给司机招招手,提醒司机注意。但是一切都没有发生,一瞬间卡车就驰过来了,像一道灰白的光。
路上的螳螂不知到哪里去了。田七爷睁大眼睛四处搜索,他在路上找到了好些螳螂尸体的残渣,但显然不是那只螳螂的。因为这些残渣只是些干燥的薄薄的碎片。如果是那只螳螂的,它至少留下一滩浆液。可什么也没有,公路上泛起的强烈的漆黑的光幕让田七爷的头一阵阵发晕。他摇摇头,回到田边,重新蹲到田埂上。
这几天,田七爷一直在他的稻田旁转来转去。正是水稻扬花的时候,密匝肥厚的稻叶间,浅绿嫩黄的谷壳像雏鸟张大的嘴,露出一小粒漆黑的芽羽和几星粉白的蕊。稻花的香气四处漫溢着,香油膏一样,浓得都化不开了。田七爷时不时吸溜一下鼻子,他整天都有些醉醺醺的感觉。
但是沉醉的田七爷又有些绝望。他不知道这样的稻花香他还能闻多久,这一片稻田很快就要被开发商占去。政府已经向他发来通知,告诉他有开发商已经看中了他的稻田,他必须在半个月内搬迁。半个月?半个月他的水稻还在扬花呢,这一片稻子不就收不成了!这已经是宽限时间了,开发商要的是一周,我们已经再宽限一周了!政府不耐烦地说,收不成就收不成吧,你那点水稻值几个钱?赔你就是了!我给你讲,要搞砸了这个项目,项目一年挣的钱,你种水稻三千年还挣不起来!还说啥稻子啊,别丢人现眼了!
田七爷又想起那些螳螂。自从稻田旁边修起这条大公路后,就经常有螳螂飞到路上,被南来北往的车碾成齑粉。田七爷不知道螳螂们为什么总爱往公路上飞?难道真是在稻叶上飞得忘乎所以,不小心掉落的?螳螂飞到公路上后,他看到过好多次,每次它们都要做出那副张牙舞爪的样子,难道它们真要去挡车?
公路上那片漆黑的光幕又朝田七爷泼过来。那是一种热腾腾的光,就像生铁片上冒起的那种热气一样。粘在眼睛上,如同粘了一块牛皮糖,怎么甩头也甩不掉,睁眼闭眼都是一片茫茫的灰白。田七爷恍惚间觉得他变成了一只螳螂,也飞落到大公路上。他举头一望,周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旷野,旷野里什么也没有,入眼全是一派茫茫的白,就像身在雪原一样。怎么可能什么也没有呢?田七爷有些奇怪了,路上应该满是车辆呀,南来北往的呼啸而来,呼啸而去,随时都有被压成齑粉的危险。可田七爷把头转来转去,转得像拨浪鼓一样,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就像在沙漠里一样。一种无边的恐惧向田七爷袭来,他高高举起双手,耸起屁股,想要抓住什么。可是有什么给他抓的呢?
螳臂挡车!忽然一丝冷飕飕的声音传来,这声音仿佛来自天际,像从云缝间挤下来一样。是谁在冷笑?谁在冷笑?他大叫一声,终于从梦中挣了出来。他发现眼前站着一个政府官员,就是前几天告诉他有开放商看起了他稻田的人。那政府官员笑眯眯地问他,田七爷,你考虑好了吗?

癞蛤蟆挨一鹅卵石

释义:挺住一股劲。指受到打击后,明知不行也要坚持
事件:强子一翻身,忽然感到身下压着个软软的东西,像是个钱包。他赶紧翻起来,却原来是只癞蛤蟆。强子脸上有些发麻。小时候在乡下,他经常割猪草,手伸向一片茂盛的草丛,一不小心就捞到个软软的东西。癞蛤蟆从隐瞒的地方钻出来,叉开四肢拱起身子奋力往前爬。不过,癞蛤蟆的速度显然太慢,不管它费多大劲,似乎都只在原地打转。一个小土堆的阻碍也能掀它个四脚朝天。遇上坎子,它会土坷垃一般翻滚下去。
那时候,强子总会赶紧到处找石头。他听大人讲过,癞蛤蟆有毒,要是被癞蛤蟆碰着了,是会中毒的。而解毒的唯一办法就是砸破癞蛤蟆身上的毒瘤,砸出乳白的浆来,涂在蛤蟆碰过的地方。强子已经很多次碰着癞蛤蟆了,而且每次都砸出了那乳白的浆,不过,他一次也没胆子蘸白浆涂手上。结果,他竟然也没有中毒。
没中毒,仍然要迫不及待捡石头。这似乎成了他的一个条件反射。条件反射这东西很怪,它似乎不由人控制的。读书的时候,有个叫刚子的同学总是欺负他,在他脸上揪一把,啐他一口唾沫,或者伸出脚勾他一个仰趴。最让强子受不了的是,刚子还常常摸到他身后,冷不丁抬起膝头撞他的尾椎骨。那种尖锐而沉闷的麻痛会迅速穿透心脏,直冲脑门。双脚会一瞬间就失了力,身子半蹲不蹲窝下来,模样非常丑陋。通常,刚子会和其他同学一道,哈哈大笑起来。
每次遇到刚子他就不由自主发抖,恐惧伴随他整个学生时代。可是高中毕业后,两个人竟然一起到城里打工,成了很好的朋友。成了朋友后强子问刚子,读书时为什么总欺负他呀?我欺负你吗?刚子大吃一惊,我只是和你玩而已,我喜欢你才和你玩儿呢!
刚子的话让他想起小时候砸癞蛤蟆的事来。是啊,他就是和蛤蟆玩的呀,见到蛤蟆,在恐惧之余他又抑制不住地兴奋。他心里咚咚跳着寻石头,咚咚跳着把石头向癞蛤蟆扔过去。因为手发抖,石头经常砸不中。蛤蟆攀过砸进地里的石头,又继续奋力往前爬。他又咚咚跳着寻石头,又砸。一石头下去,正好中在蛤蟆背中心了。地有些软,蛤蟆竟被砸进泥土里。但它挣一挣又爬起来,变形的身子渐渐复了原,然后又往前爬去,不过,身子不再拱起来,动作也比以前慢了许多。
在整个石头击打过程中,癞蛤蟆从来没有发出过任何一种声音。它甚至也没有剧烈的抽搐或蠕动身子。石头砸下的一瞬间,它总是紧闭着眼睛,紧咬住嘴唇。安静一会儿后,它再慢慢睁开眼,努力把压在身上的石块挣开,再往前爬。
癞蛤蟆挨一鹅卵石,挺住一股劲。想到这句话时强子更加兴奋了,砸得更起劲了。我看你能挺多久!看你能挺多久!但是癞蛤蟆总是能够再次挺过来,它甚至也很少出血。有时候满背都砸满了白浆,也没见一滴血迹。癞蛤蟆有九条命。这也是老辈人传下来的一句话。
不过这次,强子没有捡石头,他寻来一根棍子,把癞蛤蟆轻轻拨了出去。天要下雨了,癞蛤蟆没处躲藏,就一拨拨往屋里涌。强子捡来一些废砖头,把帐篷的边沿紧紧压住。他已经在这个废旧的工地上住了一个多月了。最初刚子他们也和他住在这里,但是没住上几天,就受不住了。刚子叹口气说,就算种了一季玉米,扬花时遇到大风,玉米被天收去了!我想家了!再这样等下去我会疯的!
强子什么也没说,他一个人留了下来。白天,他就去工厂,候在大门口。晚上,就回这个帐篷里窝着。饿了,就去苍蝇馆子胡乱吃碗面。但是后来,连吃面的钱也不够了,他就去菜市场,捡烂菜叶,或扒垃圾桶,掏剩东西吃。他认准了一件事,无论如何,都要把工钱要到手!
工厂已经不想和他多话了,每次都通知政府来领人。政府官员一次次把他带回去,做思想工作。你去闹啥呀闹!你这几千块钱算什么!人家这是大项目,每年产值就有几十亿,还会差你那点渣渣钱!你再在这儿闹,破坏了投资软环境,老板撤资不投了,让这个城市每年损失几十个亿,你赔得起吗?
政府官员见强子紧闭着嘴不开窍,又说软话,给你说明白了,人家是资金周转有些迟滞,一缓过来就给你!你还是回去吧,别在这儿耗着了,有这耗的时间,你去别处打工,差不多又能再挣几千块钱了!
强子从政府出来,他还到工厂门口候着。他认准了一件事,无论如何,这次一定要把工钱要到手!
癞蛤蟆又爬了进来,还有一个小缝没堵住,它是从那小缝挤进来的。这一次,强子没再把它拨出去。他埋下头,大鼓着眼睛盯着癞蛤蟆,癞蛤蟆也大鼓着眼睛盯着他。他在癞蛤蟆的眼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狗拿耗子

释义:多管闲事。指做不在职责范围内的事情。
事件:狗该做什么呢?木根家婆越来越搞不明白了。
在木根家婆的见识里,狗是看家的。蜷在厢房外的草窠里,耳朵贴在地上。这使得它位置很隐蔽,而又能听见极远的极细的脚步声。就像一个隐形保镖,任何试图在不恰当的时候靠近房屋的人,都可能受到致命一击。还有一些人家养狗看家则是另外的办法,屋檐口下两根立柱间拉一根铁丝,铁丝上挂一个铁环,一根绳子一头接在铁环上,另一头拴在狗脖子上。倘有人来,狗会从屋檐口这边极快地冲到另一边。因为是拴住的,狗未必能咬住人,但是铁环和铁丝强力撞击发出的干燥尖锐的声音对来人绝对是一个震慑。这是一种大张旗鼓的方式,就像是主人身边穿着西装革履,高大冷酷的保镖。
狗还能干一件事,撵山。忙时看家,闲时撵山。过年的时候,旧年的农活都做完了,新年的农活还没有起头。大人们就爱捏一柄火枪。满山跑,寻些獐兔之类的小猎物。狗们也起了劲,做起了不太熟练的捕猎活。撒开脚丫子,满山野飞跑。间或低下头,翕动鼻翼捕捉猎物的气味。还真是不太熟练,动物的气味不怎么分辨得出来,以为是撵一个兔子,带着一群人跑了半天,抓到的却是一只耗子。大人们把狗啐一口,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大家嘻嘻大笑一阵,把死耗子扔一边,扛着猎枪回家了。猎枪上挂着空荡荡的晚风,熟睡的孩子趴在大人肩头,狗垂头跟在大人后面。
但是木根家婆不知道狗居然还能干这样的事情——
狗在前面,二楞在后面。狗和二楞蹑手蹑脚往前爬,走得像一群猫。像猫的狗爬上墙,翻过梁,钻进别人的屋子里。不过它不是去拿耗子,它把门闩咬开,放另一只猫进去。或者直接咬住钱包,又从墙上翻出来,扔给另一只猫。
木根家婆当然不知道。木根家婆看见二楞开着小车回村里来,穿着一身名牌运动服,从小车上搬下一副拐杖。二楞说木根家婆你老土了,这不是拐杖,这是球杆,高尔夫球杆。木根家婆说二楞你在外面打的啥工,发这么高的工资啊?二楞不屑地扁扁嘴,木根家婆你简直土得掉渣!我打工?你看见过打工的开高级小车打高尔夫?我开公司呢,当老板呢,别人给我打工呢!
木根家婆当然不知道给二楞打工的原来是一条狗!后来狗在拔门闩的时候被人捉住了。那次二楞虽然逃掉了,但是没有了员工的二楞的“公司”迅速倒闭,“大老板”二楞也迅速被铐起来,锒铛入狱。二狗入狱的消息传回村子,木根家婆惊得合不拢嘴,她拍拍身边的狗,自言自语地说,你们居然还可以当猫啊?她又叹一口气,当猫就当猫吧,怎么不去拿耗子呢?现在的耗子多猖獗!
三丫也是开着小车回村子来的。三丫身边的座位上也坐着一条狗,狗穿着西装打个领带,带着一顶帽子。木根家婆突然想到一句话,狗戴帽子,不受人尊敬!木根家婆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三丫白了木根家婆一眼,老土!一阵香风缭绕后,三丫手牵着戴帽子的狗绝尘而去。有个小学生给木根家婆解释,阿婆,你真是老土的,人和动物应该平等,这叫现代生活,你不懂!
但是三丫没过多久就死了,投河自尽的。村里人传得沸沸扬扬,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副诡异的笑和抑制不住的兴奋。有的说三丫是去给老板当小三,被大老婆发现,拖到街上打一顿。有的说老板大老婆没发现,是老板发现,三丫和老板的保镖有苟且的事,被老板扒光衣服撵了出来。有的压低声音附在木根家婆的耳朵上说,哪里是保镖,是狗,就是她带回村子里来过的那头穿西服戴帽子的大狼狗!啊哟,木根家婆的脸顿时羞得通红,木根家婆八十多岁的人了,老脸竟然还会羞得通红!
木根家婆失魂落魄回到家,她的眼前满是三丫小时候的样子,沾满泥点的脸蛋,冲天的小辫,胖墩墩的光脚丫。三丫跑过来,抱住木根家婆的双腿,仰着脸,眼睛又黑又亮。又黑又亮呢!木根家婆忍不住伸手去抱,但是抱起来的却不是三丫,是她的孩子,大狗儿、二狗儿、三狗儿。忽然又醒悟过来,手里抱的并不是她的孩子,而真是一只狗。木根家婆唤它幺狗儿。这幺狗儿是几个孩子给她送回来陪她的。几个孩子早就长大了,到外面的大城市去了,好几年没回来过了,去年春节的时候给她送了一只狗儿回来,说怕她寂寞,陪她的。

共 670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把几个微型放置在一起,标示为散文,称做《谚世界》或许有自己独特的用意---把传统的谚语和现代全新的事件结合起来形成当代寓言。我这里粗略概述一下各个部分的内容。第一个是螳螂和田七爷,有螳螂的铺垫,田七爷的叙述显得简略,二者之间贯通的是挡车的悲剧,使得文意骤然深化,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第二篇的概述:强子和癞蛤蟆、强子和刚子、强子和公司三组关系次第展开,结尾强子从癞蛤蟆眼力看到自己,似乎是告诉读者,他自己就是癞蛤蟆,但究竟谁是癞蛤蟆,其实不言而喻。第三篇若从狗的角度看地地道道的散文没错,若从木根家婆的角度看,又是实实在在的小说,人物,社会环境,情节完整呈现。木根家婆具有两面性---落后的和迷惘的,一些新事物搞得她无所适从,同样具有极大的反讽意味。第四篇主要有两个人物---狗大、小丫,其他人都是陪衬,故事围绕狗大给村里人讲述城市生活和村里小丫捉萤火虫交错展开,整个故事嫁接在鸡吃萤火虫的“童话”---小丫自己想象的神奇情境上,使得主题折射出多彩的光线,引人深思。这样一组既可称为寓言,又可叫做微型小说,也能作为散文的作品,已经造就新时期文学式样的开拓性贡献,应当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注。问好作者!【编辑:浪里飞梭】倾情推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 062227】
1 楼 文友: 201 -06-21 22:4 :25 作者想象丰富而奇特,描写逼真而生动,语义丰赡,意旨深远,将会给文学带来创新性的贡献。感谢作者! 无欲则刚,无心则静,无求则富,无为则成。一叶浪尖过,心平路自平。
回复1 楼 文友: 201 -06-21 22:52:17 辛苦了,感谢
2 楼 文友: 201 -06-21 22:54: 5 您的作品真的有一种横空出世的震慑力。 无欲则刚,无心则静,无求则富,无为则成。一叶浪尖过,心平路自平。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如何治疗
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品
女性乳腺癌前期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