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第一首注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1

第1法:四句旋转而下,第四句有一二字与第一、二句相复者,而句首并多用“却”字。

【杜鹃鸟】——凄凉、哀伤

几度人间泣血讴,人间芒种未曾休。

本为耳界三番语,却惹人间一缕愁。

第2法:或四句,或三句,与第一、二句俱有相复之字,而与前一法稍异。

【芭蕉】——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雾掩孤魂自冷清,别魂总是伴伤情。

骚人欲剪离魂曲,怎奈魂销落雨声。

第 法:第三、四两句,轱辘而下,故第四句必有一二字与第三句相复,而又用“还”、“又”等字以紧系之,而第三句或先用“已”字以启其意。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春来秋去人相盼,寄托心音问故州。

已望君飞千里外,君飞又引满怀愁。

第4法:与前一法同,故三四两句必有复字。特前一法为尤整齐耳。

【高山流水】——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

知音往事两千年,瞻仰琴台仍怅然。

静听风声心问梦,风声可是故人弦。

第5法: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故首二句多有“去岁”、“去年”等字,而三句多有“今年”、“今日”等字,而首二句与末二句又必有相复之字,以见呼应。

【落花】——伤春

去年君去自伤神,月下挥锄泪染巾。

今日谁叹春渐远,葬君又是卷帘人。

第6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故首二句多用“前年”、“昨日”等字,而第三句则用“今日”、“今朝”等字,惟不以复字作呼应,斯与前法差异耳。

【桑榆】——垂老之年.

昨日春风吹绽花,山间岭上碧无涯。

今朝再往霜枝看,独剩残阳一缕霞。

第7法:亦首二句与末二句作今昔之比较者,但于第三句用“今日”、“如今”等字,而首句则不用“昔年”、“去岁”等字,然其实指往日之意,固隐含于其中也。

【柳】——离情依依

水岸曾容杜宇栖,尽观朋侣各东西。

而今摇摆长亭处,又引鹧鸪枝上啼。

第8法:第三句用“只今”、“惟有”四字作起,与前法小异。

【虞美人】——生离死别、悲歌

绝代倾城竟自裁,殉情垓下起悲哀。

只今惟有君之泪,流在时人红杏腮。

第9法:以“如相问”三字置第三句后,其所问者何事,不必说明,但观其第四句答词,则其问意自显矣。

【南浦】——送别之所

朋侣时常掩泪过,缠绵双影意因何。

晨风暮雨如相问,一缕情丝系水波。

第10法: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

【杨花】——飘零、离情

丝丝缕缕亦如麻,半裸腰肢半掩纱。

欲问飘浮谁晓解,初睁睡眼已离家。

第11法: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

【鹧鸪鸟】——离愁别绪

鸣声仿佛劝归乡,调也凄悲意也凉。

试问行途闻此语,何人不叹断柔肠。

第12法: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

【青鸟】——仙人的信使、情人的使者

天涯寄语两难时,远在蓬莱心有知。

何懂鸳鸯分隔苦,君传音信解相思。

第1 法: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红豆】——爱情、相思。

生在江南结在秋,众多情侣届时收。

相携日夜何知意,欲解离人心上愁。

第14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而但于第三句冠以“如何”二字。

【月】——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

播下柔光洒落银,残形亏影总伤神。

如何岁岁常圆满,更有清明气象新。

第15法:但以第四句作诘问语,故“如何”二字,即冠其句首。

【杏花】——春光无限、失意惆怅、漂泊羁旅、脱俗孤傲

院中春月映乡楼,风亦轻吹雨也柔。

只是凡尘浑不解,如何总想出墙头。

第16法:以“何如”二字冠第三句者

【还珠】——清廉

颗颗琅玕希世珍,归来又去自成因。

何如留得清风在,荡尽人间蔽日尘。

第17法:第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第三句必用“不知”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必用“何”、“几”、“那”、“无”等字以足之。

【樱花】——爱情、希望、伤春

绝色娇容粉染身,携云带雨更浮银。

不知一抹流霞过,映现人间几日春。

第18法:第三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下必用“谁”、“何”、“多少”等字。

【神器】——帝位、政权。

此制源于秦始皇,分争竟现演兵场。

不知更替轮多少,惟有江山岁月长。

第19法:第三句亦用“不知”二字作起,但非用作诘问语,故其下不用“谁”、“何”、“多少”等字。

【 花】——亡国之音

本是陈朝狂荡赋,无心商女弄闲情。

(不知)一夜飘飞远,从此成为警示声。

第20法:“不知”二字,用在第三句三四二字,以非诘问语,故其下无“谁”、“何”、“多少”等字,而第四句则或用“犹”、“还”、“又”等字以呼应之。

【帘】—— 华美之气、柔婉之思、幽隐之境。

升升落落几回频,分隔寒光卷起春。

秋雨不知声是怨,犹随风至去淋身。

第21法:第四句皆用“不知”二字作起,以用作诘问语,故其后必缀以“何”、“谁”、“无”、“几”等字。

【琴瑟】——夫妇和睦,朋友情深、知音难觅

语扬凤律韵尤清,也作风音伴水鸣。

怎奈伯牙心已去,不知何日起弦声。

第22法:第四句虽冠以“不知”二字,而却非问语,故不用“谁”、“何”、 “无”、“几”等字。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珍珠月夜显柔肠,凝在春秋写意凉。

总替他人流玉泪,不知身已为花殇。

第2 法:只第四句作诘问语,或但用“谁”、“几”、“何”、 “无”等字,或兼用“知”字于其句首。

【丁香】——忧愁感伤

一树花容绽在春,形成百结问情因。

世间过客应难数,知解凝愁有几人。

第24法:第四句用“知是”或“知有”、“知在”二字冠之,而第三句则必预言其所以知之之故也。

【鹊】远人将归、相思之情

寄意浮云谁可猜,一鸣常解两情哀。

晨听树上声音起,(知是)离人消息来。

第25法:第三句以“不如”或“不及”、“不似”、“输与”、“输他”等字作起,所以见彼此比较之意也。

【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

比过车马比金银,风雨难除浊世尘。

不及南山寻隐逸,桃源做个武陵人。

第26法:亦于第三句用“不及”、“不如”、“不似”等字,以见比较之意,特此二字不用在第三句首,而用在三四二字,斯与前一法稍异耳。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霜雪来欺风雨迎,幼时向上晚年倾。

何嗟不及他人运,直背弯腰是毕生。

第27法:为第三句与第四句作比较者,故“不及”、“不似”、“不如”、“不比”、“输与”等字,用在第四句之首。

【野渡】 ——自由自在

碧水青山蝴蝶飞,桃溪浸染见余晖。

纵然市井千般色,不及渔舟满载归。

第28法:只第四句前后自为比较,故“不似”、“不如”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

【娥眉】—— 女子的眉毛、顾影自怜

常随星眼暗含思,柳叶娟娟别有姿。

灯下云窗拿镜照,黛蛾不似旧年时。

第29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屏风】 ——闺中人思亲。

为挡凉风守到今,谁知难阻杜鹃音。

分明人在愁中望,却要遮藏一颗心。

第 0法:以“分明”二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烂柯】——离家年久

观棋听曲意难穷,片刻回身已不同。

未觉时光流逝远,分明对弈一盘中。

第 1法:以“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首者。

【松、竹、梅岁寒三友】——傲骨迎风,挺霜而立

谁能腊月青犹在,斗雪迎霜气自雄。

一种精神存傲骨,世间问有几人同。

第 2法:“一种”二字著在第三句三四两字。

【梧桐】——高洁品格、忠贞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绿树枝头点点英,含霜带雪显贞清。

何来一种亭前雨,落下离人叹怨声。

第 法: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而第四句则其所忆之事也。

【黄叶】——新陈代谢、美人迟暮

一帘幽梦因何断,秋至霜来失碧荣。

空忆往时枝上舞,满身绿色衬红英。

第 4法:第三句用“莫怪”、“莫嫌”、“莫向”、“莫算”等字作起,而第四句则皆申明其意者也。

【登高】——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壮志难酬的悲伤与

凭栏一望叹江流,谁解红尘独倦游。

莫向长空寻素影,圆轮最是惹人愁。

第 5法:“莫向”、莫教“莫怪”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而第三句则先说明其意者也。

【蝉】—— 高洁、悲秋

谁到寒秋怕此声,哀歌总叹别离情。

浮云亦是愁中客,莫向长天不尽鸣。

第 6法:第三句用“不须”或“不用”二字作起者。

【庄周梦蝶】—— 梦幻、无常

凡尘迷惑夜中生,物我双方互革更。

不用一心寻幻象,时空变化是常情。

第 7法:第三句用“问”、“道”、“说”、“语”、“望”、“指”等字,第四句则其所问、所道之语也。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似人实鬼刮邪风,行路难和正轨同。

欲问忠言何所指,分明就在画图中。

第 8法:“说”字著在第三句第二字,故所说者不特第四句,即第三句后五字,亦所说之事也。

【梅花】——高洁人格

琼姿疏影世间珍,骚客吟诗叹誉频。

竞说高标和逸韵,裁冰剪雪更无人。

第 9法:第三句末结以“无一事”或“无个事”、“无他事”、“无别事”、“闲无事”、“浑无事”三字,以见其所事者,惟第四句所云云而已。

【浮云】——游子、飘泊

似雾如烟若水形,蓝天白色自清宁。

悠悠缓缓无他事,惟把飘游说不停。

第40法:第三句以“无端”二字作起,所以示于首二句外,忽插入他意也。

【罗幕】 ——思念远人

画得帘中喜鹊啼,绣成鸾凤树枝栖。

无端一缕霜风入,便引怀思到水西。

第41法:第三句三四两字用“最是”或“只有”、“惟有”,

而第四句则或用“依旧”、“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春日】——喜庆、希望

引蝶桃华含露开,粉红染上杏花腮。

缠绵最是空中絮,依旧多情带雪来。

第42法:“最是”二字用在第三句首,与前法小异。

【竹】——清高脱俗

坚贞劲节自虚心,不惧狂风霜雪侵。

最是当年高格调,今朝留与笛箫吟。

第4 法:第三句首用一“纵”字或“任”字、“总”字,

而第四句则或用“只”字、“终”字、“亦”字、“也”字、“犹”字、“又”字等以呼应之。

【松】——傲霜斗雪

坚贞挺拔层岩立,雨打风欺未改形。

纵使寒冬枝满雪,犹然不褪一身青。

第44法:“纵”字用在第三句第三字者。

【锦瑟】——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悦耳弦声胜过琴,宫商角羽调飞沉。

如今纵有高山水,不是当时一段音。

第45法:“纵”字用在第四句首者。

【枫叶】——昔盛今衰、羁旅思乡、惜别怀远、家国之痛、身世之感、怀古伤今、不平之鸣,别调重弹

艳丽娥妆映日新,飞霜季节见林珍。

谁于秋月空长叹,纵有丹红不是春。

第46法:第三句用一“似”字或“如”字以与他物作比,而第四句则申明其相似之点也。

【秋叶】——悲苦

此季皆无往日葱,机缘难以与花同。

一怀惆怅似寒雁,飞去犹还怨冷风。

第47法:第三句用“唯有”或“独有”、“只有”、“但有”二字作起而第四句则或用“年年”、“时时”、“犹还”等字以呼应之。

【芦荻】——萧索

容颜难以比春红,一世尘情随梦空。

唯有银花和紫絮,年年依旧伴西风。

第48法:“惟有”、“只有”等字著在第四句首者。

【秋日】——乡思

沐雨芦花失婉仪,梧桐滴泪冷风欺。

空中霜雁南飞远,惟有长亭记别离。

第49法:第三句以“自从”或“一自”作起者。

【斑竹】——泪水、悲伤

满目余痕何日侵。回声已是凤箫吟。

自从染上皇英泪,印记竟然留到今。

第50法:第三句以“好是”二字作起者。

【羌笛】——思归、怀乡

西楼响起问江东,谁弄商音道寸衷。

好是凉州前日怨,声声曲曲说春风。

第51法:第三句以“若为”二字作起者。

【花中四君子】——品性、喻志、时间秩序、生命意义

幽雅空灵不入尘,虚心冷艳世间珍。

若为拥有清高气,必是超凡一圣人。

第52法:第三句以“等闲”二字作起者。

【方寸】—— 人心。

咫尺隔成天地宽,相知惟有独长叹。

等闲若得无猜忌,应是孤身在广寒。

第5 法:第三句以“正是”二字作起者。

【春光】——美好

一帘浅绿自清韶,几点绯红见露桃。

正是园中烟景美,且看百卉竞风骚。

(孤雁出群格)

第54法:第三句一二及四五六字用“如此”二字者。

【牡丹】——富贵 美好

身姿尽展特殊妆,花气犹含别致香。

如此娇娥如此韵,当知天下必无双。

(孤雁入群格)

第55法:第四句第一字用“又”字,第五字则用“一”字或“数”字、“几”字,皆计算字也。

【落叶】——凄清、乡思

尘世缘情梦断秋,凡心欲驻树难留。

红枫一叶空中泣,又续人间几缕愁。

第56法:末句七字中前后三字皆名词,但以中间一字连缀之。

【乡村】——纯扑、美好、安逸、宁静

栖身树木莺休歇,传语池塘蛙未眠。

子夜风吹堤下柳,溪湖月映水中莲。

共 498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56种七绝作法,是经验总结,读来韵味浓郁,也体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可以作为七绝的写作形式来学习,这样做能起到衔接紧致的作用,从语言组织来看,诗作的格调雅致,情感细腻,韵律流畅,更多的是虚实结合带来的那种触手可及的灵动,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期待更多的精彩,江山古韵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您的文字。推荐品读。【编辑 依山观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82112】

1 楼 文友: 2017-08-20 0 :24:27 感谢赐稿,遥祝愉快,期待更多的精彩,江山古韵将以最真诚的态度服务于您的文字,希望继续投稿。

2 楼 文友: 2018-0 -2 07: 6:15 绝句五十六法睿笔奇横,底蕴深厚,集婉约豪放于一体,妙句频出、雅韵生香、字字珠玑、句句溢彩。真可谓: 笔法斑斓赞帼英,灵花照水婉柔情。 诗词并俪千星耀,德智双馨四海名。豪迈文坛诸子颂,端庄墨海众朋倾。 琴棋书画均调墨,实至名归雅韵横。真才女!妙语雕文心,章法循规墨点津;佳句铸诗魂,惊诧真经图藏月。泓深澈墨之渊,诗沫飞溅,骊歌婉唱。知识面广袤深邃。诗意的文字,飞扬沉潜。赞紫薇才女云锦人生。云,志存高远,锦,则是慧心秀笔,洞明人生真谛,绽放了人格之锦秀,文品之锦秀,德行之锦秀! 馨蕊英华步冷穹, 清魂洁魄傲芳丛。 宁由朔雪侵三世, 不向东君乞柳风!动脉硬化bapwv宝宝健脾吃什么好青海治疗牛皮癣费用

老年人手足麻木的病因
蜂胶口腔膜和意可贴哪个效果好
藤黄健骨丸治疗骨质增生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