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用一盒胭脂点染爱情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30
爱恋,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也是一个解释不清楚的问题,关于生死契阔,关于与子成说。生活中,有人收获了爱情,也有人错过了爱情。文学世界中,爱情更是一种神秘的能量,让人可生可死。
提起爱情小说,琼瑶又怎么错过?然而,她笔下的爱情实在太过美好,就像是生在桃花源之中:恋爱和婚姻必定在最后得到统一,爱情是过程,婚姻是归宿。在爱情中,她和他为彼此痴狂,她们是那么的纯净、专一,似乎那一颗心就捧在手中,捧在爱人的面前。于是,那过程中的挫折、坎坷都是爱的装饰品,让那爱恋越发的美艳。
这样的爱情,就像是童话,几乎满足每个女子对于爱情的憧憬,才子佳人,相携到白头。那两情相悦的目光,甘愿为爱而生而死的决绝,几乎可说是情感的极致,被人艳羡着。然而,这生活,又是否存在这样的感情?
人说:爱情就像鬼,听说的人多,遇到的人少。人们爱上的是一些人,与之结婚的又是另一些人。
爱情和婚姻在显示的生活中似乎就是鱼与熊掌,能够将二者皆收之囊中之人,少之又少。如此现实的爱情,相对琼瑶笔下的美满,似乎是残缺的,却也是最真实的。因为看着看着,你会发现,那书中的谁与自己身边的某某某怎么那么像?那写的怎么就那么想自己的情感经历?甚至,会深陷其中,分不清楚到底谁是谁的影子……
亦舒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说:“我根本是非常怀疑爱情这回事的。写小说是写小说,生活是生活,日日挤着轮渡去上班,打着呵欠,穿着球鞋、牛仔裤,生活在小说中……那简直是悲惨的,幸亏能够把两者分开。”如此,可知她眼中的爱情是不现实的,可望不可求。然而,婚姻是现实的,更可靠的。于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们学会了选择,并要为之负责,承担后果。在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就像是在做一个1/2的选择题,没有融合的可能。
于是,《她比烟花寂寞》中的徐佐子选择了婚姻。她从姚晶的生活,姚晶的爱情,看到了爱情的支离破碎,看到了感情的脆弱,甚至烟消云散。于是,她说:“维系婚姻有许多因素,有些人力求归宿,有些人为一张护照,也有人为爱情,为饭票,或为扬眉吐气,林林总总,数之不尽,关系千丝万缕。”
然而,这世间要使得女性放弃对爱情的追逐又是何其不现实,或者说是绝无可能的吧!正如歌德所言,“那个少年不钟情?那个少女不怀春,这是人性中至圣。”一句话,道尽了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即便是亦舒对爱情抱有怀疑的态度,却也没有办法违心的阻碍自己笔下的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为爱的冲动。于是,亦舒的笔下,除了选择更靠近婚姻之外,还是会在爱情和婚姻之间摇摆,以期望能遇到那个所谓的对的人,遇见爱情,即使希望渺茫。
如此,《玫瑰的故事》中苏更生去追求了爱情,却也能在爱情中保持理智。年轻时候的苏更生经历过一次不成功的婚姻,但却没有向在交往的黄振华提及。当黄振华在无意之中得知后大惊失色,经过了一夜的思想斗争,黄振华追到了机场,对苏更生说:“我原谅你。”苏更生却说,“我有什么事要你原谅?我有什么对你不起,要你原谅?每个人都有过去,这过去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你觉得不满——太不幸了,你可以另觅淑女,可是我为什么要你原谅我?”作为女性,亦舒无疑是理性的,她知道自己做过什么,在做什么。她坚定地坚持自己是完全自主的,不必为那男性的标准而改变自己去逢迎,去做事。所以,在苏更生眼中,黄振华所谓的‘原谅’是一种侮辱。她宁愿就此离开黄振华,失去黄振华,也不要自己的人格尊严受辱。
即便是痛入骨髓也仅是点到为止,轻描淡写,全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沧桑之后的平淡,波澜不起,生活依旧按照原来的样子继续。即使再痛,也只需要放在自己的心中,不必拿出来,没有什么是失去了便再活不下去了。收好了,脸上的笑容维持原样,生活,继续。就是这样的故事,情节简单紧凑,那活泼幽默的语言也让人感觉犀利痛快。
我骨子里的痛与悲哀,只需要自己懂就好,你不懂没有任何关系。亦舒的书就是给人这样的感觉。即使再痛,自己生活也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不比琼瑶笔下的大悲大喜那般浓烈,没有了爱似乎生活就停止了,时间也没有了意义。亦舒要的,或许就是这样子的模糊,仿佛自己就生活在那书中,或许那个人物就是自己。
这样的女子,哪里还会在乎那所谓的浪漫?即使她心底是欢喜的,但是她却能犀利的告诉自己那不重要,逼着自己成为一个自爱自立的独立个体。于是,她们成为了女强人,即便感到孤独也不会怨叹,她们依旧能够在生活中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依旧有一大箩筐的笑话。这样的情况下,她们在寻找的另一半时,不再用心,而是用的——头脑。
当现实让你需要一个另一半的时候,迫于难过,终究还是会迁就。故而徐佐子年少气盛调子颇高,却在看到了姚晶灿烂背后的凄凉不堪之时,妥协了。她害怕那样的孤单,他害怕自己不被需要,于是她对自己的男友说:“当我死的时候,我希望丈夫子女都在我的身边。我希望有人争夺我的遗产,我希望我的芝麻绿豆宝石戒指都有孙女爱不释手,号称是祖母留给她的。我希望孙儿结婚时与我商量。我希望我与夫家所有人不和,吵嘴不休。我希望做一个幸福的女人,请你帮我。”
看着这样的文字,会笑,笑到流泪。这就是亦舒。她笔下的人物如同棋子,她总是能够给她最合适的位置,一起一落间,似乎有宿命在冥冥之中调度,不显任何痕迹。像是一幕戏剧,那些人物奉命而来,登场、演戏、退场,继而开始下一场剧目。就像亦舒说的,“一个女人,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身份,都少不了这一盒胭脂。胭脂是一种象征,这种女人,那种女人,都要努力让自己活得更美。”
共 221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小时读“琼瑶,”大时品“亦舒。”琼瑶笔下的爱情缠绵悱恻,美如幻境,两情相悦,不仅有缘还要有份,二者缺一不可。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相许,情节无一处不细致精美,故事也通常是千篇一律:男女主人偶然结识,在来往间互相吸引,从此爱得痴缠,却偏偏有那不识趣的来搅局,费尽心思要拆散一对玉人,男女主人皆是善良人物,不忍伤害他人,便只得排除万难,只为取得反对之人的好感,水到渠成。相比琼瑶的完满结局,亦舒笔下的爱情更令人深省。没有大起大落的悲喜,没有非你不可的矫情,她笔下的爱情,真实,可叹。芸芸众生,各有各的往事,各有各的曾经,遇见了,在一起,分开了,便放下。谁人没有过去?谁人没有缺憾?人生本就苦闷,何必再庸人自扰,耿耿于怀。正如文中苏更生所言那般,我不必你原谅。用一盒胭脂点染爱情,女人便如这一盒胭脂,点染的是爱情,燃尽的是青春。【:洛荷】
1楼文友:- 0 2 :05:47 爱情,不仅如胭脂,也是一种情怀。
年轻时候,我们无限期待,拥有了,便无限透支。有的,彼此扶持,有的,相互厌弃,有的,白头偕老,有的分道扬镳。
也许此刻陪伴在身边的不是自己曾经最爱的那一个,但必然,他(她)一定是你最亲的那一个。 浮生面具三千个,谁人共我长歌?
回复1楼文友: 19:05: 2 洛荷姐,你的话就像你一样,精彩。活在当下的人,最幸福!
鲁南制药利鲁唑片
肌肉萎缩什么原因
肌肉萎缩的原因
宝宝嗓子发炎反复发烧怎么办人缺钙有啥症状
灯盏花产业怎么样
上一篇:星月茶言观色散文
上一篇:江南洛扎洛夫的纸条书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