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来我们村庄总是在饭熟的时候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03
三学来我们村庄总是在饭熟的时候。
他将时间掐得非常准,好像他的鼻子不是鼻子,而是一根神奇的无限延伸着的吸管,窑院里一户户人家屋顶烟囱的炊烟从房顶飘散到院中,厨房里飘出来一股股玉米糁子炝萝卜丝的香味儿,队里散工的大人扛着犁或者䦆头铁锨刚刚踏进院门,三学一准儿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端着他那只碗口豁豁牙牙的大瓷碗,立在院中。
三学脑门光秃秃的,头上几支灰白色头发下露出红亮亮的头皮来,三学的脸瘦长瘦长,颧骨高高支棱着,脸上的皱纹像木匠的刻刀刻上去的一样亮,三学下巴颌上一年四季被一大蓬灰白色的长胡须,荒草样乱蓬蓬地肆意覆盖着。
三学是个乞讨的叫花子。三学在我们村庄乞讨已有好些年了。三学从哪里来,他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他为什么乞讨?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懒得打问。我们只看见,三学站在村庄窑院人家的院子里,一声不吱端着他那只碗口豁豁牙牙的大瓷碗,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唉声感叹着一边接过三学的大瓷碗,舀几勺刚煮熟的玉米糁子;有些面善的女人,递给他一块热馍馍;有吝啬些的,将娃娃吃剩的馍疙瘩丢在碗里,就将他打发了。
我是见过三学吃饭的。他蹲在地上,将馍馍捧在手心,或许是怕馍馍渣掉下来吧,他将双手掬得特别紧,好像他手里捧的不是一片玉米面、高粱面居多的杂粮干馍馍,而是他的命根子!他将手举到嘴前,用嘴里仅剩的几颗牙齿咀嚼着,喉咙里发出“咕儿咕儿”的下咽声。三学吃起玉米糁子来,那绝对是我们眼里一幅很耐看的景儿!他捧着那只豁豁牙牙的大瓷碗,一双筷子轮得飞快,瓷碗里响起鸡在瓷钵里啄食样的当当声,一眨眼功夫,瓷碗就露了底。然后,三学将碗倒扣在脸前,开始进行我们百看不厌的舔碗。三学的舌头宽厚而柔韧,他的舌头沿着碗沿,转动得又灵巧又顺溜,一圈,两圈,直到碗里光光净净,比清水洗过的还要干净。
都说孩子的心灵是天底下最纯净最天真无邪的,其实远远不是那么回事。那年月,我们小小的心灵里,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残忍甚至是邪恶。我们欺软怕硬,从田野跑进村庄的一条野狗朝我们呲着牙汪汪汪几声,足以吓得我们魂飞魄散,“哇”地一声哭出声来。但我们敢掏屋檐下的麻雀窝,掏麦地里的山雀窝,我们更喜欢捉弄三学。我们跟在三学身后,从村庄里一户人家走进另一户人家,我们甚至站在远处唱儿歌似的齐声喊着“疯——三——学——疯——三——学”,有胆子大些的,会朝着他吐口水做鬼脸。三学从不恼,至多,他扬扬手里顶头有条裂缝的竹棍,吓唬我们几下。
那天,也不知是我们中的哪一个促狭鬼想出来,我们想捉弄一下三学。那是个冬天的早晨,太阳挂在窑脑上,窑院里暖烘烘的。三学挨家挨户乞讨过了,看样子他的“战绩”不错,一副红光满面的样子。我们趴在窑顶通往窑院坡路的土坎上,看着三学弯着腰,拄着竹棍沿着坡路往上走,光亮的头顶一闪一闪已快晃到我们眼前,我们大气都不敢呵一下。忽然,不知谁学着村庄里窑顶麦场上放演的我们最爱看的那些战斗片里的腔调高喊了一声:“向疯三学——开——火!”
一瞬间,土块、碎石头、瓦片像黄昏时村口树巅上飞旋的乌鸦,一齐向着三学飞了过去。三学身子一哆嗦,习惯性地用手挡着头,当看见是我们时,他像往常一样扬了扬手里的竹棍,望着我们咧开嘴笑了。我们兴奋极了。于是,更多的土块、碎石头、瓦片一齐向着三学飞了过去。三学起初还在躲闪着,躲着躲着,我们看见,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出来。或许是怕我们看见,三学转过身,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三学忽然“哇——”地一声,放声哭了。
我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但不久笑容就僵在了我们脸上。
三学立在坡路上,他背对着我们,张着嘴,头倒仰着,用他苍老的声音呜呜呜放声大哭着。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哭,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在村庄里,只有那些家里死了爹娘的孝男孝女,才会这样放声嚎哭。
我们的心像猛然被人狠劲揪住,一个个煞白着脸,逃一般跑回家了……
突然想起三学,是在今年春天。
春节其间,我在县志办上班的一个熟人送给我一本《周原县志》,那天正好闲着,便信手翻阅起来。翻着翻着,县志上人物传略一章,有段文字一下攫住了我的目光——
冯珊雪(1891~?),周原凤鸣镇陵头村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著名进步人士。1912年,他考入浙江省立蚕业专科学校。在校6年,矢志苦学,并初步接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毕业后,先后在紫阳、富平县立职业学校任教。后归周原,192 年创办周原职业学校,传授木科、竹科、砚科技艺,培养了一大批实业人才。1926年冬,经陈琦、曹勇介绍,冯珊雪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中共周原特别支部委员……1949年周原解放后,冯珊雪历任凤鸣中学校长、县教育局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冯珊雪被污为“叛徒”,横遭摧残,后流落乡间乞讨度日,乡人时称“疯三学”,后不知所终。
我心里像被一种利器划了一下,有种说不出的疼,我拿书的手忽然抖得厉害。
当时,我多想伸出手,穿过遥远的岁月,在我那幼小而无知的脸上,狠狠抽上几耳光。我们那时真混蛋啊!那个年代真混蛋啊!那时的人真混蛋啊!
我看书时有个被人耻笑已久的习惯,看到动情处会不知不觉将手指含在嘴里,轻轻咬起来。那天妻子进门时,惊奇地朝我呐喊道,你干啥,手指上流血了。
回过神,我发现,左手中指指肚上露出一排清晰的牙印,血正从伤口处不断汩汩渗出来。 共 211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阅读此小说,心里隐隐作痛。一个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老干部,在荒唐岁月里,被污为“叛徒”,横遭摧残,流落乡间乞讨,被人称为“疯三学”,受尽了屈辱,而且,竟然不知所终。这本身就是令人心痛的事。作者写这种心痛,从一个儿童的观察视角入笔。一开始,就用工笔手法,极其传神地描摹出在乡村乞讨的“疯三学”看似疯癫的肖像、动作。作者又重点记叙和描写了“我”和一群乡村孩子拿土块、碎石头、瓦片投掷“疯三学”的情节和场景。尤其是“疯三学”嚎啕大哭的时候的描写:“他背对着我们,张着嘴,头倒仰着,用他苍老的声音呜呜呜放声大哭着。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哭,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在村庄里,只有那些家里死了爹娘的孝男孝女,才会这样放声嚎哭。”我一边阅读,一边心灵里也跟着震颤寒冷。他的哭,是精神彻底绝望的哭。作者运用了倒叙手法,先叙写几十年前的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然后,又一下子跳到现在时光,揭示了“疯三学”的身世秘密,也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深深的懊悔和忏悔:那个时代,戕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肉体和灵魂,也扭曲了一代人的善良本性。简短的篇幅涵盖了大历史,一个人物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值得咀嚼的简短小说,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100001】
1 楼 文友: 2019-05-08 20:57:24 短篇幅,大历史。一个生活场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人物的悲剧,一个时代的痛!
2 楼 文友: 2019-05-09 07: 7:28 孩子们的做法是没有来头的,三学的处境是凄凉的,但人们很心软,自己本没有什么好吃的,乞讨的人来都会给上一点,一个为革命做出过大贡献的人,乞讨度日,又被孩子欺负,内心该有多么绝望,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又有多少人不知所终了呢!很喜欢这篇文章,细细道来,引人思考。细节描写很是出彩,吃东西的样子,哭泣时的细节。
更没有人懒得打问,这句话是不是不对?作者是想说没有人问吧。也许是我理解有误,总觉得读着不顺畅,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楼 文友: 2019-05-10 10:59:19 一篇微型小说写出一个时代的痛!向英雄致敬!拜读。赞! 一个脑筋不会转弯的人,身患文字洁癖症,尚在治疗康复中。
4 楼 文友: 2019-05-11 08:20: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 2019-05-12 17:12:46 文章构思巧妙,描写细腻自然,以一件小事浓缩折射出大时代的背景,让人唏嘘不已。
这么生动的故事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西秦故土,实在感人至深。学习了。跌打损伤多吃什么食物哪些儿童止咳药不含防腐剂冠心病心绞痛吃哪些食物好
他将时间掐得非常准,好像他的鼻子不是鼻子,而是一根神奇的无限延伸着的吸管,窑院里一户户人家屋顶烟囱的炊烟从房顶飘散到院中,厨房里飘出来一股股玉米糁子炝萝卜丝的香味儿,队里散工的大人扛着犁或者䦆头铁锨刚刚踏进院门,三学一准儿跟在他们屁股后头,端着他那只碗口豁豁牙牙的大瓷碗,立在院中。
三学脑门光秃秃的,头上几支灰白色头发下露出红亮亮的头皮来,三学的脸瘦长瘦长,颧骨高高支棱着,脸上的皱纹像木匠的刻刀刻上去的一样亮,三学下巴颌上一年四季被一大蓬灰白色的长胡须,荒草样乱蓬蓬地肆意覆盖着。
三学是个乞讨的叫花子。三学在我们村庄乞讨已有好些年了。三学从哪里来,他家里都有些什么人,他为什么乞讨?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懒得打问。我们只看见,三学站在村庄窑院人家的院子里,一声不吱端着他那只碗口豁豁牙牙的大瓷碗,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唉声感叹着一边接过三学的大瓷碗,舀几勺刚煮熟的玉米糁子;有些面善的女人,递给他一块热馍馍;有吝啬些的,将娃娃吃剩的馍疙瘩丢在碗里,就将他打发了。
我是见过三学吃饭的。他蹲在地上,将馍馍捧在手心,或许是怕馍馍渣掉下来吧,他将双手掬得特别紧,好像他手里捧的不是一片玉米面、高粱面居多的杂粮干馍馍,而是他的命根子!他将手举到嘴前,用嘴里仅剩的几颗牙齿咀嚼着,喉咙里发出“咕儿咕儿”的下咽声。三学吃起玉米糁子来,那绝对是我们眼里一幅很耐看的景儿!他捧着那只豁豁牙牙的大瓷碗,一双筷子轮得飞快,瓷碗里响起鸡在瓷钵里啄食样的当当声,一眨眼功夫,瓷碗就露了底。然后,三学将碗倒扣在脸前,开始进行我们百看不厌的舔碗。三学的舌头宽厚而柔韧,他的舌头沿着碗沿,转动得又灵巧又顺溜,一圈,两圈,直到碗里光光净净,比清水洗过的还要干净。
都说孩子的心灵是天底下最纯净最天真无邪的,其实远远不是那么回事。那年月,我们小小的心灵里,藏着那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残忍甚至是邪恶。我们欺软怕硬,从田野跑进村庄的一条野狗朝我们呲着牙汪汪汪几声,足以吓得我们魂飞魄散,“哇”地一声哭出声来。但我们敢掏屋檐下的麻雀窝,掏麦地里的山雀窝,我们更喜欢捉弄三学。我们跟在三学身后,从村庄里一户人家走进另一户人家,我们甚至站在远处唱儿歌似的齐声喊着“疯——三——学——疯——三——学”,有胆子大些的,会朝着他吐口水做鬼脸。三学从不恼,至多,他扬扬手里顶头有条裂缝的竹棍,吓唬我们几下。
那天,也不知是我们中的哪一个促狭鬼想出来,我们想捉弄一下三学。那是个冬天的早晨,太阳挂在窑脑上,窑院里暖烘烘的。三学挨家挨户乞讨过了,看样子他的“战绩”不错,一副红光满面的样子。我们趴在窑顶通往窑院坡路的土坎上,看着三学弯着腰,拄着竹棍沿着坡路往上走,光亮的头顶一闪一闪已快晃到我们眼前,我们大气都不敢呵一下。忽然,不知谁学着村庄里窑顶麦场上放演的我们最爱看的那些战斗片里的腔调高喊了一声:“向疯三学——开——火!”
一瞬间,土块、碎石头、瓦片像黄昏时村口树巅上飞旋的乌鸦,一齐向着三学飞了过去。三学身子一哆嗦,习惯性地用手挡着头,当看见是我们时,他像往常一样扬了扬手里的竹棍,望着我们咧开嘴笑了。我们兴奋极了。于是,更多的土块、碎石头、瓦片一齐向着三学飞了过去。三学起初还在躲闪着,躲着躲着,我们看见,泪水从他的眼里流了出来。或许是怕我们看见,三学转过身,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三学忽然“哇——”地一声,放声哭了。
我们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但不久笑容就僵在了我们脸上。
三学立在坡路上,他背对着我们,张着嘴,头倒仰着,用他苍老的声音呜呜呜放声大哭着。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哭,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在村庄里,只有那些家里死了爹娘的孝男孝女,才会这样放声嚎哭。
我们的心像猛然被人狠劲揪住,一个个煞白着脸,逃一般跑回家了……
突然想起三学,是在今年春天。
春节其间,我在县志办上班的一个熟人送给我一本《周原县志》,那天正好闲着,便信手翻阅起来。翻着翻着,县志上人物传略一章,有段文字一下攫住了我的目光——
冯珊雪(1891~?),周原凤鸣镇陵头村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著名进步人士。1912年,他考入浙江省立蚕业专科学校。在校6年,矢志苦学,并初步接受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思想。毕业后,先后在紫阳、富平县立职业学校任教。后归周原,192 年创办周原职业学校,传授木科、竹科、砚科技艺,培养了一大批实业人才。1926年冬,经陈琦、曹勇介绍,冯珊雪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选为中共周原特别支部委员……1949年周原解放后,冯珊雪历任凤鸣中学校长、县教育局局长等职。“文化大革命”中冯珊雪被污为“叛徒”,横遭摧残,后流落乡间乞讨度日,乡人时称“疯三学”,后不知所终。
我心里像被一种利器划了一下,有种说不出的疼,我拿书的手忽然抖得厉害。
当时,我多想伸出手,穿过遥远的岁月,在我那幼小而无知的脸上,狠狠抽上几耳光。我们那时真混蛋啊!那个年代真混蛋啊!那时的人真混蛋啊!
我看书时有个被人耻笑已久的习惯,看到动情处会不知不觉将手指含在嘴里,轻轻咬起来。那天妻子进门时,惊奇地朝我呐喊道,你干啥,手指上流血了。
回过神,我发现,左手中指指肚上露出一排清晰的牙印,血正从伤口处不断汩汩渗出来。 共 211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阅读此小说,心里隐隐作痛。一个大革命时期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老干部,在荒唐岁月里,被污为“叛徒”,横遭摧残,流落乡间乞讨,被人称为“疯三学”,受尽了屈辱,而且,竟然不知所终。这本身就是令人心痛的事。作者写这种心痛,从一个儿童的观察视角入笔。一开始,就用工笔手法,极其传神地描摹出在乡村乞讨的“疯三学”看似疯癫的肖像、动作。作者又重点记叙和描写了“我”和一群乡村孩子拿土块、碎石头、瓦片投掷“疯三学”的情节和场景。尤其是“疯三学”嚎啕大哭的时候的描写:“他背对着我们,张着嘴,头倒仰着,用他苍老的声音呜呜呜放声大哭着。那是一种伤心欲绝的哭,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在村庄里,只有那些家里死了爹娘的孝男孝女,才会这样放声嚎哭。”我一边阅读,一边心灵里也跟着震颤寒冷。他的哭,是精神彻底绝望的哭。作者运用了倒叙手法,先叙写几十年前的悲剧人物的悲惨命运。然后,又一下子跳到现在时光,揭示了“疯三学”的身世秘密,也通过动作、心理描写写出了“我”的深深的懊悔和忏悔:那个时代,戕害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肉体和灵魂,也扭曲了一代人的善良本性。简短的篇幅涵盖了大历史,一个人物的悲惨命运揭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值得咀嚼的简短小说,推荐赏读!【编辑:快乐一轻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5100001】
1 楼 文友: 2019-05-08 20:57:24 短篇幅,大历史。一个生活场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人物的悲剧,一个时代的痛!
2 楼 文友: 2019-05-09 07: 7:28 孩子们的做法是没有来头的,三学的处境是凄凉的,但人们很心软,自己本没有什么好吃的,乞讨的人来都会给上一点,一个为革命做出过大贡献的人,乞讨度日,又被孩子欺负,内心该有多么绝望,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又有多少人不知所终了呢!很喜欢这篇文章,细细道来,引人思考。细节描写很是出彩,吃东西的样子,哭泣时的细节。
更没有人懒得打问,这句话是不是不对?作者是想说没有人问吧。也许是我理解有误,总觉得读着不顺畅, 轩窗听雨,淡看似水流年。
楼 文友: 2019-05-10 10:59:19 一篇微型小说写出一个时代的痛!向英雄致敬!拜读。赞! 一个脑筋不会转弯的人,身患文字洁癖症,尚在治疗康复中。
4 楼 文友: 2019-05-11 08:20: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5 楼 文友: 2019-05-12 17:12:46 文章构思巧妙,描写细腻自然,以一件小事浓缩折射出大时代的背景,让人唏嘘不已。
这么生动的故事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西秦故土,实在感人至深。学习了。跌打损伤多吃什么食物哪些儿童止咳药不含防腐剂冠心病心绞痛吃哪些食物好
上一篇:p心之所伤p
相关阅读
- [人生感悟]浙江引进文森-汉密尔顿&戴维斯-梅森2名训练师 前者曾与波神合作
- [人生感悟]森碟高尔夫球照片被“疯传”,当看到她蓄力的瞬间,这胳膊我酸了
- [人生感悟]咖喱酱证件照曝光,眉目清秀颜值颇高,还意外撞脸白冰
- [人生感悟]诸葛大力入行前照片曝光,看到她无美颜滤镜的样子,还是你女神吗
- [人生感悟]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人生感悟]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人生感悟]袁杏宜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坛讲演活动
- [人生感悟]衰退担忧便市场恐惧 投资者逃离几乎所有主要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