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不知天地有清霜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30
摘要:“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在这物欲横流的今天,时间最是无情,消融了我诸多美好记忆。若不是眼前的一场青霜,我怎会想起求学的不易?怎会想起那些年的弟弟?他的辛劳,我无法想象,我也无法报恩,只能念着他的好。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初读诗句不懂其中真意,柳条蒙住日月,就会没了清霜?我母亲教我做的糖冰块,不也是秋天的杰作?
有幸去农村参加婚礼,在深秋霜降后。
早起,拉开窗帘,窗玻璃上凝结了多姿的霜花,对着呵气,霜花慢慢融化了,如一条条冰河解冻,在玻璃上流泻出轻盈的弧。看着洁白的霜花,我的心弦悄然一动,想起了作家迟子建轻叩时光的文字:“2012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在她的心里,纯洁的霜花,有着最为清丽脱俗的姿态和润泽心肺的天然之香。
走进院子里,金色的光,在草叶尖一闪一闪的,青绿的菜叶子敷上了一层霜花。
霜花最喜的便是枯黄秸秆了,入秋霜降后青霜蹑手蹑脚地闯进,一粒紧挨着一粒,洁白洁白的,闪着光,发着光。远远就看见了,误以为邻居小妹打翻了盐罐子。盐粒子金贵着,谁会撒泼这么多?问母亲才知是霜,下了霜的缘故。“下霜”是从天空中像雪花一样吱吱呀呀飞舞来的,上学后才知: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华而形成的。
儿时的我最怕路上铺着玉米秸秆,尤其是刚铺的缝隙大,一脚深一脚浅,踩下淹没鞋帮,霜花便抖落蹦进鞋里,坐在教室一整个上午脚都是冰冷的。
后来我如愿离开家乡异地求学,可惜的是再已见不到霜花了。
日思夜想的霜花,只见于诗词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诸多美好想象在霜华里。唐朝诗人颜粲以《白露为霜》为题挥就一诗:“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霜凝结于诗句中,或悲或喜。
捧起晶莹剔透的霜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碗里盛些糖水,放一根打结的稻草。次日晨起,端来瓷碗,围着火炉,提起稻草,嚓嚓吃起冰块来,很是带劲。
秋天,菜院里,绿的青菜,白的萝卜,撒着洁白的冰晶,太阳出来花儿谢了,菜叶也有些焉了,那又何妨?霜打过的菜,烧起来的味道特好,有着冬天最清凛可口的味道。
故乡人顺应时节吃菜,冬春吃白菜、青菜、萝卜,夏秋瓜果、豆子、瓜尖儿。婶婶的小院子从不闲,收了瓜果,种白菜萝卜。印象最深的是秋,白菜萝卜一畦畦,一溜儿铺开,可随意采摘,最是香甜。
走进水库区,太阳缓缓升起,水面上雾气腾腾,宛若置身仙界,如梦如幻。水面上的薄冰化为雾气半空飞舞,瞬间化为乌有。
突然想起了他,一个十三岁不惧青霜的人——弟弟。为担起家庭重任,那年的秋天,正是霜降日,他辍学了,回家替父耕田种地。
他上学时利用零花钱购买了零散的三七,凑多了就让父亲拿到集市上卖。因喜好三七烟,回家后就提出要栽种。父母帮忙张罗,他整日在地里忙:耕地、插木桩、搭棚、挖沟渠……忙得不亦乐乎。
多少个清霜的清晨,天还灰灰蒙蒙,他便到地里摸着爬满霜花竹竿搭架子、盖树叶,尽管手脚冻得通红,还是一分钟也不停地做着。冬天更冷,那树梢上挂满长长的冰链子,他还是马不停蹄地下地,取种子、洗种子、挖子条、撒松针……一样样有条不絮地做着。
“弟,你摸着青霜,北风呼呼刮过,你不觉冷吗?”
“心若向阳,何惧冷?”是的,三七是的他的阳光,给予他光与热。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四年的光景,他迎来了阳光。三七事业小有成就,盖了洋房,买了小汽车。他的太阳也是我的太阳,要不是她的精心努力,贫困家庭出身的我怎会去念大学,怎会教书育人?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若不是眼前的一场青霜,我怎会想起求学的不易?怎会想起那些年的弟弟?他的辛劳,我无法想象,无法报恩,只能在心底念着他的好。
共 14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不知天地有清霜》这一篇散文,作者以流畅的言语,将自己在深秋,霜降后,有幸去农村参加婚礼,清晨起床,眼前的一场青霜所见叙述,景触情生,以回忆的文笔,把自己儿时家贫没有筒靴,霜降了也穿破旧的布鞋上学的往事描写;将那年的秋天,正是霜降日,一个十三岁不惧青霜的弟弟,为担起家庭重任,辍学回乡,替父耕田种地的故事叙说。总之,文写前后呼应,条理清晰,几多古诗言引入,让文章更有灵气。欣赏了,推荐赏读,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程南】
1楼文友: 21: 8:28 借青霜往事忆,文叙紧扣主题。
2楼文友: 21: 8:47 问候作者,创作快乐!
楼文友:- 1 09:26:14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都在关注这首诗了,文章没怎么看,你不介意吧 一聚牛山多少泪,人生何处不忧伤?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灯盏花产业领航者
云南道地药材 灯盏花怎么样
分销小程序注册一键生成小程序
小儿预防感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