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24
鲁迅先生的精神是宝贵的财富
鲁迅先生诞辰1 0周年 沪上纪念活动明日举行 没有过时,鲁迅思想仍然影响着今人
今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诞辰1 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个民族的记忆,鲁迅先生的形象、文字和思想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里。而在先生离世的75年之中,人们究竟为了却先生的心愿做了哪些事情?又该如何看待“鲁迅过时论”?本报记者就此做了探访。另悉,上海市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 0周年大会将于9月2 日举行。
鲁迅了却了多少心愿
9月初,赶着鲁迅诞辰1 0周年的节点,《鲁迅大全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也了却了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的一大心愿。多年来,周海婴一直为这套集子的问世而奔走,只是他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去世,未能看到心愿的实现。
据本报记者了解,将自己的作品编成一些集子与读者分享,其实也是鲁迅本人的心愿。友人回忆,鲁迅每年的最后一天必在整理日记,并选编自己当年的杂文集。比如在1925年12月 1日所写的《〈华盖集〉题记》里,鲁迅就说:“在一年的尽头的深夜中,整理了这一年所写的杂感,竟比收在《热风》里的整四年中所写的还要多。”
那么,鲁迅为什么如此热衷自编文集,进行出版呢?据鲁迅自己说:“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种苦味,所以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给来者一些极微末的欢喜。人生多苦辛,而人们有时却极容易得到安慰,又何必惜一点笔墨,给多尝些孤独的悲哀呢?”
《鲁迅大全集》在鲁迅诞辰1 0周年诞辰出版,也算是了却了鲁迅“给来者一些极微末的欢喜”的心愿。《大全集》主编李新宇对本报介绍,此套书较之过去的全集,最大不同就是新增了近百个文本,包括鲁迅的20余篇演讲,同代人回忆文章中的鲁迅语录,以及鲁迅赠夫人许广平书籍的几十个题赠扉页。此外,就是力求让注解保持客观公正。
另一方面,鲁迅的心愿也并非完全都了却。鲁迅研究专家告诉记者,像鲁迅在作品中反复批判的“中庸之道”、“精神胜利法”、“奴性”等劣根性自然没有完全断根。为了实现这一点,人们的心灵重建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鲁迅究竟有没有过时
最近,在某些地方的新一轮课改之中,鲁迅的一些文章被从课本里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当下作家的作品。这一改变或许让一些学生松了口气,因为在他们中间早就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说法。孩子的心情尚可理解,但是课本编者的意图却着实让人疑虑,人们无从知晓这些编者究竟要将鲁迅置于何种境地。人们不禁要问:鲁迅是不是过时了?
对此,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之中向记者表示:“鲁迅自己说过这句话,‘如果我的文章和时代同时消灭,我是最高兴的,因为我文章的弊病而消灭,我的文章也消灭,很高兴。’可实际上鲁迅揭露批判的一些弊病,还是存在的。既然存在,现在很多朋友、很多学生、很多年轻人读了鲁迅的书,觉得他的文章还是很有道理,很有意义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周海婴其实一直在为捍卫和传播鲁迅的思想和地位而战,并且他一直在推动成立鲁迅基金会,支持发扬鲁迅精神的活动。这也是针对“鲁迅过时论”的应对之策。
事实上,正如前文所述,只要还有心愿未了,鲁迅的思想就绝没有过时。对此,上海鲁迅纪念馆馆长王锡荣有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要看课改调整和减少鲁迅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鲁迅过时了”,那这样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何为先进?就是对社会有引领、导向的作用,但相对而言,又不能脱离时代。”王锡荣说,“鲁迅是一位思想家,他关注到很多更加深刻的东西,包括国民性的问题。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鲁迅对一些社会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性,这些问题目前还存在,还在鲁迅的批评视野之内。”
不久前传来消息,在新近改版的上海初三语文教材中,有一个单元集中学习《风筝》、《故乡》、《孔乙己》、《自题小像》、《自嘲》等鲁迅名篇。鲁迅的地位得到了强化。
(编辑:刘云飞)
为什么来月经有血块大庆妇科专科医院怎么查有没有血栓
上一篇:刀剑神皇 0076、丁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