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散文骑行在阳光里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27
再多的梦想都比不上一次简单的行动,因为只有行动才能证明活着的快乐,或者痛苦。就拿我来说吧,其实早就想走走豫东大地了,只是左犹豫右徘徊,从春天想到夏天,不是天热了就是水冷了,总觉得没有合适的机会。那天后半夜在一个群中,骑友大肚突然跳出来说,淮阳有个荷花节,谁去?我几乎不加思索地表示响应说,俺去,俺都想了快半年了。没想到一直隐身的王老三更加急不可待,想去就去,明天就走。明天?我还是有些犹豫。真到了行动的时候,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便说,我什么都没准备呢?他们的回答更加干脆:还准备什么呀?骑上车子就走了。
但还是需要一些准备的。首先是大肚的车子后轮不行了,要借一辆车子,等他好不容易把车子借来了,忽然小海又打来说自己也要去,让我们等他。我心里这个急哟,眼瞅着老天红日头都照到头顶上了,再不出发,今天啥时候才能赶到漯河呢?于是我们决定先期出发,边走边等,约定在高速路口等小海。多天没有出行,激动的心情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呀飞呀,没觉得怎么费劲儿就跑到了蒲城店。只是头上的太阳越来越大了,热情得简直像寡妇再嫁,晒得人身上火烧火燎口干舌燥的。王老三忽然看到路边有一辆卖西瓜的车,就跟翻身农奴看见了党一样,赶紧招呼我们下车来买西瓜吃。
我们躲进大道边的树荫下,三下五除二吃完瓜,浑身又充满了力量,再向前骑没多远,小海也追上来了。大伙集合后一商量,决定走洛岗街南下沙河,然后再到北舞渡去吃午饭。这条道去年夏天我曾经走过,路况还算熟悉,过了洛岗,穿过蒋湾,再经过沙河渡口,就来到了马湾。马湾与我的老家杜杨本是相邻的一个村子,在我人生最初那八年的时光中,马湾原是我耳朵里再熟悉不过的一个村庄,就像是邻居一位大伯的名字。马湾的大白桃更是如雷贯耳,曾经在我的先辈们嘴里啧啧连声,差点没流出来哈喇子来,仿佛能吃上一口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只是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马湾的大白桃早已徒有虚名,别说吃了,连中啥样子我都没有见过。出了马湾再向南走,就是我的老家杜杨村,原是叶县最东边的一个村庄,据说也曾叫过圣踪乡,村子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小,人民公社那会儿有十二个生产队呢。而且每天都有早集,四里八乡的人们每天早上都会到我们村上赶赶早集。这种早集又叫露水集,时间很短,露水一干就散了。村庄西边不远处的路边就是我们家的老祖坟,俗称爬查虎,大约是因为这里从前荒芜,坟上长满了一种叫作爬楂虎的草本植物吧。这片祖坟里,高高低低的有十几座坟茔,埋着我的先辈,我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但我却是他们一脉相传下来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偶尔听父亲说过其中有一位叫山根儿的,这名字真够土气的,那应该是他的爷爷或者祖爷吧,我的爷爷叫成,是家里的独子,到三十多岁上才有了我父亲。据说坟里还有一位我爷爷的叔伯兄弟,曾是方园百里地面上出了名的土匪,解放初期被抓获后押往县城拘押,半路上两个押解他的民兵怕他从大牢里放出来后报复,干脆就在半路上结果了他。当然我最熟悉的还是爷爷的坟和奶奶的坟,爷爷和奶奶是埋在一起的,他们去世时我刚刚上初中。父亲生前为他们立了一座碑,碑文还是我和父亲共同商量修改成的,并砌起了一座小小的碑楼。因此在诸多坟茔中爷爷的坟显得特别醒目,碑楼周围还栽种了几棵小柏树,几经风雨,现在已亭亭如盖矣。
过了杜杨,就是我姑姑出嫁的那个村庄店街,小时候我经常来这里走亲戚,村庄上的一草一木,街道房屋,都有过我童年的回忆,现在想想,那些和表弟、表姐们一块割草拾麦子、下河戏水、上树摘枣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宛如昨天,还有姑姑年轻时的爽朗笑声,好像还在店街村的上空回荡着,让我心驰神往。其实店街村离我们杜杨村不过两里多地,但那已经是舞阳县的地界了。沿着干渠再向东走,不多时就来到了章化镇。在章化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向东走,太阳越来越毒了,烈日当空啊,你体会过吗?七月流火啊,你感受过吗?我们感受得无比彻底,我们体会得淋漓尽致,我们在热汗淋淋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终于来到了北舞渡。
二,远一程,再远一程
北舞渡也无非是这样吧,虽然在周围几个市县名头很响,但真正卖胡辣汤的并没有几家,而且过了饭晌,镇上的好多饭馆早早地就关了门,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我们也只好在路边一个简易大棚下草草地喝了著名的北舞渡胡辣汤。卖胡辣汤的女子很纤细,眉眼清秀的,宛如一曲江南小令;而旁边卖水煎包的妇女却煞是雄壮,丰乳肥臀的,看上去就像是一首中原史诗。喝完胡辣汤继续上路,骑行一阵子,却来到了另一个叫马湾的村子,当然已经不是我故乡的马湾了,真不知道这世界上还有多少个叫马湾的村子。因为天热口渴得紧,过了马湾,我们又在路边买了些冰镇饮料喝起来。这一路上每到休息时,王老三总是忙得顾头不顾腚的,不停地在摆弄着自己的,寻找一切机会跟女友瞎聊。这会儿尽管我们已经累得七荤八素的都快找不到党了,他却还有心情在上给女友写诗呢,边写还边摇头晃脑地吟道:骑车日过午,汗滴轮上舞……哎,哎,下边还该写点啥?我们的气还没喘匀呢,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应对。没成想旁边卖饮料的那个老头脱口接了一句:问问有多远,还有一百五。哗啦一下子,我们都笑了起来,连声夸赞说,精彩呀,精彩!看来文学真的是要来源于生活呀!
下午四五点钟的光景,我们也就来到了漯河市。这些年来,漯河市的城市建设有了明显的进步,围绕沙河两岸盖起了许多高楼,把河堤修建成了公园的模样,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我们骑行在河堤上的塑胶大道上,那心情真叫一个爽哟,看蓝天碧水,绿树繁花,顿觉赏心悦目。因为接下来的路程还远,我们也无心多作停留,沿着河堤骑到嵩山路,然后向南再拐到人民路上,穿城而过,直接杀向召陵镇。过了召陵,已经是傍晚的七点多钟了,落日余晖中,天色逐渐暗下来。我本来建议大伙就在召陵歇脚,明天再赶路,可他们三人都想再走一程,以缓解明天赶路的压力,没办法,我只好硬着头皮同意了。过了召陵,天色更加迷茫,走出去不到三里地,便彻底黑下来,跟万恶的旧社会似的。因为对路况不熟悉,再加上两眼一抹黑,我只好放慢速度,摸索着往前走。这条道虽然是省道,但路面并不平坦,沟沟坑坑的不少,大天白日倒没有明显的感觉,在夜里骑行,那感觉就像在 大海中行船,忽的一下子到了浪尖,又忽的一下跌入谷底,整个人就像一片风中的叶子。没办法,我只好把车前灯和车尾灯都打开了,借着这点儿光亮给自己壮胆儿。那来来往往的大卡车却是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如洪水猛兽一般,呼啸而来,昂然而去,每一辆有股子恶狠狠的劲头儿,好像他爸是李刚一样,那前车大灯射过来的光柱更是照得你眼花缭乱不知所措,老半天不能适应。行走在这种环境中,宛如行走在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每一步都让人心存恐惧,步步惊心。就这样一下一下艰难地行走着,时速连每小时十公里都上不去,还得随时关注着路边的土堆呀、泥坑呀和随意堆放的水泥预制板或者麦秸垛、树枝什么的。在这种险象环生的情况下骑行,我实在是对自己的命运难以把握,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在接近潭庄的时候,有一段路,路面湿滑不说,还有一些散落的沙子,再加上对面卡车的强光照射,简直让我寸步难行。没办法,我只好从车子上下来停在路边,等到一辆接一辆的卡车过去了,才敢小心翼翼地骑上前行。
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赤县天啊!哦,不对,我们已经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商水县境内,应该是,夜漫漫,路漫漫,长夜难明商水县的老天啊!好在,潭庄近了,又近了,灯火璀璨处,我终于看到了几杆稀稀落落的路灯,就像在茫茫大海中看到了航标灯。啊,潭庄到了,真是救了我一条命呀!经过一年多的骑行,我前前后后摔了四五跤,虽说没有破相,那皮肉之苦也足够当一回革命烈士了。尤其是去年夏天从禹州骑回平顶山的那天晚上,因为贪着赶路,在接近许南路与建设路交叉路口时,突然间就被一根撞歪的铁护栏绊住前轮,身子腾空后重重跌下来,直接就昏了过去,连我都没来得及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迷迷瞪瞪的也不知道昏过去了多久才醒过来。当时,若不是自行车上的尾灯和前灯在闪烁,很有可能就被后来的车辆呼啸轧过,连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你说我如果就这样壮烈了,那不是比鸿毛都轻吗?想想真有些后怕呀。
这天晚上,躺在商水县谭庄镇的一家小旅馆内,我睡得特别香,简直跟死过去了一样。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早上的七点多钟了。
三,来到淮阳
新的一天到来啦!虽然昨夜的疲累像恋人间不舍的眼光一样难分难舍,但望着窗外初升的太阳,我们还是匆匆收拾行装出发了。出了谭庄趁着天气凉快我们猛蹬一阵子,来到朝阳灿烂的张庄镇,在路边的小吃摊点上喝了碗稀饭,吃了几根油条。继续前行,渐渐恢复了力量,又猛蹬一阵子,就来到了周口城外。这会儿烈阳当空,大地如蒸笼一样,晒得人后背上跟背了个火盆子似的,甩都甩不掉,汗珠子居然顺着头盔直往外流呀,常常弄得我们是“泪流满面”。我们在路边稍事休息,然后沿环城路转了一大圈才转到通往淮阳的正道上。今天我们的行程是必须要在中午之前赶到淮阳,前路漫漫,再热再累也不能停留。于是又往前赶,赶呀赶,终于来到淮阳境内的新运河水闸上,我和大肚在水闸前照了几张相,然后在路边树下歇息,这时候偏偏小海又闹起了肚子,上窜下跳地跑了好几个地方才把事情解决掉。
中午时分,顶着似火的骄阳,我们终于来到了淮阳县。说起来淮阳,顿觉古老得让人莫可名状。据说大约在6500年前,太昊伏羲氏率领部族从甘肃天水沿黄河东下,在这里建都,然后定姓氏、制嫁娶、结罟、养牲畜、兴庖厨、画八卦,肇始了华夏文明;多么遥远啊!伏羲氏在这里造干戈、饰武功,统一四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综合各个部落的特点,创造了龙的图腾,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后炎帝神农继都于太昊之旧墟,易名为陈。神农氏在这里尝百草,艺五谷,率领先民步入农耕社会。所以说,淮阳是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八卦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县城建在龙湖之中,又叫陈楚故城。龙湖中景点众多,形成“城在湖中、湖在景中、景在城中、人在画中”的中原水城独有特色。当年孔夫子编写《诗经》的时候,曾收入陈地民歌十首,有一首是这样写的:彼泽之陂,有蒲有荷。彼泽之陂,有蒲菡萏。说的就是淮阳龙湖里的荷叶和荷花,据说现在龙湖中的荷叶和莲花,就是商周时代留下的优良种群;还有那些在水中茂密生长的蒲苇,还曾经是孔夫子“陈蔡绝粮”时的充饥美食呢。
现如今来到淮阳,你不用到处乱跑,只要沿着湖骑一圈子,基本上该看的景点都能看到。当然,若论保存得最完好,最具规模的景观,还是远近闻名的太昊陵。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四乡八里的乡亲们来上香拜祭,拜天拜地拜祖宗,香火旺着呢。用淮阳人自己的话说,到俺淮阳来不看看太昊陵,就跟到北京没去过天安门广场一样。可是到达淮阳后我们实在太累太累了,这一天的路赶得我们身困马乏,两条腿跟灌了铅似的沉重,什么样的景点也比不上睡一觉来劲儿呀。于是,我们在淮阳县城里草草地找了家小旅馆,也顾不上吃中午饭了,到房间里躺下来就睡,一睡就睡着了。
四,提起陈州泪不干
一提起淮阳县过去的名字陈州,那可真是如雷贯耳,不由得就会让人想起戏台子上那个大名鼎鼎的黑脸儿老包。在我的印象中,凡是跟老包有关的戏,几乎都能跟陈州扯上一点点关系,比如说《打銮驾》吧,说的是包拯去陈州放粮时遭遇西宫娘娘当街阻拦的事儿;比如说《赤桑镇》吧,说的也是包拯在去陈州放粮途中跟嫂子在赤桑镇讲理的事儿;再比如《秦香莲》也叫《铡美案》,说的是包拯陈州放粮回来半路上碰到秦香莲拦轿喊冤的事儿;再比如《打皇袍》,说的也是包拯陈州放粮回来路过天齐庙偶遇皇帝的亲娘李妃并为她平反昭雪的事情。反正离了陈州,老包的好多戏简直就没法儿唱了。
记得小时候,只要看到黑脸老包站在戏台上憋足劲儿嗷嗷来一嗓子——某要到陈州地去救民的灾荒——就觉得特别来劲儿,浑身充满了正义的感动,几乎要落下泪来。嘿嘿,现在,俺来了,俺不是老包,陈州地的老百姓好像生活得也并不可怜,走到大街上瞧瞧,到处是新建的高楼大厦,宽阔的公路,繁闹的市场,虽然美女不多吧,但穿着还算时尚,乍一看跟个大城市的人也没有多少差别。在陈州城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多钟,我们起床后简单位吃了点东西便开始围着龙湖转圈看风景,先是深入湖中的老县城转了一圈儿,走马观花,没看出什么名堂来,出来向北走不多远就是画卦台,传说中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出来再沿湖看荷花,却见绿荷片片,蜿蜒天际,却不见荷花绽放,只是一湖寂寞的绿色,惹人愁怅。问问湖边当地的人,说是花季已过,再要看时得等到八九月份了。
共 871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精彩的游记,妙趣横生的语言,人文风貌的变迁,让整篇文字底蕴深厚,充满了活力。生活就是一场旅行,有苦涩,也有欢乐,更多的是路途中带给我们的见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乐观的旅途会带来快乐的心情,悲观的旅途只会让自己更累,更不用说会很快到达你预期的目的地。快乐地生活,阳光的旅行,让人生充满缤纷的色彩和趣味,才不虚此一生。品读共赏,问好作者,祝创作愉快!【:兰蕙青儿】【江山部精品推荐01 0 27 8】
怎样解决糖尿病胃轻瘫消化不好
小儿肠痉挛腹痛表现有什么
小儿肠痉挛腹痛典型症状
夏天肠胃敏感怎么调理消化不良喝汉森四磨汤
怎么开微信商城
上一篇:心底最挂念的人
上一篇:晓荷那年娘这一辈子征文小说
- [人生感悟]浙江引进文森-汉密尔顿&戴维斯-梅森2名训练师 前者曾与波神合作
- [人生感悟]森碟高尔夫球照片被“疯传”,当看到她蓄力的瞬间,这胳膊我酸了
- [人生感悟]咖喱酱证件照曝光,眉目清秀颜值颇高,还意外撞脸白冰
- [人生感悟]诸葛大力入行前照片曝光,看到她无美颜滤镜的样子,还是你女神吗
- [人生感悟]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人生感悟]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
- [人生感悟]袁杏宜广州市名师工作室参加南方教研大讲坛讲演活动
- [人生感悟]衰退担忧便市场恐惧 投资者逃离几乎所有主要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