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当我老了时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26

  “当我老了时,或许就写不动作品了;但现在不玩的话,当老了也就玩不动了……我还是喜欢玩的,11日要飞南非看世界杯,写作的事就暂时放一放……”著名作家余华的坦率真诚、诙谐幽默让现场掌声不断。

  近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下沙校区钧儒厅,余华从杭师大党委书记崔鹏飞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该校的讲座教授,同时与现场七八百名大学生畅谈“文学和人生”。面对大学生抛来的N个问题,他始终面带笑容一一解答。

  被迫得到“真理”:

  最熟悉的是对的

  现场有学生追问《活着》的电影版和文学版哪个更精彩?余华说:“电影非常好!”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转变过程。

  原来,当初张艺谋导演与他谈合作时,原本不是要拍《活着》,结果歪打正着看上了《活着》。但老谋子感觉作品的细节太厉害,担心通不过相关部门审查,硬是改来改去把它改得跟小说很不一样。第一次看样片时,余华就有点恼火,这感觉不是自己的作品呀。

  后来,他代替老谋子去耶路撒冷宣传这部电影,在主办方的安排下,他被迫“欣赏”了这个电影20多遍。“同一部电影要看20多遍,那是比较痛苦的……现在一些明星还要重复唱一首歌几十遍几百遍,所以这些人必须要吃摇头丸呀,要不然唱不下去呀。就像我看《活着》的电影时一样,真要看不下去了。”

  不过,余华也被迫得到一个“真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对错,最熟悉的就是对的。这样子,感觉一下子来了,他的灵感就变成了:为什么我的作品不能像电影这样呢?

  余华说,在他的一生中阅读与人生始终是交融在一起的,文学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让自己找回感受,勾起自己的回忆。例如,当他读到海涅的诗《还乡曲》中有一句“死亡是凉爽的夜晚”,立马让他想到了小时候睡在太平间的水泥板上的那种感受,让他这一辈子都难忘。

  “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不分语言、不分种族、不分地域,让读者找到自己的感受。”余华说。 [NextPage]

  只为1个读者写作

  那就是自己

  现场有学生提问“会不会为了市场而去写书?会不会故意去迎合读者口味?”

  余华当即表示,他并不是专为挣钱而写书,也不会专为迎合读者口味而写书,因为市场并不能由作家决定,读者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众口难调,所以,为读者写作的提法并不成立。

  如果真要说为哪个人写作?余华认为,那只能是为一个人而写作,这个人就是作者自己;因为一个作家,同时他也是一个读者,写作过程中他会不停地以读者身份来调整自己,正是作者身份和读者身份不断交替才能最终完成创作。

  余华表示,阅读要有自信,一个读者与一本书的相遇是不能强迫的,要靠缘分。余华还以切身经历告诉同学们,如果想成为作家,唯一的路径就是“写”,只有多写、多练,才能实现梦想。

  例如,他将前辈作家对后辈作家的影响,比喻成是阳光对大树的影响,认为后辈作家终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会是阳光的方式,所以同学们应当努力向前辈学习。

  (实习编辑:郭婧涵)

汉森四磨汤治便秘什么时候吃
韶关治疗白癜风方法
芜湖白癜风医院
友情链接